今天是廈門解放紀念日
70年前的今天
1949年10月17日
廈門解放
這座城市的歷史
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
▲解放軍與市民在街頭慶祝廈門解放(來源:廈門市檔案館)
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慶祝廈門解放70周年
以解放集美為題材的愛國主義主題動畫
《敬 禮》
今日正式發布
這部動畫短片由集美區委宣傳部、集美區文聯、東南網聯合策劃創作,採用「動畫+短劇」這種觀眾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講述了人民軍隊為解放集美浴血奮戰的歷史事件,詮釋了革命軍人的英勇無畏和赤膽忠誠,譜寫了一曲壯烈的愛國主義讚歌。
該片以新媒體時代「文藝輕騎兵」的宣傳方式,弘揚英雄模範精神,讓紅色文化走近年輕人,進一步激發愛國情懷。
動畫短片《敬禮》的創作源於矗立在集美鰲園的「集美解放紀念碑」。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打響了解放集美的第一槍。彼時,愛國僑領、集美學校校主陳嘉庚正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集美的戰事牽動著黨中央的關注。
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專門指示:「集美學校是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的,一定要保護好」,為了保護學村,我軍不能用大炮強攻,只能用輕武器和手榴彈,增加了解放集美之戰的難度。
經過三天兩夜的浴血奮戰,我軍用81人犧牲、200餘名傷亡,換來了集美學校的完整。1977年5月,集美區民政部門將81名烈士的忠骨,集葬於兌山村紅樹林墓園並立碑紀念。
《敬禮》基於這段史實進行加工創作,通過一名老兵的回憶,再現了70年前的壯烈之戰。該片採用人物手繪逐幀動畫、3D場景建模渲染及動畫後期聲、光、電特效製作合成,生動還原了我軍浴血奮戰的過程,並以這位老兵的莊嚴「敬禮」作為故事的開頭與結尾,呼應主題。
這部動畫短片用跨越時代的「敬禮」緬懷嘉庚先生、傳揚英烈事跡,用文藝形式弘揚紅色文化,激勵新時代年輕人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斷奮鬥。
近年來,集美區深入貫徹落實《廈門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工程實施方案》精神,圍繞特有的「一精神三文化」傳承紅色文化和紅色基因,著力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傳遞紅色精神上下功夫、做文章, 經過普查,對全區包括鰲園、兌山革命烈士陵園等在內的18處紅色文化遺存和革命遺址進行掛牌立碑。
嘉庚精神是集美紅色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集美圍繞嘉庚精神組織創作了一大批紅色題材文藝作品,包括:
● 電影《僑女日記》
● 系列廣播劇《再會吧,南洋——陳嘉庚與南僑機工》《再會吧,延安》
● 動畫連續劇《陳嘉庚的故事》
● 有聲讀物《陳嘉庚的故事》等精品頻出。
● 今年,集美繼續組織創作嘉庚主題廣播劇《再會吧,新加坡》,解放集美主題動漫片《敬禮》,影視劇本《山海烽火情》《新四軍樂團歸來》等作品。
▲青春勵志電影《僑女日記》
為了讓紅色文化走近年輕人,集美進一步創新宣傳方式,通過舉辦「一座城·一個人——嘉庚精神·廈門故事」嘉庚精神主題系列宣傳、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歌詠朗誦晚會、「庚·讀者」經典誦讀、人文集美悅讀季「點亮小桔燈」等活動,多渠道、全方位、深層次推動紅色文化深入人心。
▲本組圖/鄭佳敏 林志傑攝影
70年前 英烈們在戰火硝煙中
用鮮血和生命
吹響了集美上空的勝利集結號
奏響了共產黨員
不忘初心 以民為本的時代凱歌
70年後 他們仍被這片土地的人民
永遠銘記 深切懷念
▌廈門日報集美站記者:應潔
▌編輯:黃碧娟 責編:歐陽端鳳
▌編審:劉意婷
▌天下集美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