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橘、沃柑,無不因為優異的品種特性,先後成為南方許多地區農業的支柱產業和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
柑橘作為大眾化水果,其消費市場一直在擴大,特別是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 消費者對柑橘的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麼未來哪些柑橘品種有望成為廣大種植戶賺錢的新優特品種呢?下面給向大家介紹一些正在我國各地試種、或許有潛力的柑橘新品種。
甘平
來源於日本,在2010年引進到中國,成熟期為1月到3月之間,是由西之香和椪柑雜交而來的柑橘晚熟新品種。甘平的果肉很有質感,柑橘風味較濃,果肉飽滿,果皮較薄,口感細嫩化渣,高糖低酸,是未來值得期待的優質高檔新品種。
據了解在浙江大棚栽培的甘平能賣到30元/斤,屬於早結豐產的無核品種,果實11月中旬轉色,1月上旬成熟。甘平栽培技術難度很高,有明顯瓶頸,但種得好,產值和售價絕對誘人。
無核沃柑
又叫091無核沃柑,育種家們培育出「無籽「沃柑,修補了這個品種唯一的品質缺陷。其果型與普通沃柑沒有差異,風味好,適合國人口味,吃起來的口感化渣性非常好,肉脆、緊緻、多汁。
目前該品種已經商業推廣3年,首批果園已經有果品上市。與「沃柑」相比,「091無核沃柑」的成熟期會提前半個月。來自試種果農建議,無核沃柑12月底即可下樹,到春節的時候會太甜,耐貯性會下降。當然也可「沃柑」一樣,繼續留樹鮮銷。
明日見
春見的雜交後代,也可以說是春見的升級版,不僅保持著春見肉質細嫩、無核或者少核等優點,而且糖度高、耐儲運、果實光滑、外觀漂亮。
另外,明日見適宜種植的地區廣泛,其成熟期在一月下到二月上旬,幾乎與春見相同,且豐產性好。
和甘平一樣,皮薄易裂果,需要設施栽培、嚴格控水控肥,前期資本投入特別大,不容易種植,但很多業內人認為,這個品種一旦種好了可以有高收益,是個不錯的高品質新品種。
黃美人
日本晚熟柑橘新品種,口感與紅美人接近,化渣性極佳,純甜,屬於大眾最容易接受的口感,成熟期與紅美人岔開且有延續性,果面圓整緊實,商品性明顯好於紅美人。黃美人柑橘目前在浙江地區有引種。
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這個品種是個有市場前景的好品種,導致目前市面上一苗難求,2019年5月《浙江日報》發布過「一斤橘樹枝,賣出5萬元」的消息,一時間將這個品種炒得橘圈盡知。
瀨戶香
外觀美麗,果皮光滑緊實,果型好,風味濃鬱,品質上等,商品性高。在日本仍屬於五星推薦的品種。而且不會出現裂果、枯水、浮皮等現象,水份非常充足,糖度十四五度以上,許多消費者吃了以後評價很好。
媛紅碰柑
源自日本,是血橙與椪柑的雜交後代,元旦左右成熟,有椪柑的外形和甜味,又擁有血橙的顏色和花青素,口感具有葡萄的香味,含多種保健成分,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具有保健概念的柑橘新品種。
品種適應性強,種植範圍廣,四川、廣西、江蘇、江西、浙江、湖南、湖北等地都可以種植。據目前的數據顯示,媛紅椪柑大小年差異中等,頂端枝易浮皮,不易裂果,豐產性好,平均畝產5000斤-7000斤左右,管理技術要求難度不高。
愛莎柑桔
由兩個柑橘黃金品種愛媛38號和砂糖橘雜交而成的一個柑桔新品種,果皮紅色、易剝,平均果重約80g左右,平均糖度13度左右,口感細嫩化渣,水分較足,屬於無核柑桔品種,成熟於每年的10月上中旬左右。
相比上市期相仿的金秋砂糖橘,愛莎的果皮略硬,所以更耐運輸;糖度在同時期來說,也比金秋略甜,而且成熟時間還要比金秋沙糖橘早幾天。目前已經在四川、重慶、湖南、廣西、雲南等地成功試驗栽種。
水晶青柚
原產馬來西亞,種植適應的範圍較廣,氣溫在-9C以上的地區,PH值在4.8-8.5範圍內的任何土質,均能種植。目前國內海南已引種成功,每年的6月下旬開始上市,至8月底收摘完畢,與傳統的柚子品種形成天然的反季節。
豐產性好,管理好2年可掛果,單果約1市斤大小,果肉晶瑩脆嫩,皮薄肉厚,可食率達80%以上,汁多無籽,甜度適中,食之清香盈口,採後可在常溫下儲存2-3個月,仍能保持其優良的品質和風味。成熟後的果掛在樹上數月不摘,不會落果,品質更佳,因此有「天然罐頭」的美稱。
近幾年市場上柑橘新品種也層出不窮,有的是從國外引進,有的是國內專家們自主選育。那麼,對廣大果農來說,面對眾多的柑橘新品種該如何選擇?有業內人士稱:
一、果樹種植不是一兩年的「短平快」項目,而是一個起碼十年以上的「大計」。這就要求你必須有長遠的決策思路,而不能像育苗者那樣「只趕朝夕」。
二、任何新品種在推廣之初都隱藏著巨大的風險,不知道它在種植中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在儲運過程中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進入市場後會不會被消費者認可。因此,引種需謹慎。
*文章內容整合發布,不代表iFresh亞果會觀點
2020年11月10-12日,
第13屆iFresh亞洲果蔬產業博覽會,
相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