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鏡明
題丨慈禧太后的書法啥水平?真跡深陷「代筆」風雲!然而真相只有一個
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慈谿太后書法的印象!
提起清朝,難免讓人想起慈禧太后,甭管是備受推崇也好,還是非議不斷也罷!
作為一個女人,尤其是封建社會中的女人,能夠混成慈禧太后當年的境地,無疑也是一種莫大的本領,甚至成為晚清時期的幕後統治者。
在這方面,相當於「小一號」的武則天!只是甭管是為人處世,還是謀略手段,較之武則天小的太多,但也不失為一個奇女子,從鹹豐駕崩,到發動辛酉政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乃至後來的「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獨掌大權,直到去世前都可以說是全世界最為權勢的女人之一,只是這個「權勢」在那個年代要大打折扣。
現在,在網絡上有很多給皇帝翻案的,說皇帝也不好做,甭管是後宮佳麗多少,幾乎都是歪瓜裂棗,沒啥好看的,甚至還動用什麼高科技啥的,將一些妃子的屍骨進行進一步還原,重塑出生前的相貌!
然而,在這方面慈禧太后就沒什麼困擾了。因為在她翻雲覆雨的年代,就已經發明出來了照相機。故而,還是可以直接看到慈禧太后的模樣的。
在這方面,是絕對做不了假的!那麼,慈禧太后本身的才華又是怎樣的呢?畢竟,相貌已經在這裡擺著了,足以證明出鹹豐皇帝不是一個顏控。或者說是,慈禧太后是憑什麼成為後宮之主的呢?難道真是外戚的勢力?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的就是慈禧太后才華這方面的因素,準確的說是書法是啥水平!
慈禧太后的書法作品,並不罕見,尤其是在清朝,幾乎但凡是皇親國戚,都對「舞文弄墨」情有獨鍾,甚至乾隆皇帝一生創作出三萬多首詩詞,什麼概念?
全唐詩也一共不到四萬首,合著乾隆皇帝一輩子創作的詩詞,在數量上都快趕上整個唐朝289年的創作總和了,至於留下的墨寶更是不計其數,尤其是以「錯別字」出名。上行下效,既然歷代皇帝都好這口,作為後來人的慈禧太后,當然也不甘示弱,雖然沒有留下什麼詩詞,但也不能證明她沒啥才華。
大家對比分析文章中,穿插的一些慈禧太后的書法作品,不難發現,現在「江湖流」的那些大師深得精髓,準確是說,深得清人書法特點:
用墨濃厚,飽滿廟堂氣,雖然出不了大師,但連不了兩年就可以出去唬人!
不過,慈禧太后的書法作品,還是與那些江湖流大師,存在一定差別的,至少在功底方面,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
如若那些江湖流大師的書法作品,是靠著濃墨和大,來硬撐起「貴氣」的話;那麼慈禧太后的作品,至少是從結構中,讓這股「貴氣」立住了。
如若將書法比做一道門,顯然慈禧太后已經走了進去,至於她能夠走多遠,還是個未知數,但至少也不是那些還入不了門的江湖流大師可比的!
然而,事實的真相併非如此!慈禧太后的代表,就有好些個!
如今可以確認的是清末女書畫家繆嘉蕙、阮玉芬等人,均在紫禁城的福昌殿當過值,是慈禧太后慣用的代筆人員。也正是由此,誰也不能保證,哪篇作品,是慈禧太后自己寫的,而不是這些其他人給代筆。故而,慈禧太后的書法水平,一直都是飽受爭議的。
但是,事情的轉機出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幅由慈禧太后用硃砂筆手抄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落款為光緒三十年。
注意,和其他書法作品相比,佛經這類作品,一般都不會用他人代筆的:一方面,是為表自己的虔誠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怕沒有啥效果。
這幅作品的書法水平,顯然是和其他作品沒有可比性,結構鬆散,筆力孱弱,實在是談不上多麼的優秀,甚至連一些江湖流的大師都比不得!
當然,就這水平,如若放在如今的一些愛豆身上,一樣會被吹爆的。這裡的對比,僅是將慈禧太后本人之間的書法作品,進行對比,不涉及到和其他人書法作品的對比。
畢竟,書法這東西,一般是不會出現多大變動的,即便是出現,也會是隨著時間線而越來越好。不可能在同一時期,出現質量相差特別大的作品的。
顯然,慈禧太后本人的書法水平,絕談不上「才女」之稱,只能說是勉強夠用!
作者自薦:
1)教授在「裸照」上練書法:人體是美的,書法是深沉的,作品是藝術
2)孫儷曬書法《千字文》改良隸書?引發粉絲怒贊!是炒作,還是才華
3)侯耀華書法:從53萬,跌到1萬,在線乞討!被無數投資者跪求收手
4)姜昆為啥練書法?直言,沒錢弄幾幅字賣!網友:確實比說相聲賺錢
5)90後美女:不練書法,要搞人體藝術,在紙上打滾,究竟意味著什麼
本文系【曹鏡明】原創,圖片來源網絡!#書法##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