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部影片,2017年多倫多電影節首映後,影片打出「衝擊奧斯卡」的噱頭,不料因為韋恩斯坦的醜聞,這部傳記巨作被雪藏三年,險些沒機會和觀眾們見面。
好在經過眾人的不懈努力,這部電影終於來了 ——《電力之戰》
影片可以說是眾星雲集,左邊的兩位是「奇異博士」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蜘蛛俠」湯姆·赫蘭德,右邊的兩位是「佐德將軍」麥可·珊農和「野獸」尼古拉斯·霍爾特。
四位在漫威宇宙和DC宇宙穿梭的男人們齊聚, 用另一種方式打開本片,就是「奇異博士聯手小蜘蛛大戰佐德將軍和野獸」 。
該片講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愛迪生和威斯汀豪斯兩大電力巨頭就直流電與交流電展開競爭和對峙的故事。
19世紀80年代,天才發明家愛迪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飾)發明出了直流電,他將全部心血都投入到直流電的推廣中,勢要奪下全美乃至全世界的電力供電系統。
不料遇上勁敵威斯汀豪斯,他為了與愛迪生競爭,邀請發現了交流電的特斯拉(尼古拉斯·霍爾特飾)為他工作,之後還創辦了西屋電氣,將高壓交流電引入美國的輸電系統。
威斯汀豪斯推崇使用的交流電嚴重影響了直流電的推廣,也阻礙了愛迪生稱霸全美的商業宏圖,為了搶奪全美的電力供電系統,倆人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無硝煙的商業惡鬥。
愛迪生為了這場惡戰早就做足了準備,手握全美最頂尖的科研團隊,不惜餘力推廣直流電的使用,甚至步入白宮,將自己的宏偉藍圖推廣到總統海斯面前。
被愛迪生步步緊逼的威斯汀豪斯也不甘示弱,他降低交流電的價格,提升電流的傳送距離,不少供電商在得知此事後,紛紛轉投到交流電的陣營中。
看著電力地圖上一座座城市掛上了代表交流電的燈泡,氣急敗壞的愛迪生又心生一計,他用動物做了活體實驗,給媒體們演了一出「交流電如何致死」的戲碼。
他告訴媒體記者,交流電有致死的危機,人們一旦靠近就會觸電身亡,一時間人心惶惶,媒體紛紛質疑起交流電的安全問題,甚至稱其為「死亡電流 」。
威斯汀豪斯這邊 被人污衊潑髒水不說,最得力的助手還在一次試驗中意外觸電身亡,讓他也不禁懷疑起自己的交流電是否真的有致死的風險。
就在眾人都以為威斯汀豪斯即將放棄之時,沒想到他來了個絕地反擊,你說我的交流電是「死亡電流」,那我就在媒體面前喊你是「江湖術士」。
你要把直流電推廣到世博會上,那我的交流電就要跟你競標,交流電比直流電便宜,就不信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在這場電力之戰中, 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愛迪生,他是「將光亮帶給世人」的先行者,更是一個冷酷且固執的商人,他不近人情,惡意抹黑競爭對手,不惜利用輿論壓力污衊對方。
同時,他的固執己見也讓人大跌眼鏡,他希望世人提到電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他而不是別人,於是執意要讓新公司和自己的名字掛鈎。
反觀他的對手威斯汀豪斯,他也是一個商人,但他並不冷漠無情,他會為了員工的去世而感到悲憤,也會心憂自己的交流電是否真的存在致死的危害。
他推廣交流電是為了降低用電成本,希望將電力普及到千家萬戶,普通人都能用得上本只有上流社會才能使用的電能。
他的行為也和愛迪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他那句「電就是電,它不屬於任何一個人」也讓觀眾感受到了他的胸懷。
最終誰才是這場電力之戰的真正贏家呢? 是機關算盡的愛迪生,是身處輿論漩渦中的威斯汀豪斯,還是天才科學家的特斯拉?
在芝加哥世博會後,三個人的生活也走向了三種極端。
愛迪生背後的金主公司要求愛迪生的公司另一家公司合併為通用電氣,愛迪生失去了他的電力事業,轉行拍起了電影,同樣也受到美國人的愛戴,名利雙收。
威斯汀豪斯被經濟問題纏身,1907年的經濟大恐慌給他的公司造成了極為嚴峻的財務危機,他也因此失去公司的控制權。
特斯拉為了實現為全世界提供免費電力的夢想,將所有積蓄都投擲在這個計劃上,最終也賠上自己的信譽,再也得不到投資者的青睞。
這場電力之戰,真正的贏家不是他們三位,而是因電力獲益的普羅大眾,他們三人雖然爭鬥不斷,但是爭鬥的背後帶來的,是能真切實在造福人類的發明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