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導
市場進入調整期,新股持續低迷,本周(12月14日至12月18日)有12隻新股打新。其中,創業板迎來史上最大IPO,東風集團擬募資210億元。除此之外,本周有45隻個股解禁,預計解禁市值超1900億元。
「超級解禁周」與「最強打新周」雙作用下,市場一度烏雲壓頂。12月14日,三大股指扛住壓力,其中滬指上漲0.66%;深指上漲1.01%;創業板指上漲1.44%。扛住首日壓力,後市將如何發展?
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如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奧平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短期資金面會有一定壓力,但是這種資金壓力不值一提。長期來看,全面註冊制改革下的資本市場,超級打新周也會不間斷的出現,新股發行會更加常態化。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伴隨著新股發行的常態化,也會進入破發常態化階段,打新賺錢的模式也將消失。
A股烏雲壓頂
A股再次迎來「超級打新周」,本周將有12隻新股申購。其中,一鳴食品、華旺科技在滬市主板上市, 明冠新材、悅康藥業、通源環境、派能科技、偉創電氣登陸科創板,振邦智能、吉大正元登陸中小板, 潤陽科技、天秦裝備、法本信息登陸創業板。
除此之外,本周面臨巨額解禁潮,45家公司解禁市值高達1910.73億元。從解禁規模上看,本周解禁總市值相對較大。「最強打新周」與「超級解禁周」雙作用下,A股市場烏雲密布,行情會否大跌?
值得注意的是,12隻新股中,東風集團210億元募資突破了創業板11年來的最高額度。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接近年底,銀行年末資金結算,市場整體流動性偏緊。同時從成交量角度,近期兩市成交量維持在7000億元左右,其中創業板全天成交量維持在1600億元-1700億元。本次東風集團IPO募資近210億元,佔創業板全天成交額的13%左右,佔比相對較大,因此短期可能會對創業板形成一定的壓力。
陳靂認為,巨量解禁之下不必過度緊張,今年7月20日至7月24日A股市場已經經歷過科創板首批上市公司2589億元的天量解禁潮,市場(包括科創板)整體表現相對穩定,並未出現短期流動性緊缺而大幅下跌。因此,打新周和解禁潮短期可能會對市場流動性造成一定影響,但影響在可控範圍內。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A股不差錢,也不缺機構投資者,主要缺少優秀的投資標的。因此,只要是優秀的公司,相信投資者會持歡迎的態度,而不在於募資額的大小。這也是註冊制改革後,A股市場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大幅提升的必然結果。未來投資會更加關註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
創業板需要支柱性力量
12月14日,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上漲4.98%,收於8.25港元/股,總市值710.8億港元;A股市場上,東風汽車(600006.SH)封漲停盤,收於6.34元/股,市值126.8億元。
天眼查APP顯示,東風集團成立於1969年,總資產3000億元,老牌企業東風集團為何轉戰創業板?會否對市場形成壓力,又是否能回報投資者?
董登新對《華夏時報》記者稱,對於創業板而言,東風集團這種大市值公司上市,對於改善創業板的結構有著重要作用。創業板目前缺乏支柱性力量的大市值公司,東風集團可以擔此重任。從打新的角度來看,投資者對東風集團登陸創業板是歡迎的,對公司將來上市之後的溢價空間有較滿意的預期。
私募人士杜坤維對記者表示,現在股市大致穩定是主基調,不會有牛市,但也不會有熊市。至於東風集團上市,市場早已經有了預期,實際上東風集團不上市,也會有其他公司上市,正如有關人士指出,資本市場最大使命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長期快節奏的IPO,市場已經逐步習慣,也不會再對IPO過分敏感。
除此之外,杜坤維認為,另外現在市場主導力量是北上資金和公募基金,不會貿然殺跌,引發股價大跌,拖累基金淨值下跌。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