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俠:英雄歸來》終極預告 小蜘蛛俠歷經生死考驗
熬過了國產電影保護月,遲到的外國大片陸續加入我們的選擇名單。「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新版《蜘蛛俠:英雄歸來》也終於在今天上映。
中國觀眾對小蜘蛛的認知度並不低,若在十年前問中國觀眾最熟悉漫威哪位英雄,十個人中會有九個回答:「蜘蛛俠」。但如今再問這個問題,美國隊長、鋼鐵俠將佔據半壁江山,黑寡婦、金剛狼、雷神、綠巨人等也能跟蜘蛛俠分庭抗爭。
超級英雄小蜘蛛為什麼會逐漸沒落?這就不得不談談他的老東家漫威公司,以及「養母」索尼公司了。總的來說,蜘蛛俠的命運,還真是曲折坎坷。
漫威(MARVEL)影業在2016年上映的《奇異博士》中發布了全新版logo,正式標誌著「漫威電影宇宙」進入第三階段,在世界觀繼續擴大的同時,蜘蛛俠的加入無論是對公司本身的商業利益還是漫畫迷們心中的期待都是雙贏的最好策略。
蜘蛛俠的「母親」,創建於二戰期間的漫威公司如今雖然已經成長為美國漫畫巨頭,但在當年,它既無背景,又沒「大腿」,巨頭之路走得甚是崎嶇。
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漫畫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漫畫有害論」開始風行。一年之內,漫畫書的銷量就下降了75%。當時在漫畫界還未站穩腳跟的漫威喪失了所有發行渠道,只能借用競爭對手的渠道來發行少數僅存的漫畫。
但幸運的是,美國在60年代很快進入了漫畫的黃金時期。隨著神奇四俠、綠巨人、蜘蛛俠、雷神、鋼鐵俠等英雄的出世,漫威迅速崛起,並開始完善漫畫宇宙體系,推出設定浩大的平行宇宙,創立了以美國隊長和鋼鐵俠為首的復仇者聯盟。
因為資歷和年齡的問題,
初代復仇者聯盟並沒有蜘蛛俠的加入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充滿希望的時候,漫威因為經營不善,又陷入了財政危機,面臨倒閉或解體的風險。20世紀末,為了持續運營,漫威不得不將一些角色版權分開賣給其他電影公司,其中就包括蜘蛛俠。
蜘蛛俠電影版權從1985年起幾經轉手,經過了多個製片公司和工作室,最終由索尼影視娛樂旗下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獲得。
影迷和觀眾一定熟悉的兩大電影公司logo。早在1989年,大法(下圖)就以近50億美元併購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上圖),其中包含用34億美元從可口可樂公司收購的哥倫比亞股票,並且承擔了哥倫比亞影業的16億美元債務。此後大法又在2005年收購了好萊塢另一大電影公司「米高梅」,但這就是後話了。
獲得蜘蛛俠版權後,索尼邀請漫畫原著粉絲薩姆·萊米執導了蜘蛛俠系列電影三部曲,分別是2002年的《蜘蛛俠》,2004年的《蜘蛛俠2》和2007年的《蜘蛛俠3》。眾所周知,這三部電影可謂橫掃美國票房,然而,作為蜘蛛俠的老東家漫威,卻只拿到不到十分之一的票房分成。
<左右滑動>
索尼影業出品,由薩姆·萊米導演的《蜘蛛俠》三部曲,以原著中的綠魔/小綠魔、章魚博士、沙人、毒液以及狼人作為主要反派,在近乎於革命性的特效製作下,三部曲刻畫了主角彼得·帕克在大學畢業到步入社會幾年間經歷的身份巨變和內心轉折,同時豐富了反派角色的人物性格和遭遇,內容的深化處理令影片不再單純的局限於黑白二元論,略顯陰鬱的內容開創了主流漫畫英雄電影偏向深刻內涵的故事路線。在商業方面,這套作品間接打開了漫威在電影界新的大門,為日後漫威電影宇宙的建立充實了信心。
不甘心的漫威在2008年推出了電影《鋼鐵俠》,幸運的是這場豪賭大獲全勝,也讓不少影視巨頭看到了英雄電影的可能性。2009年,迪士尼以42億美元收購了漫威工作室。之後,漫威塑造了一大批成功的電影:鋼鐵俠系列、美國隊長系列、雷神、復仇者聯盟、銀河護衛隊、蟻人、死侍……漫威電影逐漸走上了稱霸之路。
但和漫威其他系列的風生水起不同,蜘蛛俠作為曾經最出名的漫威英雄,在索尼的門下卻開始顯得有些孤單和寂寞。
《IRON MAN》(內地官方譯名《鋼鐵俠》),講述的一位富二代遭遇戰爭變故後通過自身研究成為鐵甲威龍的故事。電影版與時俱進的將漫畫中越南戰爭的情節更換成中東戰爭,幽默的情節與火爆的畫面,配合工業光魔為全片打造的全部機甲特效畫面,讓影片充滿娛樂性。影片結尾的彩蛋構建起漫威電影宇宙的世界觀同時,也制定了漫威系列電影必有彩蛋這一被影院保潔大媽詛咒的優良傳統。
按照原計劃,在《蜘蛛俠3》之後,該系列電影還會推出第四部甚至第五部。但因為導演與製片公司的矛盾,該計劃最終流產。
但索尼也未因此耽擱下對蜘蛛俠IP的開發,與薩姆·萊米分道揚鑣後,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請來馬克·韋布重啟蜘蛛俠系列。
當時的漫改電影有一個頗為嚴重的問題,例如《X戰警》系列和《金剛狼》系列,每部電影之間內容均相互關聯,不僅故事連貫性不強,也使只看過單部電影的觀眾常常不明所以。為了避免這個問題,馬克·韋布幾乎將整個故事推翻重鑄,這便是後來的《超凡蜘蛛俠》系列。
漫畫中本身帶有強烈獨立性的《X-MEN》系列和「復仇者聯盟」交集並不多,自從被20世紀福克斯買斷版權後,幾乎每一版電影都在不停推翻前一部的設定,混亂的時間線最後令製片方不得不重啟該系列。在2015年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中,漫威與20世紀福克斯就「快銀」這一角色(曾在2014/2016兩版《X 戰警》作品中出現)首次嘗試合作實驗,在兩個電影世界觀中分享同一角色,為蜘蛛俠的版權問題提供了解決的可能。
然而超凡系列電影的票房遠遠比不上老版蜘蛛俠系列,薩姆·萊米拍攝的三部曲全球票房收入將近25億美元,而馬克·韋布的兩部超凡蜘蛛俠僅有14億美元。甚至,因為《超凡蜘蛛俠2》口碑和票房暴跌,直接導致了第三部、第四部的拍攝計劃夭折。
分別在2012年和2014年重啟的《超凡蜘蛛俠》系列,在第二部口碑下跌的情況下遭到腰斬。影片較於薩姆·萊米三部曲版本更加尊重原著設定,並恢復了蜘蛛俠嘴炮性格,然而並沒能挽回粉絲的熱情。在同期「漫威電影宇宙」已經順利進入第二階段的情況下,蜘蛛俠回歸的呼聲日益高漲。
2012年《復仇者聯盟》電影上映,在這部15億美元票房的電影中,蜘蛛俠竟然沒有得到露面的機會,好像已經被踢出了漫威「復聯」家族。而之後漫威的《鋼鐵俠3》獲得了12億美元票房,單部電影就幾乎趕上了《超凡蜘蛛俠》整個系列的成績。隨著其他英雄的獨立電影上映,蜘蛛俠一度被推到了邊緣位置。
2012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第一部。電影史上首次出現多漫畫角色集結的場面,劇情講述的是「復仇者聯盟」初代的起源故事,此時的蜘蛛俠無論是原著情節還是版權問題都不可能加盟。事實上,漫畫原著中的蜘蛛俠也確實較晚才加入「西海岸復仇者」。
手握蜘蛛俠版權的索尼,早已因為漫威的成功而坐立難安。不難猜測索尼高層當時的想法:既然蜘蛛俠已經難以為繼,何不讓他回歸復聯,蹭蹭漫威「仙氣兒」?
終於,在2015年2月,「寄人籬下」長達30多年的小蜘蛛回歸了「母親」漫威的懷抱!索尼影業與漫威影業正式達成合作協議,未來的《蜘蛛俠》電影將會由兩家公司共同製作。
讓《蜘蛛俠》回歸漫威顯然是一個雙贏的決策。
×
此時的漫威經歷2008年以42.4億美元的價格被娛樂巨頭迪士尼收購,「漫威電影宇宙」也從屬於迪士尼旗下的品牌戰略路線。
雖然新電影是雙方合作開發,但融資、製作、發行、版權等核心權力仍舊歸索尼所有,同時索尼還將分得漫威電影宇宙這塊大蛋糕。索尼看中的是漫威已經成型,經歷住市場考驗的電影世界觀,並希望藉此世界觀再次定位自家的單傳獨苗。
而對於漫威來說,哪怕不能得到完整版權,小蜘蛛的返鄉探親也是一顆重磅噱頭。
2016年,回歸後的小蜘蛛在《美國隊長3:內戰》中短暫亮相,雖然戲份很少,卻已足夠讓影迷興奮。而今天上映的《蜘蛛俠:英雄歸來》雖然已經是蜘蛛俠電影中翻拍的第三個版本,但作為回歸後的首部大電影,其與鋼鐵俠的互動,早就已經讓觀眾期待不已。
在2014年《美國隊長2:寒冬戰士》裡短暫出現於臺詞中後,2016年上映的《美國隊長3:內戰》中首次亮相的漫威宇宙版蜘蛛俠贏得觀眾一片歡呼,延續了原著的年齡及技能設定和嘴炮性格,經過鋼鐵俠科技加工的新款戰衣,這些都令最新的蜘蛛俠獨立電影獲得無比期待。
漫威的故事構架近年來已經愈發成熟,因此,我們幾乎不必擔心新版蜘蛛俠會像超凡系列那樣崩盤。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買好可樂、爆米花,然後到電影院盡情享受吧。
▲
由日本知名漫畫家村田雄介(代表作《一拳超人-重製版》)繪製的《蜘蛛俠:返校日》(國內翻譯《蜘蛛俠:英雄歸來》,這個名字弱爆了)的漫畫版海報。由此可見蜘蛛俠的影響力幾近波及全球。
- END -
文字 / 胡 描
策劃 / 盧雋婷
編輯 / 徐銘遠
視覺 / 徐銘遠
圖片來自「豆瓣電影」
每個人都是一件有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