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的愛情,讀起來更纏綿悱惻,讓人難以忘懷。
多情的人,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是一顆相思的種子,沒來由地發芽,生根,滋長。
古詩詞裡的愛情,像是一篇篇短小的愛情小說,雖然字數不多,但穿越時空,回味悠長。
我們常常在這些經典的愛情古詩詞裡,讀到了痴情的自己,呵,此去經年,竟然一點都沒變過。
先來讀一首夏日的愛情詞,作者是宋代的張先。恐怕大家了解他,是從蘇軾的那首調侃詩「十八新娘八十郎」當中,張先就是男主角。
但他也是一位詞人,他與宋代的柳永齊名。而下面說到的這首《千秋歲》便是張先的代表作。
《千秋歲·數聲鶗鴂》宋代:張先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宋代詩人張先的詞,大多都是描寫感情的。尤以這首詞當中的下闕最為著名。
這首《千秋歲·數聲鶗鴂》首先描寫了夏日的天氣和風景。
杜鵑鳥又告訴我們,春天已經過去了。心裡惋惜春光易逝,所以折了一些花,插在瓶子裡。入夏之後,天氣就時常下雨,尤其是在梅子結果的季節裡。那永豐的柳樹,在寂靜的院落裡,天天柳絮如雪一般紛飛。
心情鬱悶的時候,別去彈琵琶,因為心情的苦悶能通過音樂傳遞出來。
日子這樣一天天過去,但我對你的思念卻始終沒有泯滅。我的心就像那雙層絲線編織的網,當中結了千百個疙瘩。
夜晚就這樣過去了,東邊的窗子還沒有亮,天上還留有一彎殘月。
愛情也許和四季無關,不管是和風淡淡的春日,還是寒風凜冽的冬天,愛情都同樣地讓人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只是,夏日的愛情,是會像太陽一樣炙熱,還是像雨水一樣冰涼呢?也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悟吧。
唐代的詩人李商隱,在秋天看到滿園枯萎的荷花時,也引發了相思的感慨。
《暮秋獨遊曲江》唐代:李商隱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傷春悲秋是很多詩人在季節轉換的時候共有的情緒。
春天,看到百花盛開,便會想到這麼美的花也會有凋謝的時候,秋天看到落葉又會想到,蕭瑟的寒冬馬上就要到來。
唐代詩人李商隱便也是如此:荷葉剛剛冒出頭來的春天,我的憂愁就已經滋長了,荷葉枯萎的時候,我更加感到抑鬱。
我知道只要我活一天,對你的感情就不會減少,我惆悵地望著那滾滾流去的江水,深知很多事就像那流水,不能回頭。
《燕子樓詩三首其一》唐代:張仲素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唐代有個關盼盼,是徐州工部尚書張愔的寵妾,而張愔為她建了一座燕子樓,張仲素的這首詩就是以關盼盼的口吻,寫獨居時的寂寞心情。
燕子樓裡的油燈,在清晨的霧氣當中搖搖欲墜,我昨夜孤枕難眠,從合歡床上坐起來。
你知道這一夜未眠,帶著我多少的相思嗎?就算是天涯海角的遠,比起我想你的心情來說,也不算是長啊。
這3首纏綿悱惻的愛情古詩詞,有沒有打動你呢?也許其中,就會看到我們自己的痴情吧,有沒有共鳴?歡迎你留言給我。
你的留言我都會仔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