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活動,新陳代謝的本質就是營養物質的進入與廢物的排出,廢物排出我們體外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汗液、呼吸、尿液等。其中,尿液排出廢物的過程是最重要的一環,這依賴於我們人體泌尿系統的功能。
泌尿系統由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其主要功能是排出機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和多餘的水,保持機體內環境的平衡和穩定。腎生成尿液,輸尿管輸送尿液至膀胱,膀胱為儲存尿液的器官,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可見腎在我們整個泌尿系統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那腎臟究竟有什麼樣的結構才會讓它有這樣的功能呢,我們下面就來詳細地學習下腎臟。
一、腎的形態
腎是實質性器官,左、右各一,位於腹後壁,形似蠶豆。因受肝的擠壓,右腎低於左腎約1~2cm。腎分內、外側兩緣,前、後兩面及上、下兩端。腎的前面凸向前外側,後面較平,緊貼腹後壁。上端寬而薄,下端窄而厚。內側緣中部的凹陷稱腎門,為腎的血管、神經、淋巴管及腎盂出入的門戶。出入腎門諸結構為結締組織所包裹稱腎蒂,因下腔靜脈靠近右腎,故右腎蒂較左腎蒂短。腎蒂內各結構的排列關係,自前向後順序為腎靜脈、腎動脈和腎盂末端;自上向下順序為腎動脈、腎靜脈和腎盂。
二、位置
腎位於脊柱兩側腹膜後間隙內,為腹膜外位器官。腎的高度:左腎在第11胸椎椎體下緣至第2~3腰椎椎間盤之間;右腎則在第12胸椎椎體上緣至第3腰椎椎體上緣之間。兩腎上端相距較近,距正中線平均為3.8cm;下端相距較遠,距正中線平均為7.2cm。腎門約在第1腰椎椎體平面,相當於第9肋軟骨前端高度,距後正中線約5cm。腎門的體表投影位於豎脊肌外側緣與第12肋的夾角處,稱腎區,腎病病人觸壓或叩擊該處可引起疼痛。
三、結構
腎的冠狀切面觀,腎實質分為腎皮質和腎髓質。腎皮質主要位於腎實質的淺層,厚約1~1.5cm,富含血管,新鮮標本為紅褐色,並可見許多紅色點狀細小顆粒,由腎小體與腎小管組成。腎髓質位於腎實質深部,色淡紅,約佔腎實質厚度的2/3,由15~20個呈圓錐形的腎錐體構成。腎錐體的底朝皮質、尖向腎竇、光滑緻密、有許多顏色較深、呈放射狀的條紋。2~3個腎錐體尖端合併成腎乳頭,突入腎小盞,每個腎有7~12個腎乳頭,腎乳頭頂端有許多小孔稱乳頭孔,終尿經乳頭孔流入腎小盞內。
通過這篇文章相信大家對於腎臟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對於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也有了一個很大的幫助,很高興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