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從未接受過正規音樂教育的奇才
站在電影背後的處女座男人
德國人漢斯·季默(Hans Zimmer)
竟成了好萊塢史詩級的電影配樂大師
《雨人》《獅子王》《加勒比海盜》《盜夢空間》《星際穿越》……
你或許不熟悉季默的名字,但你絕對聽過他的配樂。由他配樂的電影,迄今已達200多部。
融合迷幻的電子音樂和傳統恢弘大氣的交響樂、管弦樂一起編曲,用各種豐富的器樂來表現電影角色的性格,來呼應跌宕起伏的劇情故事,這是他出神入化的電影配樂的一大特色。
4座葛萊美獎、3座全英古典音樂獎、2項金球獎和1項奧斯卡獎,他還被每日電訊報評為「還在世的前一百位大天才」。
這位已活躍在電影配樂圈30年的大佬,其加盟仍被看做好萊塢大片的標配,電影視聽絕佳效果的保證,許多名導向他伸出合作的橄欖枝,諾蘭,史匹柏,雷德利……
一首好的電影配樂,哪怕沒有一句歌詞,也依然有它的故事與感動,給人沉浸式的享受。那麼這位中國粉絲口中親暱稱呼的業界大神「季默叔」,有哪些巨作呢?現在,你不妨泡杯咖啡,伴隨文字,打開耳洞,和我們一起陶醉於季默叔的十大配樂盛宴中吧!《This Land》(《這方土地》),音樂聲中,廣袤無垠的星空、舒捲的雲朵、飄零的雨、生機勃勃的角馬群、巨大的猴麵包樹還有那隻永遠奔跑的獅子,緩緩在腦海浮現。
這部由季默叔配樂的迪士尼動畫電影曾陪伴了無數孩子的童年,教會了他們成長。
季默叔在此片中的配樂十分出彩。整首旋律吸收了非洲民謠、搖滾樂、爵士樂、黑人的朗誦調,極具非洲特色的音樂讓觀眾仿佛身處廣袤的非洲原野,感受到了非洲大地雄渾的生命氣勢。
與此同時,音樂對氣氛和人物情緒的烘託也恰到好處,這也為他捧回了自己的第一座奧斯卡小金人。
在《獅子王》這部關於探索生命中愛與責任的電影中,季默叔將自己對愛的理解融入了配樂。
和辛巴幼年喪父一樣,季默叔6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在此之前,季默叔一家幸福地生活在音樂之都德國,他的身上完美混合了音樂家母親和工程師父親的特質。
小時候的季默就表現出極強的音樂天賦,同時又十分具有發明天賦。比如,他想把鋼琴的聲音改成電鋸的聲音。
父親對他創意的想法總是寄予認可,以至於當父親去世後,他將音樂視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以此來寄託對父親的思念。
在電影中獅王木法沙墜崖的那一幕,季默在這段配樂中借鑑了莫扎特的《聖體頌》,音樂的旋律中帶著季默對父親的懷念,電影氛圍被烘託得極盡悲涼,父子親情、生死輪迴更加催人淚下。
這是季默叔配樂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也是他首部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的作品。因為一次機緣巧合,季默叔得到了為此片配樂的機會,而憑藉此片配樂,他一戰成名,從此敲開了好萊塢的大門,也打響了他在音樂圈和電影圈的名氣。電影講述了一個手足情深的故事——父親將全部遺產留給自閉症的哥哥,弟弟為了爭奪遺產,不得不帶哥哥踏上旅途並最終在旅途中收穫真情。這是一部標準的公路片,兄弟兩人長途跋涉,途徑鄉村和城市。電影配樂中既鑲嵌著鄉村音樂的輕快又有爵士樂的律動,季默叔還加入了他擅長的電子音樂,混合著鏗鏘有力的鼓點節奏,來描繪這段充滿未知的旅途。《雨人》中最經典的一支配樂莫過於《On The Road》(《在路上》)。大氣蒼涼的排簫聲起,兩位影帝達斯汀·霍夫曼和湯姆·克魯斯行走在好萊塢高聳的百年老樹林蔭大道間,定格了影史上的經典一幕。《勇闖奪命島》是一部於1996年上映的動作驚悚片,是季默叔與30歲的麥可·貝導演的合作,該片獲得次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獎提名。炫麗的電子音樂和磅礴恢弘的傳統器樂的結合,作為季默叔配樂的獨特風格已在好萊塢動作片中蔚然成風。電影中的配樂將電子合成器與管弦樂的結合發揮到了極致,配合突出的打擊樂,緊張激烈的氛圍中不乏悲壯豪邁之情;銅管與弦樂的配合,渾然一體,氣勢恢弘,把宏大的電影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狂野刺激、崇高的使命感與激昂的情緒,隨著影片的展開一步步呈現出來,即使影片結束了,那種緊張仍在心頭久久不去。《The Rock》(《石破天驚》),作為電影的主題旋律,由於太過經典,從1995年誕生至今,被當做各種影視、遊戲的背景音樂,史詩神曲《亡靈序曲》還借鑑了它的旋律。《珍珠港》是一部歷史題材的戰爭片,擅長拍攝爆炸效果的導演麥可·貝卻沒能將片中的情感故事講好,以致遭不少觀眾詬病。然而季默叔的配樂又太過出彩,所以有人說,為了給這首曲子作MV,麥可·貝花費了巨資請來了季默。電影主題旋律《Tennessee》(《珍珠港》),鋼琴伴隨著弦樂,旋律緩慢而輝煌,季默叔將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情感以音樂的形式表現了出來,悲痛中仍蘊含希望。即使沒有看過電影,聽到這首音樂也能感受到共鳴。電影中的另一支配樂《Attack》(《進攻》),在舒緩的旋律過後,如刀出鞘的日本洞簫的吹奏譁然而起,十分具有昭和音樂特色,將日本太平洋艦隊攻擊的序幕體現得淋漓盡致。沉浸在季默叔的配樂裡,我甚至快忘記了這是部美國的電影,德國人做的曲子。每當電影的主人公傑克船長將劇情推向高潮時,這首熱血沸騰、暢快淋漓的音樂就會響起。《He Is A Pirate》(《他是個海盜》),是《加勒比海盜》系列首部的配樂,由季默叔和他的得意門生克勞斯·巴德爾特一起合作完成。從《加勒比海盜2》起,季默叔開始全權接手之後幾部的配樂。無疑,季默叔史詩級的配樂為這一商業IP錦上添花,為這一橫掃全球40億美元的商業電影系列貢獻了不少票房。值得一提的是,《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裡的許多配樂已經脫離了電影的束縛,成為能夠完全脫離影片劇情的大眾音樂。路邊廣告、年會總結、大型活動、頒獎典禮、電視節目背景樂……你在哪兒聽到這些曲子都不足為怪。邁入新千年,季默叔遇到了好萊塢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這對「王炸組合」就好比若干年前的久石讓和宮崎駿,兩人的每次合作都能創造經典。
影片中的音樂用極其簡單的旋律,生出了萬千感慨。配樂完美貼合電影情緒——
緊張急迫的弦樂呈現故事的節奏;深沉的鼓樂撞擊著人靈魂和潛意識的邊緣;詭譎邪魅的電子音樂元素營造夢的詭異迷離。
而配樂的層層鋪排,嵌套著劇情中夢境的層層遞進,註解著夢境的奇異深邃,好似帶著觀眾去夢境裡體驗了一把。
在季默叔加入這部電影製作之初,導演諾蘭並沒有告訴他電影的具體情節,只是在一張紙條上寫了一個關於父親和孩子的寓言故事。季默叔看後立馬給兒子寫了一封音樂情書,這就是配樂的初期小樣。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聽《星際穿越》的配樂,能夠感受到細膩的親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主角駕駛汽車在廣袤的玉米地追逐無人機,一開始音量很小,隨著追逐的深入,聲音越來越大,音符越來越密集,仿佛渺小的人類進入了深邃的宇宙,一切都是那麼神秘。對接近年來中國優秀的科幻片《流浪地球》,有人說,這部片子離《星際穿越》就差了一個漢斯·季默。這樣的說法可能不太準確,但也側面說明了,對於科幻電影,配樂確實能很好地渲染虛構的場景,給觀眾更加身臨其境的體驗。比如,聽季默叔的配樂,閉上眼,你就能感知深邃宇宙,浩瀚無垠,以及漫長時空裡渺小的自己。這是季默叔2017年搭檔諾蘭導演完成的一部戰爭懸疑片。作為諾蘭導演的第一部戰爭片,老搭檔季默叔的配樂為其創造了史詩級的觀影體驗。該片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40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諾蘭導演在片中依然使用了他擅長的非線性敘事的手法,季默叔則配合他使用了「謝波德結構」來配樂。音樂由秒表聲、電子樂、忽停忽起的管樂與悲壯低沉的弦樂組成,可以說,從影片開始就沒有停過,密集到讓你逃也逃不開,你只能跟著音樂的指引為角色的命運擔憂。配樂對於電影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它們對觀眾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往往在無形中操控著觀眾的情緒。雖然整部電影沒有一處與敵人交火的鏡頭,甚至連敵人(除戰機)都沒看見,但觀眾卻始終有一種緊張懸疑的情緒。諾蘭想拍成一部懸疑的戰爭片,事實證明,季默叔果然懂他。
▲ 63歲的季默叔,音樂是他的不老靈藥
季默叔說:「鋼琴老師只能教你如何彈奏別人的音樂,卻不教你怎麼彈奏屬於自己的音樂。」
是啊,就像語文課堂教不出一位好詩人,藝術是沒有標準的,而唯有真正熱愛,方有機會登峰造極。
我願在音樂中淪陷
文字|排版 | 劉延
圖片 | 電影截圖、豆瓣網
編審 | 紅塵
《珠峰鼓手》
紅塵|著
▶大咖推薦
★義大利「羅馬文學獎」得主、《飢餓的女兒》《K-英國情人》《羅馬》作家虹影;
英國著名小說家、旅行探險家、大英帝國騎士勳章獲得者亞當·威廉士激賞推薦!
★《珠峰鼓手》36萬字的中文版,與英文版 Himalayan Quest 同步再現。
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尼泊爾旅遊委員會(NTB)精品好書!
獲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中國文化與旅遊部推薦好書!
▲ www.amazon.com 亞馬遜英文版
▲看1000公裡徒步喜馬拉雅視頻
有的人註定是屬於荒野和山峰的
一路上總會有詩的
愛是敞開,進入一個沒有邊境的世界
你生活的每一刻,都是屬於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