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世紀70年代,哈萊姆黑人區,弗蘭克·盧卡斯看起來就和在大街上來回穿行的普通黑人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你從他身邊經過,甚至不會駐足仔細打量他。盧卡斯大多時候以一個安靜不多話的司機身份出現,相信任誰也想像不到,他的真正身份竟然是城市裡黑人犯罪織的眾多頭目之一。
盧卡斯一直為其工作的那個黑幫老大死後,他就決定充分利用一下這個得來不易的機會,將地下世界的所有權利分配進行了重組,建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毒品王國,憑藉著自己多年來積累起來的聰明才智和嚴格的交易規範,弗蘭克通過引進一種全新的毒品而壟斷了整個城市內部的毒品交易,用一種純度更高、卻更便宜的海洛因,迅速席捲了紐約的每一個街頭。弗蘭克用實際行動擊垮了其他犯罪體系,他甚至還和美國的軍官達成了交易,利用美軍的士兵屍體作為載體運送毒品。
裡奇·羅伯茨卻是一個處處受到同事排擠的落魄警察,只因為他不肯像其他人一樣,收受黑幫分子的賄賂。羅伯茨有理由相信,似乎已經有人爬到了比義大利黑手黨世家更高的位置上,同時,他也開始懷疑,暗中肯定有一個不知道來自於何方、非常有權勢的黑人在掌控著一切,於是他展開了秘密調查,而他所有問題的核心答案,全部指向同一個人--弗蘭克·盧卡斯。
弗蘭克·盧卡斯(黑)
演員 丹澤爾·華盛頓
貧寒出身的大毒梟充滿個人魅力發跡:用越戰士兵屍體走私毒品弗蘭克·盧卡斯起初只是一名跟著老大在Harlem幹活的混混。忠心耿耿跟了老大15年8個月零9天,直到老大遇害。得到在越南作戰的一名友人的照應,弗蘭克發現當地毒品產量驚人,且在士兵當中需求激增。他第一樁訂單就下了100公斤海洛因,膽敢將其藏在運送越戰士兵屍體的棺材裡頭,通過軍用飛機走私入境。為了省去成本和麻煩,他親自完成買賣,迅速躋身上流社會。手段:當眾親手解決對手弗蘭克·盧卡斯懂得如何用金錢和權勢收買人心,對付對手一點也不手軟。老大被殺之後,另一位勢力相當的黑幫中人圖謀強佔他的地盤,每次交易要求提成。弗蘭克當著多位被他剛帶入行的親戚面前,乾淨利落地朝對手的腦袋塞了一顆子彈。解決對手的同時,也在將來的手下面前樹立了威信。
裡奇·羅伯茨(白)
演員 羅素·克勞
好警察也有缺點個性:當時少有的清廉警察1970年代的美國,警察內部貪汙腐敗猖獗,裡奇是少數的幾個清廉警探,見最信任的同伴也被黑幫收買,他要求秉公辦事,導致同伴跳車逃走最後被黑幫殺害。手段:糾結民間力量打擊毒販他要打擊毒販的想法一直很執著。在不知道誰是「叛徒」的時候,糾結一幫自認為信得過的「民間力量」似乎成為他的唯一選擇。用民間力量的好處,除了因為他們本身對黑白兩道都有較多認識,還因為不容易被黑幫發現並收買人心。缺點:自控能力差私生活混亂裡奇的家庭生活很糟糕,除了因為查案廢寢忘食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抵受不住美色,時常出軌。影片裡表現他出軌的情節並不多,但有一幕很容易說明問題:在和妻子打官司期間,他能夠在法庭內小聲跟美女律師說「樓上有個休息室」發出暗示。裡奇作為一名警察再好,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至少不是一個負責任的丈夫和父親。
弗蘭克.盧卡斯,1960到70年代美國紐約最重要的黑幫頭目之一,是一名非常有傳奇色彩的罪犯,擁有著多重的身份,包括海洛因走私犯、居家好男人、殺手、民間領袖等,電影《美國黑幫》就是根據他的事跡改編的。
弗蘭克·盧卡斯出生在南方一個小鎮上,他的家庭很貧困,靠著媽媽一人撫養長大。然而弗蘭克聰明機警,要不是在6歲時候親眼目睹自己當民選官員的表哥被三K黨無端殺害的慘劇,或許他的人生就不會變成後來那樣。然而,表哥的死造成其性格的扭曲,弗蘭克從小就開始行竊,而1946年到了紐約之後,跟了當時黑幫教父級人物埃爾斯沃斯·詹森(這個人物據說是弗蘭西斯·科波拉著名電影《教父》的原型),在其手下「工作」了20年深受器重。然而在弗蘭克成為紐約毒品王之後,在與警察裡奇·羅伯茲鬥智鬥勇的過程中又發生了奇怪的事情,毒王弗蘭克竟然到最後成為羅伯茨的汙點證人,兩人一起合作不僅掃清毒害,還將原本就警風敗壞的紐約警局以及貪汙受賄的軍方一舉掃蕩。而弗蘭克本身被判終身監禁,但服刑幾年之後由於行為良好,最終減刑到12年,與1990年代初出獄,從那至今,弗蘭克過著逍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