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荒野行動》首登日本iOS暢銷榜首
近日,騰訊和頭條兩家大佬打得火熱,但我們似乎都忘記了騰訊的老對手:網易。
6月4日,在日本appstore排行榜上,我們驚人地發現網易《荒野行動》竟然在日本iOS暢銷榜首次奪冠!
6月4日《荒野行動》登頂日本iOS暢銷榜首
6月4日的日本免費榜上,《PUBG mobile》位居免費榜第4、《荒野行動》位居免費榜第6,這兩款遊戲都獲得了很多日本玩家追捧,但在氪金方面,顯然在日本市場先跑了半年的《荒野行動》佔據了不少優勢。
可惜因為蘋果iOS11的更新,隨後取消了暢銷榜這個排行榜。目前查詢暢銷排名必須通過專業的工具、或者使用低版本iOS系統的iphone手機,因此注意到《荒野行動》日本奪冠的更多是遊戲圈內人士,更多玩家尚未注意到這一重大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荒野行動》日本奪冠是在《PUBG mobile》在日本正式發行之後實現的,這反映了目前日本市場戰術競技類手遊奇特的競爭態勢,雖然面臨《PUBG mobile》在日本爭奪用戶,但網易《荒野行動》頂住了來自《PUBG》的壓力、且更進一步的獲得了用戶和收入的增長。
《荒野行動》在日本App Store 遊戲暢銷榜排名變化
關於本次排行,《荒野行動》是第二款奪得日本暢銷榜第一的中國產手遊,也是網易公司的第一次日本奪冠。而創造第一次日本奪冠成績的國產手遊是《碧藍航線》、創造這一歷史成績的時間是2017年12月27日,《碧藍航線》當時是在多種促銷活動下實現的。
根據Appannie公布的4月出海遊戲廠商收入排名,依靠《荒野行動》的出色成績,網易在今年4月位列出海中國遊戲公司手遊收入第3位,而隨著《荒野行動》進一步在日本提高收入,也許最近兩個月網易公司的排名還有望繼續提高。
《荒野行動》運營團隊因通過問題快速、官方推特對UGC的正向回應等方式與日本玩家的頻繁互動,給後者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Bluehole VS 網易:騰訊在日本變成了研發商
《荒野行動》的日本奪冠是否反映了網易、騰訊兩家公司在日本市場真實實力對比呢?總體看來也不盡然。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PUBG mobile》的日本地區發行商是「PUBG Corporation」,這家公司也是騰訊端遊、手遊的實際IP版權方,可以理解為Bluehole自己,除了日本市場以外、《PUBG mobile》的韓國發行方也是PUBG Corporation,而在除日韓以外、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上百個國家市場這款手遊的發行方才是騰訊。
因此,日本市場上《PUBG mobile》與《荒野行動》的正面廝殺,其實某種意義上實際是Bluehole和網易兩家公司日本發行能力的廝殺。
高活躍度:日本用戶APP人均消費高於全球6倍
搞笑的是騰訊在日本市場成了遊戲的研發商,這對「萬年代理發行」的騰訊來說、在日本市場身份的顛倒錯位確實令行業意外,這也反應了針對規模更大的手遊市場,Bluehole對日韓市場有著自己的想法、並不願意輕易讓給騰訊,即使騰訊投資了Bluehole。
這其實也解釋了為何當《PUBG mobile》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地區免費榜奪冠的時候,為何缺了日韓這兩個重要市場?
Bluehole VS 網易:版權之爭和口水戰
當Bluehole直接面對網易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局面變的頗為微妙。
首先Bluehole一直認為自己是吃雞玩法的發明者,且認為網易《荒野行動》借鑑PUBG太多。在今年4月,PUBG公司在美國正式起訴了網易公司。
網易公司接到訴狀也不甘示弱,迅速回擊Bluehole,其在此前發布的公告中表示自己的兩款手遊並不涉及侵權。
網易回應「未涉及侵權」
而在全球正版化率最高的日本市場,《荒野行動》《PUBG》的版權之爭也引發了不少日本玩家的爭執,不過事實結果說明一些問題,日本玩家接受了《荒野行動》這款遊戲,並將其推至日本國民遊戲的高度。
聯動《進擊的巨人》上演「東京對決」
目前,根據官方透露消息,《荒野行動》日服將於今年8月與《進擊的巨人》展開聯動活動,不知道會不會有獵殺巨人之類的玩法,9月還將更新地圖「東京決戰」,到時候100名玩家將會空降東京澀谷地區的街頭全面開戰。
全新地圖「東京決戰」即將上線
不過對與《進擊的巨人》的聯動,日本玩家卻分成了兩個派系。一方面,支持派認為新玩法加入,將給一成不變的遊戲帶來新的樂趣,使遊戲擁有新的活力。而另一方面,反對派認為對於主打寫實風格的《荒野行動》來說,《進擊的巨人》此類黑暗奇幻要素,顯然與整個遊戲的背景設定格格不入。
至於上述內容,國服是否會同步更新,目前來說還不得而知。不過對於騰訊的全面封鎖,網易確實需要尋找一個突破口。
總體來說,《荒野行動》的先發優勢無疑為其在日本市場中建立了較高的競爭堡壘,其收入表現仍遠遠將其它競爭對手甩在身後。如果「東京對決」能在國服上線,各位小夥伴會選擇回歸荒野還是絕地堅守?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哦!圖片來源自網絡
微信ID:HandJoy66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