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生命中,到目前為止,有兩個時刻,讓我難以忘懷,而且是那種一想起來便很自豪的日子。
一個就是初中的時候,在鄉裡的學校上學,離家比較近,別的同學都是從村裡過來的,路程太遠,需要住在學校。而我就在學校旁邊,兩分鐘就能到。
那時候要早起跑步,就在鄉村公路上,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種方式比單純在學校操場做操,要有趣得多。
跑完步之後,就到教室上一節早自習。其實那時候真的不講究,滿頭大汗了往教室一坐,就等汗自然幹,讀書卻覺得津津有味。
我們班很有幸,沒有跟其他年級在學校大本營,而是搬到了半山腰的老建築裡,木頭結構經常漏水,但是早上的讀書聲伴著新鮮空氣,還有河水聲、鳥叫聲,簡直就是天籟。
那樣的環境真的是效率奇高,可能我覺得自己讀書的習慣,也就是在那時候養成了,可見一個良好的環境薰陶,有多重要。
我甚至有時候半夜十二點起來,把表看錯了,興衝衝跑到學校,結果半個人影都沒有,竟然還一點都不害怕,又跑回去睡覺。
第二個時刻,就是在大學裡,學校有個湖,湖中心有個亭子。那時候報名參加了院裡的英語演講比賽,我就每天早上去湖邊讀英語。
那時候在湖邊讀英語的人真的挺少的,可能談戀愛的人更多。所以沒人來打擾,一個人讀得津津有味。
我的室友好幾次說要跟我一起去,結果總是起不來。說來好笑,我們宿舍四個,除了我沒有掛科,還能拿獎學金之外,其餘三個都掛科,不過也不是什麼值得提倡的好事。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真的是有勁頭啊,為了讀書,六點多鐘就要起床,還要記那麼多東西。
如今每天若不是為了上班,能睡到八九點,作息不太規律,主要還是晚上睡不著,玩手機能到十二點,影響了睡眠質量。
我就想,莫不如再像讀書時那樣,給自己定個規矩,讓自己每天六點半起床,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看看書,那也是賺的。
更關鍵的是,養成起早床的好習慣,就必定要改掉其他的陋習,不然早上起來也沒有精神,一樣跑回去再睡。
或許這幾年,對自己還是太懶散了,其實有很多時間都是浪費了。你不要覺得時間還很多,仔細想想,其實還是蠻擔心,甚至有點害怕時間這樣就過去的。
那就從明天開始,伴著清晨第一縷陽光,起床讀書吧。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一定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