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浙江衛視首播的《中國好聲音》,吉林學員金潤吉以「5秒」刷新了史上導師轉身速度記錄,這位「做人就要追求回頭率」的「音樂狂人」也因此令觀眾印象深刻。然而細心的網友隨後發現,金潤吉其實是「阿里郎」組合的主唱。在用聲音徵服觀眾之後,「好聲音」節目再一次因學員身份而備受質疑。
選哈林,因為他是「黑人」
節目播出後,記者就身份和動機的質疑採訪了金潤吉。在他看來,曾經的榮譽和成績並不影響如今站在「好聲音」的舞臺上,「來這就是因為我愛音樂,愛唱歌,不管我曾經有過怎樣的經歷或取得過怎樣的成績。真正愛音樂的人不會在乎這些」。
能夠在觀眾面前演唱自己最喜愛的黑人音樂,也是金潤吉在這個舞臺上實現的心願。雖然過去10年,阿里郎組合發行了5張專輯,但阿里郎的音樂定位一直是偏民族的,金潤吉也因此被熟悉他的人定位成「唱民族音樂的人」。但阿潤對黑人音樂的鐘情確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他曾一直笨拙而固執地鑽研黑人唱法,「他們是往後發聲,而亞洲的唱法是比較往前發聲。這個發聲方法也是很獨特的。」在阿潤看來,這種有靈魂的音樂是最吸引他的,也是國內現在缺少的。而他之所以最後在四位導師中選擇了哈林老師,也是因為哈林老師同樣喜歡黑人音樂,「他那句『我本身就是黑人』,打動了我」。
雖然相比大多數學員,阿潤已經見慣了大場面,但面對背對自己的四位巨星導師,他依然感到緊張,至於那英汪峰老師相繼在自己開嗓第5、6個音節的時候轉身,更是他想都沒想過的。現在回想起自己創造的導師5秒轉身的記錄,阿潤仍然倍感興奮,並將此視為對自己很高的評價,「導師們並不知道我是誰,他們轉身對我來說是很大的突破」。
導師假裝不認識?真沒必要
雖然金潤吉表示,導師們並不知道自己是誰,但仍有網友對此提出質疑:「阿里郎都參加了很多次春晚的演出,導師怎麼可能會不認識呢?太假了!」
關於導師「太會演」的質疑聲浪又此起彼伏。《中國好聲音》宣傳總監陸偉回應說,導師不會、也沒有必要在這麼容易被驗證的問題上做掩飾,「認識就是認識,不認識就是不認識。就算有些學員之前確實曾經和導師見過面或者合作過,但四大導師每年不知要見多少新面孔,不可能每一個都記得住。」的確,當導師轉身後看見姚貝娜時,便脫口而出『甄嬛傳』。在之後錄像中也還有導師認識的學員出現,導師看到後的第一反應是『怎麼是你』、『你怎麼來了』,根本沒有必要故意裝作不認識。
比實力 不比身份 才公平
先有阿里郎樂隊成員金潤吉,後有《甄嬛傳》演唱者姚貝娜,首集節目中部分學員不俗的實力以及不小的來頭,一邊讓觀眾聽的爽,一邊也遭人吐槽「規格太高」:有這些「一開嗓就讓普通人沒法唱」的學員在,業餘歌手何來出頭之日?對此陸偉表示,專業或者業餘,身份以及職業,從來不是《中國好聲音》選人時的考量因素,必須唱的足夠好,才是核心也是唯一的準則。「我們需要確保好聲音的學員在所有同類型節目裡,唱功和實力是最強的」。或許有些觀眾擔心的是:經驗豐富的歌手和業餘愛好的素人同臺量力是否有失公平?但不論背景、只聽聲音,正是《中國好聲音》維繫其公平性的方法守則。正如陸偉所說:「唱歌畢竟是可以練習的,只要投入精力和時間,執著追求音樂夢想,是會有實力上的提升的。但是如果是其他後天無法改變的因素,例如是不是夠帥夠美等等,那就是再怎麼努力都很難改變的,這算不算不公平?好聲音的舞臺是為那些做好準備、擁有才華、刻苦練習、實力強勁的人準備的,不好的聲音很難登上這個舞臺,這是我們對公平的理解。」
其實,如果關注海外《The Voice》節目,便會發現,幾乎每一季《美國之聲》都會出現小有名氣的音樂人以學員的身份出現,並且很受歡迎。比如第二季中有學員出身於唱詩班,第三季最受關注的學員是位已經發過唱片的樂隊女主唱,而第四季中出現的一位翻唱麥可·傑克遜的學員,此前在全美已頗具名氣。可見,《The Voice》節目無論在哪裡,堅持的標準都是唯一且一致的,那就是音樂品質的較量,而不是音樂身份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