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逆著風,義無反顧逆向而行,不斷締造著生命的奇蹟……」3月24日,一首極具民族特色的彝漢雙語歌曲《逆風者》,從四川小涼山「飛」出。據了解,該歌曲是由涼山州雷波縣「網紅」教師阿汝洛日作詞作曲,由其彝族學生聯合在當地開展扶貧的中建三局西投公司建設者在雷波、成都兩地進行「雲錄製」而成,希望通過歌聲致敬抗疫「逆行者」,同時盼疫情早日消散。
雲錄製 兩地聯手製作歌曲致敬逆行者
2020年春天,疫情洶湧來襲,武漢封城。在疫情之下,中建三局建設者們9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0天建成雷神山醫院,如期將抗擊疫情的「接力棒」交到醫療工作者等手中。
每個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逆行者」,他們逆行的身影,讓惶惑者安心,更讓無數人熱淚盈眶。遠在涼山州雷波縣的彝族教師阿汝洛日和中建三局西部投資公司員工李丹藝和都深受感動。「看到建設者夜以繼日搶工,看到醫護人員滿臉口罩勒痕,看到各行各業在一線奮戰,特別感動。」阿汝洛日說,他想寫首歌向逆行者致敬。
說幹就幹,阿汝洛日作詞作曲,用時一周多將這曲《逆風者》打磨完成,為了體現出小涼山的敬意,他還和朋友專門在歌曲裡融入彝語。
之後,他找到學生、原雷波民族中學合唱團成員吉足阿呷,聯合中建三局西投公司的兩名員工在雷波、成都兩地進行雲錄製,隔空完成這首動人的《逆風者》。「這個特別的春天,收穫了太多太多感動,能參與其中,唱出對逆行者們的敬意,非常榮幸。」李丹藝說。
啟用音樂夢想基金 大山的聲音隔空傳遞愛
阿汝洛日,是知名樂隊「老彝腔組合」的成員,他曾在各類音樂比賽中獲獎。2013年,大學畢業後,他出乎意料地選擇回到雷波縣,成為一名音樂教師,每天準時出現在雷波縣民族中學的音樂教室裡,教那裡的孩子唱歌,並專門成立合唱團,幫助他們去追逐音樂夢想。
2006年,雷波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彝族民歌之鄉」稱號。這裡的許多孩子都有著極高的音樂天賦,天生好嗓。阿汝洛日說,他回雷波當了老師,他的夢想,就是幫助這些孩子實現音樂夢,做大山裡的音樂「擺渡人」。
2019年,中建三局西投公司對口幫扶雷波縣,從此與阿汝洛日及民族中學合唱團結下不解之緣,先後捐助雷波縣民族中學20萬的獎學金和助學金。同時,為了讓當地彝族民歌得到更好的傳承,也是為了幫助大山中有音樂夢想的孩子,還專門設立了音樂夢想基金,希望幫助到那些有音樂夢想的孩子,不再因經濟原因而放棄音樂。
據了解,此次聯合創作抗疫歌曲《逆風者》,並用抗疫過程中的真實瞬間製作成MV,是該音樂夢想基金的首次啟用。
「我去年還去過武漢,很美的城市,希望早日恢復往日的車水馬龍。如歌中所唱,我相信風雨過後會有彩虹。」阿汝洛日說,盼疫情徹底消散,一起迎接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