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的文案向來都有土財主誇自家兒女的豪氣和俗氣,但俗的並不惹人厭。想來都是出於老父親的一片赤誠,即便不在理也在情。記得齊豫1994年出精選集時,唱片側標就印著「聽齊豫的歌,請將音量關小,以免感動所有鄰居」;還有竇唯的《黑夢》,滾石打出的標語是「最壞的時代,最好的音樂」,其實也都算得上是名副其實。所以等到陳昇的《恨情歌》上市時,看到封底「整張專輯11首連人帶歌全部推薦」的宣傳語時,大部分聽歌人想必也就樂呵呵地接受了,因為預判到廣告跟內容也會八九不離十。
專輯的封面是一隻幼蛾,內頁不出所料地有一隻蛹繭。陳昇根據孩子養蠶化繭的經歷,感受到人也像是大一點的蟲子,困在無形的硬殼裡。不是越來越清楚,而是越來越沉默。所以他在內頁親筆寫下這麼一句:「我只得在沉默之前,奮力的工作。我想像如果有一天寫不出來,那就是困死在繭裡了」。
寫下這段話的時間是1995年的五月四日,彼時的陳昇還不算是人到中年,但也已經不再是個小青年了。經歷了「一朝醒來是歌星」的春風得意和事後無聊,再加上那幾年在北京音樂圈的混跡濡染,陳昇已經開始明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何種音樂,於是就有了這11首完全自我的私房歌。羅大佑所謂的「這裡沒有不痛不癢的歌」,也許更適合陳昇的這張《恨情歌》。
開場曲即是標題的《恨情歌》。散淡的吉他隱約有點《不再讓你孤單》的影子,但陳昇開口後才發覺,他早已不是那個唱著把悲傷留給自己的流行歌星了。他完全放棄了從前的那種深情款款和一本正經,吊兒郎當侉裡侉氣地唱著。就像聽過幾遍《恨情歌》後你會發覺,整首歌的hookline應是「而原來我是一個,愛四處遊蕩的人」,並不是「於是我叫我自己恨情歌,假裝我不在乎」。
九十年代的臺灣甚至整個華語歌壇都深陷一片重度抑鬱的情天恨海中,我愛你你愛他他愛她愛愛愛愛到要吐。於是陳昇讓自己恨起了情歌,讓自己成為那個拆穿皇帝新裝的小孩。就像他在《作品四號》的注釋裡抱怨的那樣:每天都在這城裡,談著男男女女與性,捏造一堆廢話情歌。這張專輯從頭到尾11首毫無例外無一情歌,他甚至還找來一把吉他和一把貝司成立了個band,樂隊名就叫作「恨情歌」。
在《十七號省道》裡陳昇唱道:「你不能懂得這些些許狗屎藝術,但妓女卻懂得男人和敏感的私處,你這樣的人生到處充滿欺瞞」。他不想憋死在繭裡,也不想跟那些人站在臺上唱對你愛不完,他想唱些地裡面長出來的東西,於是就有了《農夫》《姑姑》《再見,阿好嬸》這樣的悲憫之作。他甚至放棄了旋律,任由那些想說的話「言以歌出」。就連歌詞也變得極其口語化,聽他在《凡人都寂寞》中悠閒唱道:「每個人都想勸你不要在太餓時,把菜點的太多」、「穿上了不合腳的鞋,那種痛楚比你光著腳還要難過」,就像中世紀的那種遊吟詩人,僅憑一把琴和一副嗓子,就能讓你不覺笑哈哈,忽然淚紛紛。
陳昇當然沒有困死在蠶繭裡,從1995年這張《恨情歌》開始,他終於成為了一柄淬過火的真正寶劍。別人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逶迤君子,他是「既已成金,不復成礦」的善男子,直奔自己本性中最光輝閃亮的地方,一騎絕塵一去不返。十五年後,當他趁著酒勁躁狂吼起「無歌的年代,我們不如去做雞」時,那時就不僅僅是「恨情歌」了,他直接把自己從所謂的歌壇開除了。
專輯曲目
01、恨情歌
02、蛾
03、凡人都寂寞
04、農夫
05、姑姑
06、四號
07、再見,阿好嬸
08、害怕
09、瘋子
10、十七號省道
11、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