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帳號在大學時候就註冊完,原本起名<畢業去哪兒>,想著做成社交類型的,還專門學習了一下PHP以及微信公眾帳號開發,未成,覺得棄之可惜,想著寫點個人生活感想,拖拖拉拉今年才開始。
考慮到寫這個也就是睡覺前後,遂將公眾號改名:寤寐之隙。
公司的team building,最終分為兩大「幫派」:泰山幫和芽莊派。毫不猶豫選擇了芽莊。去一個地方旅遊,還是要本著深入當地生活,體驗衣食住行,了解歷史,放鬆自我的心態。這次還順便深入了當地醫院和學校,也算深度。
去之前對越南的了解還僅限於「據說妹子好看」「很多地方很窮」「曾經也是漢字文化圈的」「近代中越戰爭」「美國越南戰爭」「安南郡」『也一共產D執政』「大陸很多製造業工廠搬到越南等」。
五天之行,時間短,對當地的認識還是有限,去了芽莊第一印象:妹子好看,海好看,市區不夠整潔,紅路燈少,摩託車超多。對下述芽莊的了解,很多還是基於帶我芽莊大學漫步的三位語言專業的會中文的女生的聊天以及和酒店等其他人越南人聊天。三位女生中的一個中文更好一些(中途走了),另外兩個中文比較次之,很多時候是還得英語交流,但是由於時間短,人數(樣本)有限,大部分為自己所思,很多結論可能會較為片面。
著裝:Many vietnamese girls are so pretty,但是男的穿的就不太行了。去學校時候被三位girls一眼認出不是本地人,說我穿的比較fashion。受寵若驚!我那天只是穿了一個黑白相間的T-shirt而已,真TM真應該辭職去越南教漢語呀!(其中有一個說看我打扮以為是韓國人,以我對韓國人了解,韓國人的確過於注重儀表)
飲食:他們過年會做一個stickyrice,一個方的一個圓的,圓的代表天,方的代表地,不過這玩意到底也不知道什麼樣什麼味。剛所謂的過年指的是當地的陰曆,和中國類似,西方的solar calendar和本地lunar calendar同用,不過不知道他們的陰曆會不會也是我們這種陰陽混合曆,英語交流加上他們這方面貌似不太了解,沒問出來。然後其中一個越南的小姑涼還給帶了雞肉絲(如下),有點辣,放了辣椒和橙子樹葉等炒的,簡直又一新款零食呀。也打聽到了一些當地飯食的restaurant,沒去,很遺憾。不過也吃了像是越南米粉,春卷,熱帶水果等。
漢字:越南也曾經是使用漢字的國家。隨著近代民族運動加上西方比較強大,漸漸已經使用了Latin language,其實我們也一樣,使用了拼音,當年民國不是也有呼聲要廢棄漢字的。越南字和拼音是差不多的類型,加上了聲調,一共學會了兩個詞,Xinchào(你好,讀音和拼音差不多),Cám ơn(謝謝,讀音和感恩差不多,或者是kæm,en看樣C發K,英文發音似的),由於我最近也在看古音韻學公開課,越南和朝鮮語一樣,也是漢語的遠親緊鄰的,所以也問到了一些越南語和漢語同一發音的一些詞,本想這畢竟與普通話(北方官話)的發音相同,應該記下來,與粵語等東南方言尤其與廣西雲南的方言對比看一下(畢竟接壤),不過腦子都忘記了。下圖是去隆山寺時候裡面越南的詔書,使用漢字。在柬埔寨時候也和同出遊的韓國人聊過類似話題,雖然曾經同是漢字文化圈的,他們的答案基本也都是給人感覺:自己本國文化博大精深。一來,咱們幾個國家教育也都是基於自身民族國家的高度為主。二來,對自己文化歷史如數家珍,其他國家知之甚少。估計韓國和越南對使用漢字這事情,都是一筆帶過的感覺。與大陸我們弘揚我們自己五千年文明站在了不同的角度。不過經濟的強大才會帶動文化的傳播,如千年前的漢字對周邊的影響和近代的西方英語等對世界的影響。
接著就要說一下中國潮流,畢竟是旅遊城市,那邊學中文英文等其他語言會找到更高工資的工作。有一個gril比較喜歡王源和華晨宇,他們看大陸後宮劇比較多一些。看香港的更多是電影,不過近來港劇電影大不如從前,她們也看的也比較少。他們認為比較出名的是楊冪佟麗婭等,但是我覺得這三個grils是由於學中文的需要,如果是不學中文的其他普通大眾,估計看的會少很多。但不管怎麼說,由於中國遊客實在太多,對東南亞產生了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雖然大陸電視劇大部分比較爛,依然傳播開來。經濟發展了,其他方面的自然而然就隨著經濟傳播開來。
大數字單位:這個是中文與西方國家的差別,我們大數字是用萬為單位,如十萬,百萬,西方國家是以千為單位,thousand ,ten thousand。問了問越南用的萬還是千,沒想到是千。
越南的國服:感覺越南這國服女裝還是很好看的(下圖)。不得不順便說一下漢服,其實我對漢服的關注度一直很高,本來自己也買了一件,由於中國朝代多,衣服本身變化大,不過連束髮右衽等最基本特點也隨著清政府『留髮不留頭』給終斷了。加上近代學習西方,民族自信心更不足,很多沒有恢復從前(當然我也是一個不斷接受新事物的人,不是說恢復之前就是多好)。還是如前所述,隨著經濟發展,民族自豪感等增加,網際網路讓信息獲取更加方便,讓現在處在『長尾』的漢服必然又要流行開來(這裡的長尾就是長尾理論那個長尾),我後邊也要試著穿著漢服上下班。另外和一個學生聊天,她也表現了對漢服的興趣,說好看。
說到留髮不留頭順便插點看法,可能與上述關係不大: 事情的發展總是緩慢而後迸發的。想像清朝留髮不留頭有太多漢人起義,僅二百多年,清朝滅亡又有太多人拒絕剪掉辮子,大部分人類總是安逸於現狀而習慣保持,懷念而拒絕改變。同樣最近在看英雄聯盟,大家關注度都是幾個前幾年表現比較好的戰隊,縱然今年季後賽有新戰隊勇猛無比,新戰隊依然需要更多的時間表現才能讓人們慢慢獲得關注。
經濟:當地工資,很普通的餐館waiter,3000,000越南盾,不到一千人民幣。據說兩三千,三四千可以很好的在芽莊生活,大學老師工資不是很高,聽說退休福利很好,有一個女生想著當trainer,待遇高很多。芽莊的城市到底在越南屬於什麼level,也沒問清,但是估計不是靠前的。向他們分享了一下上海的集成電路行業的工資和上海平均工資,他們聽起來覺得很多,但是我忘了告訴他們上海的的生活壓力大了,上海又是個大都市,的確沒有可比性。
怎麼看待中國經濟日益發展或者看待中國人的,有的說中國人比較努力也會做生意。有的說中國人會講到,自己作為中國人自豪感比較強,我估計愛國主義教育比較好,加上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有對比,自豪感就強了。
中越戰:他們說覺得當年中國人欺負了他們,也聽到有說法是中國當時是想脫離蘇聯越南共、產聯盟,投向對立的某個陣營作為資本。當然還是各個國家的教育基於自身國家高度,深入了解的話不能基於一方來看。
中越籤證:去之前說越南籤證怎麼這麼難,去了發現,原來他們來中國的籤證更麻煩,總不至於是嫁到中國的貧窮的婦女太多了吧?
芽莊大學:芽莊大學進門需要刷卡,被她們說成進去踢足球的外國人帶進去了,芽莊大學是比較大的校區了,不過看起來和中國學校比也不是很大。大門口不像是中國大學門口搞得那個大,關鍵忘了拍照片了,參觀了校園船狀的教學樓,下邊圖是宿舍樓和一個什麼活動室,學校在海邊,有一片區域看海景特別好,芽莊景色一覽無餘,堪比我在某個46層酒吧看到的芽莊夜景,不過忘了拍照。
臺灣和大陸問題:她們問臺灣是屬於中國麼?本著當然一個中國的原則,向他們介紹了「大陸」 mianland of china這個對他們來講有點新的中文詞彙。介紹了republic of China 和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之間的歷史關係,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回到五天的行程來(流水帳式記錄)。
大致旅程:19/3/27晚上的飛機,到了大約凌晨,Day1(2/28)三島遊,Day2,市區,Day3,購物加醫院,Day4,珍珠島和芽莊大學,Day5泥漿浴和回上海飛機。
galina酒店門前合影。
Day1,三島遊,水很清,浮潛也可以看到很多魚。
Day2:市區:芽莊大教堂,隆山寺,佔婆塔
Day3,購物(曬得胳膊不敢碰了,也只能室內購個物,芽莊中心等)醫院2個(金少爺生病),酒吧。
22-12醫院大多針對於本地人的,慶和綜合醫院(芽莊是慶和省省會)據導遊講是窮人醫院
慶和綜合醫院:
酒吧夜景,OPPO find X拍夜景感覺距離之前的oneplus 6還是有點差距。
Day4珍珠島,珍珠島性價比很高,各種遊樂設置,特別是高空轉圈滑水下來的項目令我印象深刻,掉進水池沒提前吸口氣,體驗了一般溺水的無可奈何,等待死亡的感覺。之後去的芽莊大學。
Day5泥漿浴後飛回。
去一個地方時刻要保持東西南北方向感,地圖位置可以浮於腦海,強迫症似的我,一定要放上地址位置(地位堪比美圖):
算了,已記在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