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
黃磊做為公眾人物,大家都知道他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一家五口過得和諧溫馨,可謂是羨煞旁人。但是,黃磊之前卻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坦言:「我很後悔生下弟弟,不是因為不喜歡這個孩子啊,是後悔沒有早點生孩子。」
黃磊和孫莉生第一個女兒時,黃磊已經35歲了,接著是二女兒,再到得到這個小兒子時,黃磊46歲。46歲,對一些生孩子早的人來說,已經是當爺爺的年紀了,黃磊和小兒子中間差著這46歲,怎麼都令他有些遺憾。
都說兩歲就一個代溝了,46年的差距就是23個代溝啊。他怕當兒子青春期的時候,他拖著60多歲的身體沒有辦法去管教,可能出現叛逆的情況,就像他自己打趣地說:「那時我打也打不過孩子了。」
黃磊年輕的時候同大眾一樣,想趁著年輕拼事業,想著有一定經濟基礎了再生孩子,不想讓孩子受委屈。可是等到經濟基礎有了保障,生理條件上卻不行了,高齡生育、溝通代溝、精力不濟等等可能導致對孩子的愧疚更多。黃磊直白的「後悔」也引起了很多晚育家長的共鳴。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越來越大、父母越來越老,太大的年齡差距確實是不容小覷的問題。
歪媽有個鄰居老張,在40歲的時候終於和老伴有了個兒子,老來得子的老張自然是對這個孩子百般呵護,等到孩子上學了,老張每天雷打不動地負責接送他。可是有一天,兒子突然對老張說:「爸爸你能不能不來接我了。」
老張覺得很訝異,追問下,兒子才說,原來每次老張接送他,同學們都在背後議論,總對他說:「你爺爺又來接你了啊!」同學們都以為老張是他的爺爺。而他看到別人的爸爸都很年輕,自己的爸爸頭髮都快白了,也不願意總是跟同學們一一解釋老張是自己的父親。老張的兒子感覺爸爸年齡大讓自己沒有面子,所以提出了不想讓爸爸接送了。
這件事對老張打擊很大,自己沒有錯,孩子也沒有錯,卻讓父子間有了隔閡,一家人相處中總覺得不是很開心。
這種問題在很多老來得子的人群中非常普遍。即便孩子沒有覺得父母年齡大對自己造成了影響,但孩子周圍的同學們中總有人拿這件事作為取笑孩子的「笑點」,久而久之,孩子心理產生嫌棄父母年齡大的想法。
1.父母生理上的差別
且不說高領生育孩子後有沒有精力照顧孩子,首先高齡生育對產婦自身來說就比年輕時生育更具有風險性。懷孕生孩子對孕婦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隨著年紀增大,人體的各項指標會隨之下降,這對胎兒、孕媽都是一項考驗。
年輕時生孩子,父母精力相對充沛,可以更好地協調工作和生活。年紀大了,精力跟不上,照顧孩子時可能會力不從心,無法平衡好工作和生活。
2.經濟情況上的差別
年輕的時候,大多數人沒有太多的經濟基礎,而孩子的撫養教育是一項巨大的支出。但等到了一定的年紀,必然會有一些儲蓄,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還能給孩子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
3.育兒理念上的差別
人的思想隨著時代、隨著年齡在不斷變化。可能年輕時的想法在上了年紀後看,會覺得完全不符合。年輕的時候,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成長,和孩子一起體驗更多的美好時光。等到上了一定年紀,家長會覺得很多事以前自己已經經歷過了,可能會喪失一些以孩子眼光看世界的想法。
歪媽結語:
其實,年輕時生孩子還是上了一定年齡再生孩子,都各有利弊,但總得來說,歪媽建議年輕夫妻們還是在適當的年紀要孩子,不要總想著等自己有錢了再生孩子,到了那個時候,也許你反而對孩子的愧疚會更多。
今日話題:年輕時生孩子還是上了一定年齡再生孩子呢?你會怎麼選擇,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是@歪媽,家有4歲萌寶一枚,專注於孕期、育兒方面的知識研究,更多的乾貨內容,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