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殺父軾君了嗎?有參與者死前留下了線索,可惜後人沒注意

2021-01-18 覃仕勇講史

大清王朝有四大謎案: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奪嫡、乾隆身世。

這四大謎案中,又以「雍正奪嫡」最搶眼球。

原先,康熙仿照歷史上漢人政權嫡長子繼承制,早早就立了嫡長子胤礽為皇太子。

但這個皇太子不像話,不但驕橫跋扈,還背後罵康熙是個「老不死」,抱怨說:「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

康熙氣得差點吐血,將胤礽廢了又立,立了又廢,最後軟禁了事。

皇太子二次被廢,從理論上來說,其他兒子也就都有了做皇太子的機會。

但身為四皇子的胤禛不顯山、不露水,看不出他有什麼特別的優勢。

尤其是皇十四子胤禵,從康熙在廢黜皇長子胤礽後,對胤禵的諸多安排和表現來看,基本上是把他當作未來的帝國繼承人來培養,就差一層窗戶紙沒捅破。

而皇八子胤禩寬仁大度,是眾臣口中的「八賢王」,頗有人君之風,如果是由胤禩繼承帝位,人們也覺得合情合理。

可最後的結局,卻是一直默默無聞的皇四子胤禛上位,這也就無怪於人們猜測聯翩了。

為什麼會是皇四子胤禛?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奪嫡」。

那麼,胤禛是怎麼成功「奪嫡」的呢?

真是細思極恐,這裡面的真相不免驚破英雄膽。

其實,用不著後人費心心機猜測,有人已經揭示出答案了:殺父軾君!

這人就是雍正嘴裡一口一句喊得親熱的舅舅隆科多。

隆科多是漢軍旗人,祖父佟圖賴曾為清朝出生入死,屢建戰功,歷任定南將軍、禮部侍郎等,因有女成為了順治皇帝的皇后(即孝康章皇后),故死後得特贈為一等公。

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原是康熙的親舅舅,生有兩個貌美如花女兒,也都嫁給了康熙,她們一個做了康熙的皇后(即孝懿仁皇后),一個做了康熙的貴妃,因此佟國維就成了康熙的嶽父,地位比佟圖賴更加尊崇。

而這麼一來,隆科多既是康熙的表弟,又是康熙的內弟,自然也得到康熙的恩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隆科多擔任康熙身邊的一等侍衛,授「步軍統領」,即是京城衛戍司令官。

就因為隆科多所在位置重要,一口一句喊隆科多舅舅的四皇子胤禛就刻意巴結隆科多。

隆科多呢,一則經不起皇四子胤禛的甜言蜜語拉攏,二則也考慮自己如果棄胤禛而倒向皇十四子胤禵或皇八子胤禩一邊,也顯示不出自己的重要性,無功可立。於是,就義無反顧地和皇四子胤禛搞在一起了。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偶染小恚,突然暴斃。

根據《清聖祖實錄》記載,該年十月二十一日(1722年11月29日),康熙赴南苑行圍;十一月初七日(1722年12月14日),康熙偶感不適,自南苑回駐暢春園。十三日戌刻,駕崩於寢宮。

試想想,十月二十一日,康熙還精神抖擻地出行打獵,而一個月不到,就突然死亡,過程實在詭譎。

義大利籍傳教士馬國賢直言不諱地指出:康熙是非正常死亡。

馬國賢在《回憶錄》中記:「(康熙帝)駕崩之夕,號呼之聲,不安之狀,即無鴆毒之事,亦必突然大變。」

現在清朝的官方史料,或《大義覺迷錄》,或《清聖祖實錄》,都是雍正帝自己鼓搗出來的東西,絕不可信。

我們看《清朝野史大觀》,上面說,康熙死後,隆科多從寢宮出,出示掌中所書「傳位於四皇子」字樣,聲稱是康熙親筆所書,於是皇四子胤禛得立。

實際上,在暢春園內,全部衛兵都是隆科多的屬下,隆科多要做什麼,簡直說是可以為所欲為。

所以,民間傳聞說康熙是死於胤禛和隆科多的毒手並非空穴來風。

史料也稱:世宗(雍正)之立,外得力於年羹堯,內得力於隆科多。

因此,雍正即位後,馬上把隆科多和年羹堯同加太保。改年,又賜隆科多和年羹堯同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

與此同時,雍正手腳麻利地捕殺了康熙帝晚年的貼身近侍太監魏珠、梁九公、趙昌等人。

箇中原因,不言而喻。

沒多久,年羹堯和隆科多也先後被賜死。

隆科多被諸王大臣會議定了四十一條大罪。

雍正為了避免授人口柄,並沒立刻將隆科多處死,而是將隆科多圈禁在康熙駕崩的暢春園附近。圈禁了一年多,隆科多莫名其妙地掛了。

隆科多被圈禁前,曾悲嘆說:「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時。」

又說康熙死日他曾身帶匕首以防不測。

這些言論,已經向人揭示了雍正奪嫡的血腥內幕。

而雍正即位才八月,就急匆匆地開創了清朝秘密建儲的制度——親自書寫儲君皇太子名字後裝於匣內,安放於乾清宮順治皇帝所書的「正大光明」匾額之後;接著,別書密旨一道,藏於內府。這分明是不想自己的兒子在以後爭奪帝位時,會象自己對待父親那樣來對待自己。

還有,在曾靜案中,雍正頒行《大義覺迷錄》,為「奪嫡」之說辯解,說:「若非親承皇考付朕鴻基之遺詔,(其他人)安肯帖無一語,俯首臣伏?」可是,儘管他口口聲聲稱有皇考遺詔,但始終沒有示人,只是紅口白牙、信口開河,根本沒達到申「大義」以「覺迷」的目的,反而授人口實。所以,乾隆即位後,馬上把《大義覺迷錄》列為禁書,不許流傳。

另外,《清史秘聞》載:雍正初年,吏部侍郎黃叔琳任江南考官,用《論語》中「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之句命題。雍正睹「指其掌」三字,如遭雷擊,臉色大變,隨便找了個藉口,把黃叔琳誅殺。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死前留下一封信,雍正看了為何恐懼?
    阿其那不是別人,正是雍正這輩子最大的冤家—八阿哥。  老八已經死了,這是死前留下的信件,他想對雍正說什麼呢?  雍正拆開了信,信極短,只有十個字:  四哥,我輸了,但你贏了嗎?  雍正看完之後,心緒難寧,思潮澎湃,突然頭腦一陣眩暈,幾乎支撐不住,雍正捏起盒子裡的一把紅色藥丸,猛喝了幾口水,咽了下去。
  • 《雍正王朝》,八阿哥胤禩死前留下一封信,雍正帝看了為何恐懼?
    其實雍正當時說不上是恐懼,更多的是落寞和無奈。電視劇最後結尾就是以雍正閱讀老八胤禩臨死前給他寫的信,最終雍正吐血而死。老八胤禩臨死這封信可謂是一招攻心,給予了雍正致命一擊信中開頭那一段阿其那謹上雍正皇帝四哥御覽,就已經讓雍正動容,緊接著那一句「我輸了,但是你贏了嗎?」
  • 九龍奪嫡到底怎麼回事,參與者有哪些皇子?雍正真是「躺贏」嗎?
    九龍奪嫡到底怎麼回事,參與者是哪些皇子?除開雍正還有贏家嗎?
  •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死前留下的一封信,雍正帝看了為何恐懼?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的大結局裡,雍正皇帝在突然暴斃前,曾收到過八弟胤禩在臨死前給他的一封信。看完這封信後,雍正十分的恐懼,並且過了沒多久就突然暴斃身亡了。這封信到底寫了什麼,使得堂堂的雍正皇帝竟然生出懼意?雍正皇帝的突然死亡,又是否與這封信有直接關係呢?
  • 《雍正王朝》中弘時臨死前為何要痛罵老八是「阿其那」?
    《雍正王朝》中雍正的第三子弘時因為被老八胤禩所利用,最終被雍正無奈賜死,臨死前弘時已經有些神志不清,先是喊著「八叔」然後又改口罵他為「阿其那」。這就是因為弘時在臨死時終於醒悟他被老八所利用,所以他開始痛恨那個從小時候就對他那麼好的八叔。
  • 甄嬛到死也不知道,雍正死前為什麼一直用力拉扯黃色帘子
    甄嬛到死也不知道,雍正死前為什麼一直用力拉扯黃色帘子《甄嬛傳》作為最近幾年大熱的一部宮鬥戲,因為劇情跌宕起伏、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演員陣容豪華,成為了宮鬥戲的代表之作。開播之初,收視率創下了多項記錄。很多人喜歡看這部電視劇,是因為故事好、演員演得好,但是大多數人都是看熱鬧,用這部戲來消磨時間,有些細節,導演特意的安排,演員生動的刻畫,觀眾卻未必注意,就連對手戲的演員也未必看得懂。比如說,甄嬛到死也不知道,雍正死前為什麼一直用力拉扯黃色帘子說起甄嬛的確得到了雍正皇帝的萬千寵愛,將一切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她,也給予了她最多的疼愛,只可惜雍正所作的這一切都是因為甄嬛是純元皇后的影子。
  • 揭密:雍正並非死於呂四娘劍下而是死在吃不老仙丹上
    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王朝,一個經歷了十二個皇帝,死的最離奇應該是雍正,我一直認為,他死的最不靠譜,我今天在此想和大家引經據典的聊聊……根據雍正朝大學士張廷玉的《自訂年譜》中記載,雍正帝在臨終之前,沒有絲毫一病不起的跡象,張廷玉在雍正帝死之前不久,還曾「每日進見」,雍正駕崩那天,張廷玉被被急召進宮,得知雍正皇帝已瀕彌留,這個消息使他「驚駭欲絕」。
  • 八阿哥臨死前留下的遺書,究竟給雍正帶來多大的觸動
    在《雍正王朝》中,在老八死後,對於八阿哥,也就是阿其那臨死前留給雍正皇帝的那份遺書,雍正談不上恐懼,他也不可能會恐懼,此時的雍正已經在位13年,皇位早已經穩固,曾經對他威脅最大的八爺黨,也隨著那次著名的武力逼宮之中土崩瓦解,徹底消失不在,甚至在這一時期,康熙逼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弘時,為弘曆,也就是後來乾隆皇帝的登基徹底掃平出路,這一刻的雍正雖然還想著是否可以多活幾年,但對於他的政治道路來說
  • 雍正死前使勁拉黃帶子,原來竟有這樣作用,實在是為甄嬛捏一把汗
    本以為自己就是個走過場的,誰料當雍正看見她的臉後就動了心思,甄嬛也就此被留了下來,成為了雍正后妃的一員。此時的她還是天真爛漫的,不會想到自己未來都會有怎樣的際遇,更不會想到自己和皇帝之間會有如何的糾葛。
  • 康熙帝臨死前曾留下神秘遺詔,裡面究竟有什麼,致使雍正拒不奉詔
    要說到康熙臨死前的這份神秘遺詔,還要從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之事開始說起。
  • 雍正王朝中弘時臨死前為什麼喊八叔是阿其那?老八胤禩:跟我鬥!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95期)上一期我們談到了雍正王朝中弘時的滅亡,說到底還是他自己的貪婪害了自己,同樣都是師從鄔思道,可惜弘時的聰明沒有用到正地方,關鍵時刻非要撒尿,結果沒有聽明白鄔思道說的萬事講究一個「理」字!
  • 甄嬛傳:槿汐剛來碎玉軒時,自我介紹中話裡有話,可惜甄嬛沒注意
    甄嬛的規矩是芳若姑姑去甄府教的,而芳若姑姑是雍正面前的大紅人,甄嬛能被這樣看重也算是佛祖圓了她的心願了。甄嬛進宮住進了碎玉軒,不同於別的妃嬪的宮殿,甄嬛的碎玉軒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花了心思的,難怪甄嬛那麼開心。槿汐就是這個時候過來的,自我介紹時槿汐明說了自己是伺候過太妃的,就是希望能被甄嬛重用,可是甄嬛沒放在心上,只看重貼身丫鬟。
  • 清朝雍正皇帝,既然留下殺弟的證據,這是真的嗎?
    現在我要跟大家講的是,清朝有更多爭議的皇帝,雍正。清末皇帝溥儀7歲那年與弟弟溥傑在養心殿玩耍,兩個孩子在養心殿裡躲藏,結果在養心殿東佛堂的一個佛龕裡意外地發現了一道詔書,上面寫著當年雍正皇帝逼自己八弟與九弟死的過程。密令外還寫道:「後世擅自開封密令者,將不再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子孫。」以上段落是流傳甚廣的養心殿佛龕內暗藏雍正殺弟證據的說法。所以這個問題到底靠不可靠呢?
  • 甄嬛傳:甄嬛最後狠心殺夫,卻沒看透雍正死前抓黃帘子的深意
    甄嬛的一生都和雍正這位帝王息息相關,當時剛入宮的時候,甄嬛也是花容月貌,性情淡雅,在一眾進宮的小主之中也是十分的有才華,更為可貴的是她十分像當時雍正的原配妻子,多種因素疊加起來,當時雍正給了她很大的恩寵。
  • 雍正王朝:老八臨終前給雍正帝寫了一封信,雍正看完吐血而亡?
    縱觀中華民族四千年二十朝,明君有很多,暴君也有很多。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皇帝,後人對他的評價始終是褒貶不一,只因他殺伐果斷的形象早已在人們心裡入木三分。《雍正王朝》這部劇將雍正帝的果敢與多疑刻畫的淋漓盡致。直到去世前的最後一刻,他還在批改奏摺,足見其為大清江山嘔心瀝血。
  • 羋月傳:義渠君愛羋月嗎?誰注意他死前對羋月的稱呼,看後明白了
    相信看過《羋月傳》的小夥伴都知道,羋月一生有三個男人,第一個是她的初戀黃歇,第二個是秦王,第三個則是義渠君,那麼大家知道這三個男人都是真心喜歡羋月的嗎?黃歇毫無疑問是非常愛羋月的,他和羋月青梅竹馬,甚至等了羋月一輩子。但非常可惜的是羋月從頭到尾都沒有選擇過黃歇,所以黃歇也被眾多網友稱為「史上最強的備胎」。
  • 他也覺得雍正做錯了嗎?
    到了雍正時期雍正追認鰲拜功過,認為鰲拜於大清建國以及保護順治登基立有大功,於是在父親康熙恢復鰲拜後人承襲爵位的基礎上,追諡鰲拜為一等超武公,並且讓鰲拜的後人世襲罔替公爵,也就是鰲拜的後人在雍正時期成了鐵帽子公爵了。但是到了乾隆這就不認帳了,乾隆不顧老爹雍正已經許諾鰲拜後人,執意將鰲拜的一等公爵位變為一等男爵位由鰲拜後人世襲罔替。
  • 雍正繼位後,為何會造成母子離心離德,生母之死跟雍正有關嗎?
    雍正生母烏雅氏,德妃深得康熙皇帝的喜愛,十幾年間為康熙皇帝生了6個孩子,三男三女,湊成了三個「好」字。其中,德妃的順利長大成人的兒子有兩個,那就是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而雍正生母烏雅氏之死歷來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與雍正和其弟胤禵的矛盾有極大關係,即使不是德妃尋短見,也是因思子心切的舔犢之情,使其心結未開,心力交瘁,抑鬱而終!
  • 《甄嬛傳》:純元難產逝世時,用暗語說出過兇手,可惜雍正沒明白!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甄嬛傳》裡雍正有很多妃嬪,各個姿色才情都是人中翹楚,難怪那麼多人都想當皇帝!但是在這萬千美人中,雍正真正放在心裡的卻是一個死人,果然人都說白月光難以忘懷,死了都在人心底佔了位置。觀眾們能看到甄嬛這個主角走權謀之路當上太后,也多虧了純元啊!
  • 雍正王朝:劉墨林真的是為救弘曆而死嗎?背後的真相或許正好相反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段劇情不知道是導演刻意沒拍,還是後來被剪輯掉了,那就是關於劉墨林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