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2020年,馬上進入6月份了。
由於「疫情」的關係,今年電影產業非常慘澹,國產劇有的劇爆了,有的劇又成績慘澹。
但是一旦說到綜藝節目的話,偶像團體選秀節目倒是火了整整半年了。已經播出到尾聲的《青春有你2》,已經播出幾期的《創造營2020》。
另外,還沒有播出的團體偶像節目,還有同樣一部同樣選秀的《少年之名》。一檔偶像團體大戰的競技綜藝《炙熱的我們》,還有一部就是未播先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了。
這麼一看,2020年確實是中國團體偶像綜藝的大年啊!
中國團體偶像選秀節目,確實也發展到關鍵的一個時期了。
01中國綜藝節目和偶像選秀
中國綜藝節目發展肯定是有歷史階段的。
如果只從綜藝劃分階段會更多,如果從音樂節目劃分大致能分三個階。
1、從無到有
中國內地音樂綜藝的從無到有,第一階段最大的影響的,肯定是2005年的第二屆的《超級女聲》。
現在看來製作水平低劣,甚至從誕生起就有抄襲《美國偶像》的爭議。但《超級女聲》絕對是從無到有,首次引起全民造星的一檔綜藝。
李宇秦、周筆暢和張靚穎那一屆,簡直是巔峰時期。
2、購買版權
2012年的《中國好聲音》再次引起巨大的成功。
內地由於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積累,雖然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是年輕人的消費主義全面崛起,大力推動影視文化產業的增長。
那些年,各種火爆國產綜藝節目,絕大多數都是花錢購買的國外版權。
同時製作水平和內容水平都上來了,很多綜藝節目的影響也很大,整體水平絕對超越了前十年。
比如《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歌手》《蒙面歌手》等等。
2015年左右,但是因為中國和韓國的關係問題,中國綜藝節目又重走回學習模仿,甚至是借鑑抄襲的老路上了。
這個方面便不詳細展開了。
3、中國偶像綜藝節目
前面說的主要是音樂選秀節目。
《超級女聲》《快樂男生》,《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等等。
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音樂選秀節目,推出的選手都是華語樂壇的實力派。與後來團體偶像節目的選手,本質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那麼,中國偶像選秀大概是什麼時候呢?
如果說到偶像團體選秀的話,2015年,肖戰參加成團的《燃燒吧少年》,2016年有檔節目叫《蜜蜂少女隊》。
但這兩檔節目在國內的整體影響,真的不算太火。
直到2018年的男團的《偶像練習生》,再到女團的《創造101》,這才全面掀起中國團體偶像選秀的浪潮。
經過2019年的過渡後,方才有2020年的大爆發。
如果追溯到中國偶像選秀節目的話,最早還是2006年和2007年,捧出了李易峰,馬天宇和井柏然的《加油好男兒》。
這檔節目絕對是中國「偶像選秀」的鼻祖了!
02中國偶像團體選秀的大年?
2015年前後,中國偶像選秀基本都是學習日韓偶像團體選秀的模式。
尤其是韓國的101系偶選秀模式,《偶像練習生》還是《創造101》,2020年的《青春有你2》和《創造營2020》都是這模式。
那麼,這兩檔節目為什麼能夠大火呢?
一是吃了中國偶像團體選秀空缺的巨大紅利。
雖然2015年左右,國內就有著很多偶像團體了。
同時也有過《燃燒吧少年》和《蜜蜂少女隊》等偶像團體選秀節目。但這些節目沒有大爆,沒有能夠推出全國性的偶像團體。
無論是觀眾需求還是還是市場需求,當時都有巨大的需求。
二是偶像團體選秀節目,國內沒有太過成功的經驗,也就是偶像選秀模式不夠成熟。
2012年後的中國綜藝節目,這個就不得不說和韓國綜藝的經驗了。雖然韓國歷史文化經常盜中國傳統,但人家現代娛樂綜藝的模式確實很成熟。
節目模式流程,觀眾口碑和關注度,偶像團體選秀的爽點和痛點,都摸得非常的清楚。
那麼,中國幾檔火爆的偶像團體選秀,難道只是依靠韓國的101模式嗎?
答案是雖然韓國綜藝模式是基礎,但最終還是和國內的選秀發展,與現實國情所結合的。
1、《創造營2020》火在修改模式?
從第一期的舞擔battle,再到vocal的battle,最後再到團隊戰的battle。
由於是一名選手代表整個團隊,贏了便能登上首發的七個位置。
前期各個團體選擇出戰的選手,基本都是團隊最強的。比如舞擔就是團隊最強之一的舞擔,voca就是團隊最強的voca之一,基本沒有特別弱的。
這樣自然就造成強強對決,高手如雲,認真選秀的現象。
畢竟真正有實力的選手,你需要直接「秀出來」,而不是像其它節目靠話題,用話題上熱搜帶出娛樂熱度,再用娛樂熱度再轉化成節目流量。
《創造營2020》是實力比拼,再上熱搜帶出了熱度,熱度再轉化成流量。
中間有實力的選手就直接比拼,沒有實力的選手就直接剪掉。留下了選手表現不佳,與導師評價畫面結合的情況。
總而言之,實力選手比拼的鏡頭多些,沒有實力的選手比拼鏡頭便少。
這個模式和前面「101系」選秀的模式,有著明顯的修改賽制。它到底是好還是壞,觀眾其實一直有著很大的爭議。
而且光看這個分析,仿佛伯光鋪墊半天只是誇《創造營2020》。
2、《青春有你2》火在會營銷?
如果要說2020年上半年最火的綜藝,絕對就是《青春有你2》了。
這檔節目的火爆有著很多主觀和客觀的因素,比如事隔兩年又從選男團到選女團,觀眾的關注度本來就高了。
這檔節目剛播出的時候,因為「疫情」中國觀眾都待在家裡,沒有什麼事情做只能看劇追節目。
《青春有你2》不管前期還是後期,真的是瘋狂的在弄「娛樂營銷」。這對於節目的出圈,可謂是功不可沒。
比如前期虞書欣的「哇哦」,「離婚少婦」蔡卓宜的爭議。
尤其是「四胞胎冰清玉潔」的大姐是小三,再到和王承炫爭c位的爭議,最後到「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的網絡熱梗等等。
當然提到《青春有你2》娛樂手段的營銷,立刻會有粉絲表示如何如何。
這裡不是指這檔節目的選手沒有實力,相反很多選手實力都非常的過硬。只是這檔節目直到後期,都還在搞「青你製作組找選手莫寒要接發費?」的娛樂營銷。
《創造營2020》難道就更好了嗎?
這檔前期前幾期,尤其第一期確實更好些,呈現的都是實力選手比拼的選秀。
但這檔節目在選秀之餘,終究也只是檔娛樂綜藝。
《創造營2020》的第一次公演,第一次順位排名,同樣上演了這種娛樂為主的操作。
看看前期選手實力的比拼,一直都差口氣沒有火爆。直到第一次順位排名發布的時候,「陳卓璇野心聲明」一事。
立刻熱搜安排上了,話題和熱度有了,也就在娛樂度上爆出了圈。
所以說,這種偶像團體選秀節目都是一樣的,只有相對沒有絕對!
人家放到市場上來肯定是要賺錢的,這些當然就離不開娛樂話題,營銷炒作等等手段。
03
《創造營2020》與《青春有你2》
中國女團何去何從?或許這兩節目是分水嶺
近年來,中國的偶像團體選秀節目層出不窮,更改賽制和傳統賽制,搞娛樂話題和搞實力選秀是兩大模式。
曾經國內的偶像團體選秀,多數都是搞娛樂話題出圈。
2020年的《青春有你2》,則是把搞娛樂話題出圈的模式做到巔峰。《創造營2020》修改賽制重實力出圈,只要後面能夠相互搭配,未必不是一條出路。
這麼一來,還沒有播出的三檔偶像團體綜藝節目,結果倒也比較容易預測了。
1、優酷的《少年之名》,有可能又坐冷板凳。
中國的三大視頻網站自製的綜藝節目,騰訊和愛奇藝一直互相爭雄。
優酷的綜藝節目就是偶爾有個大爆的節目,絕大多數節目一直在糊的感覺。
比如說到這檔《少年之名》,它坐冷板凳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檔節目播出的時間最晚了,觀眾對於今年的偶像團體選秀早就已經審美疲勞,唯一優勢可能是個男團選秀。
2、《炙熱的我們》和《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爆成現象級?
這兩檔綜藝節目倒是有可能大爆,原因也比較明了。
它們都填補國內綜藝節目的空缺。
《炙熱的我們》是國內首個偶像團體大戰的綜藝節目,其它幾檔101選秀節目都是素人選秀,選出來最後了偶像團體。
我們都知道中國偶像團體距離日韓挺遠,但有大差距並不太清楚?中國偶像團體肯定也有實力,但實力高到何種程度也不清楚?
這檔節目只要真的展現出偶像團體的實力pk,再結合下綜藝效果有可能大爆。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是明星組成偶像團體,各位姐姐本身都有自我一票的粉絲,本來的關注度已經極高了。
再聯想下這些明星背後的明爭暗鬥,娛樂話題已經爆棚了。
這檔節目只要實力pk和娛樂熱度平衡,大爆的機率同樣是很高的。
04尾聲
2020年,因為種種原因,中國偶像團體綜藝真的達到了巔峰。
但如同前幾年的歌唱類綜藝節目一樣,後續如何突破模式便會是難題。2021年,難道又一窩蜂去選男團嗎?
道理非常簡單,這種簡單重複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國內的娛樂需求了。
和音樂綜藝節目相同,需要國內綜藝圈子開始原創,而這個中國綜藝節目還處在門檻上面,或許哪天真的開始自主原創綜藝節目。
推出在借鑑日韓偶像的模式下,具有中國自己的偶像團體。
到時中國偶像選秀才會迎來下個階段。
到時是國的偶像也會迎來下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