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加食品戴帽更名ST加加 是否能觸底反彈?

2020-12-23 鋼企網

加加食品戴帽更名ST加加 是否能觸底反彈?

來源:經濟觀察報 2020-07-03 11:28:46

因公司未能在一個月內解決4.66億元的違規擔保事宜,6月15日,加加食品被正式「戴帽」,名稱變更為「ST加加」。

事實上,這已不是加加食品第一次出現違規擔保的情況,根據公告披露,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楊振以公司名義違規提供擔保的金額累積達1.53億元。不僅如此,此前還曾出現違規開具商業票據、資金佔用等情況。

上述操作與控股股東及實控人的個人債務危機不無關係。早在2017年,公司控股股東卓越投資及實控人楊振、楊子江、肖賽平已分別將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近乎100%質押。並且,截至2019年11月,楊振家族所持公司股票均被司法輪候全部凍結。

公司的內控制度是如何規避以及處理上述違規操作的?為何屢次出現?實控人曾對外稱,「被ST對加加而言則是由壞轉好的開始,利空出盡,觸底反彈」,觸底反彈的動力來自於哪裡?對於上述問題,經濟觀察報數次致電加加食品並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2012年,加加食品頭頂「醬油第一股」的光環登陸A股市場,但其近年來的業績表現卻不盡人意。如今懷抱54億市值的加加,面對前路市值超3700億的海天味業,早已不是一個量級。

原本同為區域性的調味品企業,差距究竟是如何被拉開的?除卻堪憂的內控建設,加加食品還有哪些待解的危機?是否果真具備觸底反彈的動力?

被ST始末

6月15日起,加加食品因實行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加加食品」變更為「 ST加加」,日漲跌幅限制為「5%」。

事件源於加加食品的自查。6月11日,加加食品披露公告稱,在自查中發現公司及全資子公司盤中餐糧油食品(長沙)有限公司存在違規擔保約4.66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9.94%。

違規操作開始於三年前。根據公告披露,2017年6月20日,優選資本與加加食品控股股東卓越投資共同設立深圳景鑫投資中心。同日,加加食品籤署相關連帶責任保證書,向優選資本承諾對其本金、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優選資本實現全部債權的費用提供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2017年7月,三湘銀行向長沙可可檳榔屋、卓越投資和湖南派仔食品分別發放了7000萬元、8000萬元和5000萬元的貸款,該等貸款由加加食品的全資子公司盤中餐糧油食品(長沙)有限公司提供了擔保。當前,上述貸款還有1.88億元尚未償還。

值得注意的是,加加食品對此一直未知情。加加食品在公告中表示,上述擔保系實際控制人的違規擔保,公司未發現與上述擔保有關的用印審批流程及用印記錄,亦未發現留存的相關法律文件。

根據加加食品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8.79%,第二、三、四大股東為楊振、揚子江、肖賽平,分別持股10.22%、7.16%、6.13%。啟信寶資料顯示,卓越投資的控股股東也正是上述三位,而1.2億貸款流向的長沙可可檳榔屋、湖南派仔食品均為卓越投資旗下子公司。

並且,控股股東卓越投資及實控人楊振以公司名義進行的違規操作反覆出現在加加食品的公告提示中。2018年4月27日,公告顯示,卓越投資及楊振以公司名義違規為自身債務提供擔保金額1.53億元;此外,還存在違規開具商業票據6.94億元;違規佔用公司資金,向自然人劉勝渝、湖南派仔食品有限公司提供合計5400萬元借款,用於解決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資金周轉問題。

上海至匯戰略營銷首席顧問張戟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表示,反覆出現的違規行為反映出該公司在治理機制上的不完善,控股股東對公司施加了個人影響,而公司在相關管理制度上也未能有效管控,導致控股股東的個人行為制約了公司的發展;這種狀況表明上市公司必須要建立系統、透明的管理體系,避免控股股東凌駕於上市公司之上。

失焦

坐擁「醬油第一股」身份並不意味著上市以後的坦途,實際上,2012年的上市年,加加食品就已經面臨著足夠大的競爭壓力。

東極定位戰略研究總監,調味品產業研究中心負責人李偉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指出,雖然加加率先完成上市,但當時海天味業、李錦記等調味品企業其實已經具備自身的品牌基礎和優勢。海天一方面於央視投放大規模的廣告,另一方面率先布局全國化,以及產品釀造等的技術提升也相對靠前,夯實品牌基礎的動作不斷,李錦記則以高端化的品牌定位率先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高端認知。而作為區域化市場品牌,加加於三四線城市起家,在醬油產業中居於第二陣營。因此,雖然加加率先走上資本化道路,但在當時其實就已經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

與海天味業完成上市以後加強品牌建設、產能擴充、渠道鋪設、人才培養等路徑不同,加加食品卻在主動分散精力,意欲多元化發展。

公告顯示,公司實施以「加加」系列醬油為主導,食醋、雞精、味精、醬料和普通食用油、高檔茶籽油、菜籽油等多品牌、多品類、多渠道協同發展的經營模式。

2019年,加加食品全年的營業收入為20.4億元,同比增長14.05%,但扣非歸母淨利潤出現下滑,僅達0.85億元,同比減少19.89%。不僅如此,2013年到2019年的七年時間內,除了2016、2017年代表主營業務的扣非歸母淨利出現增長,其餘均為下滑態勢。

再看加加食品的渠道表現。當前,加加食品在全國各地發展起來的總經銷商總共一千多家,多集中於二、三線城市和縣、鄉(鎮)市場。反觀海天味業,2019年年報顯示,其全國經銷商網絡總數超過5000家,已100%覆蓋中國地級以上的城市,在中國內陸省份中,99%的省份銷售過億。2019年,海天味業實現營收197.97億元,同比增長16.22%,其中線上市場營業收入達4.16億,較去年增長42.51%。

除卻圍繞醬油品類的向外延伸,加加食品還把目光放於調味品之外的市場。

資料顯示,2015年,加加食品通過增資方式投資長沙雲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雲廚電商」),以5000萬元獲得雲廚電商51%股權,試圖以電子商務作為新的突破口,但結果並不理想,截止2017年10月31日,雲廚電商負債總額達到3400萬元,加加食品最後以0元的價格轉讓51%股份,宣告投資雲廚電商失敗。

2017年10月,加加食品曾發布公告表示,原定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00%資產,但由於交易雙方未就部分核心條款達成一致,這項資產重組最終折戟。

2018年3月12日,加加食品再發公告,擬以47.1億元交易價格收購大連遠洋漁業金槍魚釣有限公司100%股權。但這場交易在當時備受質疑,從雙方體量來看,加加食品的總資產和淨資產分別為28.79億元和20.59億元,再看加加食品2017年的總營收為18.91億元,而淨利潤僅有1.59億元,這筆交易也被認為是「蛇吞象」式的併購,不過這項收購至今尚未完成。

華糖雲商調味品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力明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指出,熱衷通過併購和投資來尋求盈利增長,導致加加食品缺乏對主營產業的持續打造,進而錯失了行業發展的黃金機會。

張力明表示,加加食品試圖通過多元化產品、渠道布局來促進營收增長,這本身沒有錯誤,然而心猿意馬的結果,是錯失了良好的市場發展機遇,比如中低端醬油市場飽和的情況下,伴隨消費升級而崛起的高端醬油市場。

李偉亦指出,加加多元化布局內的每一個細分板塊在其本身的市場當中,已經存在足夠強大的競爭者,比如糧油、耗油、食醋等等都有相應的頭部領導品牌。

張戟也同樣表示,加加食品的戰略出現偏差,同時介入調味品和食用油兩個品類,戰略重心不突出。

錯失,錯失,還是錯失,在記者採訪到的多位業內人士的表達裡,這是被提及最多的一詞,加加食品戰略失焦的背後是一次又一次與良機的擦身而過。張戟指出,加加食品錯失了醬油、蠔油的風口。李偉表示,加加是在行業內率先開創生抽品類的企業,但是他沒有將該產品放至戰略級層面進行推廣,而只單單將其作為補充。

尷尬地位

加加食品在公告中指出,公司繼續聚焦主營業務發展,搶抓減鹽生抽開發的戰略性機遇,持續推進原釀造、麵條鮮兩個戰略大單品的市場運作。

東極定位合伙人東羽向經濟觀察報表示,在現今每一產品品類都存在大量同質化的背景之下,依靠產品去打差異化已經非常困難。

早在2007年,千禾味業在醬油行業內首次提出「零添加」概念,並於2008年推出首款零添加產品——「頭道原香」,拓展高品質健康調味品市場,在醬油行業主流價格帶還停留在5元/500ml左右的情況下,率先進入15元-50元/500ml的價格帶。2011年海天也推出限鹽醬油,以健康限鹽、鮮味不減的理念,佔位減鹽醬油市場。

東羽表示,這類產品沒有高企的技術壁壘,因此加加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產品提質升級的同時,從消費者的認知層面入手,打造出差異化的競爭力。如何讓消費者想到某一品類時率先想到某一品牌,這是需要著重考慮的課題。

在東羽看來,加加推出的高端化產品實際是基於不夠穩固的品牌基礎,因此反響平平。加加醬油發軔於二三線城市,品牌帶動的客群本身與一二線城市存在較大差異。李偉亦指出,與海天味業近年來重視品牌建設的策略不同,加加在這方面發力不足。因此,品味的基礎不夠穩固,便無法為高端化產品託底。

問題與問題之間環環相扣。東羽指出,不管是產品缺乏競爭力,面對上下遊話語權弱勢,還是市場表現疲軟,渠道鋪設進程緩慢、均是由於缺乏明晰的戰略定位所導致的。

但實際上,面臨廣闊的調味品市場,企業的發展空間依然可期。張力明指出,調味品存在較大的提價空間,他表示,按價格分,12元以上超高端醬油未來至少有4倍以上增長空間,8-12元高端醬油是產品升級的主要方向。

不僅如此,行業的高增長態勢明顯。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複合調味品市場規模約為557億元,2018年增長至109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5.83%,預測2021年將達1658億元。

對於加加而言,如何在高成長的賽道中尋得充足的動力?東羽指出,加加食品可以重點思考其本身具備優勢的中腰部市場,結合自身定位,精耕細作,或許有反超的可能性。同時,終端的動銷也同樣重要,可將其提煉至戰略層面,結合大量的創意式新型營銷、路演活動,在消費者心目中實現閉環。

另外一方面,李偉指出,家庭、餐飲、食品加工是調味品三大主力渠道,伴隨餐飲對於調味料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加加或可考慮定製適宜餐飲業的調味產品。

張力明表示,對於加加食品來說,今年無疑是其發展的關鍵之年。持續推進原釀造、麵條鮮兩個戰略大單品的市場運作,是加加食品在今年發展的主要抓手之一。不僅如此,加加對於產品線的延展也要結合各個品類的特點,重新進行定位,在現有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集中優勢資源、完善渠道布局。張戟亦指出,加加在市場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基礎和品牌影響力,調味品企業必須在戰略上進行前瞻性的布局,精準核心價值定位,優化品類結構,強化渠道建設,才有可能在市場上贏得競爭優勢。(記者 葉心冉)

相關焦點

  • 自爆違約擔保,戴帽ST!加加食品的衰敗緣起何處?
    即便是在疫情影響下,醬油行業大多企業利潤率一路高歌,但是只有它除外——加加食品,被同業遠遠甩在身後。6月15日,加加食品因控股股東違約擔保事件,被深交所實行其他風險警示,戴帽「ST加加」。2020年一季報業績,營收同比下降10.96%,淨利潤同比下降9.59%,更是讓加加食品雪上加霜。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醬油第一股」,而如今,違約擔保、戴帽ST、業績低迷,可謂風雨飄搖。
  • 加加食品債務問題不解決將「戴帽」 實控人:利空出清很快摘帽
    6月11日,是加加食品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卓越投資」)徹底解決公司債務問題的最後一天,但公司超4萬股民卻未能等來好消息:控股股東食言,未能在一個月內徹底解決上市公司債務問題,加加食品於今日(6月12日)起停牌一天,6月15日開市起復牌,復牌後將實行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加加食品」變為「ST加加」。
  • 4萬股東不眠夜 加加食品自曝違規擔保後難逃戴帽
    封面新聞記者 申夢芸6月11日,加加食品讓4萬多戶股東失眠了。據加加食品晚間公告,公司此前披露,在自查中發現存在為控股股東卓越投資及其關聯方違規擔保的情形,公司未能在一個月內解決上述違規擔保事宜。實行其他風險警示後的股票簡稱由「加加食品」變為「ST 加加」,日漲跌幅限制為「5%」。實際上,在此前的5月12日,加加食品發布關於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提示性公告。加加食品表示,公司在自查中發現存在為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違規擔保的情況。
  • 加加食品回歸主業,曾經的「醬油一哥」能否東山再起
    曾被冠以「醬油第一股」名號的加加食品,早已揮別2012年上市之時的輝煌。8年來業績停滯,違規擔保、戴帽ST等困境接踵而至,業績不斷被同行業後來者超越。一手好牌打到爛,加加食品還能否回到正常發展軌道?記者在加加食品的股票討論吧看到,有投資者留言稱「慶祝加加正式回歸主業,重塑調味品牌龍頭」「終止瞎胡鬧是天大好事」,還有投資者調侃「開了香檳慶祝」。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業界對加加食品收購金槍魚釣一直持不樂觀態度,加加食品整體對金槍魚釣公司並沒有駕馭能力,如同「蛇吞象」。
  • 47億元蛇吞象併購案終止 醬油第一股ST加加「摘帽」沒那麼容易
    今年6月15日,ST加加因控股股東違規擔保戴帽,6月30日宣布違規擔保事項已解除,有望於短期內摘掉ST帽子,9月21日向深交所申請「摘帽」。但截至目前,加加食品還是ST加加,1.4億元的剩餘債務懸而未決。12月11日,ST加加公告,收到北京一中院《民事裁定書》。
  • 加加食品2年收購成泡影 毛利率明顯低於競爭對手
    海天味業的市值一路奔著7000億去了,而同做醬油生意的加加卻還在掙扎。  12月20日晚,加加發布《關於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這意味著這起耗時超過2年的收購最終以失敗告終。  2018年7月,加加公告稱擬向勵振羽、大連金沐投資有限公司等14名交易對方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合計持有的金槍魚釣100%股權。
  • 「蛇吞象」式併購失敗 ST加加還需面臨股民索賠
    記者 費國海談起上市公司ST加加(002650)股民並不陌生,作為曾經的國民醬油品牌,頂著「醬油第一股」頭銜,加加食品收穫了一大批投資者的關注。然而,現在的加加食品卻戴著另一頂帽子「ST」。據上海滬紫律師事務所證券維權律師劉鵬向《投資快報》記者透露:「因加加食品存在為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違規擔保的情形,且公司未能解決上述違規擔保事宜,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今年6月15日,深交所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加加食品股票簡稱變為ST加加。」截止發稿日,ST加加還未能摘帽。
  • ST加加:銀行帳戶凍結及解凍事項進展
    加加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加加食品」)於2020年11月30日披露了《關於訴訟進展和銀行帳戶凍結的公告》,法院在減額凍結操作過程中,銀行不能直接作減額凍結處理,因而操作中直接在原凍結限額 278,050,000元的基礎上增加了本次減額後的凍結限額164,580,349元,導致公司銀行帳戶凍結限額共計442,630,349
  • 加加食品擬終止併購金槍魚釣
    2018年7月,加加食品宣布將以47億元的價格併購金槍魚釣,切入遠洋漁業,歷時兩年多,這起重大資產重組最終「折戟」。公開資料顯示,金槍魚釣成立於2000年,專注於捕撈及銷售高端金槍魚,擁有中國最大的民營金槍魚超低溫延繩釣船隊,是日本市場最大的中國高端金槍魚供應商。加加食品打算通過併購金槍魚釣擴充上市公司業務品類,從調味品領域切入至遠洋漁業板塊。
  • 加加食品創始人反思:重組流產欲回歸主業
    在此之前,該公司還曾籌劃收購雲廚電商51%股權、收購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等。 種種舉措讓加加食品錯失發展良機。雖為「醬油第一股」,但加加食品目前市值尚不足後來者海天味業的2%。楊振提到,公司將回歸主業回歸初衷,以「醬油」作為未來主要的戰略方向。只是,面對海天味業、中炬高新等行業龍頭,以及後來者千禾味業,市場還能夠給加加食品多少翻身的機會呢?
  • 收購金槍魚釣告吹 加加食品「高端轉型」落空
    同時,加加食品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募集資金金額不超過7.5億元,用於支付本次收購標的資產的現金對價、中介機構費用及相關稅費。彼時,對於收購金槍魚釣,加加食品方面表示,隨著國內消費的升級,高端食品的市場發展空間巨大。金槍魚釣屬於稀缺行業,且面向高端消費市場,與加加食品布局大食品領域、實現高端定位的初衷都極為吻合。
  • 「醬油第一股」逆風翻盤,加加食品做對了什麼?
    來源:野馬財經對大多數企業來說,2019年都不算是個美好的年份,但總有企業能逆勢增長,加加食品是其中之一。近日,「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發布2019年年報,其營業收入達20.40億元,創歷史新高;歸母淨利潤達1.62億元,同比增幅超過40%。
  • 歷時逾兩年,加加食品終止併購金槍魚釣
    12月20日晚間,加加食品發布公告稱,經董事會審議,同意公司終止對大連遠洋漁業金槍魚釣有限公司的重組事項。根據安排,本次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尚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 歷時兩年終「折戟」 加加食品擬終止併購金槍魚釣
    三湘都市報 舉報   三湘都市報12月21日訊(記者 潘顯璇 實習生 陳瑜玲)12月20日晚,加加食品發布公告稱
  • 昔日「醬油一哥」加加食品有點「煩」:1.5億被凍結「不知情」,副總...
    加加食品主推產品,圖據加加集團官網1.5億被凍結,董事會稱「毫不知情」加加食品被自己的控股股東坑了,這一切起始於卓越投資與優選資本在2017年籤訂的協議。今年2月12日,加加食品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事由正是未及時披露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情況,未及時披露為控股股東提供擔保情況。不過加加食品卻稱公司跟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書沒有關係。
  • 加加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收到《民事上訴狀》暨重大訴訟事項...
    加加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加加食品」或「公司」)於2021年1月12日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一中院」)送達的《民事上訴狀》。優選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選資本」)因與楊振、肖賽平、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越投資」)、加加食品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一中院(2018)京01民初796號民事判決書。
  • 加加食品攜手淘優賣 共促區域協同發展
    農產品加工產業鏈辦公室、寧鄉市政府、寧鄉市經開區的支持下,加加食品集團  加加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加加食品將充分利用寧鄉市與播州區達成的城市戰略合作機會及湖南友商聯盟平臺,推動開展企業間多樣化夥伴關係,不斷形成更多務實合作成果,全力支持城市戰略合作及友商聯盟的發展。
  • 醬油愛上金槍魚 加加食品47億併購究竟誰是誰的天使
    挖貝網 12月4日消息,12月3日,周末會議傳出的利好預期下,A股九成個股翻紅,而這其中也包括區域調味品龍頭企業加加食品,該公司股價不到7分鐘就衝擊漲停,同日晚間加加食品公布了重組草案,而這離公司發布預案已經過去了接近9個月。
  • 加加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涉及投資者訴訟事項的公告
    加加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加加食品」)於2020年10月23日收到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應訴通知書》([2020]湘01民初1810號)等相關材料。根據上述材料顯示,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已受理自然人陳燁銘起訴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訴訟金額共計人民幣11,217,699.74元。
  • 扣非淨利潤負增長5帳號被凍結 加加食品不再 「色香味俱全」
    作者:沙拉醬4月24日,加加食品(002650.SZ)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加加食品實現營業收入20.40億元,同比增長14.05%;歸屬於上市股東的淨利潤為1.62億元,同比增長(來源:加加食品公告)加加食品創立於1996年,是一家股份制的調味食品企業,主營醬油、食醋、雞精、味精和食用植物油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旗下的「加加醬油」為其主打品牌,於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被稱為「中國醬油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