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的治水工作讓綠媒表揚
上報26日報導,罷韓投票倒數11天,據了解,藍營內部評估,在上周豪雨災情後,因高雄市府平時推動路平、清淤等治水工作發揮成效,雖有部分地區積淹水,但退水速度均較前年823水災快,不少高雄市民都相當有感,罷韓政治氛圍正逐漸改變,原先堅持投票罷韓的民眾意願約下降1成左右,但仍相當逼近過關門檻,最後北漂人口返鄉投票多寡,可能將是最大關鍵。
只會開記者會、上節目就亂扯一堆車軲轆話的國民黨團書記長蔣萬安
針對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國民黨中央傾全力相助,據了解,23日原本規畫兩位黨副秘書長李彥秀、柯志恩及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赴高雄合體直播挺商家外,黨主席江啟臣另指派革實院院長、臺北市議員羅智強也南下港都提供韓營奧援,但最終均因突如其來的豪雨災情,而被迫延後暫緩。
藍營地方輔選要角則透露,比起前1個月,最近這1周以來,高雄罷韓政治氛圍有明顯改變許多,沒有先前那麼激烈,分析其中主因,包括韓國瑜正式進議會報告備詢爭議落幕、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宜,高雄迄今仍是零本土確診案例;而上周高雄雖落下較前年823水災還要大的時雨量,但積淹水地區的退水速度均較823水災快,也對降低罷韓意願有所幫助。
他指出,雖然有不少高雄市民是因不滿韓國瑜當選市長沒多久就跑去參選2020,因而情緒性要出來罷韓,但隨著投票時程愈來愈接近,也有許多人開始憂心及認知到,一旦韓被罷掉,3個月後又要重新補選市長,而新補選市長作沒多久,2年後又要重新改選,等於高雄市整天都在選舉,恐將不斷陷入政治惡性循環之中。
該位藍營地方輔選要角表示,目前高雄市區對罷韓議題及討論氛圍較為熱絡,舊縣區則明顯較冷,而原高雄縣區的政治結構雖較綠,但因高雄縣市合併升格後,民進黨執政仍未全面照顧到舊縣區發展,資源分配不均,反而是韓國瑜上任後,積極協助舊縣區鋪路、清淤等工作,包括幸福川及茄萣大排的清淤整治工程等,均受到不少當地民眾肯定。
罷韓到底對誰有利?
風傳媒26日刊出評論說,藍綠政治鬥爭的角度來看罷韓,這是綠營敗選後的復活戰與延長賽;以綠營長期於高雄市和高雄縣執政的觀點而言,這是政黨政治與地方派系利益的集體反撲。但若以民進黨執政的觀點分析罷韓,這場捋倒韓市長的罷免投票,對於陳其邁只有「撿菜尾」的殘值,對於傳聞即將獲得「監察院長」提名的前「府秘書長」陳菊來說,更是政治汙點與倫理瑕疵,雙陳支持罷韓將毫無政治效益可言。
看行文像是韓粉寫的,無法理解他們的邏輯
罷韓到底對誰有利?當然是現職「立委」,特別是想要立委立委比較有利。響應罷韓的綠營「立委」,不乏邱議瑩、賴瑞隆、劉世芳、許智傑、趙天麟等人,其中以趙天麟相比他人更加積極。如果韓市長罷免通過,所剩任期即使由民進黨籍候選人當選補任,不到二年半的任期,這不是「政治菜尾」,難道是全新氣象?再糟糕一些,「政治菜尾」說不定淪為「政治廚餘」。
因為罷免案成功,民進黨難道不懼怕泛藍陣營的集體反撲?政治不是殊死戰,沒有趕盡殺絕的必要。韓與蔡競爭大位,懸殊得票差數,已經教訓韓市長與羞辱國民黨,蔡與民進黨等泛綠陣營,難道不懂「歸師勿掩,窮寇莫追」的政治兵法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