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了「十七代」?這個家族擁有上海千套房產,後代都得進哈佛念書

2020-12-22 永益財經

文:阿豪

有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有的人就出生在羅馬。當然這裡的羅馬是一個比喻,比喻的是有些人天生在有錢人的家裡,自然其一生衣食無憂,富貴一生。相比較出生家庭普通,要辛苦工作,勞其一生換來溫飽的人來說簡直不要命太好。不過人們也常說,富不過三代,這點其實有點不是很正確,因為細看之下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例外」的。

先看下李嘉誠,他的家族就是很好的例子,作為香港最富有的人之一,他有兩個兒子。藉助李嘉誠的幫助他們受到了很好教育,現在在沒有李嘉誠的幫助下,他們也能很好開創事業。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現在是長和系的負責人。李嘉誠對李澤炬擔任以來取得的成就也感到非常滿意。但是,在中國有一個家庭可以說比李嘉誠家族更強大。他們不僅沒有被富不過三代的俗語困住,而且達到了17代的傳承,在世界上這也是罕見的。他就是蘇州貝氏家族,自明代以來,這個家族一直蓬勃發展,它的強大的生存能力讓其家族一代代地流傳到了現在。

很多人可能不是太了解貝氏家族,但很多人或多或少的都聽說過貝聿銘的名字。而貝聿銘就是這個貝氏家族的第15代傳人,貝聿銘是國內外著名的建築大師。他出生在1917年廣州,曾在上海聖約翰大學中學部讀書,讀書期間和林語堂,宋子文是同學。後來他與1935年前往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書,後又到麻省理工和哈法大學學習,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畢業後他來到紐約,受到當時著名房產開放商威廉紮根道夫的賞識提攜,參與設計了很多的美國建築,而且還因此獲得了美國建築協會大獎,在當時他是唯一一個在美國設計建設建築的中國人。

1960年的時候,貝聿銘自己開設了自己的建築公司,此後的人生變成了開掛般的人生,設計了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等著名建築。先後獲得了,法國建築金獎,美國建築協會金獎,普利茲特大獎等一系列的著名建築大獎,有著現代建築大師的名號。

從蘇州到紐約,貝聿銘不僅完美繼承了貝氏家族的傳承,更詮釋了現代中國歷史的縮影。不僅如此,貝聿銘的妻子是一個非常出色優秀的女性,貝聿銘在生活中和他的妻子盧愛玲還有著非常感人讓人羨慕的愛情。

根據公開資料,貝氏家族的創始人是貝蘭堂,他是從浙江省來到蘇州的。最初,他靠賣藥為生。但是,貝氏家族強調管理,在生意上要求誠實和穩定,絕不靠欺騙賺錢,因此逐漸建立起名聲,在清乾隆年間,貝氏家族成為蘇州最富有的四大家族之一。

在清末民國,貝氏家族開始進入各行各業,不再是一家單純的草藥公司。在每一代的發展中以第十三代的貝潤生和貝哉安為主這兩個分支發展的最為出色。在貝潤生16歲那年進入了瑞康顏料行當學徒,經過12年的努力,他在28歲時成為瑞康顏料公司的經理,39歲成為上海總商會的成員。當時,他還擁有「漆王」的頭銜。

1927年,現年52歲的貝潤生從瑞康辭職,隨後投資了三家錢莊,擔任任崇信紡織公司董事長。貝潤生還以80萬元的價格購買了蘇州著名的獅子林,並將其變成了家庭財產。他還在花園裡建了一座豪宅,被譽為遠東最好的豪宅。這棟住宅由匈牙利建築師庫的可設計,設有一個300平方米的廚房,12個各有特色的浴室和一個全自動電梯。因此,它也被認為是百年都不過時的建築。

貝哉安在金融業工作,他一手創辦了上海銀行。貝哉安家族也是著名的「金融家族」。其中貝哉安的三子貝祖詒在金融業做得比他父親更為出色有名,而且貝祖詒還曾在盛宣懷創辦的漢冶坪煤鐵公司統計部門工作過。

1914年,貝祖詒22歲那年加入中國銀行北京總部,先後成為廣州,香港和上海分行的副經理和總經理,他也在戰後的中央銀行裡被譽為最有才華的傑出官員。

在戰爭時期的時候,貝氏家族為了能夠足夠安全和躲避戰爭,在上海購買了很多的房產,當時他們也不過是想萬一自己家族沒落了,還能有個住的地方,可誰能想到生意不僅沒失敗沒落,反倒是成了上海房地產界的大佬,不過貝氏家族一直都非常低調,知道這些的人也為數不多,他們也都不喜歡顯擺這些。

在貝氏家族的發展中也曾遇到過很多的困難,但團結就是力量,憑藉家族的傳承信念,他們也都一路走了過來。在貝祖詒的子嗣中,名氣最大的當屬貝聿銘了,他的成就可以說縱使再怎麼低調也是蓋不住的。如今貝聿銘的子孫們也都畢業於名校,他的三個孩子也都從事建築業,能夠很好地繼承貝聿銘的工作。很多人在知道貝氏家族的成長史後,都十分驚嘆這一家族的歷史。那麼對此你們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下你們寶貴的評論!

(本文系永益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永益財經)

相關焦點

  • 這個家族已富到17代!上海近千棟房都是他們的,後代都去哈佛讀書
    而說到富三代,我們可能會想到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子孫後代,還有與李嘉誠齊名的富豪鄭裕彤的孫子鄭志剛等,這些富三代也是憑藉自己的本事將家族事業發揚光大。但在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很多家族財富傳到第三代手裡,基本就快消耗殆盡了。
  • 中國唯一富過17代的家族:上海有近千棟房屋,後代進哈佛成為傳統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但隨著社會發展,這句話好像越來越不被人們認可了。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大部分財富被少數人控制,「馬太效應」可能成為現實,而今天要說的這個家族,不僅富了三代,而且都到了十七代。
  • 中國真正的貴族:富貴傳承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子女進哈佛讀書
    在中國的歷史上,想要長久的富貴幾乎是不可能的,貧與富就像是自然變化一樣,不斷流轉更迭,一個家族的興旺與衰落有時不過數十載。特別是近現代,中國的社會主義進程不斷加快,有上百年歷史的就已經是鳳毛麟角。 但偏偏有這樣的家族,成了那一個例外,綿延傳承了十七代人,後人俱是學識出眾,那就是蘇州貝氏家族。
  • 中國一望族繁榮17代,子女都上美國名校,上海千套房產,從不張揚
    只不過有些大家族都隨著清朝的衰敗滅亡了。不過,其中有一個家族不僅成功挺過了亂世,還將富貴的精神帶到了現代,這個偉大的家族已經將財富一代又一代傳承到了第17代。並且,他們還很低調,從不張揚。 它就是蘇州的貝氏家族,在當時的那個時期,它是靠醫學發展的家族。蘇州貝氏家族在明朝中期逐漸定居到了蘇州。
  • 這個權貴家族富了4代,出過總統,但卻各種非正常死亡
    從這點來看,你可以想像一下,這個家族背後的財富到底有多龐大....那麼,他們的錢從哪兒來?怎麼富這麼多代?現在哪個後代最受矚目呢?其中,他最重要的一筆投資,就是買了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位於芝加哥的Merchandise Mart ↓,這個樓產生的收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甘迺迪家族的主要財富來源之一。
  • 「富三代」擁有怎樣的人生?
    那時候所有的高管,都是男性。「可能也是一件好事吧,就是因為有一個女性進來的時候,他們要停下來聽聽,為什麼這個女的認為她有一些好的觀念。」可是一個年輕女性在這樣一群年長的高管中獲得認可其實相當艱難。在牛津大學最後一年的時候,他是遊泳隊的隊長,學校裡面沒有泳池,學生們需要去到一個離學校開車將近30分鐘的地方練習。學校的傳統是,學長要開車帶大家一起去訓練。他當時跟父母解釋了這個情況,父母討論了好久,最終才同意給他5000英鎊去買一輛車。這筆錢連二手車都買不起,只能買輛三手四手車。
  • 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蘇州園林是私產,22歲的她躺著碾壓半個名媛圈!
    晚上好鴨!
  • 換6顆心臟的億萬富豪,其家族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富了六代
    身為洛克菲勒家族的一員,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大衛把大通曼哈頓銀行(Chase Manhattan Bank),從資金二十億美元發展到資產淨值三十四億美元,遍布美國,成為世界第六大銀行。要說賺錢能力,最讓人佩服的還是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從第一代老約翰·洛克菲勒到第三代的戴維·洛克菲勒,家裡個個都是賺錢能手。今天我們就簡單說說洛克菲勒家族的老三代。
  • 洛克菲勒家族神秘的家族規則:被三代人強行廢除
    他一生有許多成就,其中最著名的是:1、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當大衛·洛克菲勒到達時,他剛剛到達第三代,作為家族的領導者,大衛不希望家族的事業在他自己手中被毀掉,他需要創新來保持家族永遠繁榮,僅僅讓自己這一代富不能給家族帶來長期利益。
  • 富不過三代?這個富豪家族已經傳承6代 每年賺取幾百億
    太古地產是香港的第二大地產商,太古地產則只是太古集團旗下的一個業務分支,而太古集團的背後是一個富可敵國的家族群體施懷雅家族。這個施懷雅家族來到中國已經一百五十多年了,傳承六代,歷久不衰。1816年一家主要經營羊毛紡織的小型紡織廠在英國利物浦成立,後命名為約翰施懷雅父子公司。
  • 中國為何「富不過3代」?看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傳承我知道:太現實
    中國為何「富不過3代」?看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傳承我知道:太現實洛克菲勒何許人也?很多人並不知道他,也別說他的生平事跡了,實際上他就是比爾·蓋茨口中的那位大名鼎鼎的石油英雄。約翰·洛克菲勒於1970年創立了標準石油,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億萬富翁,也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 洛克菲勒家族富了6代,他們掌控著40家500強,全世界都欠他錢
    1937年,洛克菲勒去世,令人奇怪的是,他只留下了6000萬美元,對普通人來說,這些財富足夠,但對於洛克菲勒來說,根本不值一提,這大概也是這個家族富了6代的原因。洛克菲勒是十九世紀的第一個億萬富翁,就連比爾蓋茨都是他的小迷弟,說他是世界上最會賺錢的人。
  • 貝聿銘家富15代的秘密是什麼?他的兒女和孫輩也都很厲害……
    真是個傳奇人物,更傳奇的是他已經是蘇州貝氏家族的「富15代」。中國俗語富不過三代,貝家不但富過15代,來看看第16代、17代個個都不差~為啥這麼牛呢?兩個家庭、教育相似的年輕人迅速愛上,陸書華介紹貝聿銘去麻省理工,之後又因為她選修哈佛研究生院的景觀建築,貝聿銘又進哈佛大學讀建築碩士,夫婦倆在哈佛做起了同學。這兩人被稱為神秘的東方貴族,生下三子一女,全都講英語長大,但教育上更像傳統的貝氏家族。
  • 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富至七代的秘訣
    洛克菲勒家庭從第一代至2020年,已經富至七代。而這個家族仍屹立在美國億萬富翁之列,他們是如何打敗「 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呢?我們從《洛克菲勒家族》這本書中可以找到答案。這本書的作者是威廉·曼徹斯特,他是美國著名通俗歷史作家、著名記者,他的作品被翻譯成21種文字和盲文。《洛克菲勒家族》一書,主要述說了洛克菲勒家族前三代的歷史,闡述了三代不衰的原因。
  • 洛克菲勒家族神秘族規,後人強行廢除!卻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然而在美國卻有一個傳奇家族,如今已富過六代他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一代掌門人約翰·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他是全球公認的"石油大王",由他開創的標準石油公司,曾經壟斷了美國80%的石油市場。
  • 富不過三代,是一個偽命題;邱德根家族三代人,代代進步
    「富不過三代」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中國香港有許多富過三代的「老錢家族」,遠東集團邱德根家族就是其中較典型的一個。 第一代邱德根白手起家,奠定基業。
  • 民國傳奇大富豪:看我如何跳出富不過三代的怪圈!不養敗家子
    聶雲臺先生與《保富法》 聶雲臺先生是中國近代數一數二的大民族企業家,出身簪纓世家,家族以「三代進士,兩世翰林」著稱一時,母親乃是曾文正公(曾國藩)最小的女兒曾紀芬。聶雲臺先生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紡織機械製造廠,還是當時上海工商業的領袖,所以因為家庭和生活的原因,聶雲臺先生一生結交了當時社會上無數巨富,與很多大富豪都是至交好友。
  • 富可敵國,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揭秘洛克菲勒家族
    這個偉大的家族為何你能打破「富不過三代」的古訓?
  • 貝聿銘家族:蘇州貝氏的百年傳承
    百年傳奇人生裡,他獲得了一個建築師能擁有的全部榮譽,美國國家藝術館、甘迺迪圖書館、香港中銀大廈、法國羅浮宮金字塔,以及家鄉的蘇州博物館,每一件設計都是經典之作。從蘇州到紐約,貝聿銘的一百年演繹著蘇州貝氏的家族傳承,也成為近代中國故事的一個縮影。
  • 洛克菲勒家族富到六代的秘籍:我們要做世上的鹽
    財富傳承背後,洛克菲勒家族始終秉承了「家族財富屬於上帝,我們只是管家」這句祖訓。 洛克菲勒家族創始人老約翰·洛克菲勒在一封信中提到的格言,也在這個家族代代相傳。沒有這些信託財產,洛克菲勒家族的絕大部分財富就得通過交稅的形式上交國家了。 同時,小洛克菲勒還另外設立了一個由五人組成的家族信託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有處置資產的絕對權力。信託受益人在30歲之前只有分紅收益權,不能動用本金,30歲之後如果想動用本金,也要經過家族信託委員會同意。 這有效地避免了後代之間出現爭遺產大戰的熱鬧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