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劇,是除了古裝劇外最受觀眾喜歡的電視劇種類。因為這類劇往往很貼近現實生活,觀眾可以在看劇同時,找尋自己應該在職場中前行的方向,感受幾乎同步的職場人心酸。
螢屏上的大多職場劇,雖然會體現生活中的很多職場細節,但大多時候會以愛情線索穿插其中,並且幾乎最後都是圍繞愛情進行。因此,職場劇後面都會加上"愛情"兩個字。這就分離了職場劇的一部分觀點,對於職場的描述就會弱很多。
《平凡的榮耀》算是一個特別。該劇講述的就是四位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是如何站在人生起點,選擇、迷茫,繼而堅定信念。愛情,這這部劇中弱化到幾乎看不見。而劇中,沒有學歷卻入職頂級投資公司的孫弈秋則是觀眾關注的焦點。
生活就是這樣有時機會,會突然降臨到你面前,但如何把握就只能靠自己。
只有高中學歷的孫弈秋,在母親安排下,入職知名投資公司。所有人都在觀望這位空降而來,沒有任何職場經驗的孫弈秋,到底能在這個有時能讓人窒息,卻又充滿挑戰的公司撐多久。有人在看他笑話,也有人希望他成長。
希望孫弈秋能成長、留在公司的人,是在工作中慢慢認可他的組長吳恪之。吳恪之工作能力強,性格直爽,做事情很有原則,在工作上,投資業績很好。但他與公司高層曲總關係不好,而吳恪之所在四組基本上可以稱之為邊緣組。
就在這樣一個被領導打壓的小組,在吳恪之的帶領下,每個人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孫弈秋在內迅速成長,成為公司老闆另眼相待的一個特別。
孫弈秋,原本是曲總為了還一個人情,讓他入職公司,卻沒想到孫弈秋能成為吳恪之的左膀右臂,而重感情的吳恪之也很看重孫弈秋。為了能讓吳恪之臣服,曲總最後以孫弈秋的去留要挾吳恪之,讓他陷入兩難境地。
《平凡的榮耀》在最後階段,將整部劇中心定位在,人與人之間情感,做人原則上。在職場中,到底是手段重要,還是原則重要,成為觀眾思考的話題。當謎底揭開,《平凡的榮耀》卻又難逃國產劇故意全員洗白的最終模式,讓人不免遺憾。
孫弈秋,遇到吳恪之是他的幸運,吳恪之很嚴厲但卻有原則,是個正直善良的人。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像孫弈秋一樣幸運,蘭芊翊就是很不幸運的一位。
被分配到能源組的蘭芊翊,也許是因為能力太強,遭到同組人,包括領導馬經理的忌憚,而最開始的蘭芊翊也是盛氣凌人,毫不退讓。
但,當一切變得更糟之前,蘭芊翊發現也許是自己錯了,她主動改變與其他前輩同事的相處模式,最後得到趙經理等人的認可,可唯獨部門領導馬經理依然對蘭芊翊充滿敵視。
到了最後,全集一直在怒罵蘭芊翊的馬經理,竟然也被蘭芊翊感動了,將公司選派員工去法國深造的機會給了蘭芊翊。
而貫穿主線的曲總與吳恪之的敵對,在最後,也給觀眾上演了一段英雄相惜的戲碼。
在被曲總拿孫弈秋的去留做要挾後,吳恪之依然堅持了原則。最後,曲總引咎辭職,只有吳恪之送別了他。在公司很多年中,吳恪之總是在跟曲總較勁,不認同曲總做事方式。在觀眾眼中,曲總是個陰險之人。而劇末,鏡頭前的曲總被塑造成專業的職場管理者,曲總一切手段的方向,是公司利益,而且他最後也成為被老闆算計之人。
觀眾似乎在情感上開始轉向曲總。作為公司管理者,為公司謀取利益這沒有任何異議。領導和員工所站立場不同,考慮事情出發點本就不一樣。當初觀眾對曲總陰險狡詐的印象,在最後一刻改觀,甚至有些同情他。
無論是曲總的落幕,還是馬經理對蘭芊翊的改觀,《平凡的榮耀》到最後同樣開啟全員洗白模式。這樣手法,在國內很多劇中經常會出現。
不久前在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同樣在最後,將兩位拋棄孩子的媽媽洗白,為媽媽製造各種心酸經歷,強行製造萬事美好的一面,這樣很多觀眾在最後意難平。
影視劇作品,是很多現實生活的完美展現,或者升華。他們構建表達的主題,要展現美好一面,這本沒有問題,可問題出在前面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很明確具體,但一切在結尾時,所有人的性格轉換又來得太過突然。觀眾在認真看完劇後,會產生虎頭蛇尾之感,生硬之感。
希望更多的影視劇作品能夠走出這種,前面挖坑後面填坑再加強行洗白模式,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觀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