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瀘沽湖:護一池碧水蕩漾

2021-01-18 澎湃新聞
【生態】瀘沽湖:護一池碧水蕩漾

2021-01-11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冬日的瀘沽湖

生機勃勃

羽毛亮麗的鳥兒

在青山綠水間嬉戲、覓食

青山、秀水、飛鳥

構成了生動的生態圖景

這是麗江的生態姿容,是麗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實寫照。近年來,麗江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規劃引導、保護優先、控源截汙、生態修復、低碳發展為抓手,轉變「環湖造城、環湖布局」的發展模式、「就湖抓湖」的治理格局、「救火式治理」的方式,建立健全保護治理機制,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向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施治轉變,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省、市、縣、鄉、村五級設立河(湖)長,「河長制」促進「河長治」。2017年6月以來,省級湖長巡湖12次,市級湖長巡湖28次,縣級湖長巡湖34次,共同研究攻克瀘沽湖保護治理的重點、難點,同時全面發動沿湖群眾開展湖灘、河道、村莊、田園等保潔,汙水監管及民族文化保護,一張全民參與、全域治理、全民防治的責任網悄然拉起。

為保證湖面無漂浮物

湖中無障礙物

湖岸無裸露垃圾

瀘沽湖景區從周邊村落

聘請了70餘名群眾

作為專職保潔員

2017年以來先後集中開展

100餘次保潔專項行動,

湖泊水質始終保持Ⅰ類水,

入湖河道水質不斷提高,

遊客及居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滿意度

不斷提高

瀘沽湖一景。 黃喆春 攝

「現在湖邊幾乎看不到垃圾,大家都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了。」清晨,在瀘沽湖大洛水碼頭撿垃圾的河道保潔員邱志告訴記者,美麗乾淨的瀘沽湖讓人看著就心情舒暢。

為保瀘沽湖湖淨水暢,麗江市實施了「十個一」系統保護治理工程,即「一水」,瀘沽湖供水工程;「一廠」,竹地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永寧片區汙水收集處理系統建設工程;「一場」,永寧垃圾減量化填埋場工程;「一管」,環湖汙水管網建設工程;「一廊」,湖濱生態廊帶項目;「一鎮」,竹地摩梭特色小鎮項目;「一路」,瀘沽湖機場到永寧二級路和寧蒗縣城到鹽源縣連接路工程;「一修復」,對瀘沽湖上遊水源涵養地老屋基村生態移民搬遷並流轉退出的土地實施生態修復;「一平臺」,智慧瀘沽湖綜合管理平臺項目;「一提升」,對沿湖9個村落實施環境整治、風貌管控及改造、功能配套等。

瀘沽湖 麗江市委宣傳部供圖

截至目前,覆蓋永寧集鎮及沿湖村落的瀘沽湖供水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預計明年上半年可通水;竹地汙水處理提標改造項目已投入使用,永寧片區汙水處理廠及收集管網正在建設,預計明年上半年可使用;永寧垃圾減量化填埋場工程已建設完成;覆蓋所有村落54公裡的汙水收集管網已建設完成;對除國家傳統村落大洛水村、裡格半島外的沿湖80米生態紅線內160戶民居客棧進行了退出拆遷,隨後將實施生態廊帶建設;瀘沽湖機場到永寧二級路和寧蒗縣城到鹽源縣連接路工程計劃明年底前通車;對老屋基村生態移民搬遷並流轉退出土地實施了生態修復;實行十年禁漁封湖;建成智慧瀘沽湖綜合管理平臺。

「遊客的持續增加給瀘沽湖保護帶來了不小壓力,為了能永保一湖清水,麗江市實施了控湖轉壩工程,摩梭小鎮就是控湖轉壩的核心工程之一。」麗江瀘沽湖管理局局長和振介紹,打造瀘沽湖摩梭小鎮時除了考慮保護瀘沽湖的自然生態及水體外,還主打摩梭文化牌,通過對母系社會歷史文化的挖掘和場景再現,打造觀光、體驗和度假旅遊,通過生態保護、文化挖掘提升整個瀘沽湖區域包括永寧壩的旅遊品質,使瀘沽湖區域成為大香格裡拉旅遊圈重要節點。

為進一步加強沿湖經營行為環保監管,麗江市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要求,全面加強瀘沽湖流域環境執法監管,對沿湖10個村400多個餐飲住宿經營戶以及畜禽養殖開展監察,不斷細化、強化環境管理措施,規範治汙設施運行管理和操作規範。建設完善水質自動監測站點,在瀘沽湖湖體增設3個監測點位,每月對湖體和入湖河流水質開展至少1次監測工作……一系列重拳出擊,直指河流汙染的關鍵問題,效果逐步顯現。

麗江對瀘沽湖的治理

也不局限於一域

寧蒗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在2019年8月27日至28日和2020年12月15日,川滇兩省開展了瀘沽湖巡湖調研並召開座談會,就瀘沽湖保護治理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在全國率先建立跨省、跨部門監管與應急協調聯動機制,率先建立跨省湖泊湖長高層次議事協調平臺,以兩省政府聯合下發的共同保護治理「1+3」方案為指導,開展了聯合疏浚、封湖禁漁、疫情防控遊客流量管控、共建環湖汙水管網等工作,協同做好跨省全湖水環境系統治理保護工作。

為實現依法護湖、依法治湖,在多方協調下,推動了川滇兩省區域聯合立法,經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審批,《麗江市瀘沽湖保護條例》於2020年1月1日頒布實施,這是我省首次實踐區域協同立法,破解「一湖跨兩省」「一湖兩標準」帶來的治理難題,開啟了瀘沽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治理的新局面。

(來源:雲南日報)

原標題:《【生態】瀘沽湖:護一池碧水蕩漾》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當大涼山遇上瀘沽湖
    碧波蕩漾瀘沽湖。  田曉明攝藍天白雲,碧波蕩漾,瀘沽湖的水第一眼就讓人難忘,那清澈的湖水是純淨的淡藍,湖上雲煙泛著明亮的金光,這高原的深水湖就像天空的鏡子,不僅雲霞變幻,而且澄徹心扉。回望群山,大涼山猶如一個巨人把瀘沽湖緊緊摟在懷中,瀘沽湖更像涼山州向世界伸出的雙臂,熱情地歡迎五洲四海的朋友來到四川,走進涼山。
  • 一池碧水一池歌
    一池碧水一池歌  楓石丨文
  • 《親愛的客棧》——一湖一屋一愛人,你要的浪漫,就在瀘沽湖
    直到看過《親愛的客棧》,看到了瀘沽湖之後,我才發現,或許,瀘沽湖就是這個夢中的地方。演員劉濤和他丈夫王珂,「清塵CP」闞清子、紀凌塵,還有陳翔,五人在瀘沽湖邊上,「開」了一家客棧!一湖一屋一愛人,慢綜藝碰撞民宿風,首播就佔收視率第一,能夠取得這樣傲人的收視成績,除了綜藝內容本身之外,它的取景地「瀘沽湖」更是整個片子的畫面隨意一張截圖都能美到讓人心醉。
  • 堅守一線崗位 共護一江碧水
    近年來,蕪湖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與三峽集團合作開展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共護一江碧水。在蕪湖踐行「長江大保護」的過程中,湧現出許多舍小家為大家、堅守一線的先進典型,中鐵四局蕪湖市城區汙水提質增效項目管網分部副經理曾根苗就是其中一位。
  • 護藍天碧水 繪美麗長沙——長沙市開創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新局面
    一江兩岸,碧水映藍天,綠意潤星城。 辜鵬博 攝陳 新 歐 俊巍巍嶽麓,滔滔湘江。站在長沙橘子洲大橋極目遠眺,只見波光粼粼,兩岸樹木蔥蘢。碧水藍天,綠意蔥蘢。圖為嶽麓西湖文化園。為了讓藍天常駐,碧水長流,長沙市生態環境局堅持將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實施的「四嚴四基」三年行動計劃作為指導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總盤子和「四梁八柱」,在長沙市委、市政府的領導支持下,創新機制,攻堅克難,依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各類違法犯罪,同時聚焦「六穩」「六保」,以監管之力護航碧水藍天和高質量發展,開創了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新局面。
  • 一座城·一池水·一個人
    開封西湖北起連霍高速公路、南鄰晉安路、東至開封市護城大堤、西到馬家河北支,南北長度達到5公裡,東西1.2公裡,佔地面積約6000畝。湖上一共有五座橋梁,自北向南依次為 復興大橋、 東京大橋、 金耀大橋、鄭開大橋、晉安閘橋。 復興大橋和東京大橋分別是北二環和北一環通過湖區的橋梁,金耀大橋採用宋式橋洞建築風格。
  • 守護一江碧水,唱響生態綠色之歌
    5年來,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用實際行動擔負起「守護好一江碧水」的責任,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有力推動了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書寫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美麗答卷。「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環境保護關係到長江流域的社會長治久安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對這樣的國之大者,我們必須心中有數。
  • 趙依晨:環遊瀘沽湖
    作者:成都市實驗小學戰旗分校 四年級三班 趙依晨指導老師:龍亭如微風掠過湖面,掀起波瀾,輕輕圍繞著寧靜的心靈,在蕩漾,在耳語。這是瀘沽湖的特色之一,渴望與興奮之情,拉著我往那兒跑。湖水譁啦啦的響,好奇心把我往椅子摁,等待——天空依舊淺藍,白雲悠悠的飄,風兒踏著輕盈的步伐,不易察覺,從手指間溜過。葉子飄落湖面,湖水咯咯笑,小酒窩點點綻放,朦朧的寂靜縈繞著世界。風停住了腳步,湖水平靜下來。「好了」驚了一跳,這聲音打破了寧靜。回頭望,頭髮已經編好了,興奮勁直往上躥,就要爆炸了,絲帶隨著秀髮纏繞,成麻花狀,散發著光彩。
  • 為守護碧水藍天貢獻一份力量
    組織編制《無定河鎮水資源保障規劃》,做到「一河一策」「一河一檔」,開展全鎮河湖名錄調查,常態化宣傳生態發展理念和治河之策、護河之道。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發展循環化,建設美麗庭院300戶,實施高標準農田4.5萬畝、節水灌溉1萬畝,建設烏審旗水生態文明教育展示廳,真正讓河湖造福人民。「汗流浹背」是他的治水常態、「風雨無阻」是他的治水堅守、「值得信賴」是他的治水成效,他就是無定河鎮碧水藍天的守護者——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無定河鎮總河長王廣平同志。
  • 瀘沽湖的這家民宿,不要太實惠,住上一個月也不心疼
    如果有,那瀘沽湖就是一個特別適合的地方。長住自然少不得尋一個優惠又很愜意的民宿,位於瀘沽湖達祖村湖畔的這家民宿就特別適合。海子曾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在這兒你可以「住春暖花開,面朝瀘沽湖」。房東是一對小夫妻,第一次來到瀘沽湖就被這兒的藍天、白雲還有碧水所吸引,便決定留在這兒。7個湖景房,還有一個家庭間,房間雖然不大,卻很溫馨,特別適合想去瀘沽湖而預算又不是太高的夥伴們。二樓的房間擁有小飄窗,往上一坐,便可以欣賞瀘沽湖的美景。
  • 長興大蕩漾護漁隊助力「河邊三化」
    原來,為了進一步鞏固轄區水域治理成果,創造清潔、舒適的人居環境,身著紅色馬甲的太湖圖影「大蕩漾護漁隊」在仲家田、陳家漾等地開展改善水環境的志願服務活動,助力「河邊三化」。「現在屬於冬季枯水期,水位下降,岸邊大量的白色垃圾裸露在外,我們趁此機會對其進行清理。」大蕩漾護漁隊志願者沈國強介紹。
  • 瀘沽湖船歌
    湖南衛視做了一個很有名氣的節目,叫「親愛的客棧」,就在四川這邊的瀘沽湖畔選了個點,節目一播,把這棟瀘沽湖畔的民舍整火了,儘管住一宿好幾千元,還是排隊都排不上。鹽源縣的縣長陪我們去瀘沽湖,一路上,開口閉口就是「我們的瀘沽湖怎樣怎樣」「我們的鹽源蘋果怎樣怎樣」「我們的鹽源花椒怎樣怎樣」。他說:「我們的瀘沽湖鎮8個村,原來有4個貧困村。現在都脫貧啦」!如數家珍,充滿自豪!
  • ​新會區打造碧水清流的生態廊道,構築幸福美好的生活空間
    將「萬裡碧道」繪成生態畫卷新會區打造碧水清流的生態廊道,構築幸福美好的生活空間據悉,新會區水利局逐項梳理轄區水利項目,綜合水利狀況、工程特點、氣候條件等因素,建立工作目標清單,以工程項目為單位,實行「一項一案」「一工程一臺帳」,進一步明確管控目標要求,細化管控措施內容,健全責任體系,以強機制、強監管、強措施,全面確保各項水利工作順利推進。今起,本報開設欄目「新會水利進行時」,展示新會水利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小水利帶來的大作用。
  • 「長江守望者」:一江碧水 我們守護
    、保江、述江、繪江6個志願者支隊,以「長江守望者」的共同名字,守護一江碧水滾滾東流。 這群「長江守望者」生於斯長於斯,集結為巡江、清江、護江、保江、述江、繪江6個志願者支隊——一江碧水 我們守護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 碧水清流繞車城 護水保水挑重擔
    從「汙染大戶」到「環保衛士」的嬗變 護水保水,思想先行。隨著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上遊水汙染防治工作啟動和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的推進,劉開軍位於庫區邊的養殖場面臨著生態環境保護易地搬遷的問題。於是,六裡坪鎮政府大力支持企業發展,在遠離庫區的廣田溝村為他新選了一處山清水秀、適宜養殖的新基地。
  • 碧水保衛戰 | 好生態帶來龍江「河暢、水清、岸綠、鳥飛」~
    碧水保衛戰 | 好生態帶來龍江「河暢、水清、岸綠、鳥飛」~ 2020-12-10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瀏陽永和:大溪河中「清四亂」,守護一彎碧水
    瀏陽永和:大溪河中「清四亂」,守護一彎碧水(拆除阻礙行洪的違規釣魚臺)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9日訊(通訊員 李俊男 林婷)又到了春暖花開的時節,瀏陽市永和鎮大溪河畔綠樹成蔭,河水碧波蕩漾,與此同時,河道違法違規行為也開始抬頭。
  • 泰安市生態環境指揮調度中心用真實數據守護泰安的藍天碧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吳長哲 見習記者 高亞坤 泰安報導當你仰望頭頂這片藍天,俯瞰這方土地,你是否想過是誰在默默地守護這藍天碧水泰安市生態環境指揮調度中心的仇志強就是承擔著這樣的工作。忠於職守,藍天碧水的「守護人」仇志強,從事環境監測工作。
  • 在《瀘沽湖》的最後一個晚上,也讓我最為久久難忘
    帶足了零食和一腔熱血,與兩位老哥踏上了徒步環湖、穿越省界線的公路。我算個半吊子的戶外愛好者,環湖公路走起來也輕鬆,一路走著,看看風景聊聊天,是平日裡城市生活享受不來的奢侈。早上的時候還是晴天,到達情人灘時已經轉陰。在這片高原上的明珠上,碧波蕩漾,遠離塵世的喧囂。在湖邊的沙石上走一走,遠望對岸,不見情人。
  • 被雪藏的景區,景色絲毫不亞於瀘沽湖,遊客鮮有人知
    今天要講的是被雪藏的景區,景色絲毫不亞於瀘沽湖,遊客鮮有人知。很多人可能會想起西昌的瀘沽湖,但瀘沽湖嚴格來說屬於雲南和四川兩省,還有一個湖,完全在四川裡面,景色堪比瀘沽湖,一個綠寶石。景點中的景點很多,最有名的是馬湖十景,這裡到處都是原始生態的自然景觀,仿佛被世人遺忘一般,景點至今仍保留著最原始的氛圍,三國時代,諸葛亮在這裡留下了好幾次足跡,因此,在馬湖上流傳著很多三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