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追日劇《東京單身男子》,講述了三個在東京的黃金單身漢,故意不結婚的愛情喜劇故事。
太郎:38歲 大型商業銀行職員 單身
三好:37歲 美容牙科診所老闆 離異單身
和彥:45歲 大型律師事務所老闆 資深單身
三個人經常聚在一起享受單身生活,他們一致認為:雖然現在是法制道德社會,但是對於黃金單身男來說,是沒有結婚適齡期的。
參加聚會會有年輕的女生自己主動湊上來,在公司也有女同事示好。他們對自己的魅力(財富、社會地位)心知肚明。
他們中年齡最大的和彥說:「我們本來就很優越嘛。」
這種話別人誇還好,但他自己說出來就很招人討厭。(韓紅聽了都想打人)
不過討厭歸討厭,他們說的確實是事實。
一個男生在很容易獲得性(同時擁有多個女朋友)時,就不太想結婚。
這就好比,一個女生在很容易找到更好的結婚對象(同時有多個男生想娶)時,同樣也不太想結婚。
30-40歲,有魅力(外表出眾、社會地位高、有很多財富)的男生,想找個女生和他們結婚是很容易的。
因為他們擇偶的選擇範圍很廣,下至18歲的花季少女上至30多歲的熟女。
有人做過一項調查,從380名男人中,統計了男生最願意娶的女生的年齡。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男生最願意娶20-30歲的女生,且在25歲達到巔峰。25歲以後逐年下降,30以後的女生基本沒有男生想娶。
另外,在巴斯的《進化心理學》裡統計的數據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男生越來越偏愛比自己小的女生,而女生一直喜歡比自己大幾歲的男生。
因此,30-40歲的黃金單身漢,就算想結婚,他們也會優先考慮25歲左右的女生。
我們現實中聽到爺孫戀、老少配,也會下意識地覺得:老的是男人,小的是女人。
就算是50多歲的李澤楷,他找的女朋友也是92年的郭嘉文。
為什麼男生在挑選結婚對象時,非常看中女生的年齡?
這就回到婚姻的本質。婚姻的本質是夫妻共同撫養後代。
男生需要女生幫他生孩子。
女生需要男生幫她養孩子。
我們都受基因的操控,生存和繁衍是人類的本能。而這個本能紮根了億萬年。
男生本能找生育價值高的女生。因此,20多歲的女生比30多歲的女生搶手。事業有成的男生比初入社會、沒有多少錢的男生搶手。
一個女生在20多歲就生小孩,她如果想生還可以多生幾個,如果在30多歲生一胎,就很容易成高齡產婦。
女生本能找養育價值高的男生。因此,一個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比20歲出頭的愣頭青搶手,因為前者給後代提供的養育價值比後代多,且後者充滿未知數。
結尾:女生怎樣才能掌握選擇權?
物以稀為貴
在20多歲,價值最高的時候,找個潛力股把自己嫁出去,就是最優解。
如果已經過了30歲,儘可能讓自己心態年輕,長得顯年輕,多去相親,工作花多少時間,相親也花多少時間。
婚戀市場,也是手快有手慢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