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類警情處置

2021-02-07 雨露潤物

【導言】

家庭暴力①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設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近年來,因家庭暴力引發的警情越來越多,已經成為公安機關的常見警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15條規定,公安機關接到家庭暴力報案後應當及時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受害人就醫、鑑定傷情。所以,如何依法做好家庭暴力引發的警情處置工作,是當前民警必須加強的一項基本功。本章針對基層民警在家庭暴力類警情中的處置方法進行梳理,旨在指導民警在處置家庭暴力類警情過程中正確有效履職。

 

 

第一節  基本處置方法

一、警情導入

2017年1月23日23時許,雲南某縣甲鎮街道村委會一組的李某報警稱:被其丈夫楊某毆打,請派出所前來處理。接警後,派出所兩名民警帶領一名輔警趕到李某家中,發現李某臉部浮腫,腿部有瘀青,民警將李某送往衛生院,經初步檢查李某臉部、背部、腿部有瘀青,屬軟組織挫傷。之後,民警在一燒烤攤兒找到楊某,並將其口頭傳喚至派出所。到達派出所後,因楊某處於醉酒狀態,民警將其約束至酒醒。次日,派出所民警當著李某的面對楊某進行口頭教育,告知其家庭暴力的危害及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楊某當面悔過,並向民警保證不再毆打妻子李某,李某願意原諒楊某,不再追究其責任。

 

二、行動目標

(一)及時出警,制止違法行為;

(二)控制事態,避免事態惡化;

(三)調查情況,了解訴求;

(四)依法合理處置。

 

 

三、處置程序及方法

(一)信息收集

1.內容

(1)警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起因、現場態勢;

(2)施暴者與受害人之間的關係;

(3)現場人員及是否有其他家庭成員參與;

(4)施暴手段及方式、受害人數、傷情;

(5)施暴者狀態和所處位置;

(6)受害人的受侵害經歷;

(7)報警人的基本信息及聯繫方式。

 

2.方法

(1)根據需要向指揮中心進一步核實;

(2)向報警人核實了解;

(3)向村組(街道)幹部、社區民警或其他知情人了解;

(4)若無法了解具體情況的,到達現場後及時收集信息。教官提示

 

 

 

教官提示

①要注重多渠道收集信息;

②多方收集,全面了解;

③不偏聽偏信,注意相互印證。

 

 

(二)形勢評估

1.家庭暴力是否正在發生;

2.家庭暴力的方式及危害性;

3.家庭暴力起因及經過;

4.現場環境對處置的影響;

5.處置工作的重點及難點。

 

 

 

教官提示

①充分考慮處置的困難;

②充分考慮施暴者對處置工作的態度及阻礙;

③充分考慮處置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計劃行動

1.確定處置方式方法;

2.明確警組成員的職責任務;

3.針對現場態勢確定所需的處置裝備;

4.想定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及應對措施。

 

(四)行動實施

1.攜帶裝備,迅速出警①;

2.到達現場後,開啟並檢查執法記錄儀,表明身份,說明來意;

3.核實警情,再次收集信息,實時評估現場態勢;

4.制止過激行為,穩定雙方情緒,有效控制現場事態;

5.正在實施毆打、殘害等行為且不聽從警告的,依法使用徒手或警械予以控制制止①;

6.調查取證,初步判定家暴行為的性質及後果;

7.家庭暴力情節較輕,依法不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對施暴者給予批評教育或出具制止家庭暴力告誡書,告知法律責任及後果;

8.受害人提出對施暴者處理要求的,應當在查清事件真相併掌握證據的基礎上,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9.施暴者的行為涉嫌犯罪的,依法傳喚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處理。

 

 

 

 

教官提示

①處置中民警要以教育、懲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②避免因強制措施使用過度,導致將矛盾轉嫁到自身;

③在處置過程中,應當注重保護受害者的隱私⑤。

 

 

(五)善後處理

1.救助傷員,必要時通知120到場救治,並報告指揮中心;

2.加強現場證據收集及固定工作,告知協助受害人進行「傷情鑑定」;

3.詢問受害人的訴求,做好依法處理的準備;

4.詢問當事了解家暴的真正起因,尋找化解矛盾的切入口;

5.視情可通知村委會(街道)、婦聯、所在單位等部門及親屬朋友到場參與調解處置,儘量化解矛盾;

6.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受害人因家庭暴力身體受到嚴重傷害、面臨人身安全威脅或者處於無人照料等危險狀態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並協助民政部門將其安置到臨時庇護場所、救助管理機構或者福利機構①;

7.處理完畢,上報處置情況,做好處警善後工作。

 

 

教官提示

①無論雙方的傷害程度如何,公安機關都要及時固定證據、留存工作痕跡,為後續工作的開展打下基礎;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賦予民警出具「制止家庭暴力告誠書」的權利,「告誠書」由公安機關出具並歸檔保存、抄送居(村)委會;

③民警在接到家暴警情後,應隨身攜帶「告誠書」,對於情節輕微但屢教不改的,要依法開具「告誠書」,加大對其的震慢力。

 

 

 

處置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設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五條,公安機關接到家庭暴力報案後應當及時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受害人就醫、鑑定傷情。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體受到嚴重傷害、面臨人身安全威脅或者處於無人照料等危險狀態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並協助民政部門將其安置到臨時庇護場所、救助管理機構或者福利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經警告無效,可以使用警棍、催淚彈、高壓水槍、特種防暴槍等驅逐性、制服性警械:

(一)結夥鬥毆、毆打他人、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或者進行其他流眠活動的。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十六條第一款,家庭暴力情節較輕,依法不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對加害人給予批評教育或者出具告誠書。

⑤《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三條,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十四條第二款,公安機關應當對報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反家庭暴力工作給予必要的經費保障。


相關焦點

  • 澠池縣:開展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案件處置演練
    為維護社會治安和諧穩定,提高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落實「平安守護」專項行動要求,並檢驗特巡警大隊高效、妥善處置各種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的能力。12月23日上午,澠池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在黃花玻璃廠廢棄廠房進行處置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案件演練活動。
  • 鎮寧公安局特警大隊開展模擬常見警情處置及防暴槍使用規範訓練
    為進一步提升接處警實戰能力,確保規範果斷處置,強化社會面管控體系,檢驗特(巡)警隊員快速反應能力及現場指揮、處置和相關部門合成作戰能力。鎮寧公安局特(巡)警大隊根據實際工作需要,4月15日,開展模擬警情處置及防暴槍使用規範訓練。
  • 黑龍江「110」一年接警620餘萬 無效警情佔六成
    據介紹,2020年黑龍江省各級110報警服務臺共接警620餘萬,其中,無效警情達380餘萬、佔61%。 110接警平臺。黑龍江省公安廳供圖 為進一步加強110接處警工作,及時合理地配置警力資源,公安機關提示廣大群眾正確使用110,真正暢通「生命線」。
  • 基層複雜警情現場處置100個應對方法
    基層複雜警情現場處置100個應對方法第一章 現場控制一、民警遇有執法對象索要查看執法證件,怎麼辦?(三)態度平和:處置醫療糾紛時,要理解患者本人及親屬的心情,態度平和,積極引導。(四)視情處置:對一般醫鬧行為進行勸阻、教育,陳述利害關係。對破壞醫療設施、追打醫療人員的行為果斷制止。對停屍鬧喪的,責令其迅速撤離。
  • 警探號丨黑龍江去年「110」接警620餘萬 超六成是無效警情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黑龍江省公安廳獲悉,在全省2020年接警620餘萬次中,有無效警情380餘萬,佔比61%。2021年1月10日,是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也是全國第35個「110宣傳日」。35年來,110戰線廣大民警、警務輔助人員奮戰在打擊犯罪「第一現場」、維護治安「第一戰線」、服務群眾「第一窗口」,為確保社會平安穩定,群眾安居樂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 全社會共同努力,反對家庭暴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 2015年12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家庭暴力的預防 第三章家庭暴力的處置
  • 家庭暴力傾向的人有什麼表現 帶你分析有家庭暴力傾向人的特點
    不管是任何一段戀愛也好,婚姻也好,每個人都不會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有家庭暴力行為。而 大部分的人都是接受不了家庭暴力的,那很多人就會疑惑了,家庭暴力傾向的人會有什麼表現 呢?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一下這個話題吧!
  • 白雲松洲:「最強大腦」助力,警情同比下降15%
    這是松洲街發揮綜合指揮「智慧大腦」處置警情的又一宗典型案例。據了解,松洲派出所通過打造綜合指揮的「智慧大腦」,實現「三網互聯」,即將公安網、視頻專網和網際網路三網連接。通過公安網,連接公安內部各類情報系統、警綜系統,提供分析數據;通過視頻專網,連接公安視頻專網,整合社會視頻網絡,提供視頻信息。通過網際網路,連接公眾網際網路,提供螢石雲以及其他公共網絡信息。
  • 我國家庭暴力的立法探討
    【摘要】家庭暴力是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一種違反法律與善良風俗的暴力行為。它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在我國,家庭暴力在立法上有很大空缺,家庭暴力引起的案件日益增多。現行的針對家庭暴力方面的法律多是散見於《婦女權益保護法》、《兒童權益保護法》等法律中,具體可操作性不強。
  • 家庭暴力就不是暴力了嗎?
    家庭不是法外之地、家暴不是「家務事」。形成對家庭暴力「零容忍」的社會氛圍,幫受害者打破沉默。為免遭兒子拳腳相向,四川自貢一對七旬夫婦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忍受多年家庭暴力後,浙江杭州一位女士終於鼓起勇氣向有關機構求助;小孩肌腱撕裂被送急診,醫生懷疑孩子遭遇家暴,選擇報警……自2016年反家庭暴力法開始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家暴受害者有了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意識,越來越多的人敢於向家暴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家庭暴力的本質是暴力,反對家暴是對弱者人身權利的保護。
  • 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你可以這麼做
    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今年11月25日是第21個「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2016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對家暴的範疇、預防、處置、人身安全保護令和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規定,這意味著中國的反家暴之路正式法治化。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家庭暴力該怎麼辦?
  • 遭遇家庭暴力,如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其二,社會迅速的變遷,工作壓力劇增,而當這些壓力無法在外人面前釋放的時候,家就成了很多人選擇釋放壓力的好地方,此時,不免就有家庭暴力的滋生。 其三,原生家庭的影響對個人的影響。如果在原生家庭中從小看到父親對母親施暴抑或母親對父親言語暴力等,都會對下一代產生心理陰影。而此時正是下一代處於模仿、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 怎樣才算家庭暴力
    一、家庭暴力的基本定義:家庭暴力通常稱其為家暴,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行為,其法律定義為家庭成員之間因為存在矛盾,或者精神等方面存在問題,導致其中的兩方或多方之間發生毆打、殘害、緊閉等其他傷害性行為,從而導致家庭成員中的一方或者多方受到來自身體、心靈及性等方面的等發麵傷害的一種違法犯罪行為
  • 杭州這區搞了個「雲溝通」刑事類警情同比下降52.94%
    孫書記口中的「雲」溝通,其實是一種非接觸的調解方式,疫情期間,由於長期居家帶來的恐慌、焦慮,造成人們的負面情緒無法釋放,使很多家庭原有的矛盾被激發,甚至升級為家庭暴力。社區經常會接到家庭糾紛調解求助,因為無法面對面溝通調解,大北社區成立了「『雲』調聯盟」,由社區、派出所、物業三方聯動,根據實際情況邀請社區熱心居民參與調解,在不入戶的情況下,以「3+X」的聯動機制,化解矛盾糾紛。
  • 家庭暴力的發生與識別
    近幾年由於相關新聞報導和影視作品的不斷增多,讓家庭暴力這個隱秘的話題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提到家庭暴力,《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馮遠徵所飾演的安嘉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個外表溫文爾雅的男人在家裡卻是一個施暴者。每年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婦女暴力日,在此,我們需要認識到家庭暴力,儘早地識別出有暴力傾向的伴侶,並學會及時應對、勇敢反抗、保護自己。
  • 遭受家庭暴力怎麼辦?
    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講遭受丈夫家庭暴力怎麼辦?希望有所幫助。正在或已遭遇家庭暴力怎麼辦?1、盡最大可能保證自己和孩子的人身安全。如有生命危險,要大聲呼救,儘可能讓鄰居聽到或尋找機會撥打報警電話,留下對方實施家暴的相關證據 。如有必要,可以在家中安裝監控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