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英 祝東 | 穿越小說的情節理路:雙重世界身份與自我——以《夢回大清》為例

2021-12-24 符號與傳媒

作者 | 王小英 祝東

摘要

作為類型小說的穿越小說,在情節構築上沿著對穿越者前後兩個世界身份存在的單方否定、雙重肯定和雙重否定而展開,它為穿越者建構了一個可以比照的雙重身份和人生世界,因此在回答「我是誰」與「我會是誰」這類人生之根本問題上具有獨特價值。穿越能夠改變穿越者自我身份中原先那些無法改變之處,為自我價值的實現提供較大可能,因此可視為反抗平庸的一種方式。但穿越者不屬於穿越世界,缺乏歸屬感,且又受到整個穿越世界關係網絡的制約,其自我在相當程度上仍是不自由的。《夢回大清》通過女主穿越,提供了一種想像性的滿足自我欲望的方式,但其以「夢」的方式來詮釋這一較具邏輯性的穿越歷程,實際上是對現代世界生活和身份在否定之否定後的重新認可。

關鍵詞

穿越小說;《夢回大清》;敘述學;網絡文學;符號學

 

在小說中,某些角色(大部分是主角)因為某種原因而穿越到一個第二時空中的故事並不少見。從時間上看有向後(如《步步驚心》)、向前(如《九五至尊》)和平行時空穿越(如《重生歐洲一小國》)的;從空間上來看有同地、異地和架空的;從主角性別和數量上來看有女穿(如《夢回大清》)、男穿(如《新宋》)、單個穿(大部分穿越小說)和多個穿(如《史上第一混亂》)的;從穿越的身體狀況來看,有純靈魂穿越(肉體摒棄、或被他人控制、或對調、或成為植物人),靈魂和肉體齊穿(肉體或損傷或變化)的。穿越模式並非在網絡文學中首次出現,可以說《紅樓夢》中的石兄便是較早穿越的角色,馬克吐溫的《康州美國佬在亞瑟王朝》也是一個典型。但如此多的穿越種類,如此多樣的穿越小說是在中國網絡文學興盛中出現的。關於穿越小說,很多研究者注意到其建構自我(如馬季的《穿越文學熱潮背後的思考》),以及由此帶來的心理補償或治療功能(如陶春軍的《「穿越小說」夢回大清的歷史想像與心理補償》,楊林香的《青年青睞網絡「穿越」小說的深層原因分析》),也有人從文學性的角度指出目前穿越小說的同質化、粗糙化現象和未來可能拓展的方向(如程振紅《「夢回大清」之後:網絡穿越小說向何處去》)。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問題是,關於穿越小說的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適應於整個的網絡小說,網絡小說中普遍積聚著願望−情感共同體,穿越和非穿越類的區別何在?假如都是提供一種心理補償,穿越和非穿越所能提供的又有何不同?

應該說,小說中能不能穿越已經不再是個問題,通過什麼方式穿越,穿越到什麼時空也不是一個問題。穿越小說的根本在於建構了一個可以比照的雙重身份和人生世界,穿越角色不屬於這個世界,他與眾不同,卻又擺脫不了這個世界的桎梏,是龐大的社會群體中的一員,這是自我生存處境的一种放大化展現。這種自我和主體性的悖謬產生於日常生活,但在穿越小說中能以一種更直觀形象的姿態來集中展現。從形而下的層面講,穿越小說的確是獲得快感、滿足自我的一種幻想手段,但從形而上的層面講,穿越小說未嘗不是對自我主體性可能的一種探討,關於自由的可能限度的一種嘗試。因此就小說類型上而言,它比其他小說在思考「我是誰?我會是誰?」這些人生之根本問題上更為通徹,也帶有較強的主體哲學意味。因此,本文嘗試通過對一部代表性的穿越小說的情節模式的分析,來理解闡釋通過穿越所提出的哲學命題,以便抓住穿越小說之根本。之所以選取《夢回大清》作為分析案例,最大原因在於其奠定了很多穿越小說的基本情節架構。

1 穿越的情節構築:自我的背景世界挪移

從敘述方位上看,《夢回大清》主體部分採用的是第一人稱自我敘述,敘述者「我」(穿越前的薔薇穿越後的茗薇)講「我」穿越之前後、重點是之後的故事,敘述者和視角人物合一(大部分網絡版也只有這部分內容)。圖書版的番外篇中也有以主角外的他人作為敘述者,講述大致相同的故事予以補充,主角外的敘述者有五位,四男一女,四位男性敘述者中有三位是與主角有情愛糾葛的王爺,一位是王爺的貼身僕人,女性敘述者是王爺的福晉。①圖書版的敘事安排在某種程度上有點類似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但所達到的效果全然不同。如果說《喧譁與騷動》通過不同的敘述者和敘述視角講述互相衝突的同一故事,製造出復調效果的話,那麼《夢回大清》則是通過不同的敘述者來肯定加強同一故事的同一傾向,增加主角的人格魅力。因此,類似的寫作手法,《夢回大清》仍然屬於獨白小說——我眼中的「我」與他人眼中的「我」是一致的,無論是「自拍」還是「他拍」都是一個美好的「我」。這在撫慰那些通過代入「我」獲得滿足的讀者身上具有較強的肯定意義,但從敘述美學的角度來看,卻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小說中只有女主的單一主體性,他人是一種輔助性的存在,缺乏獨立的人格。這也是大部分穿越小說的弱點,或者說其敘述方位上的乏善可陳之處。

 

但《夢回大清》在情節構築上,有自己作為穿越小說的程式特點。由於小說的單一主角設置,使所有的情節都圍繞著主角人物展開,遵循著線性結構,簡明易辨。小說的起點是穿越前現代世界的薔薇,穿越後清朝的茗薇是現代世界中薔薇的對立面,也是對其生存狀態的否定,清朝的茗薇構成了穿越後故事發展的邏輯身份起點。情節在這兩個對立的基本項之間展開,自我的建構也在其中書寫。趙毅衡在分析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時提出的龍樹「四句破」圖式(見圖1)[1],十分適合理解這種情節構築模式。

 

《夢回大清》的整個小說發展都圍繞著女主的生存展開,因此,我們可以將現代世界裡的女主存在狀態作為正項A來理解,之所以選取其作為正項而非負項,主要因其是小說情節展開的邏輯起點。穿越後的茗薇,就成為正項的負項B,身為清朝貴族小姐的茗薇的存在狀態否定了薔薇的現代世界身份。但之後茗薇在古代世界中所有活動的身份依託,都已不再是以前的茗薇,也非純然的薔薇,而是介於二者之間,屬於既正又反的複合肯定,她憑藉這種既正又反的雙重身份和偶遇巧合,受諸位王爺的青睞,也成為姿色並不出眾卻靠氣質取勝的一枝獨秀。不過身處古代社會關係網絡中,被羈絆牽制卻不能遊刃有餘,這種因雙重身份帶來的傲嬌逐漸被挫傷。飲鴆自盡成為情節發展中的關鍵節點,也成為穿越後第一次對穿越世界的否定。自盡未死,隱居養病的茗薇,避世離俗,是自我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調整。自我的調整和離群索居,一方面使得她不同於之前帶有薔薇色彩的茗薇,另一方面她的獨居方式,作為八爺唯一的愛人與其共處,並掌管其內務,又使得她不同於現代世界中作為職業女性的薔薇及古代世界裡作為丈夫眾多女人之一的妻子,即其處於非正非反的狀態。

 

非正非反的狀態直至茗薇的死亡,薔薇的甦醒成為小說的終點。小說的上下兩部,沿著這條線索,前進又折回,情節進展邏輯與身份自我建構融為一體。其中推進的動力因素在於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每一種推進都是對之前的否定,方式即如圖2所示。故此,把握了這種情節演進方式也就把握了小說的主旨。小說中間環節穿插的種種與諸王爺和女子的糾葛,其實都是填充其中的、為配合實現女主價值而生發出來的事件,它可以多到無限,也可以大幅減少。同理,關於該類小說的任何情節介紹,都是人物列舉式的,對其中的脈絡發展語焉不詳的原因即在此。而在小說最後,薔薇在現代世界的重新甦醒,表面上看是回歸,其實是雙重否定之後自我認識達到的新境界。小說的自我書寫嚴密地縫合在了這種情節邏輯之中。

2 穿越前後的身份比照:重新謀劃自我

穿越小說中穿越的原因很多,或事故,或做夢,或意念幻想。但穿越者有一點是共同的,即身體可以不穿越,靈魂必須穿越,否則就沒有辦法說穿越後的「我」就是穿越前的「我」。這種以我的意識連續性來確認自我一致性的方式,正是笛卡爾以來奠定的理性主義傳統。自我的同一性在於意識的連續性中,而不是在身體的連續性中。因為意識的連續,所以「我」儘管到了另一時空,仍舊是來自原來的那個「我」。這也正說明,穿越小說表面上看來有胡說八道的嫌疑,但其核心仍是理性的。

 

只是穿越和不穿越有一個區別,穿越後因為新的身份,有更大的自我重塑可能。因此,穿越後面臨一件重要事情——重新認識自我。「自我必須在與他人,與社會的符號交流中確定自身,它是一個社會構成,人際構成,在表意活動中確定自身。而確定自我的途徑,是通過身份。在具體表意中,自我只能以表意身份或解釋身份出現,因此,在符號活動中,身份暫時替代了自我。」[2](340−341)穿越後的自我能夠是什麼樣,依賴於穿越後的新身份。因此,穿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判斷自己的新身份。認知的獲得既需要通過自己的觀看,也需要通過他人的告知,它是一個基於自己原有經驗之下的符號學習階段。於是,在很多小說中就出現了照鏡子(或是水中倒影)這一場景,《夢回大清》如此敘述:

 

心裡納悶萬分的我決定先找到小秋再說,回身想出門,眼光不經意一掃,我一愣。左手牆邊放著的一個銅鏡裡映出了一個身影,應該是我。走近前看看,沒錯就是我,可是這長辮子是誰的呀?我一低頭,抓住辮子狠狠地扯了一下,媽呀好痛!眼淚頓時流了出來,我和鏡子裡的人影大眼瞪小眼了半晌,沒錯,除了這張臉沒換,頭髮、衣服這都不是我的……我低頭看著衣服樣式,是清朝的沒錯,好在沒去別的時代。相對而言,我對清朝的人物、歷史還熟悉一些。可我還是不明白,我這是整個人過來了,還是借屍還魂?[3](3−4)

 

照鏡子是個重要的隱喻,也是一個人確認自我的重要階段。「鏡像,是一種釋義者與發出者具有同一身份的自指性元符號。簡言之,鏡像是』符號自我』的基本形式。」[4]「鏡像」是確立自我和主體身份的一個重要途徑。鏡像是確認「自我」的重要憑藉,人通過照鏡子的行為,建立一個自我形象。但在拉康那裡,鏡像階段發生在嬰兒期,「從表面上看,主體的建立依賴於自我的異化;但事實上,自我的建構既離不開自身也離不開自我的對應物——他者,而這個』他者』就來自於鏡中自我的影像,是自我通過與這個影像的認同實現的」。[5]嬰兒通過認知特殊的「鏡像他者」來確立自我,這是自我意識覺醒的標誌之一。

 

不過,不管在何種穿越小說中,穿越者都具有覺醒的自我意識,他們已經不再處於不能識別「鏡像他者」的嬰兒階段。然而,他們仍然需要依靠鏡像來辨別穿越後的自我構成。這就是穿越者身上才可能出現的人的「第二鏡像」階段。因為有了第一鏡像階段的經驗,處於第二鏡像階段的穿越者能夠更加嫻熟地內化面前這個「鏡像他者」:臉和以前的相同,頭髮、衣服不同。穿越後的「我」面對鏡中之「我」的衣服,很快調整了自我認知——這是一個清朝的「我」。認知自反是對自我以及相關社會文化資源進行內在審視定位的問題。銅鏡中的形象這一像似符號(icon),為穿越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身份認同起點。作為「他者」的鏡中人的服飾符號是清朝的,藉由這個他者符號,主體也將自己的新身份定位於清朝。清朝的歷史知識恰是主體已有的知識體系中較為熟悉的,意味著有較大的人生便利。鏡像屬「自反性元符號」,具有元符號的評價功能,並且也是個體自我定位於社會文化中的標記方式之一。經由第二鏡像階段,「我」逐漸領悟了自己新的身份處境。這既是經過自我內心對話獲得的,也是經由對過去和現在的審視做出的判斷。其中,對自己身體的觀察和判斷對自我認知起到了很大作用:「身體被看成是一個符號象徵系統、話語途徑,作為一種表意資源和言說方式,身體與語言構成同質的符號網絡,生產抽象的意義並賦予社會行為者特定的社會地位。」[6]雖然臉未變,但身體的其他符號,如頭髮和服飾作為符號象徵系統,卻在幫助穿越者認知自己的身份處境中迅速地發揮作用。

 

《夢回大清》的主角茗薇具有兩個世界的身份:一個是現代社會中的普通白領女性薔薇,從事會計職業,工作繁忙,年齡25;一個是清朝康熙四十年間戶部侍郎、正白旗英祿之嫡長女雅拉爾塔·茗薇,年芳16。來自兩個世界的「我」,性別一致,但在出身、朝代、年齡上差異都頗大。從個體在其所植根的社會群體中的結構性地位來看,穿越到古代去,茗薇的社會身份明顯提高了,普通女子變成了貴族小姐,需要自食其力變成了坐享榮華富貴。從年齡上看,穿越後的心理年齡遠超其身體年齡,心智更為成熟,身體卻依舊年輕。再考慮到穿越所關涉的兩個時代的關係,我們會發現穿越者更是佔盡了歷史的便宜。她對歷史人物的命運諳熟於心,穿越後對社會的把控度遠超穿越前。於是,穿越後這種身份處境及個人能力的提升,或許能為自我實現提供更為廣遠的可能。

 

相較之下,穿越前的自我,在既定身份的限制下,可選擇性有限。除卻庸碌的上班生活外,「我」最大的意義來源就是遊覽古建築景點。在這種社會結構中,追尋自我可能只是一個虛空的口號,謀生之人生重負便將自我圈進一個狹小的牢房。由此,自我的充分實現,需要依託於一個不用為維持低層次生存而耗費大量精力的新身份。穿越正是達成此目的的手段。

 

穿越後的「我」之所以是穿越前的「我」,關鍵在於意識的連續性。小說中關於自我的認識,可以說是笛卡爾和洛克式的理性認識。薔薇的意識被移植到清朝的茗薇身上,穿越前的薔薇和穿越後的茗薇因為有了意識的連續性,於是具有了同一性。這種同一性在《夢回大清》中也表現在身體的連續性上,但在有些小說中已經僅僅表現為一種意識的連續性上。也就是說,意識的連續性是確立同一自我的必須條件。這種關於自我的認識正是笛卡爾以來所奠定的將自我意識視為個人同一性的傳統。小說所敘述的主要事件都發生在穿越到清朝後的茗薇身上,選秀、與諸王爺之間的糾纏、嫁於十三王爺、被賜死、被營救、生子等等,但這個茗薇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薔薇,雖然身體一樣。通過穿越,原先的「我」逃離現代社會結構中強加於「我」身上的種種渺小,逃離了卑微的處境,進入到一個新的社會網絡中。這是從自我的意識的連續性來看「我」的改變。然而,從身體的角度來看,「穿越」可能並非我們所想像的那麼荒誕不經。茗薇的身體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只是大病一場後,她的性情變了,她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她,她開朗、樂觀,具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更重要的是她更富魅力和對未來的判斷力。這難道不是每個人身上所希冀的一種良好的轉變?所以,從自我意識的連續性上來看是穿越,而從身體的連續性上來看,則是一種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是一種美妙的想像。

 

假如穿越只是為了逃離,進入到之後的非凡人生,那是對穿越小說作簡單化的理解,因為穿越的要義不在於到了穿越後的世界,而是在於帶著穿越前的思想意識在穿越後的世界中追尋自我。製造非同尋常的人生幾乎是大部分網絡小說都極其擅長的,穿越和非穿越的區別在於單一世界身份和雙重世界身份。在前一世界中形成的世界觀和自我意識,在後一世界中繼續發揮作用,並且影響其在後一世界的人生抉擇,影響其自我追尋,這才是穿越之特異所在。

3 存在中尋找本質:歷史潮流中的自我選擇

「自我同一性問題,無論是在每一個具體情形中,還是作為一個一般問題,都是一個決斷的問題,即決定在諸多可能的特徵(而非必要的特徵)中選擇何種特徵作為自我同一性的標準,而且,這一選擇並不只是哲學家們要做的選擇,而是每一個人在他或她的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或某些時候要做的選擇。」[7](268)小說中,穿越前的薔薇之自我乏味的緣由,不在於做何種選擇,而在於沒有什麼有意義的選擇:

 

天天都是這樣無味且繁瑣的工作,何時才能脫離這些無聊的財務報表和分析,過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呢?哪怕,全然未知……[3](1)

 

薔薇在現代世界裡的意義缺失感,來源於繁瑣忙碌無聊卻必須的工作,人被工作所掌控,自由缺失,自我幾乎完全被社會所規定。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諷刺性地用「常人」來稱呼那些被集體的社會同一性決定的一般人:「此在作為日常共處的存在,就處於他人可以號令的範圍之中。不是他自己存在;他人從它身上把存在拿去了……這個誰不是這個人,不是那個人,不是人本身,不是一些人,不是一切人的總數。這個『誰』是個中性的東西:常人。」[8](147)他主張擺脫日常此在的作為他人的自我,尋找「本真的」自我。這種個人主義式的自我追求有著久遠的歷史傳統,但在一個具體的人身上卻顯得較為虛妄。虛妄部分來自於生存壓力之下的迫不得已和沒有勇氣,部分亦來自於作為群體之一員的個體思想與物質之貧乏。薔薇穿越後的新身份,解決了物質貧乏帶來的生存困擾,同時也因為時空的挪移,她原先具有的司空見慣的現代觀念思想,被放置於古代社會環境中,從而有了新意。換言之,思想沒變,人沒變,變的只是外在的符號身份,人際網絡關係和世界,那麼人可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自我?小說便是以穿越的方式回答了這一問題。

 

自我是通過選擇來決定的,穿越後的「我」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和表哥相好的茗薇,而是來自現代的一個熟女,因此思維方式和選擇決斷也就截然不同。而這種不同,恰是「我」氣質出眾之重要表現。如「我」在海子邊偶遇十三阿哥,稱其為「小鬼」,發現他額頭有傷之後,主動用手帕為其擦拭,互相推搡鬥嘴。這種明顯出自現代人處事方式的行為符號,在清朝的時代語境中,的確顯得特立獨行,也造就了這一語境中的獨特自我,儘管這一自我放在現代社會只不過是庸常自我罷了。擁有現代思想的「我」置身清朝這一時代,從而在符號行為上特立獨行,具有高度的個體性。令人可悲的是,這種個體性,原來是另一個世界的社會性而已,所有在穿越社會中表現出的「卓越之處」,都來自於穿越前世界的習慣性訓練和知識獲取。如茗薇的吊鍋子(火鍋帶來的靈感),王爺府的庭院建設主張(裝修知識)和帳目核查(另一個世界中會計身份帶來的好處),對各位王爺性情的了解(來自學校學習和歷史類電視劇),都不過是現代世界平常人所具備的文化素養和能力罷了,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正因為穿越,古代和現代之間時間差和觀念差的出現,另一個世界裡「自我」身上「社會性」的一面成功蛻變為「個性」和「獨特性」的一面。所以假如只有一個人穿越的話,這種獨特性還可以被他人視為「特別」,如果多人穿越,穿越者在異世界相遇,就很容易識破對方,而穿越小說也很容易落入搞笑和戲謔類,如《史上第一混亂》便如此。所以,穿越要嚴肅,基本上要遵循一人穿越、性別一致的穿越傳統。值得注意的是,穿越者的「個體性」在另一個世界很容易就被「認可」,而不是被「拒絕打壓」,這當然是一種美妙的想像,低估了古代世界「傳統」的力量,觀念的固執,暗中假設了部分有識之士對「現代理念和行為處事方式」的渴慕之心,而不是拒斥之意。也即,穿越世界裡的其他人對穿越者的奇思異想、怪異行為,既感到神秘,同時也「買帳」,所以穿越者的個人價值的獨特性才能夠得以存在下去。這大概也正是穿越小說飽受詬病之處,明明是一個各方面都極其普通的主角,因為穿越,在另一個世界就叱吒風雲,這不是「白日夢」麼?這種批評不無道理,穿越者的特異之處正是另一個世界中的「庸常」之處。然也正因如此,穿越小說在表達普通人的企望時,能很容易抓住人。穿越者穿越前的處境,正是「常人」都有的,然而「常人」居於現代日常世界,並不意味著是一種「安居」,心靈和精神未嘗不試圖超越,「浮士德」式的痛苦困擾著大多數。正因有這種困擾,所以才有「穿越」的需求和衝動。《夢回大清》中的茗薇,正是憑藉這種個體氣質的出眾(即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普遍性),和對未來歷史走向的熟稔,使得自己贏得眾多異性的青睞,同時也收穫多人的仇視。

 

在《夢回大清》中,茗薇在情感上面臨的第一選擇出現在後來成為皇帝的四爺與其忠實輔佐者十三爺之間,她選擇去照顧誰也就選擇了以後和誰繼續發展感情(十四章《兩難》)。對於兩者的發展前途,她是瞭然於心的,因此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可以說也是思慮較為成熟的。她的選擇決定了她作為女性的自我的一部分。之後延續下來的在二者之間的選擇還有幾次,但她都秉持了之前的選擇,傾向於較為單純熱情的十三,避免造成兩兄弟之間的芥蒂。能夠在身份、地位、才貌都出眾的兩位王爺之間進行情感抉擇,這是穿越帶給女主角的機遇,也是穿越尤其是女性穿越小說反抗平庸的關鍵。在以女性主角穿越居多的清穿小說中,大部分會選擇穿越到康熙朝,主要原因恐怕就是康熙兒子眾多,選擇餘地也最大。不論是所謂的「四爺黨」「八爺黨」還是「十四爺」黨,都不過是將情感選擇放在重要的歷史人物身上罷了。

 

借用網友對《夢回大清》中人物的評價可以反過來看女主的選擇境遇。

 

如果說小薇是個甜蜜的陷阱,那麼十三在井水裡泡著,十四在井當中懸著,八在井蓋邊守著,九、十在井邊向裡望著。而四,已經沉在井底——不僅判了死刑,還永世不得超升。  ——網友:小蝴蝶翩翩②

 

這段話比較準確地表達了小薇的情感處境。她的情感有主動選擇的成分,但更多的表現為一種吸引力,吸引眾多王爺來追逐她,而她只負責選擇接受與否,因此她是一個「陷阱」。她的選擇不是去追逐,而是選擇讓誰來陷進去,給誰以情感慰藉。穿越後的女性依舊是被動矜持而又充滿渴望和欲望的,性別的這種社會定位並沒有因為現代人穿越到古代而有實質性的改變。

 

女主小薇能夠將眾王爺吸引在自己身邊,並做出自己的選擇,她已經在選擇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自我實現。而從性別心理學來看,「男人自我價值感來源於自我定義,具備『工具性心理特質』。所以男人較重事業成就、能力、地位、報酬等,男性藉助事業的成就和他的能力來建立自尊心,婚姻家庭只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因此,男人一般很少主動去改善關係,或比女人更容易結束一段關係。而女性自我價值感的來源是愛的關係,她們有『情感性心理特質』」。[9](90)所以,女性文本身份的穿越小說中,尤其強調實現情感價值,也可以將其理解為對現實的一種補償:「穿越到清代『後宮』的目的當然是多種多樣的:擺脫現實世界中卑微的處境,實現個人的『成功』夢想,當然是穿越者的重要企圖之一;但將現實世界中城市女性青年情感缺失的問題,轉化為對『灰姑娘』故事的執著追尋,從而尋找一份現實世界中已無奢望的盪氣迴腸的完美愛情,顯然,更是壓倒一切的想法——這正是與她們的穿越衝動絲絲吻合的。」[10]女性的價值更在於情感方面,而非其他。從敘述方位上來看,小說主體部分採用的是顯身敘述者加主要人物視角,正是為了能夠更加充分地表露女性主角的想法、心跡、情感等。與夏綠蒂·勃朗特的《簡·愛》採用此種方式具有同樣的理由,焦點人物(focal character)能夠佔據絕對優勢的地位,敘述主體和人物主體合一,敘述距離縮短,形成女性敘述話語的權威。但也因為人物作為敘述者給小說帶來諸多限制,為了能夠更清楚地推動情節的發展,小說安排了眾多的女主角不小心「偷聽」的環節,以此來補全故事,加重敘述者對事件的把控能力。

 

或許正是基於女性的情感性心理特質,《夢回大清》的番外篇有意提供了其他幾位敘述者的敘述,在這些敘述中都共同肯定了一件事,即茗薇是獨一無二的,值得各位王爺爭取她的愛。這種做法是在避免只從小薇的第一人稱視角出發敘述所造成的太強的主觀性現象,從而證明小薇的確受到眾多王爺們的青睞,因為自我終究是在與他者的對應格局中存在的。從作為具有自指性的鏡像他者到作為他人的他者,自我意識和自我實現始終需要一個參照系,需要一個關係網絡。也正是在這種關係網絡中,「存在的主體不斷地處於成為(becoming)的狀態之中」[11](8)。「成為」意味著需要一個過程,也意味著即便在穿越小說中,自我價值的實現依然要遵循某種基本原則。

4 自主與否:人生的可控與不可控

《夢回大清》的結尾是小薇在穿越的世界中被賜死,然後在現代社會又重新甦醒,穿越時期的生活如同夢境一般。這樣一種結構,將穿越故事在時間鏈上嵌入故事主人公昏迷時段。「結構不是敘述藝術本身的內在要求,而是敘述藝術作為人類交際工具的社會功能的要求,是推動敘述中的情節起承轉合的力量,是展現一定的價值觀,而結局就是價值判斷。如果敘述世界是現實世界被分割後的縮影,那麼結局的是非判斷,懲惡揚善,就是對世界的宣判,只是在這裡扮演上帝的是敘述者自己。」[12](174)因此,任何敘述都包含有一種倫理判斷。有意思的是,如果說穿越到清代,是在「反抗平庸」的話,那麼結尾卻是「對反抗平庸的反抗」。在《夢回大清》的兩個世界中,薔薇在現代社會的昏迷,意味著其生命在清朝的進行,而在清朝的喪命,意味著她在現代社會的甦醒。穿越以茗薇作為清朝女子的選秀活動開始,結尾以她結束古人生命、活著回到現代社會結束。如果說穿越是對自己在現代社會的個體生活不滿意的話,結尾就是對現代社會生活和觀念體系的重新肯定。這樣一種結局安排並非個例,在「夢回」之類的穿越小說中都如此,而在「非夢回」之類的小說中,也有不少以失敗告終,如《新宋》,個人的力量無法力挽狂瀾,個體自我之自由在任何一種情形之下都始終逼仄有限。

 

穿越後的身份改變,為反抗平庸生活奠定了基礎:只有貴族女子才有可能選秀,只有通過選秀這條途徑,女子才有機會接觸權力核心的王家子弟,而這些王家子弟正是左右歷史進程的一群人。於任何一個社會的芸芸眾生而言,個人都需要承受各種規則的限制和承擔各種期望,自由選擇的幅度有限。穿越不過是反抗平庸生活的方式,但是穿越後的人生就是一個理想人生嗎?穿越後的主人公實現了身份地位的提升,有機會參與更宏偉的事業,或者與優秀的男人們發生愛情,但並不等同於隨心所欲,盡隨人願。關於這一點,《夢回大清》多有表述。

 

最初穿越過去時,女主角有一種看熱鬧的感覺,如第四章《相逢》中茗薇碰到諸位王爺時,如此敘述:

 

說來也怪,剛才萬分激動的心情這會兒竟然平靜了下來,可能因為我來自未來,說是看透了事情也好,還是自身有著置身事外的感覺也好,對著一群我已知他們命運如何的人,我有著很超脫的感覺,有點兒像看戲,只是自己置身其中罷了。不過,我還是暗暗提醒自己,儘量不要影響歷史,說話做事都要小心。[3](28)

 

「我」和這個世界的關係,不同於我和現代世界的關係。在現代世界裡,未來的一切都不可控制。但在這個世界裡,「我」知曉他人的命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對很多即將發生的事情都心裡有數。並且,並無出眾外貌的茗薇之所以能在後宮佳麗中脫穎而出,憑藉的正是在現代社會形成的習性、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比如在湖邊隨意戲水,動手為十三阿哥擦拭傷口,講劉寶瑞的相聲,教下人們吃火鍋,用現代的裝修理念進行上下水管改造等。作為後來者,茗薇洞悉歷史的走向和他人的命運,因此在處理各種事情時有一種先知先覺者的姿態,所以,可以說她亦古亦今。她小心翼翼地維護著既定的歷史軌跡,竭力避免因為自己的到來造成改變,這種情形可以說是對歷史的尊重,但同時也可以理解為要牢牢抓住對生活的可控感,因為如果不能讓歷史照著原先的軌跡運行,自己知曉的歷史也就會演變成另外的樣態,自己的歷史知識也用處不大。儘管如此小心翼翼地不去破壞歷史,但穿越後她個人的命運卻是歷史中沒有寫明的,也是穿越中的個人所無法知曉的。因此,儘管歷史不需要重新書寫,但穿越到歷史中的個人是處在書寫中的,她的未來需要探知,她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女性需要填充,她並非一個being,而是一個becoming。

 

馬克思講,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從最初與穿越世界的疏離,到後來的親近,茗薇都竭力保持一種靜觀其變的姿態。不過,人無論在何種社會,都需要在與人的交往中確定自身。當茗薇被定為女官的時候,她就已經開始意識到她的命運更多的是由他人來決定。在鄭春華以命運來解釋自己的人生的時候,茗薇還很不以為然,認為命運不過是一個藉口罷了,很多事情都是自找的。但當她在這個世界沉浸得越久,她就越感受到自身命運的不可知:

 

最重要的是,胤祥邁出這個大門的一剎那,他還是光明正大的十三貝子,鳳子龍孫,從不曾改變。而我呢,我到底是誰……[3](355)

 

在可控的歷史世界中,唯有一人是不可控的,這就是穿越過來的自己。因此,「我會是誰」的問題仍舊得不到解決。茗薇不屬於既有的社會類別範疇之中:既非古代人,又非完整意義上的現代人;既非來自貴族之家的人妻,又非出身平民的小家碧玉。所以她不能被放入任何既有的類別中去理解其意義和主體性,而要從整個敘述所建構的關係網絡和符號實踐中去理解。她不接受名義上她出身的家族,對父親英祿及兄弟姊妹始終充滿警惕,保持相當的距離,然後開闢了屬於自己的關係網絡。可她始終孤獨,有忠實的丫頭,但沒有知心朋友,即便與她關係最親密的男性,也始終不能交心。拉康認為經歷了鏡像階段的原型自我以想像性的關係走向世界。「他人是另一個自我,這說明自我與他人之間是一種想像的主體間關係。鑑於自戀性的在場,這一想像的主體間關係不可避免地表現為一種你死我活的爭鬥。自我自戀認同他人,就是想把他人作為對象捕捉其中,就是企圖取而代之;同樣,他人自我也無時無刻不在期待著取代作為其他人的自我。」[13]然而問題是,即便在小說中,女主角也不太可能永遠呆在想像界,必須要進入象徵界。

 

而這個象徵界的關係網絡,參照基本的歷史框架塑形,因這個框架本身包含眾多對立和衝突,因此置入其中的穿越者勢必要進入這個你死我活的網絡,進而其命運也就必然受到整個關係網的影響。只要主要人物性格遵從基本的邏輯發展,「我」就必然面臨重大的取捨,而未來也就成了未知數。穿越雖然超越了現代社會中的身份禁錮,但進入古代社會,也面臨種種束縛和無可奈何。在《夢回大清》後半部分中,小薇過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禁閉生活,也可以理解為對這種鬥爭的逃避。歷史穿越小說不太可能是童話,灰姑娘也不太可能與王子永久地生活在一起。較有深度的穿越小說,最終的結局都逃脫不了夢醒時分。身份逃脫和歷險的結果是進入另一個束縛更緊的網絡,主體性的張揚是妄想。所以,小說最後的結尾是夢醒了,茗薇又回到現代變成了薔薇。如果說穿越是對此在世界因空虛而引發的存在主義焦慮的否定,走向另一種世界的話,「當主體第二次回到此在世界並創造符號時,這些符號便具有了存在意義,因為它們反映出了主體超越之旅的意義」[14]。清朝的茗薇回來變成現代的薔薇之後,對穿越前已經頗感厭倦的普通白領生活有了新的認識:「這次疑似穿越帶給我的最大好處就是學會了隨遇而安,清朝我都能活下去,更不用說我一直生活著的現代社會了。」[3](538)對現代社會平凡忙碌生活的新認識,正是建立在之前對這種生活的否定,也即通過穿越到另一個世界進行過生存體驗的基礎上才得以產生的。

 

心理學家埃裡克·埃裡克森提出,青少年階段是身份認同危機最易發生的階段,只要有危機存在就會產生種種解決危機的辦法,而通過虛構符號敘述文本進行探索不啻為一種途徑,試圖穿越便是青少年游離身份和心態的一個直接表現,穿越小說的產生有其必然性。但從《夢回大清》穿越的結果來看,穿越也不過是作為「夢」的穿越,肯定的反而是自己現代社會的這種平凡生活。穿越的最後是再穿回來,以新的眼光重新認識生存於其中的世界,表面上看似乎沒什麼意義,但實際上是重新面對人生,是雙重否定之後對現代生存狀態的重新認識和理解。因此,穿越小說或許會隨著社會思潮的變化而漸漸失去往日的繁盛,但它能夠作為特定年齡階段的人想像性地反抗平庸、嘗試更多可能的方式,決定了這種類型小說自身獨特的存在價值和意義。

 

注釋:

①《夢回大清》最早在晉江文學城連載,但並不完整,網上流傳的各種版本,雖然情節基本一致,但在具體的語言表述和標點使用上有一些差異,也不太規範。因此,本文以瀋陽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夢回大清》作為分析版本,文中所引小說文本均出自於此。 

②http://www.baike.com/wiki/%E6%A2%A6%E5%9B%9E%E5%A4%A7%E6%B8%85,查詢時間2015年10月10日。

參考文獻:

[1]趙毅衡.敘述在否定中展開[J].中國比較文學,2008(1):54−56.

[2]趙毅衡.符號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3]金子.夢回大清[M].瀋陽:瀋陽出版社,2010.

[4]胡易容.論鏡像:意義奇點與符號演繹[J].中外文化與文論,2015(2):50−62.

[5]劉文.拉康的鏡像理論和自我建構[J].學術交流,2006(7):24−27.

[6]唐青葉.身體作為邊緣群體的一種言說方式和身份建構路徑[J].符號與傳媒,2015(1):53−64.

[7]羅伯特·C·所羅門.哲學導論[M].陳高華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

[8]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陳嘉映,王慶節譯.北京:三聯書店,2006.[9]陸正蘭.歌曲與性別[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0]董麗敏.性別、「後宮」敘事與影像意識形態[J].文藝爭鳴,2011(12):121−130.

[11]趙毅衡.廣義敘述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

[12]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13]黃作.從他人到「他者」——拉康與他人問題[J].哲學研究,2004(9):64−70.

[14]魏全風.符號與存在[J].符號與傳媒, 2011(1):205−209.


本文刊載於《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

編輯︱李欣寧

視覺︱歐陽言多


往期精彩:

蘇珊·英格拉姆 | 這真有點可笑:對《紅磨坊》五顏六色的後現代批評

唐小林 | 演述與講述:符號敘述的兩種基本類型

書評丨譚晶晶評方芳譯《奇幻文學導論》
符說 | 「打工人」火了,打工人沒有

青銅藝術 | 巴蜀符號:符號梳理(六)

相關焦點

  • 【言情小說推薦NO.30】夢回大清
  • 夢回大清2020年播出時間 夢回大清電視劇主演人員名單陣容
    夢回大清,是根據作家金子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是很多觀眾都非常期待的一部劇。夢回大清什麼時候播出?原著小說叫什麼名字?  夢回大清2020年播出時間:  雖然電視劇《夢回大清》的播出時間暫時還未公布,但在微博上有發布概念預告,相信該劇很快就能播出了,大家只需靜待官方消息即可。
  • 作為清穿題材鼻祖的《夢回大清》的劇版《夢回》,應該打幾分?
    作為一名穿越文學的愛好者,這些年來,陸陸續續看了太多的同題材作品,也欣喜看到了一些優秀小說被改編成了影視劇作品,但說心裡話,其實一直有一個執念,一個至今已經存在了十四年的執念,那便是我人生所接觸的第一本穿越題材小說,由金子創作的《夢回大清》,卻始終未見影像化,可以說是相當遺憾又望眼欲穿了
  • 唐人影視繼《步步驚心》之後要開拍清穿小說鼻祖《夢回大清》啦!
    它就是——《夢回大清》。@祈乙:是我的第一本穿越小說最重要的是,《夢回大清》這本小說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是清穿小說鼻祖,更因為《夢回大清》的出現,基本確定了隨後大部分清穿文的基調。 《夢回大清》將由古裝電視劇第一廠牌——上海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製作開拍!李國立擔任總監製,蔡藝儂擔任總製片。
  • 《夢回大清》:為什麼如此敗壞好感度呢,李蘭迪清秀形象崩塌?
    《慶餘年》之後實在是不知道要看什麼劇了,看到李蘭迪的新劇《夢回大清》開播,一時間激動不已,還記得她曾經氣質溫婉女學霸餘周周的角色,還記得她天真浪漫善良的文藝女青年蘇桃一角,帶著滿心的歡喜,播放了《夢回大清》。然而,觀後感四個字形容,「一言難盡」,只想仰天長嘯「啊」。
  • 《夢回大清》糊了,但2020年的老公有了
    都說「清穿」小說有三座大山,《步步驚心》、《獨步天下》,和《夢回大清》,其中《夢回大清》2004年在晉江原創網首發連載後,就以三百萬以上的點擊率和1500萬分躋身積分榜前列,被稱作是「清穿」屆的鼻祖。而改編自該小說的網劇《夢回》,則是由《步步驚心》的原班人馬時隔八年之後的重磅打造,目標是把它做成比肩《步步驚心》的爆款。12月初《夢回》在發布了首輪概念版預告片之後,便迅速佔領熱搜,瞬間累積1.5萬的討論,3.1億的閱讀。可以說,開播前所有人都對《夢回》翹首期盼。但開播後,這部劇卻迎來了罵聲一片。
  • 《夢回大清》定檔,時隔八年,它能成為第二個《步步驚心》嗎?
    12月4日,由唐人影視出品的網劇《夢回大清》正式更名為《夢回》,並放出概念片花引發網友熱議,而就在12月9日《夢回》正式定檔。
  • 以《步步驚心》為例,看當代小說清穿文的新言情模式
    這部作品是改編自桐華的同名網絡小說,而早在改編成電視劇之前,這部作品已在晉江文學城掀起了一陣清穿的熱浪。2004-2005年,晉江文學城出現了被稱為「清穿三座大山」的言情網絡小說,分別是《夢回大清》《步步驚心》《瑤華》。
  • 【連載小說遊戲】穿越千年之夢回絲路(大結局)
    為我匈奴保護之下,為女王殿下生日慶典,為西域各邦昌盛,特派我等前來祝賀。」女王:「承蒙厚意。」千修炫耀:「這是大單于送的禮品,請女王殿下過目。」胖都尉:「天啊,這麼多稀世珍寶!」莫寡:「價值連城!」一位大月氏官員:「匈奴人究竟打什麼主意?」千修:「不記前仇,重結友好!」鼓聲大作。
  • 穿越小說為何受熱?幻想和現實的碰撞,以桐華小說為例淺談
    究其原因有兩點:第一,穿越題材小說多以時間和空間為跨度,讀者能通過閱讀小說感受這種時空穿越的跨度,在現實和虛幻中徘徊,特別是看到主人公做一些離經叛道之事的時候,能尋求感官上的刺激,畢竟有些事情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想要做但不敢做的事。
  • 《夢回大清》劇照,李蘭迪有點違和,最讓人期待的是盛老爹劉鈞
    《夢回大清》作為清朝穿越小說的鼻祖,還是有很多忠實的粉絲的,早在之前就有消息稱唐人要翻拍《夢回大清》,現在終於定下角色啦,看著定妝照還是滿清新的呢。女主茗薇是李蘭迪飾演,男主是一位新人叫王安宇,還有其他的幾位演員,基本都是新人,年齡倒是符合小說裡的少年少女的設定。
  • 《夢回大清》最新全劇免費資源!
    《夢回大清》,劇如其名,關於穿越的故事,現代人回到了古代,是真實抑是夢境只能自己去揣測。
  • 《夢回》片尾曲《觸摸的氣息》上線 孫艾藜作曲詮釋穿越之戀
    今日,由金牌音樂製作人孫艾藜作曲,並聯合韓韻心、林喬共同作詞,《創造101》人氣選手劉人語演唱的影視劇《夢回》片尾曲《觸摸的氣息》正式上線。  《夢回》改編自金子的小說《夢回大清》,講述了普通上班族小薇在故宮裡一次意外迷路,穿越回清朝,在危機四伏的皇宮後院開啟了一段奇妙之旅的故事。作為清朝穿越文的鼻祖,這部劇從開拍就受到了網友的期待。值得一提的是,《夢回》和《步步驚心》都是唐人影視的作品,據了解《夢回》這部劇不論是在製作團隊,還是服化道,影視劇配樂等都做了全面的升級。
  • 《夢回大清》第一波角色海報,李蘭迪清裝扮相溫婉可人,男二很帥
    1月23日,根據金子同名小說改編,由唐人影視出品的古裝劇《夢回大清》正式官宣啦,並解鎖了第一波角色海報。
  • 為啥美漫穿越會對世界造成傷害,中國小說穿越就可以不管這些?
    再來說說咱們自己小說神話中的穿越設定:其實對於咱們的不少穿越題材的作品中,很大程度上都存在著2個比較共同的特點就是:①、主角默認知曉改變歷史可能產生的危害;②、主角在穿越後的時空有鋪墊身份加持;典型的筆者以《步步驚心》這部「意識穿」的作品來說
  • 為什麼穿越小說如此受歡迎?幻想與現實的碰撞:以桐華小說為例
    第二,當讀者通讀小說更喜歡時,他們從現代人的角度審視古人,看到他們思想上的落後,並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我們將以桐華為例,探討網絡小說之所以能走紅的原因,探究現實與理想碰撞後會發生的化學反應。01在歷史中尋找自我穿越時空的小說大多是穿越古代的現代人,而生活在現代的一些人生活平凡的日子,收入好壞,收入不高或低,每天都在生存線上掙扎,他們不得不承擔住房貸款、車貸和單位領導等現實問題。
  • 李蘭迪的《夢回大清》,五官立體精緻,只有身材配不上臉
    小編今天想講的不是李蘭迪在《親愛的客棧》裡的表現,而是李蘭迪的新戲《夢回大清小編想不通,《親愛的客棧》裡的漂亮妹妹李蘭迪,在《夢回大清》裡面的造型和身材為何如此難以描述。攝像師一個不小心,這個側面就成了一場「災難」。
  • 【清朗課堂】穿越那些事兒 ——網絡穿越小說淺探
    穿越那些事兒——網絡穿越小說淺探一、穿越小說的主線大多數穿越小說的主線是:講述主人公由於某種原因(或機緣巧合,或可以為之)穿越時空,來到另一個特定時空(既可以是真實歷史中的某個朝代,又可以是虛擬出來的某個時空幻境
  • 《夢回》難比《步步驚心》,唐人的清宮穿越劇失靈了?
    (PS:清穿三大山為《夢回大清》《步步驚心》《獨步天下》)《夢回大清》曾是無數書迷心中的白月光,開播不過三天的《夢回》自然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不過大家的焦點集中於對劇情各種邏輯問題、女主角扮演者李蘭迪身形體態的不滿以及對唐人跌落神壇的失望。「《夢回大清》造了什麼孽,被魔改糟蹋的面目全非。」原著粉憤懣不平。
  • 網癮少女眼中的網絡小說之穿越篇
    我當時還在上高中,同學們之間流傳的小說,最開始是郭敬明,韓寒,《夢裡花落知多少》、《幻城》、《夏至未至》、《長安亂》這些。高中課業太重,看小說花費時間比較多,雜誌相對來說更受歡迎,比如《當代歌壇》、《歌迷大世界》這些是傳閱最為廣泛的,女孩子們會看《花火》、《男生女生》這些言情類的。《男生女生》分為金版和銀版,金版主要是懸疑故事,各種殺人放火還有鬼,銀版就是青春沒事瞎呻吟的言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