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過的所謂"父親節",並不是中國父親節。
實際上,許多人連這日子是咋回事也沒弄明白,只是跟著追風。不知道這個美國的父親節了,什麼時候被中國人磕了頭弄成節日了?
1972年美國總統才籤署正式文件,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全美國的父親節,至今不過40多年時間,就成為許多沒頭腦中國的稀裡糊塗跟風要過的洋節之一了。
要知道,中國早在1945年就正式設立全世界最早的父親節,在今天卻被很多國人遺忘了。這是中國人的悲哀。(有些人入了洋籍,或骨子裡給洋人磕了頭另當別論)
相較於美國父親節的設立,中國的父親節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正式設立時間也比美國更早。中國父親節是每年公曆8月8日,又稱為「八八節」,諧音「爸爸節」,在1945年就由國家正式宣布設立,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設立父親節的國家。
中國父親節具有如下文化意義:
1、紀念文化的意義:1945年8月8日,全民抗戰勝利的曙光已經悄然來臨,上海的有志之士為了紀念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爸爸們,特地提出父親節的構想。於是上海文人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舉行慶祝活動。
戰爭勝利後,上海市各界名流紳士,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諧音的8月8日為父親節,政府對這份請求十分重視,特地開會討論並正式確定每年的8月8日是中國父親節。
2、文字文化的意義:八月八日的兩個「八」字重疊在一起,經過變形就成了「父」字,文字發音的諧音「爸爸」,八八節即爸爸節,既有創意又順口,簡單好記又響亮。
3、中華孝文化意義:上下五千年的中華孝文化一直瀰漫、浸淫在中華大地;孝之思想、理念、實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當年社會各界名流如吳稚暉、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倡導設立父親節也是弘揚中華孝文化的體現。8月8日與中國悠久傳統的敬老節日「99」重陽節也遙相呼應。
展示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敬老傳統,紀念長輩老人,讓中國自身的文化傳承走進人們的生活,並充滿生機地走向未來,令我們的傳統節日文化,更加豐富多彩、意蘊深厚。是我們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現在吵吵的西方所謂「父親節」,對中國人而言,大多是跟風。睡一覺就過去了。商家則藉機炒作,大有「不買我的東西、不來我餐館用餐、不轉我的信息」就不是孝子之意。其實,留在心靈深處的,應當是我們的傳統文化。
像「養不教,父之過」、「父愛如山」、「父之美德,子之遺產」等傳統思想,要讓這些深入到我們的骨髓與靈魂裡。就如古人所造的「父」字,象形解釋即為父親之角色定位:肩披蓑衣、邁開雙腿奔波做事的人。由此可見,千年傳承的中華道德文化內涵,不會以節日符號而轉移。
目前世界許多國家均有自己的父親節。俄羅斯的「父親節」是每年2月13日,德國的「父親節」是每年5月31日,韓國的「雙親節」是每年5月8日,巴西的「父親節」是每年8月第二個星期日。
希望現在的中國政府正式發聲,將早在1945年全民抗戰勝利前夕確定的每年8月8日的中國父親節正式確定為國家節日,讓我們全球華人共同慶祝我們自己的父親節,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應該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文化復興的重要內容。
相關連結:
關於恢復和過好中國父親節的倡議書
——中國大陸十家民間儒家社團
人無不有父,國無不有統。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我們,十家來自中國大陸的民間儒家社團,懷著無比崇敬和感恩的心情,紀念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緬懷祖輩父輩的不朽功勳,並正式向全體中國人民和海峽兩岸各界發出恢復和過好中國父親節的倡議書。
父者,子之天也,家之隆也。他是人之生命的本源,子女成長的搖籃,家庭幸福的脊梁。父兮生我,養我育我。他不辭辛勞,無怨無悔,用寬厚有力的臂膀,為子女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為家庭築就一座溫情的港灣,故父親如天,父愛如山,孝父敬父,乃天經地義而人倫之大者,且子女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父者,族之望也,國之幹也。他在家庭曰父和祖父,於家族曰伯仲叔父,推國家則曰父母之邦。父慈子孝,父忠子義。他行不言之教,盡無言大愛,鐵肩擔道義,肉軀築長城,既是民族興旺的中堅,更是保家護國的骨幹。古往今來,執幹戈衛社稷、效死命忠國家者,豈非多是已為人父或將為人父者乎!
七十年前,倭寇大舉入侵,中國不絕如線,中華民族處於亡國滅種的緊急關頭。我們的祖輩和父輩,化對子女和家庭之小愛為對國家和民族之大愛,慷慨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英勇抗戰,浴血榮光,終將倭寇驅逐出中國,既強有力地捍衛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尊嚴,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其功其勳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同在!
正是為了褒獎祖輩父輩們的不朽功勳,西曆一九四五年抗戰甫一勝利,上海社會各界名流,就倡導並擬定以每年八月八日,即「爸爸」的諧音之日作為中國父親節,而且「八八」兩字連綴起來型若「父」字,既展現了漢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又蘊含著中華文化尊敬父親的優秀傳統,更體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期間用血與火凝練而成的厚重歷史價值和壯烈精神風範,因而受到全國各地的熱烈贊同和廣泛響應,一度成為中國的新興節日之一。
今天,我們紀念為國捐軀的抗戰先烈,緬懷祖輩父輩的不朽功勳,愈發感到恢復和過好八月八日中國父親節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可謂意義重大,時不我待。
——恢復和過好中國父親節,有助於以中國理念、中國價值、中國傳統、中國方式,彰顯二戰期間中華民族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反擊篡改二戰歷史的圖謀,捍衛二戰來之不易的歷史成果,保衛世界和平正義,促進人類文明發展。
——恢復和過好中國父親節,有助於以特殊而又溫情的方式銘記抗戰先烈的偉大業績,強化中國人民關於抗日戰爭的歷史記憶,化解國共兩黨的歷史恩怨,培育海峽兩岸的和解精神,推動中國早日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
——恢復和過好中國父親節,有助於溫習中華民族以父為天、孝父敬父的優秀文化傳統,拋卻近代以來文化西化論者和價值激進論者強加在父親頭上的「父權專制」惡名,重建父慈子孝、父忠子義的充滿溫情的價值觀念和人倫秩序。
——恢復和過好中國父親節,有助於打造中國民間節日體系及其文化氛圍,彰顯中國父親節的獨特魅力,改變西洋父親節在中國流行泛濫的局面,推動中華文化的自覺自信和自強自立,促進國人的文化認同、國族認同和國家認同。
——恢復和過好中國父親節,有助於解決中國在由傳統農業社會加速邁向城鎮化、市場化、信息化、網絡化、虛擬化的歷史進程中,出現的父子相離、夫妻別居、家庭破裂、親情異化的悲劇,促使父親更自覺盡到養育子女的責任,子女更主動盡到敬養父親的義務。
鑑上,我們在此衷心倡議,全體中國人民和海峽兩岸各界,甚至是全球華人同胞,都能以溫情和敬意的心境,了解和體認八月八日父親節的歷史由來和精神價值;都能以自覺和主動的姿態,恢復和重建八月八日父親節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民間節日;能夠以切實和有效的措施,過好八月八日父親節,表達我們對中國乃至天下父親們的敬意。
同時,作為本倡議的發起者,十家民間儒家社團在此鄭重表態:我們會努力做恢復和過好八月八日中國父親節的表率,不僅身體力行,而且將堅持不懈推動中國父親節傳播開來,弘揚下去!
最後,必須說明的一點是,中國母親同樣偉大!我們同樣倡議、支持並將持續推動以孟子母親孟母的生日作為中國母親節!
【聯署單位】
深圳孔聖堂
北京弘道書院
河北儒教研究會
曲阜市儒者聯合會
上海道裡書院
朔州市國學會
湘潭市傳統文化研究會
南通知止堂義學
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
甘肅襜如衣冠漢風社
【發布媒體】
儒家網
http://www.rujiazg.com
中國儒教網
http://www.chinarujiao.net
儒學聯合論壇
http://www.yuandao.com
【聯繫信箱】
rujiarz@126.com
孔元2566年5月3日
西曆2015年6月18日
來源:青春儒學、儒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