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與野生動物鄰居相遇的驚喜

2020-11-18 中國環境報

 

  當秋分時節的陽光喚醒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時,北京工商大學大一新生翟雅倩和李吉露,準時出現在由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設置的、位於公園南門處的北京自然觀察節現場報名點。

  在領取了「自然痕跡物尋寶」活動所需要使用的收集套裝後,她們就消失在人群中。

  自然觀察節,這是一場怎樣的活動?

  「尋寶」之旅:關注城市自然與野生動物

  跟隨翟雅倩的腳步,不一會,只見她的收集袋裡就裝進了一根掛著松果的樹枝。「我運氣比較好,一下子松針和松果都齊全了。」按照自然痕跡物尋寶活動規則,植物類尋寶目標包括一根兩針或五針的松針,任意5片來自不同植物的枯落樹葉,至少兩種自然掉落的果實等。動物類則包括一隻空蝸牛殼或一個蟬蛻,以及野兔糞便等。

  活動參與者完成不同種類的目標搜集,就可以兌換相應的紀念品。翟雅倩查看了自己的收集袋後信心滿滿,「我想要兌換可愛的松鼠玩偶」。

  放眼奧森公園,秋日飄落在地上的樹葉和形狀各異的果實,夏天裡昆蟲殘留的生活痕跡,還有小動物啃食過的松果,只要細心,都能找到它們的蹤影,這讓整個搜集過程難度較低又充滿樂趣。

  「我們希望能吸引到更多普通公眾的參與,所以設置了門檻很低的尋寶活動,讓大人小孩都能一起參加。」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項目助理宋悅心告訴記者。為了豐富活動內容,充分體現奧森特色,他們還設置了溼地動植物探索、常見鳥類觀察等5個自然觀察點,包括魚類、水生植物的觀察以及水鳥觀察。

  這一次,人們開始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同時關注城市中與人類共存的野生動物。

  作為一片佔地680公頃、每年逾千萬遊覽人次的「生態飛地」,奧森公園是北京城市自然的縮影。高矮錯落的灌叢為黃鼬、刺蝟、雉雞等動物提供了棲息地,開闊的水域、林地等多種生境,又庇佑著蒼鷺、東方大葦鶯等200餘種鳥類。

  「你們看這隻蒼鷺正歇在樹頂不動,這是因為經過早晨的覓食活躍期,這會兒是它休息整頓的時間段。」透過望遠鏡,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引導遊客觀察鳥類。

  「我希望孩子能親近自然,獲得生命教育」

  紀念品的誘惑讓翟雅倩的整個搜集過程充滿了動力,而小學三年級的姜宜萱則被工作人員講解的水鳥知識所吸引。她眨著一雙大眼睛,好奇地問道,「為什麼火烈鳥是紅色的?它是結構色還是色素色呢?」

  「很多動物的顏色都和它的食物有關。其實,火烈鳥本來的羽毛是白色的,因為吃了富含蝦青素的藻類和小蝦小蟹後,才變成紅色。有一家動物園就曾經遇到這樣的情況,紅色的火烈鳥養了一段時間後全部變成白色,飼養員就只好想辦法在食物裡增加蝦青素,才讓它們又變成紅色。」作為這次觀察節合作夥伴自然圈的工作人員,李可萊耐心地回答了小朋友的問題。

  「我希望孩子可以了解到專業人員所介紹的動植物相關知識,這既能激發她對大自然的興趣,還能提高認知。」姜宜萱爸爸覺得今天女兒的收穫很大。

  同樣帶著孩子來公園的還有袁玲,「我覺得4歲的小朋友需要與大自然互動,她在公園裡看到小動物,真實地觸摸植物,能夠找到認識自然界的正確方法。自然教育能讓孩子擁有正確的生命觀,其實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親近自然的方式,為認識自身在整個生態系統中的位置打下基礎。」

  「走進自然,人們能真切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就很有可能成為自然觀察的愛好者,會更多關注環境保護相關話題,進而推動野生動植物生存環境的改善。」在李可萊心中,自然教育活動獨具魅力。

  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科學專業大三學生盧星宇則表示,他的目標是畢業後當一名老師,影響更多的孩子熱愛大自然。

  吸引更多人參與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

  奧森公園裡,拿著收集袋的參與者散布在各處,他們為撿起一片樹葉、拾起一顆松果而開心不已。而趴在桌子前,觀察水黽和黑殼蝦的小朋友,眼睛裡則閃著好奇的光。

  「此次觀察節,共有1000餘名自然愛好者參與到『自然痕跡物尋寶』活動中,他們收集落葉、果實等自然痕跡物,合力繪製成奧森的自然痕跡地圖,發掘城市公園中的生態現狀,通過了解奧森,進一步了解北京的自然環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執行主任史湘瑩告訴記者。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還希望通過調查監測、示範區建設、自然教育和公民科學活動,探索在城市及周邊綠地中人與野生動植物和諧相處的方式,讓更多公眾有機會了解和參與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

  「如今,我們針對北京城市公園綠地普遍存在的問題,正在推動一些小小的改動,如在樹木和大草坪之間補植一些灌木,為小動物提供躲藏空間和食物來源;根據鳥類對棲息地的需求,有計劃地管理溼地植被;在特定區域留下更多落葉供小動物越冬。」 史湘瑩介紹,希望通過這些看似微小的改造和變動,使得城市綠地對野生動植物而言更「宜居」,也讓我們能更多地享受與這些「鄰居」相遇的驚喜。

  據了解,自然觀察節期間,「城市生物鐘」——2020自然北京公眾攝影徵集活動也同步啟動,將號召公眾用鏡頭記錄城市中的動植物多樣性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建設成果,感受自然的躍動呼吸。

相關焦點

  • 城市居民——請善待野生動物鄰居
    城市中生活的野生動物以及城市中屬於「自然」的那些部分,對於公眾來說似乎還很陌生。實際上,這個概念的主體並不新鮮——「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在這些耳熟能詳的詞句中,野生動物已經與城市共存了數千年。
  •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貓爸貓媽」送給二喜的十周歲驚喜
    7月26日上午,伴隨著涼爽的夏風,來自四川的大熊貓「二喜」迎來了它的10周歲生日,對於大熊貓來講這個歲數正值青壯年時期,這也是它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度過的第三個生日。記者了解到,為給壽星「二喜」準備一個別樣的生日趴,奶爸奶媽們早早便著手製作驚喜。
  • 城市裡的動物鄰居
    對公眾來說,每個人都可以踐行「動物友好型」的生活方式,提高對野生動物保護的認知,增加對自己身邊動物鄰居的了解,學習與它們和平相處,減少對動物的打擾。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野生動物似乎變得危險了起來。
  • 動物王國的冬天不容錯過!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百獸「鬧」新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程凌潤 通訊員 宮玥雯 2021已悄然到來,元旦小長假帶著家人走出家門、走進自然,來和3000餘只野生動物過一個與眾不同的新年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不僅有超低的年票特惠,還有溫暖的室內展館及活躍的大型猛獸。
  • 《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野生動物的一生,總是以悲劇告終
    看過很多人物傳記,這還是第一次認真地閱讀為野生動物而寫的傳記。 這本《我的野生動物朋友:萬獸奔騰》由動物文學之父西頓創作,真實記錄了生活在加拿大和美國西部大平原上的野生動物的生態、生活及與人類的關係。
  • 「百獸」邀您來濟南野生動物世界
    央廣網濟南1月2日消息(通訊員鄭碩 宮玥雯)2021已悄然到來,元旦小長假帶著家人走出家門、走進自然,來和3000餘只野生動物過一個與眾不同的新年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不僅有超低的年票特惠,還有溫暖的室內展館及活躍的大型猛獸。你可以選擇在動物王國與「百獸」一同迎接2021。
  • 北京15歲女孩紅外相機「捕捉」野生動物
    北京15歲女孩紅外相機「捕捉」野生動物 初三學生陳雁之發起「我們身邊的動物」項目,期待更多城市居民能將野生動物視為鄰居從京西林場到彩雲之南,從東非草原到亞馬孫熱帶雨林……今年15歲的陳雁之,到訪過國內外許多地方探索野生動物。
  • 鞍子河野生動物之美:羚牛山澗飲水嬉戲
    羚牛四川鞍子河自然保護區內,一群羚牛結伴來到山澗邊飲水,長途奔波後,能夠喝到清涼的山泉簡直就是一種再美好不過的享受啦。心情愉悅的羚牛們,在享用過清甜的泉水後,便開始相互嬉戲打鬧,享受這夏日難的寧靜。羚牛們你推我我推你,相互磨蹭,玩得不亦樂乎。一隻頑皮的羚牛還興致勃勃地開始玩起了頂牛遊戲。羚牛的頭如馬、角似鹿、蹄如牛、尾似驢其體型介於牛和羊之間,但在牙齒、角、蹄子等更接近羊,可以說是超大型的野羊,活脫脫是個「六不像」。它的全身毛色為淡金黃色或棕褐色,頜下和頸下長著鬍鬚狀的長垂毛。
  •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
    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張勁碩也認為,我國野生動物園普遍面臨管理、理念等問題,「全世界動物園,哪個像我們現在這樣出現動物咬死人的呢?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這問題解決不了,別的都別談。」  但實際上,中國修建野生動物園的步伐並未因此減緩。1993年,中國第一家野生動物園——深圳野生動物園對外開放。
  • 英國有錢人真能折騰房子, 不光惹鄰居群怒, 野生動物也來插一腳!
    雖然是在自己家擁有的土地上,想要在湖泊上使用哪種船隻,卻被轄區政府限制,原因是擔心會對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活造成侵擾。 在審查小貝夫婦希望擴建人工湖的規劃申請時,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官員Esther Frizell-Armitage提出了一個要求,禁止他們在自家的湖上使用水上摩託艇,避免幹擾動物的生活
  • 歷時9年,四川完成陸生野生動物「入戶調查」!246種野生動物,如何...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承擔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調查四川巴顏喀拉山南麓山地等6個地理單元的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獲悉,四川已於近期完成了2011年開始的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人口普查入戶調查」。▲水鹿「我們業內稱之為外業調查,就是需要在野外完成的部分。」
  • 黑龍江:莽莽林海間的野生動物守護者
    林區生活著野生動物408種,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56種,如白頭鶴、丹頂鶴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47種,如花尾榛雞和黑琴雞等;國家重點保護獸類15種,如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東北虎、紫貂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原麝、黑熊等。  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引來不法之徒的覬覦,非法狩獵、販賣、運輸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時有發生。
  • 在夏爾西裡拍攝野生動物
    這期間,我雖然每個寒暑假都回新疆,但大部分時間要去做人類學田野調查,而馮老師也奔波在新疆天山南北拍攝野生動物的途中,或穿梭於各大高校進行野生動物及環境保護的宣講。馮剛老師,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退休教師,憑一己之力為野生動物及社會做了很多貢獻,支撐他堅持到今天的正是那種對藝術的執著精神、對人生的積極樂觀態度以及對社會的強烈責任感。
  • 40隻(頭)野生動物回歸森林 保護野生動物麗江這樣做
    野生動物放歸自然活動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何嶸)雄鷹就應在藍天翱翔,野生動物就該在大自然存在。25日下午,麗江市古城區林業和草原局、古城區野生動物臨時收容救護站等單位聯合組織並舉辦了野生動物放歸自然活動,共放歸了40隻(頭)野生動物。
  •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表示,野生動物保護既涉及到野生動物資源保護,也涉及到所在區域的生態環境安全,依據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有關規定,野生動物保護屬於「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範疇內的細分領域,是檢察公益訴訟法定領域,屬於一項「常態化工作」,而並非「等」外探索。
  • 野生動物產品是剛需?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致歉,並立即做了個決定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官網、中國新聞網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18日發布聲明,對《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蛙類養殖委的《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一文截圖。
  • 春暖花開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迎來首批團隊遊客
    根據3月27日省文化和旅遊廳通知精神,3月28日上午9:30濟南野生動物世界迎來了嘉華國旅輸送的復工復產後山東首批旅行社團隊遊客。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不僅是復工復產後山東省發出的第一批團隊遊客,也是一次鼓勵廣大市民團隊出遊的信心之旅。」
  • 2020野生動物攝影師誕生!
    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WPY)於1964年創辦,是世界上舉辦時間最長、最負盛名、最具影響力的野生動物攝影比賽,迄今已56年歷史。
  • 人類,請給這些野生動物,一席容身之處
    所幸,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仍有一些仁人志士,他們立志於通過自己的相機、文字與聲音,為野生動物發聲,為我們呈現出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見的畫面,包括野生動物的美、它們的生存危機、它們與人類的關係現狀以及保護行動的艱難……這些人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職業,均戰鬥在第一線上,扛起大旗,履行保護野生動物的神聖使命。初雯雯就是其中之一。
  • 專訪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李理:我們是如何推廣保護野生動物理念的
    在西安上學期間,他經常去秦嶺深處,解救被捕獲的野生動物,勸說老鄉保護野生動物。李理笑說,那時候的自己,就像一隻黑豹,在秦嶺的山林和村莊裡,時隱時現。2000年1月,李理正式創立了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不經意間,李理已經帶領著黑豹走過了十餘年的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