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接受媒體採訪,面對爭議做好自己,在內心修籬種菊

2020-09-13 木子淺言

李子柒火了!從一個不知名的草根,到擁有幾千萬粉絲的網絡紅人。

但在紅火的同時,也惹了不少了爭議。


比如:


有人質疑她就是個演員。


有人質疑她拍的都是假的。


還有人說,她視頻裡的生活不是真正的農村生活。


真的是所謂人紅是非多。


喜歡她的很多,質疑她的也不少。


面對質疑,接受媒體採訪時她說,為了證明自己,她之前,還曾把幕後沒有剪輯的原材料素材,發到網上澄清。


給大家展示她是怎麼工作的。


但是有些人又說,把這麼辛苦工作的內容放到網上,是不是賣慘,立人設?!


後來再聽到那些所謂的負面,就懶得去管了,就當是對自己作品的肯定吧。


因為不管你怎麼做,都會有人說。


確實!心懷善意的人,看到的都是美好。心懷惡意的人,你做的再好,他也只能看到負面。


李子柒說,現在她只想拍完自己還想完成的作品,專注於自己的內容。


有時間,看看評論區喜歡她的粉絲給她的留言,對她的鼓勵,她就會覺得很欣慰,很開心。


現在社會壓力大,大部分人的工作和生活都不輕鬆。


如果大家累的時候,看到她的視頻,可以感受到輕鬆和美好,能減輕一些焦慮和壓力,她就會覺得很滿足。


她說,以前剛開始做自媒體時,也沒有想那麼複雜。就單純的想讓城裡的朋友知道,他們吃的食物是從哪裡來的。


因為之前聽一個老師說,他說他們班上有的孩子,以為水稻是從樹上摘下來的。


現在的她,更多了一些社會責任感,想儘自己的能力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因為她的生命被別人照亮過,就像光一樣,她也會把這束光,照進更多人心裏面。


記者問她,有評論說:


你視頻裡的生活,不是真正的農村生活。


你怎麼看呢?


她回答說:


其實不管任何一種生活都有好有壞,城市裡面也會有那種,揮揮手幾十萬上百萬隨便花的超級富豪。


也有那種省吃儉用打幾份工,供孩子念書的父親。


農村也是一樣的,在大環境很好的情況下,想要把日子過成什麼樣,更多的是取決於自己。


看你本身想要過什麼樣的日子,以及你是否願意為之努力。


誰說又不是呢?


最後記者問,她認為覺得美好的生活是怎樣的?


子柒回答說:


院子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和奇花異草。


每天早上起床後,去到地裡面幹完農活後,摘夠一天要吃的瓜果蔬菜,然後剪一些應季的鮮花,插在房間裡面,就可以不出門了。


然後在家宅上一天,做好吃的,或是追追劇,做手工,陪著老人家,就覺得生活的很美好。


除了要營業外,她現在的生活何嘗又不是她嚮往的美好生活呢。


把日子過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面對爭議不惱不怒,做好自己,在心裡修籬種菊。


只想說,好樣的!李子柒。


——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作文ㄧ為自己修籬種菊
    於凜冬,百物凋零之際,圍一畝籬笆,種上幾叢冬菊,煮一觴溫酒,聽得一夜雪落。無論於何種境地,都應記得於心中修籬種菊,才能領悟屬於自己的生命,靜看天邊雲捲雲舒。於熱烈之時,為自己修一片清淨,淡泊而明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正於仕途之中的陶淵明本將於官場有所作為,只因「不為五鬥米折腰」而歸返田園。
  • 【銀潮朗讀】為心靈修籬種菊
    為心靈修籬種菊    前不久,與老同志們座談,一位耄耋老人的話,讓我頗有感慨。他說,我現在之所以身體健康,主要是因為我的心態好。  好心態是什麼?就是諸葛亮的那句名言:「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作家林徽因進一步闡釋:「真正的寧靜不是遠離車馬喧囂,而是在心裡修籬種菊。」  這方面,兩位大家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身居鬧市,卻在心中修籬種菊,詩意地生活著。  某天,有部門通知錢鍾書去參加國宴。錢鍾書道:「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這是××點名要你去的。」「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通知的人說:「我說你身體不好,起不來?」「不不不,我身體很好。
  • 十首懷舊的古詩詞,人生悲喜相依,內心種菊修籬
    懷舊是在內心種菊修籬,懷舊是體驗人生百態的撲朔迷離,懷舊是飛花細雨的詩意。懷舊也是古詩詞的一個重要主題,有時表達一種相思,秦觀思念親人時吟誦,「微雨後,有桃愁杏怨,紅淚淋浪」;有時表達一種懷鄉情結,陸遊想家時感慨,「夢斷故國山川,隔重重煙水」;有時也表達一種孤寂情緒,楊萬裡夢裡追憶,「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 高以翔頭七,林志玲臉上笑著內心卻難受著,婉拒王菊採訪
    就連小S,接受採訪時提到高以翔,還是數度哽咽!徐熙娣說,當時聽到高以翔意外完全不能接受,自己斷斷續續哭了好久。面對鏡頭的林志玲雖然是笑著,但也是處於職業和對活動的尊重。本身這樣的盛典,都是提前敲定行程的,林志玲方無特殊緊急情況,無法輕易爽約。但今天又是好友高以翔的頭七,所以林志玲一面以職業素養面對媒體和大眾,一面在內心默默悼念好友。
  • 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可是,我的不合群也與知識貧乏成正比,想要惡補自己的知識貧乏,脫去過多的俗氣,我選擇了孤獨。這一年我自己感覺是充實而幸福的,因為我做了自己。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自己說服自己,自己認識自己,自己讓自己感覺幸福的過程。周國平說:「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我想用「不合群」的時間,去重塑一個真正的自我,自給自足。
  • 率直說出內心想法,李子柒耐心回答記者問題
    初心或許是李子柒一直堅持的部分,人生有黑暗也有光明,我相信,光明終要戰勝黑暗。不論日子多麼艱難,堅持下去總有見到陽光的那一天,李子柒是一個很勵志的人,前陣子,她受邀接受採訪,以真實的日常狀態面對媒體鏡頭。李子柒也沒有一味迎合,而是在聊天間自然地講述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及日常拍攝時的堅持。
  • (今日關注)李子柒全球走紅惹爭議,本人回應
    李子柒,生於1990年,四川綿陽人,知名美食博主,但和其他「美食博主」不一樣的是,她拍攝的時間跨度會拉得非常大,更近本質。比如一般人拍做菜,可能會用到醬油,然後會從「我們已經有醬油了」拍起,而李子柒會從「我們如何種出黃豆拍起」。李子柒6歲父親去世,14歲輟學打工,後在國內在2016年11月以《蘭州牛肉麵》視頻開始廣為人知。
  • 面對記者採訪,李子柒直率回答問題,活出自我
    把握人生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只有時時保持樂觀積極的思維方式和人生態度,才能獲取成功的果實。生活在四川綿陽鄉下的李子柒,把生活過成了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給自足,富足且豐盈,讓人心生嚮往。前陣子應邀,記者跟了一次李子柒的拍攝,採訪了李子柒一些問題。此次訪談恰逢李子柒上山拍攝,記者便與李子柒在山頂展開了一場山間對談。
  • 在YouTube上大火的李子柒,國內媒體和網友怎麼看
    綜上,有關「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這個頗具爭議的話題在網絡中引發輿論熱議。 近一周來,媒體和社會各界人士予以關注。該話題在微博平臺的走勢持續波動,截至12日中午,閱讀量已超過8億,並吸引了7萬餘網友參與討論。
  • 歷史|我寫書,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媒體陸續參加進來做過宣傳報導。但社會上了解盧作孚的人仍然很少,知道的多半也只以為他就是指揮了抗日戰爭中那場驚心動魄的宜昌大撤退。」「但很少有人想一下,為什麼他能指揮宜昌大撤退?為什麼歷史選擇了他而不是別人?如果沒有他和民生公司,抗戰的前景會怎麼樣?」
  • 記者採訪李子柒3次被懟,我看到人性醜陋的一面
    在最近超級紅人節活動和記者對話中,李子柒不再遮掩自己的鋒芒與稜角,在面對記者採訪的當天晚上,李子柒和她的助理去山頂拍星空,當星星快要出來時,李子柒準備開始拿相機拍攝,結果記者這時候有意無意地問起:平時的空鏡你也要自己拍嗎?
  • 李子柒分享古法美食,身邊人接受採訪揭秘另一面的她
    其實在現代生活久了的人,都會有一些大眾所不喜歡我們迫於生活的無奈,而選擇繼續過著自己所不喜歡的日子。所以發現了一位擁有我們夢想生活的博主,就會一直關注她的動態,通過她的視頻來滿足一下自己內心對于田園生活的嚮往。
  • 在YouTube上大火的李子柒,國內媒體和網友怎麼看?| 新京報輿情觀察
    而另一種聲音則認為,視頻中的鄉村太過於「虛幻」和「理想化」,無法體現出大部分的真實農村風貌。其次是基於李子柒的影響力。如今已是中國文化輸出的時代,需要依靠媒體、影視、文化傳播的大力宣傳和包裝,而李子柒作為一個自媒體人,儘管有說背後存在專業團隊加持,但對於輸出中國文化的能力依然存在著質疑,無法做到精準到位,自然難以支撐起泱泱中華五千年文明「文化輸出」的重任。
  • 李子柒親朋好友接受媒體採訪,分享創作背後另一個她,詮釋努力精神
    她總是一襲古裝現身,仙氣飄飄的裝扮,很好的抓住了大眾的眼球,而且她在鄉村中,一直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來生活,這就讓她的古裝扮相更有說服力,就好像是一古代女子一般。民國是李子柒的小助理,也是李子柒的朋友。之前,民國就說,李子柒確實是很有責任心,她也很堅強,在民國心中,李子柒就是「柒爺」。因為,李子柒在一次拍攝的時候,摔傷了,造成了輕微腦震蕩,但是她依然堅持拍攝,從這點品質來看,確實是相當了不起。
  • 李子柒:全球點讚的中國姑娘
    網友的爭議,表面上是探討文化輸出,但更多折射出對待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不同態度:在今天這樣一個商業社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牧歌是否還有時代價值?面對網際網路包裝和營銷手段,傳統文化如何自洽地走向未來、走向世界?沿著這個視角望去,那麼在李子柒鏡頭下,傳統的筆墨紙硯、蜀繡,古法製作的蘇式鮮肉月餅、桂花酒,這些流傳於上千年歷史之中的技藝,浸潤著歲月的打磨和一代代人的匠心。
  • 你知道李子柒嗎
    李子柒,生於1990年,四川綿陽人,知名美食博主,但和其他「美食博主」不一樣的是,她拍攝的時間跨度會拉得非常大,更近本質。比如一般人拍做菜,可能會用到醬油,然後會從「我們已經有醬油了」拍起,而李子柒會從「我們如何種出黃豆拍起」。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粉絲過億的李子柒,真的沒那麼簡單
    李子柒在現代「鋼筋混凝土叢林」的時代,構建了一個「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的世外桃源。每一個嚮往美好生活、嚮往自然純樸的人,都能在李子柒的視頻裡看到理想。她也因此成為了「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大使」,然而這樣一個粉絲遍布全球、央視點名讚揚的人,卻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 李子柒火遍全球!治癒系的視頻更容易得到大家喜愛!
    李子柒,生於1990年,四川綿陽人,知名美食博主,但和其他「美食博主」不一樣的是,她拍攝的時間跨度會拉得非常大,更近本質。比如一般人拍做菜,可能會用到醬油,然後會從「我們已經有醬油了」拍起,而李子柒會從「我們如何種出黃豆拍起」。李子柒6歲父親去世,14歲輟學打工,後在國內在2016年11月以《蘭州牛肉麵》視頻開始廣為人知。
  • 李子柒三懟記者,為何眾人會紛紛叫好?
    日前李子柒接受了採訪,在這個播出的視頻中可以看到,李子柒與記者的交談還是比較流暢和口語化的,也讓喜歡李子柒的人看到了她生活中的一面。但就在這個視頻中,李子柒卻因為記者的問題三次直接懟了過去,但卻迎來了眾多人的紛紛叫好。
  • 《菜根譚》:心靜如水,才是真正內心強大的人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心不能把握控制時,應該遠離塵世的喧囂,使這顆心不受欲望的誘惑,這樣就不會迷亂,然後能夠清明自身純淨的本性;如果內心的操守已經足夠堅定時,又應該混居滾滾紅塵中,使這顆心面對欲望的誘惑也不會迷亂,這樣便能修養自己圓通的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