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未婚之謎讓人唏噓:你看到的是喜劇,其實那都是悲劇

2021-02-10 墨墨言情

來源:微信公眾號 :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周星馳主演的最後一部電影《長江七號》中,有一個讓人心酸的場景:

兒子小狄在商場看中了一個玩具,抱著不肯撒手。周星馳飾演的父親一臉苦澀地斥責兒子: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我沒錢啊。

小狄可憐巴巴地哀求:就買這一個,以後永遠都不買了。

周星馳拉不開兒子,又見周圍人異樣的目光投射過來,便一巴掌一巴掌打在小狄身上,讓他把玩具放下。

其實,這一幕,是周星馳童年時的真實經歷。

那時他和父母一起上街,看到一個玩具很喜歡,便鬧著要買。

媽媽不同意,還打了他。

很多年之後說起這件事,周星馳的語氣裡依然有掩藏不住的委屈。

我們常說,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這句話在周星馳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童年的困頓、成年後在社會底層的摸爬滾打,豐富了周星馳的創作生命,讓他塑造的每個角色都有血有肉,深入人心。

然而他的整個人生,都和他的早年經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一層抹不去的人生底色,成就了周星馳,卻也傷害了他。

喜劇的背後,其實都是悲劇

周星馳童年的第一個關鍵詞,是困窘。

他的母親凌寶兒,早年就背著「黑五類」的身份,從廣東前往香港謀生,為了穩住腳跟,嫁給一個來自上海的移民,也就是周星馳的父親。

周星馳有兩個姐姐,一家五口人住在九龍貧民區,睡的是上下鋪的架子床,日子很是清苦。

《功夫》裡的豬籠城寨,是周星馳對自己童年生活環境的全面還原。

陰暗、破敗、溽熱,狹小的空間裡,擠滿了販夫走卒、三教九流。

租客站在空地上大喊「包租婆,怎麼沒水了?」,包租婆叼著煙走出來,破口大罵,不斷催他們交房租,並且把現場的每個租客都挨個罵了一遍。

這其實就是周星馳童年的經歷,和底層社會的各色人等在一起,常常要面臨交房租的壓力,不然就要擔心房東把自己掃地出門。

由於生活壓力太大,周星馳的父母開始頻頻爭吵,甚至互相毆打。

在周星馳7歲那年,母親終於不堪忍受,帶著3個孩子,離了婚。

家裡終於清靜了,但是,也更窮了。

母親為了3個孩子,甘願犧牲一切,她常常打三份工,日夜不停地幹活,看到好吃的也捨不得吃,要帶回來分給三個孩子。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一個單親母親帶著三個孩子,我們可以想像他們的生活有多艱難。

和母親相依為命的日子裡,周星馳印象最深刻的美味,是豉油撈飯,能吃到肉的機會很少很少。

有一次,母親帶回來幾個雞腿,燒好後分給孩子們,但周星馳卻「任性」地把雞腿扔在地上,母親一下就火了,罵他浪費食物,還忍不住打了他幾下。

後來,母親把弄髒的雞腿撿起來,用水衝乾淨吃掉了。

原來,這是周星馳故意扔在地上的,這樣母親才有機會吃到雞腿。

後來這個雞腿就一直留在周星馳的印象中,我們可以看到周星馳的電影,幾乎每部作品都會出現雞腿這個食物。

童年時候吃不到雞腿的經歷,一直留在他的印象當中。

不僅如此,自己經歷的很多悲慘的事,都被周星馳當成笑料,融進了電影中。

在《長江七號》中那個辛苦幹活,自己省吃儉用的父親,卻供兒子念貴族學校,然後他的孩子就在貴族學校被那些學生欺負。

其實這也是周星馳早年的經歷,他母親打三份工供養他們兄弟姐妹三個,但即使再困難也想讓他們讀好一點的學校,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而周星馳因為自己的窮苦出身,顯得太寒酸,經常受到同學們的欺負和侮辱,感到深深的自卑。

周星馳早年的經歷很苦,不受賞識,做過太多職業,跑了七年的龍套,所以一遇到機會就會緊緊抓住。

 

有一次,他認識了一位導演,就努力向他推薦自己,導演也一直點頭說有機會下次一定合作。

 

後來在出門的時候,周星馳並沒有立馬走掉,而是在門口抽了一支煙,無意中聽見導演和別人聊起的時候,那個導演笑著說:他怎麼像條狗似的。

 

那一刻,周星馳的自尊心感到狠狠被羞辱。 

 

在《大話西遊》片尾,至尊寶和紫霞在城牆上相擁,紫霞看著遠去的孫悟空說:「你看那個人好怪啊」。

至尊寶點點頭說:「嗯,那個人好像一條狗耶。」

這其實是他對當年自己的一種回應。

其實喜劇的背後,往往都是悲劇,對我們而言,我們看到那些搞笑的場景,可以沒心沒肺地哈哈大笑,可那都是他過往的心酸經歷。

 

他把自己被羞辱,被欺負的經歷用喜劇的方式表達出來,可路過的人只是覺得搞笑,其實這是一種深層次的「悲劇」。

 

做人沒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如果你足夠喜歡周星馳的電影,你會發現周星馳幾乎都會把大量的鏡頭聚焦在底層小人物身上。

《喜劇之王》裡的他是個龍套演員。

《國產凌凌漆》裡的他是賣豬肉的。

《少林足球》裡的他是撿垃圾的。

《武狀元蘇乞兒》裡的他是個乞丐。

這些角色,很多都是他摸爬滾打幾十年接觸的真實人物,甚至有些角色就是曾經的他自己。

對,他就是自己心中的那一條鹹魚,他有夢想,但卻因為堅持夢想而受到打擊、嘲諷,甚至是羞辱。

《破壞之王》裡,何金銀對女神一見傾心,可他是個一無所有的窮屌絲,唯一堅持的愛好,就是搏擊技術和改造。

有一天,當他把自己收拾得體體面面,打算給女神留下個好印象,卻碰到幾個混混,被打得遍體鱗傷,沾了滿手的屎。

《喜劇之王》裡,尹天仇熱愛演戲,得到女明星青睞,有一個出演男主角的機會,但最後卻被通知,不用他演了,讓他交還劇本。

他神色複雜,把劇本遞過去,但卻不肯放手,手指把紙都按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跡。

《武狀元蘇乞兒》裡,他想考取狀元,可是卻慘遭抄家,他躺在一把竹椅上,聲音低沉地哼唱一曲《紅燭淚》。

小人物因為堅持夢想,因為想要鹹魚翻身,卻總被捉弄打擊,這種悽苦與掙扎,在周星馳的作品中層出不窮。

但在電影的最後,這種小人物都會大獲全勝,實現人生逆襲,他用喜劇的方式對這個現實和社會進行諷刺和反擊。

周星馳拍了那麼多電影,其實拍的都是他自己。

在83版《射鵰英雄傳》他飾演一個蒙古小兵,然後被梅超風練九陰白骨爪的時候給抓死。

 

本來往這一躺,死就完了,可周星馳卻不幹,他覺得這樣不真實,他詳細地跟導演解釋說要增加一個動作,可是導演聽都沒聽就輕蔑地送給他一個字:滾。

 

即便很多年後,周星馳還是堅持說:「再小的角色也算是表演啊」

 

那些用力想要從底層爬出來的小人物,其實都有他曾經的影子,他就是想要用一部部作品告訴世人,即使是一條鹹魚,也理應獲得相應的尊重。

人因夢想而偉大,周星馳喜歡把鏡頭對準那些有著大夢想的小人物,其實是想傳遞一種普世價值觀:


出身決定不了命運,雖窮但不可志短,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他的人生也會熠熠生輝。

一生所愛,錯過就不再回來

 

周星馳的父親,是一個沒錢沒知識但身上有很多惡習的男人,喜歡勾搭異性。

而他的母親是一個大家閨秀,有知識有文化,在上個世紀畢業於廣州師範大學,這就註定了周星馳的父母不是一路人,吵架打架都是經常的事情。

 

童年時候的星仔,親歷了父親和母親的戰爭,腦海中留下來太多母親和父親爭吵的畫面,對他造成很重要的影響。

很多年之後,別人提起他父母打架的事情,他也只是用「互毆」來笑著掩蓋這段沉痛的傷疤。

「記得一次與孩子們到戲院看《埃及豔后》,當時只有三四歲的星仔突然指著前排座位大喊:『媽媽,爸爸在那裡!』往前一看,我發現丈夫與一名女子在一起。」

 

這也是周星馳父母離婚的主要原因,實際上,周星馳的父親並沒有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周星馳也曾多次透露,全靠他母親強悍的個性才撐起了這個家。

由於在單親家庭長大,母親為他付出所有,所以在長期和母親相處中,母親的形象在周星馳心裡刻下了關於女性的模板。

我們可以發現,周星馳電影裡的女性角色,大多是正面的、美好的,要麼善良純潔,要麼潑辣強悍。

比如《喜劇之王》中的柳飄飄、《大話西遊》中的紫霞仙子、《功夫》中的啞女、《長江七號》中的女老師、《西遊降魔篇》中的段小姐、《美人魚》中的珊珊等。

這些女性形象,其實都來自周星馳對母親的印象。

周星馳曾在接受柴靜採訪時說,自己的母親和《西遊降魔篇》裡的段小姐一樣,武功很高強,心地善良,又很美貌,從內到外都很強。

周星馳曾經有過自己很喜歡很喜歡的人,她叫羅慧娟,和自己母親的性格很像,是周星馳的初戀,也是他在最艱難,最籍籍無名的時候遇到的。

 

彼時的羅慧娟是小有名氣的TVB花旦,而他只是一個「死跑龍套」的。

 

但羅慧娟並沒有嫌棄他,而是給他介紹很多資源,有時候周星馳拉著導演去羅慧敏家裡聊劇本,羅慧娟就在一邊端茶倒水,只聽他們說,並不多打擾他們。

和羅慧娟一起在後,周星馳事業慢慢變好,也是在那一年,他獲得了第25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開始鹹魚翻身。

 

1989年,兩人的事業都得到進一步發展,周星馳拍戲的時候,羅慧娟去探班,羅慧娟拍戲的時候,周星馳開車接送他。

兩人一起在出租房買菜做飯吃,愛得如膠似漆,兩人互稱「娟妹」、「星哥」。

 

那是周星馳的黃金4年,他拍了很多電影,都大火特火,但那個時候的周星馳也很忙,兩人聚少離多,漸漸有了分歧。

 

而這個時候,羅慧娟想要一個家,也就是說,她想要和周星馳結婚。

周星馳曾有認真考慮過這件事情,還問了導演劉鎮偉的意見。

但最後因周星馳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不想因為結婚影響事業,想要再等幾年。

 

這是最表面的原因,其實最深層次的原因是,周星馳曾經親眼目睹自己父母失敗的婚姻,父母之間「互毆」的畫面留在他心中,他害怕結婚。

 

周星馳把心中的害怕和羅慧娟說出來,可能這段感情還有救,可是他卻偏偏是一個不解釋的人,於是導致他和羅慧娟越走越遠,最後分手。

 

分手之後,周星馳迎來了自己事業的巔峰時期,一年7部電影上映,部部賣座,被稱為「周星馳年」。

 

他也遇到了很多女孩,富豪之女於文鳳,21歲的女大學生朱茵,從海外回來的莫文蔚。

 

他都和她們有過短暫的戀愛,但都相處不長,他再也無法像第一份感情那樣全身心投入去愛一個人。

 

羅慧娟並沒有在原地等他,而是嫁給了一個新加坡人。

 

周星馳再也沒有機會。

 

羅慧娟很喜歡潛水,很喜歡把自己比作美人魚,有一次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潛水時遇到意外,一隻耳朵失聰,另一隻耳朵也聽力受損,於是退出娛樂圈。

 

周星馳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發簡訊慰問她:「娟妹,得悉意外,甚表關心,祝早日康復。」

羅慧娟回覆:「患難見真情!再見也是朋友。」

 

再然後,十幾年過去的一天,剛過完50歲生日的周星馳,忽然收到一個噩耗:羅慧娟因患胰腺癌與世長辭,年僅40多歲……

 

周星馳不想因為自己的身份打擾她,只是送了一個花圈,上面悲涼地寫著:「劉羅慧娟夫人」。

那個娟妹他再也不能叫,而是劉羅慧娟夫人。

 

其實羅慧娟一直都住在周星馳的心裡,他也常常回憶起這段感情。

 

人們驚奇地發現,尹天仇對柳飄飄說的:我養你。

其實在他第一次遇見羅慧娟的時候,就已經說過。

《西遊降魔》裡面段小姐說,想要找個人過安穩日子,生個孩子,簡簡單單生活。

而羅慧娟當年也說過:「我有一個小理想,就是找一個人和他組織家庭,生個小寶寶,然後簡簡單單的生活,那個人就是你。」

2015年,53歲的周星馳拍了一部戲叫《美人魚》,拍攝地在深圳大鵬灣,正是羅慧娟安葬的地方,羅慧娟很喜歡潛水,而她就是周星馳心中那一條美人魚。

《美人魚》裡鄧超對林允飾演的「美人魚」說: 

 

「我現在什麼都有了,但是我很孤獨。這世界上沒有人能懂我,除了你。」

 

看得讓人潸然淚下。

 

曾經,柴靜問周星馳對結婚的看法,他苦澀地笑笑,說,你看,還有機會嗎?

他懷著憧憬說,如果可以再重來的話,我就不要那麼忙了,一萬年確實太久了,所以就別等那麼久了。

語氣有深深的悵然、後悔,和不甘。

 

如今行走半生,舊愛消逝於風中,人間的風景變了又變,唯有一個人默默留在他心中。

 

周星馳很喜歡用一首香港老歌《一生所愛》作為電影主題曲,可他的「一生所愛」,也因錯過不再回來。

 

他總說自己「運氣不好」,是啊,他是真的運氣不好。

有人說過,一個人的一生和原生家庭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其實周星馳只是歲月洪流裡面的一顆砂,被原生家庭,被命運在無形中推動著走。

周星馳說,我拍了那麼多悲劇,你們卻覺得那是喜劇。

 

他把自己的一生拍成了一部電影,他把太多的情緒,太多的悲歡離合,太多的愛而不得放在電影,如果把他所有的電影都拼湊起來,其實那就是他的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看透了喜劇的內核,發現原來那是悲劇。

 

年少的時候,我們看周星馳的電影哈哈大笑,可是到了中年時候才發現,其實那都是我們的人生。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很多人說我們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可是歲月欠周星馳的,何止是一張電影票?

文章作者簡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相關焦點

  • 周星馳未婚之謎讓人唏噓:你看到的是喜劇,其實那都是悲劇
    01喜劇的背後,其實都是悲劇周星馳童年的第一個關鍵詞,是困窘。其實喜劇的背後,往往都是悲劇,對我們而言,我們看到那些搞笑的場景,可以沒心沒肺地哈哈大笑,可那都是他過往的心酸經歷。 他把自己被羞辱,被欺負的經歷用喜劇的方式表達出來,可路過的人只是覺得搞笑,其實這是一種深層次的「悲劇」。
  • 喜劇之王周星馳:我其實是一個悲劇
    喜劇喜劇,顧名思義,情景歡喜,只為博人一笑。然而,著名的喜劇演員陳佩斯曾經說過:「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話看似有些矛盾,卻是道出了喜劇人歡笑面龐下潛藏的孤獨靈魂。你盡可以從《唐伯虎點秋香》中搞怪卻又倜儻的唐伯虎愛上他,可以從《九品芝麻官》中不著調卻代表正義的白面包青天愛上他,更可以從大話西遊裡那個喜感卻悲情的孫悟空愛上他。但是無論你是通過哪部電影愛上他,你最終一定都會迷戀上他的一部作品,《喜劇之王》。
  • 周星馳:你以為我演的是喜劇?其實我演的是悲劇
    私以為,周星馳的喜劇,很多時候並不是單純的表現歡樂,更多的時候,它折射的是一種悲劇的人生。比如上學時考試,你得了一百分,但是大家都一百分,你可能不會覺得高興,但是如果只有你一個人得了一百分滿分,那麼你肯定會很高興。這種高興,實際上就是你在對比中所產生的的優越感。由此可以得出,我們的快樂,大多時候是建立在別人的不幸之上的,這也就是喜劇的內核——別人的悲劇。
  • 周星馳的《喜劇之王》:真正的喜劇,其實是悲劇
    第一遍看星爺的《喜劇之王》時,笑得合不攏嘴,只知道星爺的人設,從來都是一個喜劇演員,從來都是來搞笑的。可是現在再看,竟從頭到尾笑不出來,一直有種悲涼。沒有悲劇的鋪墊,怎麼可能演出真正的喜劇?所以很多人說喜劇不過是悲劇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罷了,那麼這種悲涼到底來自哪裡呢?
  • 周星馳:喜劇之王的悲劇人生
    梁朝偉回憶,即使在無線臺跑龍套、混日子的時候,周星馳也要用偉大的理想激勵自己。 周星馳總是最早一個起床,洗漱時對著鏡子喊「加油」,幻想自己有一天能成為主角。 這些境遇後來被他投射到《喜劇之王》裡,尹天仇對著大海大喊:努力,奮鬥!
  • 周星馳:我拍了很多悲劇,但你們都說那是喜劇
    《喜劇之王》做兒童主持期間,一有空,周星馳就會尋找機會去跑龍套。莫文蔚接受採訪時說:「他的喜劇不止是喜劇而已,其實很有深度,除了逗你笑,也講了很多有哲理的東西。」在電影《西遊降魔》中,星仔將驅魔大典設計成「兒歌三百首」。很多人覺得很搞笑,但不懂為什麼?但莫文蔚懂:「真正的力量,就是來源於看起來很平常或者很童真的東西。」
  • 周星馳56歲生日:其實我是悲劇之王…
    帶給無數人快樂的喜劇之王,這半生是否如喜劇?從星仔到星爺,我們看著他的電影長大,也看著他慢慢老去。年少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傷心人。我覺得星爺一直沒有變過,變了的,是這個世界。▲點擊觀看周星馳電影混剪(回憶殺)1喜劇之王還是悲劇之王「你可以說我是跑龍套的,但是你不可以說我是死跑龍套的!」
  • 10部周星馳電影:我拍了很多悲劇,但你們卻說那是喜劇
    但是,星爺作為我們最愛的喜劇大師,是怎麼都看不夠的!今天,君君就放出周星馳的10部最佳電影,滿足看完加長版還欲求不滿的你~為了方便大家觀看,君君在海報下加了二維碼,可直接長按識別觀看有人說,《喜劇之王》這部電影,小時候看覺得是喜劇,現在看來是悲劇。
  • 深度:從四個方面探討「喜劇之王」周星馳的悲劇色彩
    其實當時的周星馳明顯是有些生氣的,不論是電影中,還是這個採訪,他都是很嚴肅認真地在說話,但是對方突然發出的笑聲,讓他覺得很諷刺。 一個喜劇演員必須隨時隨地都搞笑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他是把原本就很」搞笑「的東西放大給觀眾看到,最終讓觀眾理解,其實人的本質都是很渺小的,我們做的很多事本來就是很搞笑的。
  • 為什麼說查理卓別林和周星馳是「悲劇之王」
    今天來聊一下世界著名的「喜劇之王」-查理卓別林。不,應該是悲劇之王。喜歡看電影的小夥伴們應該都認識那個頭戴破禮帽、腳蹬大皮鞋、手拿細手杖,邁著企鵝步的流浪漢夏爾洛形象,他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幾個人物之一了,他到底偉大在哪裡呢?小夥伴們可能不是那麼清楚了。
  • 都以為《鹿鼎記》是喜劇,想起周星馳的一句話,才發現這是部悲劇
    最近張一山主演的《鹿鼎記》正在熱播,看來看去,總覺星爺那版才是最經典的,雖然搞笑,但是又莫名讓人覺得心情複雜,不由得想起周星馳的一句話:「我明明拍的都是悲劇,不知道為什麼你們都說是喜劇!」眾所周知周星馳的影視劇一向以無釐頭搞笑為主,但是他為什麼說自己演的是悲劇呢?
  • 從《新喜劇之王》解讀喜劇片的喜劇外殼和悲劇內核
    這句話出自《功夫》的專訪,但其實周星馳的原話是:我不覺得這個電影有什麼好笑的地方,反正我都是把它當成正劇來拍,其實我的很多其他電影我也是當做正劇來拍,但是就不明白為什麼別人老是覺得是喜劇。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個觀點也早就被業內業外的人所接受,可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理解這個觀點呢?
  • 你看的喜劇其實是悲劇,另類解讀周星馳電影,他演的男主無一善終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一句被說爛的話。作為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戲劇大師,周星馳的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經典喜劇,但是他也曾不止一次在採訪中說道,自己演的是悲劇而不是喜劇。幼年的我無知一笑而過,成年之後再回味這些經典的時候,隨仍舊大笑,心頭卻多了一份沉重。
  • 喜劇之王——周星馳
    從1980年周星馳進入娛樂圈至今,周星馳已經出演了50幾部電影,30幾部電視劇,《長江7號》《少林足球》《功夫》《喜劇之王》《唐伯虎點秋香》都是家喻戶曉的作品。電影中還有一個讓人淚目的鏡頭,就是尹天仇跑出去,對著正要離開的柳飄飄喊「我養你啊」,柳飄飄丟下一句「養好自己吧,傻瓜」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這短短的幾分鐘讓人看到了兩個人的糾結,明明裝睡希望她離開,卻跑出去挽留;明明甩下一句無情的話離開,卻抱著《演員的自我修養》在計程車中痛哭。
  • 《美人魚2》來襲,周星馳不婚之謎再上熱搜:執念是種愛你的方式
    有人說,多年未見的周星馳終於捲土重來了;有人說,上次欠星爺的電影票,這次該還了;還有人說,自從周星馳退居幕後做導演開始,他的電影就越來越不好笑了,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其實,周星馳的電影從來都不是一部喜劇,而是一部悲劇。只是,他早已擅長用「無釐頭」的表現方式,來演繹自己的人生經歷。
  • 《新喜劇之王》,周星馳其實還隱藏了另一個結局
    其實,從2008年的《長江七號》算起,周星馳的下坡路已經走了十年。在那之前,只要是星爺導演的電影,不論聯合執導還是獨立執導,評分都賊高。觀眾對星爺的真正誤解,其實是「錯認」。真正的周星馳,從來就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個逗比。他說起話來靦腆低沉,跟電影裡石班瑜的配音,簡直天差地別。生活中他不愛笑,更不愛玩鬧。孤僻偏執,悲觀憂鬱,這才是他的常態。那一頭白髮和一臉疲憊,每次看了都叫人心疼。
  • 周星馳:力撐香港電影半壁江山,悲傷的喜劇之王,為何至今未婚
    誰都沒有想到,將來這裡會走出一個華人世界的喜劇之王。因為學歷較低,周星馳只能到寫字樓裡做助理,給別人端茶送水洗杯子。梁朝偉則進入商場賣家電,他的夢想是成為銷售經理。1982年,恰逢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招生,還在寫字樓給別人端茶送水的周星馳死磨硬泡拉著梁朝偉一起去面試。現場表演的考試題目是悲劇,周星馳的表演卻讓人發笑,評委覺得他是來搞笑的,現場直接把他淘汰了,陪跑的梁朝偉卻被選上。
  • 《喜劇之王2》開拍!周星馳王寶強姚晨合作!你看嗎?
    其實很多人都說《喜劇之王》這部電影,小時候看覺得是喜劇,現在看來是悲劇。是啊,周星馳曾說:「我以為我拍了很多悲劇,可是拍出來你們都覺得那是喜劇。」這也是周星馳電影中最為經典的劇作,喜劇效果上能讓人笑的忘記所有,悲情方面能讓人哭的歇斯底裡,無論從你劇情,還是演員演技而言,都可謂是情懷滿滿的一部喜劇電影了。
  • 「喜劇之王」周星馳為什麼至今未婚之謎?誰才是他最愛?
    周星馳至今未婚的原因,其實娛樂圈如他一般未婚的演員明星不在少數,但如果是因為「媽寶男」這個身份而單身的,就不值得大家同情了。周星馳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母親很強勢,周星馳也是對母親事事順從。即便在感情生活中也擺脫不了母親的幹涉!
  • 至今未婚的周星馳:從「星仔」到「星爺」,喜劇影迷們一直都在
    這個時候,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唐山大兄》上映,看到這部電影的周星馳徹底迷上了李小龍和功夫,他常用一盆炒熱的綠豆來練鐵砂掌。他後來的自傳式電影《喜劇之王》,記錄著周星馳當年跑龍套時的心酸經歷。電影裡,導演責怪他耽誤了整個劇組的進度,因為他在演死人時不願意按照導演那種沒有演技的方法,其他演員嘲諷他,「死跑龍套的」,就連場務也看不起他,經常不給他吃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