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軒畫廊(Gagosian Gallery Hong Kong)
在當今的全球藝術圈內,拉裡·高古軒(Larry Gagosian)及他的高古軒畫廊帝國的一舉一動無疑成了最廣為討論也最具爭議的話題之一。本次巴塞爾之旅高古軒畫廊將推出白南淮、曾梵志、傑夫·昆斯等作品。
Dan Colen
3月21日,藝術家丹·科倫的個展《When I’m Gone》將在高古軒畫廊開幕。這個曾經的派對男孩已經洗心革面了,該展將首次展出藝術家自2010年起創作的「花卉繪畫」(Flower Paintings)系列。大膽而脆弱的「花卉繪畫」系列包含丹·科倫過去六年間累積的觀感,也代表了藝術家重要創作階段的巔峰。
Dan Colen作品
展覽名稱:《Dan Colen: When I’m Gone》
展覽地點:高古軒畫廊
展覽時間:2016年3月21日——5月13日
Opera Gallery
Thom Thomas Canto《Representative Image》
Joseph Tong, L 作品
Opera Gallery Hong Kong隸屬於Opera Gallery Group,該集團於全球擁有10間藝廊。旗下國際藝廊設於多個大陸,其展覽中心設於美國、歐洲、亞洲和中東。本次香港巴塞爾將展示徐正旻、Thomas Canto、Joseph C. L. Tong 、Fridriks、Chris Wood 、Karl-Heinz Ströhle等藝術家的作品,並於3月23日開幕韓紙大師徐正旻的作品展《桑樹皮裡》。
徐正旻《Sound VIII》 ,手染韓紙, 182 × 150 cm,2015
徐正旻把自己收藏的詩詞,水墨畫作和文學作品,經過壓縮等過程再切割成數以百計的韓紙 。 把韓紙一張張用人手捲成卷狀,徐正旻利用無數的韓紙造出結構優美的藝術品。作品既體現了韓國文化的藝術和哲學理念,也代表著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使用韓紙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韓國文化。 傳統上韓紙是從桑樹樹皮收割再出售予文人精英。樹皮可造出不同厚度,顏色和透明度。 因為它的多功能和耐用特性,我們可以從任何東西身上,從文學作品、畫作、柜子,託盤到容器,都找到它的蹤影。
展覽名稱:徐正旻《桑樹皮裡》
展覽時間:2016年3月23日——4月6日
展覽地址:香港中環52雲鹹街G /F - 3/ F,W Place
大衛·霍克尼《The Group VII》
在北京的同學一定對佩斯不陌生,之前的大衛·霍克尼展覽就位於798藝術區的佩斯北京。這次佩斯畫廊依然攜手大衛·霍克尼,並且還將呈現張曉剛、隋建國、杉本博司、林瓔、奈良美智、亞歷山大考爾德等大師的作品,其中我們熟悉的羅伯特·勞森伯格的作品也會展示。
羅伯特·勞森伯格
佩斯香港將於3月21日舉辦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香港首展。勞森伯格是20世紀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他融合了繪畫、攝影、裝置等多種藝術形式,創造了獨特的」綜合繪畫「。此次展覽將展出勞森伯格在70至90年代創作的5件作品。
展覽名稱:《羅伯特-勞森伯格個展》
展覽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30號娛樂行15樓
展覽時間:2016年3月21日——5月12日
香港貝浩登畫廊(Galerie Perrotin)
香港貝浩登畫廊(Galerie Perrotin)將推出韓國極簡藝術家樸棲甫(Park Seo-Bo)的個展。樸棲甫生於1931年,是韓國當代藝術的關鍵人物,並且是單色畫運動的領軍人物。樸棲甫創作了一系列單色畫,他稱之為《Ecriture》,並以此命名自己自1967年以來的所有作品和展覽。
樸棲甫作品
展覽名稱:《樸棲甫個展:描法》
展覽時間:2016年3月21日——5月5日
六廠基金會( Pop-up Space)
由英國策展人大衛·艾略特(David Elliott)客席策展,展出來自德國的駐場藝術家翰美娜(Mariana Hahn)及香港藝術家關尚智新作。作品透過別具香港特色的題材,記錄了城市發展下急速消逝的景物,以及前瞻這個城市的不同可能性,從而呈現出香港一直以來的演進。
展覽名稱:《未竟之緒:翰美娜與關尚智新作》
展覽地點:香港上環德輔道中173號Nan Fung Place 2樓The Annex-(六廠基金會)
展覽時間:2016/03/22~2016/04/21
奧沙畫廊(Osage Gallery)
歐凱琳作品
2004年,奧沙畫廊於香港成立,並迅即發展為亞洲其中一所最具規模的商業畫廊。多年來,奧沙致力支持各種極具挑戰性及批判之當代藝術創作,由此馳名於亞洲、以至是國際藝壇。本次本次巴塞爾之行將呈現藝術家歐凱琳、Roberto Chabet和Tintin Wulia的作品。
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 Gallery)
畫廊主David Zwirner
德國藝術家Isa Genzken的裝置作品
畫廊主大衛﹒卓納被21世紀經濟報導稱作當代藝術的"點金手", 不僅顏值高,商業頭腦也是令人羨慕。本次巴塞爾之旅將展示Neo Rauch、根澤肯、草間彌生、Michaël Borremans、Raoul De Keyser、Marlene Dumas和曾根裕的作品。
香格納畫廊
張鼎《18個立方體》
香格納畫廊不僅作為首批中國當代藝術畫廊,參加了許多國際知名的藝術博覽會,如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法國國際現代藝術博覽會等。也是中國唯一一家被選入《國際畫廊:從戰後到新千年後》一書的畫廊。本次巴塞爾大展將展出張鼎等藝術家的作品。
Art + Living
創意總監Allison Tang從倫敦學成歸來,滿腦子的關於生活、關於美的積累迫不及待想要分享;而市場總監Alan Cheung本人同時也是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外加業餘舞者,對時尚充滿熱愛。他們在2013年中創辦了這間小店,希望能給走進店內的人們帶來哪怕一絲生活之美的靈感。店內商品包括家具、燈具以及各種配飾,多為來自英國的設計品牌,諸如Duffy London、Mineheart以及Kristjana S Williams等。
地址:太平山街12號
電話:852-28030642
網址:www.astyle.com.hk
Dolci
儘管身在交通繁忙的路旁,但主打白色調的店面依舊透出一股寧靜的氣息,並且襯得玻璃櫃裡一份份甜品個個都像珠寶店裡的珍品。這裡的冰激凌採用了上世紀20年代的義大利傳統配方,是全港唯一一家採用慢攪拌方式製作而成的冰激凌;這裡的甜品細緻到連提拉米蘇裡面的手指餅乾也是本店的糕點師親力親為;還有咖啡,當然少不得也是自義大利遠道而來。其實Dolci在義大利語中就是「甜」的意思,再冠以「2/3」,一是指主打產品甜點、冰激凌和咖啡裡面三者有二都是甜的;另外對那些糾結於卡路裡的甜品愛好者也是一大安慰:跟傳統的意式甜品相比,甜度一律降到三分之二!
地址:灣仔星街2E
電話:852-34269882
網址:www.2third-dolci.com
Russell Street
作為時尚前沿陣地,香港從來不缺買手店,而開業不足三年的Russell Street當屬其中的佼佼者之一。灣仔店是Russell Street的第二家,店內的所有服飾均以顏色分類陳列,想來是便於顧客配搭。Victoria Beckham的牛仔褲、Tucker的印花衫、Atalanta Weller的中跟鞋……在這裡置辦出一身行頭,活脫脫就是一個時髦港女。除了輕而易舉打造幹練的辦公室白領,Russell Street認為女性的個性一面也不容忽視,所以你能夠在這裡找到諸如英國設計師Fyodor Golan的出位設計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地址:灣仔進教圍6號地下
電話:852-28660800
Monocle shop
香港的Monocle Shop開在星街,周圍有日街和月街。《Monocle》主編Tyler Brule選址於此的原因是「星街年輕、有活力又有潛力,各種獨立而有趣的小生意都在這存活,無論是建築事務所還是家庭作坊,都混搭在這裡,和雜誌的某些氣質很像。」店鋪小到約只有16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瑞典Skeppshult自行車、Alain De Botton的書、香氛等等,Porter Bag裡裝著當季的Monocle報紙,看著用心拍的Catlogue,每一件小物由圖到文字說明,有自己的故事。
地址:灣仔博豐大廈1-4號
電話:852 28042323
網址:shop.monocle.com/stores/hongkong
Manks
Manks主營北歐現代設計產品,熟悉的Iittala、Fritz Hansen與Carl Hansen等北歐品牌都可以在店裡找到。老闆也有著一如北歐人內斂而沉靜的性格,迎接著每一個入店的客人,除非你有問題,他才會開口一一解答,他更傾向於你是一個北歐迷,自己去挖掘物件背後的故事。Iittala的廚房用具、餐具和手工吹制玻璃器皿,印著Moomin憨厚可掬樣的蛋糕盤,芬蘭的簡潔智慧讓人情不自禁想統統搬回家。
地址︰灣仔秀華坊36號
電話:852 3796 0137
網址︰manks.com
igloo homeware
門口幾乎沒有什麼標示,甚至沒有店名,只有椅子形的Logo,明示你來到了售賣椅子的店鋪,主營宮崎椅子製作所的木製家具,榮獲日本國家工藝賞的「宮崎椅子製作所Miyazaki Isu」是昭和44年(西元1969年)在德島縣鳴門市創立的椅子製造專門工房,「宮崎椅子」堅持手工打造,在日本以至海內外享負盛名。當你看到這些有生命的木製家具,還有來自Inoda+Sveje的單車,不大的店遇上對的人,2個小時都未必可以邁出店門門來,手工的獨特之處在於似乎總有讓人忘乎所以的魔力。
地址:香港灣仔秀華坊26號秀華閣地下
電話:+852 25200580
郵件:igloo.hk@gmail.com
[編輯/王藝迪、馮玉雪][本文由芭莎藝術新媒體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回顧——
看江一燕做攝影師都拍些什麼
深扒「爾康」!你做夢都想不到的當代藝術大收藏家!
你再也看不到皮娜·鮑什親自演出
【隱私、窺視、暴露、幻想】請107位女人讀一封分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