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前方有敵人,準備進攻。」6月14日上午,濟南市百花洲文化公園內,34歲的張鈺生身著青色長衫,頭戴鬥笠單膝半跪在地上,手持一把銀色的「長劍」向身旁同樣裝束的兒子發出「指令」。8歲的張文赫在接到指令後一個箭步向前躍了出去,夾起了一顆菸頭後迅速返回,將菸頭放到張鈺生背簍當中。從去年4月份開始,每到周末和節假日,百花洲、曲水亭街、寬厚裡,總能見到「俠客」父子二人撿垃圾的身影。
從武俠夢到做公益 父子倆一年撿起300斤垃圾
每個男孩兒都有一個武俠夢,張鈺生也不例外,同許多70後、80後一樣,他也是看金庸的武俠小說長大的,也幻想著有一天能夠仗劍走天涯,行俠仗義。「現在我覺得只要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並能很多地幫助他人,就是真正的俠客。」張鈺生告訴記者,他是在B站上看到了日本網友身著玩偶服裝撿垃圾的視頻得到了啟發,便想要帶著孩子一起去做這件事情。
「大概因為我從小就是武俠迷的緣故,關於要裝扮成什麼角色去撿垃圾,我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就是青衫鬥笠的武俠形象。」說幹就幹,敲定角色後張鈺生找到自己開服裝店的朋友定做了衣服,從網上購買了盛垃圾的背簍,還專門製作了加長版的夾子,用銀色的膠帶纏繞並掛上了中國結,遠遠望去,像極了一把長劍。而兒子的服裝,一開始則是用自己的舊衣服改的。
據了解,從去年4月份開始,每逢周末和節假日,父子二人幾乎都會出來撿垃圾,「每次撿的不多,也就一兩筐,但是這一年積累下來,少說也得撿了二三百斤。」
寓教於樂的親子活動 父子二人相互鼓勵一同堅持
張鈺生告訴記者,如果單純地叫孩子出來撿垃圾的話孩子肯定不願意,但裝扮成俠客他就覺得有意思了。
「剛開始的時候他覺得衣服很奇怪,非常抗拒,我就鼓勵他去嘗試,完成之後會有冰淇淋之類的小獎勵,每次出門之前,張鈺生會同兒子一起制定當天的目標,比如要撿到兩個空瓶子或者30個菸頭。「我們是當遊戲來完成而不是任務,所以整個過程都比較輕鬆有趣,渴了就喝上幾口直飲水,累了就隨便找個凳子休息會兒,給兒子講講武俠故事。」
張鈺生表示,通過這場「親子活動」,原本不愛說話有些內向的張文赫也逐漸變得活潑和開朗。到後來兒子慢慢喜歡上了這項活動,一到周末便拉著張鈺生出門,還要求「升級」自己的「裝備」。「因為要趕在遊客到來高峰期去撿,所以我們一般將出門時間定在早上7點,基本上6點鐘就要起來收拾吃早飯,難得的休息日都想睡個懶覺,這個時候有一個人起床失敗了那兩個人就都失敗了。」張鈺生告訴記者,一開始是兒子賴床,到後來成了兒子喊自己起床。
走紅沒有壓力 歡迎更多人加入
為了讓撿垃圾這件事情更有趣味性,張鈺生父子倆還設計了專門的武俠動作和暗號。「我們口中的敵人,指的就是地上的垃圾,每走幾步,我們便會蹲下來觀察四周,因為較低的視角往往能發現更多的垃圾,待發現垃圾之後,我和兒子還會轉動一下手中的『長劍』,大喊一聲,衝呀。」
由於扮相的特殊,他們在撿垃圾時經常被別人圍觀和拍照,也因此在網絡上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對此,張鈺生表示並沒有覺得不自在,反倒是越來越有幹勁。
「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很多人拍照圍觀是因為好奇,但是當他們見到我們是在撿垃圾之後,也會學著撿起一些菸頭,空飲料瓶放入我們的簍中。」
張鈺生表示,他會和兒子一起把這件事情堅持下去,也歡迎更多的人加入到他們的隊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