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柏 圖|來自網絡 侵刪
前段日子,電視劇《三十而已》大熱出圈,幾度衝上了微博熱搜,其中「顧佳離婚」、「許幻山時間管理大師」、「林有有綠茶」這幾條,盤桓熱搜榜可謂是高居不下。
這波熱度,可得多虧了《三十而已》中,「林有有」這個讓人恨得牙痒痒的角色。不但榮獲全網推舉的「當代茶藝大師」稱號,並有多名吃瓜群眾表示,林有有成功取代了凌玲在我心目中最佳小三的地位。
而因此被全網討伐的「林有有」,其扮演者張月,也遭到了各類的網絡暴力。許多網友在張月的微博評論裡口誅筆伐。
「現實生活中與羅志祥有一腿,電視劇裡是小三,本色出演」「本人太適合這個小三角色」等,可謂是字字誅心。
有人甚至還特意每過七天來罵一次,評論區一片烏煙瘴氣,致使張月小姐姐不得不關閉了微博評論。
在演藝圈中,因角色問題而遭入戲太深的網友網暴的人不在少數。
比如宋軼在《創業時代》中扮演不討喜的溫迪,曾被網友留言「你什麼時候可以死」,「一秒都不想看見你」。
而當年大火的《香蜜沉沉燼如霜》中天后的扮演者周海媚,因為角色太壞,遭一眾鍵盤俠攻擊後宣布退出微博。
還有《甄嬛傳》中扮演壞到骨子裡的安陵容,不僅演員陶昕然本人遭受網暴,連她剛出生的女兒都被詛咒了。
大家追劇時懲惡揚善、義憤填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將角色上升到演員本身就大可不必了。
畢竟我們這一屆網友應該更成熟些,應該能區分得出角色和演員本身的。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網民群體的壯大,網絡暴力也應運而生。尤其在娛樂圈中,這些表面上光鮮亮麗的公眾人物,也是最容易受到網暴的。
何炅在《朋友請聽好》節目中曾談到網絡暴力問題:「我們在節目裡要帶動的是,比如說冷靜的思考,不急著去評判人家,甚至審判人家,而且是缺席審判,隔空審判。」
鍵盤俠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憑藉著匿名的身份,隨意宣洩情緒。惡意謾罵的話語像一把鋒利的刀子,也許正一刀一刀地,剜著屏幕另一邊那個人的心。
2016年9月16日,28歲男星喬任梁自殺身亡。次日,其經紀公司通過媒體發表聲明,確認其因網絡暴力而患上抑鬱症自殺身亡。
作為一個擁有眾多粉絲的演員,他所發表的任意一句話,都會讓人拿出來細細咀嚼,甚至讓一些槓精品出些莫須有的味道。
比如說,喬任梁在「天津爆炸事件」後發微博悼念死者,引發網友們紛紛批鬥。
還有,喬任梁與徐璐合作《我們相愛吧》組成的「慌張CP」,二人關係密切引網友關注後,他發微博表示節目是節目,但私下不想被捆綁,結果又引來了網友的一片謾罵。
諸如此類的事件,總是層出不窮。
28歲的年紀,一個鮮活的生命就此在眾口鑠金的非議裡消逝了。
屏幕那端的「網絡噴子」們在看到消息時,是否會心懷愧疚呢?
畢竟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廝殺裡,你們敲下的每一個惡毒的字眼,都是彈無虛發的殺人飛箭,而你們也終是成為了手染鮮血的劊子手——殺了人,卻無須被審判的劊子手。
喬任梁去世後,還引起了一段網絡暴力的連鎖反應。
徐璐是第一個遭受廣大鍵盤俠批鬥的,因為她的微博沒有痛哭流涕,沒有去參加喬任梁的追悼會,於是就有人說她捆綁炒作消費喬任梁。
不僅是徐璐,連好友陳喬恩也無辜遭網友炮轟:好朋友去世跟沒事人一樣。殊不知她得知好友死訊後,哭得連妝都畫不上,兩天才喝了兩杯水。
這個時代裡,難道連對朋友的哀悼,都必須到微博第一時間認證了嗎?
跟風黑、自動腦補、無腦造謠……鍵盤俠短暫的娛樂狂歡,卻給那些與他們不曾相識的人,帶來了長久的心靈傷害。
這多麼不公正!多麼荒謬!
曾經被眾多網友喊話「滾出娛樂圈」的袁姍姍,在關於網絡暴力的演講中提到:「請善用語言,讓人言可敬。」
「網際網路時代,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越來越便捷,溝通成本卻越來越大。
足不出戶在網上匿名可以幹很多事,每天都要面對接踵而來的海量信息,有誰還願意費力去核實內容的真實性?
也不會有太多人會為自己發出或轉發的信息而深思熟慮,那還有多少人會為他人的生命嘆息呢?
語言不應該成為致命的利器,網絡的誕生也不應該是為了製造困擾,而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演員明星最容易遭受網暴,但網暴的毒手卻不僅僅只是伸向演藝圈。
前段時間,北島在豆瓣上發布了自己的舊作《進程》,熟悉北島的讀者都知道,這首詩表達的是對當下命運的思考,以及對未來居安思危的使命感。
可沒等它引發年輕人的思考,卻先引起了鍵盤俠的「狂歡」。
有人上來就評論「NMSL」,罵北島是新世紀的垃圾。
而攻擊的原因和詩本身無關,大意就是:你們這些知識分子,不知道人間疾苦,成天傳播負能量,對不起老祖宗。
最終,北島回覆:這是討論詩的平臺,但不應使用語言的暴力,並關閉了評論。
說來戲謔,在1976年,北島曾寫過一首朦朧詩《回答》,其中有一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更是現代詩中的經典。
當時北島用其來表達自己不屈服於荒謬時代的決心,如今卻成為了網絡暴力的真實寫照。
作者哲學之路說:一邊是用網絡流行語組成的簡單粗暴的攻擊,另一邊是具備深遠意識的詩歌,但語言暴力如此輕易地讓語言之美失去了一塊重要陣地。
詩歌本是給人以思考的,發達的網絡本可以將此傳播給更多人,啟迪更多人。
而現實卻與料想不同,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裡,雋永深刻的詩歌如此輕易地被「鍵盤俠」「網絡噴子」們的汙言穢語排擠在外,令人心寒。
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也發生過許多關於網絡暴力的慘劇。
今年8月5日,「女醫生吞安眠藥自殺」案件正式開庭了。
2018年8月,四川德陽發生了一起嚴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四川35歲女醫生泳池遭13歲男童冒犯,丈夫教訓後全家被人肉搜索,最後,女醫生不堪精神壓力,吞500片安眠藥自殺。
很多吃瓜網友只看到了女醫生丈夫按住男孩的動作,視頻被上傳後,道聽途說、不明真相的群眾就開始站在道德制高點,來了一波「人肉」正義。
而男孩的父母更是去其工作單位,哭鬧要求他們開除女醫生。
是啊,我們相信:正義也許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但遲到之前,總有人付出了莫大的代價。
最後的正義終於到來了,但是無辜的女醫生也永遠地離開了。
難道只有鮮紅的血液才能讓蒙蔽雙眼的人清醒嗎?
難道只有生命的代價,才能換來真正的正義嗎?
韓寒說過:「在某件事情上,我其實並不喜歡『吃瓜群眾』這個詞,也不喜歡看到各種段子和猜測,縱然人都有好奇心,但很多人都有另一面。」
深以為然,如今的網暴事件已經讓更多人看清了人好奇心的另一面。
金庸先生曾為我們創建過一個俠義江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而如今的「鍵盤俠」這個字眼,卻充滿了諷刺。
你有發言的權利,但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善良的基礎之上。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二月寒。誇獎的話可以脫口而出,詆毀的話要三思而行。
生而為人,請你務必善良。
願世人都能如王磊老師說的那樣:「不出妄語,不助惡聲,便是揚善。莫信謠言,待人以寬,且以心安。」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