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花果山上曾有數萬猴子,為何後來銳減到「千把」

2020-12-27 騰訊網

很多影視劇以《西遊記》為藍本,塑造了鋤強扶弱、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廣受觀眾歡迎。「悟空熱」方興未艾之餘,一些和猴哥有關的冷知識卻少人問津。美猴王在花果山當起了「齊天大聖」,成為猴子猴孫的帶頭大哥。問題來了,生活在這裡的猴子到底有多少呢?

其山其猴

花果山,位於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國,「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山中怪石嶙峋,雲霧繚繞,生靈繁茂,花草不謝。正是凝結了日月精華,山頂的仙石「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胎」,孕育出石猴孫悟空。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孫悟空在花果山也有幾個能力超強的猴助理。《西遊記》第三回中,學藝歸來的孫悟空「將那四個老猴封為健將,將兩個赤尻馬猴喚做馬、流二元帥,兩個通背猿猴喚做崩、芭二將軍。」

猴王「逐日操演武藝,教小猴砍竹為標,削木為刀」,四健將負責「安營下寨、賞罰諸事」,帶領群猴大舉練兵,逐日不輟。「各樣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來參拜猴王為尊。」猴王稱讚眾猴:「汝等弓弩熟諳,兵器精通。」說明花果山的猴子過得井井有條,趣味盎然。

群猴統計

孫悟空跟隨菩提祖師學藝之後,思維能力也跟著上了一個層次。他回到出生地,聚集群猴,首次統計了全山的猴口數量,「計有四萬七千餘口」。這與猴王初生之時「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的情形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孫悟空第二次統計猴口,是小說的第28回。三打白骨精之後,孫悟空遭到唐僧誤解,「寫立貶書為照,永不聽用」。遭到除名的孫大聖回到花果山,只見「花草俱無,煙霞盡絕;峰巖倒塌,林樹焦枯」。這番景象完全顛覆了花果山「福地洞天」的美稱。

猴王好不容易找到幾個小猴,忙問:「你們還有多少在此山上?」群猴回答:「老者小者,只有千把。」所幸的是花果山「還有馬流二元帥、崩芭二將軍管著哩。」自「四萬七千餘口」到「千把」,花果山猴群數量銳減,減員嚴重。

暴跌原因

花果山猴群數量從高峰跌落谷底,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戰爭。美猴王曾經率領群猴和十萬天兵天將展開大戰。跟隨二郎神出戰的梅山六兄弟,「縱著鷹犬,搭弩張弓,一齊掩殺,可憐衝散妖猴四健將,捉拿靈怪二三千」。四健將束手無策,無計可施。

其次是火災。當大聖被如來困囚在五行山下,群猴無人領導,孤立無援。二郎神不講武德,縱火焚山。煙燻火燎,導致猴群「燒殺了大半」。眾猴見勢不妙,紛紛「蹲在井裡,鑽在澗內,藏於鐵板橋下」,方才逃脫火海。

第三是自然環境的惡化。劫後餘生的猴子,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受到破壞的花果山「沒花果養贍,難以存活」,猴群的生存難以為繼。在飢餓的驅使下,猴群發生了分裂,「別處又去了一半」。食物短缺,加快了猴群數量減少的步伐。

最後是人禍。堅守花果山的猴群,再次遭遇附近的獵戶的捕殺。殺死的猴子,「拿了去剝皮剔骨,醬煮醋蒸,油煎鹽炒,當做下飯食用」。捕到的活猴,「教他跳圈做戲,翻筋鬥,豎蜻蜓,當街上篩鑼擂鼓,無所不為的頑耍」。獵人的圍獵行為,又使猴群損失了一半成員。戰爭平息後,多種因素相互疊加,促使花果山猴群數量急轉直下。

重修洞天

群猴的不幸遭遇,惹怒了爭勝好鬥的孫悟空。他吩咐小猴:「小的們,都出去把那山上燒酥了的碎石頭與我搬將起來堆著。或二三十個一推,或五六十個一堆,堆著我有用處。」恰好此時有獵戶組團進山獵猴,規模達到千餘人馬之眾。美猴王掐訣念咒,捲起了一陣狂風, 碎石「乘風亂飛亂舞」,獵戶被飛石砸中,旋即斃命。

孫悟空組織群猴搜集戰利品。猴子們虜去獵戶衣服,用來禦寒,屍首推入萬丈深淵,馬匹一邊剝皮做靴,另一邊醃製馬肉備用,「弓箭槍刀」用來「操演武藝」,「雜色旗號」「收為我用」。經過一番處理,孫大聖去除了人禍對花果山的威脅。

緊接著,孫悟空豎起「重修花果山復整水簾洞齊天大聖」的旗幟,積極「招魔聚獸,積草屯糧」,解決了長期困擾猴群的溫飽問題。猴王利用他的好人緣,又去找了「四海龍王,借些甘霖仙水」,花果山「前栽榆柳,後種松楠,桃李棗梅,無所不備」。隨著花草樹木的不斷生長,改變了原先的惡劣環境,恢復了山林的往日生機。孫悟空靠一己之力,重修花果山,猴子們「逍遙自在,樂業安居」。

化敵為友

二郎神是屠戮花果山群猴的首要兇手,孫悟空本該報仇血恨,但他出於自身的考量,並未那麼做。《西遊記》第6回裡,猴王大顯通神,曾和二郎神「鬥經三百餘合,不知勝負」。論能耐本領和法相變化,大聖和二郎神半斤八兩,難分伯仲。孫悟空為群猴復仇沒有十足的把握。

其次,二郎神徵剿花果山,不是出於自願。四天王、李託塔、哪吒等眾神拿孫悟空毫無辦法。觀音菩薩向玉帝推薦了二郎神,由大力鬼王向二郎神頒布旨意,稱:「今特調賢甥(二郎神)同義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後,高升重賞。」

第三,孫大聖大鬧天宮才是花果山遭受劫難的根本原因。當日天兵天將大戰花果山的起因,完全是由美猴王「因在宮偷桃、偷酒、偷丹,攪亂蟠桃大會」的任性行為導致的。玉帝派遣眾神前往捉拿孫悟空,二郎神不過是其中之一,不應把所有猴子的死難全部歸咎於他一人。

最後,孫悟空受戒取經,風餐露宿,實質上已經改邪歸正。如此一來,他和二郎神有了和解的基礎。《西遊記》第63回,二郎神和孫悟空冰釋前嫌,聯手對付九頭蟲。「二郎即取金弓,安上銀彈,扯滿弓,往上就打」,九頭蟲受創遠遁,清除了唐僧取經路上的一大阻礙。孫悟空和二郎神的握手言和,標誌著花果山之劫劃上了句號。

根據小說中猴群成員減少的說法,可以倒推出眾猴的具體死亡數量。按現存1000隻猴子計算,遭到獵人捕捉的有1000隻,往別處謀生的有2000隻,被梅山六兄弟捉拿的有二三千隻,死於花果山山火的猴子至少有4萬多隻。這才是《西遊記》中花果山猴群的真實生存狀況。

作者:計白當黑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吳承恩 《西遊記》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明知道二郎神殺屠殺花果山,為何猴子說「向蒙莫大之恩」?
    說起來您可能不信,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後,他的猴子猴孫沒有好日子過。因為二郎神帶著梅山七兄弟,圍剿了花果山,而且用的手段很殘忍,是一把火燒了的。這一把火,導致花果山直接少了兩萬多隻猴子。而大火之後,還不斷有猴子死去。看電視劇裡,猴子被壓五行山,後來去取經,沒說到他的猴子猴孫啊,這是怎麼回事呢?
  • 《西遊記》二郎神放火燒了花果山,孫悟空為何還和他稱兄道弟?
    《西遊記》中,玉帝降旨,二郎神下界降妖,太上老君趁悟空和二郎神打得難解難分時,用法寶金剛琢偷襲擊中悟空腦袋,此時二郎神的哮天犬死又咬住悟空胳膊不鬆口,因此悟空被生擒。然後二郎神來到花果山剿滅和孫悟空一起造反的同黨,一把大火將花果山燒了個精光。
  • 花果山群猴在生死簿中除名,又吃蟠桃飲御酒,為何還會死?
    》大家看過了,咱們知道孫悟空曾經大鬧地府,還順手把生死簿中涉及到猴子的信息盡數毀掉,按理說地府辦公人員應該不會找這些猴子的麻煩,後來孫悟空大鬧蟠桃盛會,還將蟠桃御酒偷來給花果山群猴享用,無疑這是為花果山猴子的長生不老又加了一層保險。
  • 花果山明明在連雲港,為何《西遊記》去了7個省,就是不在此取景
    雖然是第一集,但拍攝時間卻到了1985年6月上旬,所以劇中雖然沒有我這個師傅是鏡頭,幕後我卻在做司機等後勤工作。《西遊記》建組時間是1982年2月,當年7月3日在揚州開機拍攝試集《除妖烏雞國》。孫悟空出世後,在海邊「瘋狂」後,又跑到花果山椰林中狂奔,這組鏡頭是在海南文昌椰林拍攝的。
  • 《西遊記》唐僧給猴子縫虎皮裙時,網友卻被猴子戳中萌點,可愛
    在《西遊記》中,唐僧給猴哥縫製虎皮裙的細節層讓不少觀眾感動至深,但是如今再次看到當初的畫面時,卻被猴子戳中萌點,太可愛了,那種仿佛頭一次得到別人關愛的小孩子模樣讓人忍不住心酸又心疼。天生石猴猴哥天生地養,最初乃是人世間一塊靈石所化的猴子,無父無母自然無人教養,隨後雖然拜了菩提老祖為師,但是在斜月三星洞裡並不是只有猴子一個弟子,再加上菩提老祖本身就是一位早已閉關不理世事的高人,雖然教導了猴哥很多本領,但是對於他的性格塑造卻並沒有進行幹涉,他更加信奉道教思想,因此在猴哥的教育上其實還有很大的缺失,需要猴哥自己去經歷和領悟,他的門下弟子全靠自己的悟性,作為師父
  • 花果山原來的主人是誰?原著中早有暗示,悟空還遇到了
    花果山原來的主人是誰?原著中早有暗示,悟空還遇到了《西遊記》這部電視劇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小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守在電視機前面看《西遊記》這部電視劇,大多數人都是喜歡孫悟空這個角色的,他非常的厲害,法力高強,而且孫悟空有大鬧天宮的本事,就算其他人有非常厲害的法寶,在孫悟空面前都要示弱。在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孫悟空是由一塊仙石孕育而生,他是一個石猴,因為孫悟空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 《西遊記》中猴哥被封「齊天大聖」時,彈幕神吐槽:猴子都有房了
    經典的影視劇中總是有很多有趣的畫面讓人念念不忘,在電視劇《西遊記》當中,猴哥被天庭封為齊天大聖的時候,各種彈幕神吐槽讓人笑到肚子疼!網友們的腦洞實在是太大了!猴哥二上天庭話說猴哥頭一次上天庭還是因為收了東海金箍棒和毀了地府的生死簿才驚動了玉帝,在太白金星的「撮合」下勉強讓猴哥上了天庭,不過當時的天庭一眾神仙都十分看不起猴哥,除了太白金星這種老神仙對猴子是一腔關愛之外,其他的神仙要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不就是武曲星君那種看不慣猴子亂竄故意落井下石的官員。
  • 《俠探西遊記—三清鬥如來》(2)混世四猴—花果山的秘密
    靈寶天尊做夢也沒想到,他會在如此高齡,早已退休的情況下,還能重新拿起教鞭到山村支教。他吹了吹布滿灰塵的教師資格證。「我仿佛又找到了年輕時的感覺。」靈寶天尊孤零零地向一個方向而去。這就是後來名聞三界的花果山。靈寶天尊不愧是當年仙界最有名的頂級大宗師。萬仙來朝拜,如眾星拱月一般,他很享受那種感覺。
  • 西遊記中,孫悟空拜師學藝的真實動機是什麼?
    西遊記中,孫悟空拜師學藝的真實動機是什麼?《西遊記》中,孫悟空是貫穿其中的靈魂人物,要了解他就需要知道他的人生軌跡:花果山為王、靈臺山拜師、大鬧天宮、五行山思過、西天取經、修成正果,等等。孫悟空有著通天入地的本領,又在花果山為王逍遙自在,為何還要尋思著拜師學藝呢?原著描述一:「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學爬會走,拜了四方。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看得出來,孫悟空自出世以來,像人類的嬰孩一樣,經過一段時間對未知世界的摸索,已經漸漸適應所處環境,並且能自力更生,個人溫飽已不是問題。
  •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到底是在哪裡?
    可唐僧取經時也是從從南贍部洲到西牛賀洲,卻未見師徒一行人飄洋過海。可見作者只是在開頭還遵守這個概念,到了後面,完全是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而寫的,如果也讓師徒「飄洋過海」,這在故事上很難實現。 明代百回本《西遊記》,是在早期西遊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作者借鑑了早期西遊記的一些故事情節,並在其基礎上不斷豐富,增加新的內容。
  •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為何要拜師,又為何不說師出何處
    正如作者在書裡面介紹的一樣,悟空他吸收天地靈氣之後,從一顆大石頭裡面出生地,進而真身就是猴子,可以說他是無父無母的人了。也許是因為他就是是一隻靈物,一出生就具有能力了,他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花果山一帶的大王了。作為王——猴子們的領導者孫悟空是很成功的,大多數的猴子都聽從他的話,而他也是跟眾多的猴子平分食物之類的。這隻天地生下來的猴子也是有感情的,對他的猴子猴孫更是很關照的。
  • 上古時期的四聖獸,麒麟和孫悟空,為何都和花果山有關?
    在西遊記的故事中,有一個隱藏的故事背景,那就是上古時期,這裡的上古時期是遠早於封神時期的,那時候甚至是盤古和女媧以及三清成名的時候,也是在那個時候
  • 傳說中的花果山水簾洞竟然在這裡!
    86版《西遊記》開篇說道東方傲來國有一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吸收日月精華,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猴,這便是孫悟空。中原以東,黃海以西,在陸地與大海的分界,花果山坐落在這裡,遙望著浩渺無邊的黃海。今天出行季就是為了尋找神話中的仙山——花果山。山海相連,悟空故裡,春天的花果山會有怎樣的一番景致呢?
  • 傳說中的花果山水簾洞,就在陝西人身邊!
    他本是東勝神洲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而生,曾拜菩提老祖為師,習得七十二變、筋鬥雲等神妙法術。他生性灑脫不羈,曾於龍宮強取金箍棒,在地府勾去生死簿,更一度大鬧天宮,使得十萬天兵天將奈何不得,聲名威震三界!如來佛祖為了改去他頑劣的心性,將齊天大聖壓到五行山下。五百年後,讓他護送唐玄奘去西行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修成正果,被封為「鬥戰勝佛」。
  • 花果山有長生不老藥,猴王為何要去別處訪道求仙?原來是個障眼法
    題:花果山有長生不老藥,猴王為何要去別處訪道求仙?原來是個障眼法文/姜子說書《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當上美猴王之後,分派了君臣佐使,春採百花,夏尋諸果,秋收芋慄,冬覓黃精,享樂天真三五百。卻有一日,自由自在的猴王在歡喜之時,卻有了一點兒遠慮,為長生之事煩惱。於是,通背猿猴指引猴王下山,雲遊海角,遠涉天涯,到古洞仙山之內,尋求長生不老之道。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孫悟空先是在南贍部洲學人禮,又漂洋過海,到了西牛賀洲,遇上了須菩提祖師,如願以償,學了長生不老之道。
  • 【西遊記人物討論】猴子的實力到底如何?王靈官在天庭處於什麼位置?
    先說一說《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本是花果山上一塊仙石所生,天地生成,無父母,無名無姓,拜菩提祖師處,得名孫悟空。 孫悟空的外貌在原著中並不是很帥氣,雖然被稱為美猴王,但是怎麼說,原著描寫也就是個猢猻,作為天地孕育仙石而生,壽命很長的孫悟空早期在花果山玩了大概三百年時間,見到了眾多猴子猴孫生老病死,才想學那長生之法,於是出海求仙。
  • 花果山最慘烈的一次大屠殺,孫悟空為何坑殺上千獵戶
    三打白骨精時,他打殺妖怪變的凡人,被唐僧反覆念緊箍咒,最終攆回了花果山。在真假美猴王之爭中,導火索也是打殺強盜,孫悟空還把留宿他們的楊老頭的兒子殺了,因為他與強盜夥在了一起。 不僅殺了,還把人頭丟到唐僧馬前,唐僧自然又是一番痛罵和念緊箍咒。不管哪一件事,孫悟空總能得到我們的諒解。但是,他在花果山幹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屠殺,卻引發了不少人的爭議。
  • 花果山七大聖排行,孫悟空在最後,原因是你想不到的
    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花果山它在西遊記當中是一塊比較神奇的地方花果山不僅美麗富饒並且還成功的孕育出了很多有實力的妖怪。比如說孫悟空他最初就是花果山那些猴子的王,而且還與另外的六個妖王結拜以兄弟相稱,但是結拜之後的孫悟空在七個兄弟之中確是排在最後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下面大家就一起看一下吧。
  • 【薦讀】《西遊記》中孫悟空故事與靜樂的淵源
    從唐的《大唐西遊記》到宋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再到元的《西遊記雜劇》,最後到明初章回小說《西遊記》成書;從宋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出現了猴行者,自稱是「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彌猴王」來助三藏法師取經,到金代《蟠桃會》裡的孫行者,到元代楊景賢的《西遊記平話》已經演變成孫悟空了,在宋元民間說書人和雜劇戲劇舞臺上孫悟空的人物形象已經成為主角。
  • 孫悟空曾與6妖怪結為兄弟,為何後來除了牛魔王,其他全不見了?
    《水滸傳》裡重點探討的哥們義氣,在《西遊記》裡也有所體現。孫悟空在花果山當妖王時,曾經與6個妖怪結為兄弟,他們分別是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禺狨王。而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以後,書中除了對牛魔王的事跡另有記述以外,其他5個妖怪則至此人間蒸發、不知所蹤。他們究竟去了哪裡呢?人有人性,妖有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