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棉姐姐
來源:木棉說(ID:mumianshuo)
纖細的腰肢「翻車」了
近期,懷孕6月的吉娜和郎朗一起出席了一個晚會。
活動前,她身穿禮服和媒體見面。
肚子裡的寶寶已經6個月了,她的腰圍還是和孕前一樣,不仔細從側面看肚子,根本看不出來她是一個孕婦。
印象中,這已經不是吉娜第一次因為腰細被大家圍觀誇讚了。
之前在各類活動中,她都因為纖細的腰肢被關注。
上節目量腰圍,也成了她身上的一個「亮點」。
但和以往她每一次因為腰圍被誇贊不一樣的是,這次的評論有點「翻車」了:
有人說這算是吹捧畸形審美,像是在讓所有孕婦向她看齊,放棄健康迎合男性審美。
但也有人覺得這樣大大方方地展示孕肚挺好:
需要強調的是,吉娜是很美很大方,所謂的「畸形審美」並不是攻擊她個人。
而是說如果用吉娜當標準去衡量其他孕婦,這種審美是畸形的。
試想一下,如果到處都是吉娜這樣逆天身材的孕婦,會不會有孕婦為自己懷孕後腰變粗了而自責,增加完全沒有必要的苦惱?
會不會有丈夫看到了後用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懷孕的妻子:
「人家吉娜懷孕6個月都那麼瘦,你怎麼會長那麼胖呢?」
產後無需向任何人看齊
每個準媽媽的體質不一樣,懷孕後的狀態也都不相同。
就算都是經濟條件優越的女明星,懷孕後都有很大差距。
小S懷孕三次,每一次懷孕期間都「只胖肚子不胖人」。
生完孩子後三個月,就能恢復到孕前狀態。
而大S懷孕後則胖了很多,常常因為浮腫看起來很憔悴。
產後恢復得也比較辛苦。汪小菲曾經在微博透露,大s為了減肥可以「各種運動,什麼都不吃」,一個月瘦了10公斤......
但她都已經這樣努力了,還是逃不過一些媒體用「大媽」來描述她的身材。
其他明星如霍思燕、張歆藝、高圓圓,都因為懷孕後沒辦法迅速瘦身,被網友們嘲諷「憔悴」、「大媽」、「保姆」。
諷刺的是,一旦她們拼命瘦下來後,網友們又會用「狀態好似少女」這樣的形容詞去誇她們。
好像不管哪個年齡、不管什麼階段,女人都要向少女看齊。
「懷孕了就像沒懷一樣」,「生了孩子就像沒生過一樣」。
這些話就是在用明星孕婦的狀態當標杆,不斷地抬高女性產後的審美標準。
不僅對其他女明星們非常不友好,也會讓看到這些新聞的普通女人們非常焦慮。
女明星沒有經濟上的後顧之憂,尚且需要一年半載才能恢復。
普通的媽媽們在有限的條件下,有誰能把恢復身材放在第一位,努力一年半載後回到產前狀態呢?
當媽是一種修行
為了逃避這種孕期身材羞辱,有的女明星會努力不讓媒體拍到自己的懷孕狀態,恢復身材之前儘可能不露面。
但矛盾的是,網友們一方面攻擊那些當媽的女明星的身材,一方面又會質疑那些身材沒有變化的人。
甚至會有人因為女明星懷孕期間不顯懷,就編造她們是代孕生下的孩子。
一方面貶低孕婦和媽媽們的外表,一方面又要求她們為了孩子放棄外表。
這樣的雙重壓力,比審美焦慮更常見。
比如,很多媽媽在懷孕期間如果試圖減肥,則有可能被周圍的長輩們指責只顧著自己美不美,不管營養不顧孩子。
到了分娩後,又常常會被逼為了孩子喝催奶湯等。
就像奧運冠軍何雯娜,也被逼著忍著噁心和淚水,為了孩子多吃幾口肉。
被逼著吃不喜歡吃的東西,或許這件事本身忍一忍就過去了。
這件事背後透露出的觀念,才是最讓媽媽們窒息的。
仿佛女人結了婚、當了媽,就不再是為她自己而活了。
她的身體、她的喜好、她的時間、她生活中的一切,都應該為養育孩子讓位。
她自己有什麼痛苦,已經不重要了。
之前有一個媽媽在網上發帖子記錄自己的懷孕經歷,光是看看文字,感覺都要抑鬱了:
忍著各種生理上的痛,被家人強迫吃雞蛋、吃豬蹄湯。要是表現出不想吃,就會被各種貶低和指責:
「你不吃寶寶會有奶嗎?」
「你不喝就不發奶,你不配當媽!」
「奶裡進血了,寶寶吃不了可惜了」
「你看都是你吃辣椒,把寶寶弄得長紅點」
「讓你多喝湯你不喝,奶粉給孩子吃壞了你就高興了,母乳才是最好的」
滑動查看更多
新手媽媽生理上的壓力已經很大了,但更折磨人的是周圍人態度的轉變。
就像《新生日記》中王斯然那樣,當媽媽之前也是個受寵的小女生。
一當了媽媽,身材走樣暫且不說,還要被家人們圍觀自己餵奶。
感到自己從一個女人,變成了一個動物。
有人說像王斯然這樣拒絕餵奶、情緒崩潰是一種矯情,是她太脆弱了。
但意志堅強的人如奧運冠軍劉璇,也在分娩後患上了產後抑鬱,原因也是類似的:
孩子出生後,從孩子爸爸到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都在關心寶寶。
沒人注意到她的變化,沒人真正是為了關心她而關心她。
看懂了這些,再看《三十而已》裡顧佳所說的「當媽是一種修行」,就能體會這段話深層次的含義。
當媽以後,女人原本的身份仿佛消失了,活下來的那個就是「某某的媽媽」。
如果她們自己甘之如飴,或許這個過程是偉大而溫馨的。
但讓人擔憂的是,她們很多人都是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被逼著拋下了原本的自我,伴著血和淚成為了母親。
而這條路,或許一直到孩子長大成人之前,都沒有退路。
以她們的健康和感受為標準
所以,吉娜懷孕這件事引發的討論,並不是單純關於身材的,而是關於人們對待孕婦、媽媽們的態度的。
我們不應該再去吹捧哪個孕婦身材保持得好、產後恢復得快;更不該去嘲諷那些發福了、恢復得慢的人。
而是應該去關心那些懷孕分娩比較順利的媽媽們,她們生活裡是怎樣被對待的。
比如GAI的溫柔體貼,就對王斯然產後恢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王斯然分娩完,所有人都圍著孩子時,GAI想著陪伴然然:「我只有一個么兒,我的么兒是王斯然」;
王斯然因為被圍觀餵奶情緒崩潰時,他馬上把媽媽勸了出去,又怕婆媳產生誤會,安撫完父母又上樓哄王斯然;
一方面在言行舉止上,始終把王斯然放在第一位。還是把她當自己的「寶貝」,去體貼和呵護。
比如袁弘,用支持和鼓勵去陪伴張歆藝產後恢復,而不是一味要求和挑剔妻子去減肥。
最重要的是,男人應該主動承擔起一個父親應該承擔的責任。
像杜江這樣,經常獨立帶娃,讓霍思燕有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
畢竟除了哺乳,沒有什麼事情是媽媽能幹爸爸卻不能幹的。
當爸爸的多做一點,妻子自然就有時間喘口氣,恢復身材、恢復心情、保證家庭和諧了。
最後,真心建議全天下即將有孩子、已經有孩子的家庭:
對媽媽們的身材變化寬容一點,以她們自己的健康和感受為標準,去陪伴她們懷孕、產後修復。
正確認識產後抑鬱的客觀存在,不要因為其他孕婦沒有抱怨訴苦,就把她們分娩前後的情緒變化看做是「矯情」。
男人多承擔育兒責任。對媽媽們標準低一點,對自己要求高一點。
最重要的是體諒女人為母的不易,時刻提醒自己和周圍的人:
即便當了媽後,她也還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會痛會累,會需要隱私和尊重的人。
而不僅僅是誰的老婆、誰的兒媳婦、誰的媽媽。
希望下一次上熱搜的,不再是某個魔鬼身材的孕婦,而是教科書式的丈夫、父親。
願女人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保有自己的尊嚴和自我。
作者|木棉姐姐 來源:木棉說(ID:mumianshuo),新女性全方位成長平臺,1000w+都市女性都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