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歌為媒 傳唱黨的聲音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以山歌為媒 傳唱黨的聲音

  「唱起山歌真歡喜,五中全會精神傳四方。全國人民來學習,唱歌跳舞來宣傳……五中全會譜新篇,全國人民挑在肩。文化建設有實力,軍事科技勇向前。」16日下午,中心城區登高山公園三角橋邊,一支支「聚人氣、接地氣、有新氣」的別樣龍巖山歌縈繞耳際,文藝隊員翩翩起舞,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

  當天,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巖山歌傳承人郭金香和龍巖山歌藝術家協會的會員們,在這裡為當地群眾與遊客獻上了一場精彩而又富有生活氣息的「奮進新時代築夢新徵程」新羅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文藝宣傳演出。「之前只在電視上和宣傳單上看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感覺很遙遠、很抽象。」正在觀看演出的張大爺樂呵呵地說,像這種現場演出,用龍巖山歌來宣講的形式很有特色,通俗易懂。

  70多歲的郭金香,退休前是龍巖山歌劇團團長,被譽為「山歌皇后」。退休後,她一直堅持用龍巖山歌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傳唱黨的聲音。「用山歌宣講黨的理論方針政策也有大魅力,容易引起共鳴。」郭金香表示,作為一名老藝人,她有責任做好黨的聲音的傳遞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剛閉幕,在新羅區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她組織協會的會員一起謀劃,將全會精神改編成韻律十足的龍巖山歌節目《五中全會精神傳四方》、脫貧致富山歌小戲《家鄉巨變》,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把五中全會精神傳達到到千家萬戶。

  以充滿本地特色、民眾喜聞樂見的山歌形式進行宣傳,不僅增強了趣味性,也鼓舞了每一位觀眾。「用歌聲傳唱黨和國家的惠民富民政策,把普通話轉化成本地方言,這樣大家更容易聽懂,正能量滿滿的。」新羅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新羅區將繼續積極發揮文藝隊伍的諸多特色優勢,讓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時在基層落地生根,為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文章來源:閩西日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三大樂團攜手 新人新作亮相 在黨的誕生地「唱支山歌給黨聽」
    上交新年音樂會現場 記者 郭新洋 攝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當熟悉的旋律響徹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當女高音龔爽清澈透亮的歌聲迴蕩,這支傳唱了幾代、影響無數人的歌曲,也瞬間溫暖了在寒風中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觀眾。  全套中國班底  2020年12月31日晚,以「唱支山歌給黨聽」為主題的2021上海新年音樂會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
  • 貴定縣新沿村:用優美歌聲傳遞黨的聲音
    群眾工作做得好,帶領村民奔小康,建設新村促發展,幸福花開萬年香……」一支支接地氣、有新意的別樣山歌縈繞耳畔。  連日來,貴定縣全城區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千戶布依寨的村民也以山歌傳唱的形式讚頌脫貧攻堅取得的新成效、新變化。
  • 建黨99周年之際,讓我們重溫才旦卓瑪的《唱支山歌給黨聽》這首歌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黨領導人民打敗了列強,拯救了中國,才使人民生活富裕,人民安康,今年已建黨99周年了,我們對黨都有著深厚的感情,那就讓我們懷著對黨的感激之情,獻歌一首,今天就把這首《唱支山歌給黨聽》送給大家:
  • 【金曜放送】《唱支山歌給黨聽》女聲
    【金曜放送】《唱支山歌給黨聽》女聲 青山溝|滿家寨 張雪童 唱支山歌 給黨聽 ILHA gege
  • 歷久不衰的經典名歌《唱支山歌給黨聽》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這首歌的歌詞真誠、質樸,充滿著情感,很多人以為這是雷鋒同志自己寫的,但是,這首詩歌真正的作者是焦萍。焦萍原名姚筱舟,是原陝西銅川礦務局焦坪煤礦的技術員。《唱支山歌給黨聽》寫好後,先是發表在陝西文藝的詩傳單專欄裡,後來被春風文藝出版社編寫在新民歌三百首一書中。
  • 踩著平衡車登場,傳唱八桂愛與美,她讓「劉三姐」的山歌永不停
    「藤纏樹,樹纏藤,山歌歲歲牽紅繩;天若有情天亦老,不老壯家唱歌人……」國慶前,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在南寧上演,婉轉動聽的廣西山歌唱響了動人心弦的篇章。舞臺上,飾演「姐美」的廣西第六代「劉三姐」趙華湘舉手投足都帶著「歌仙」神韻,讓「劉三姐」這一經典人物形象煥發新魅力,向觀眾傳唱八桂歌海的大美大愛,展現新時代壯鄉兒女追夢逐夢的奮鬥英姿。
  • 《唱支山歌給黨聽》的首唱者任桂珍謝幕!曾擔任歌劇《江姐...
    楚天都市報記者 夏雨她是歌劇《白毛女》中的頑強不屈的喜兒,是歌劇《小二黑結婚》中向外自由戀愛的小芹;她為電影《紅日》自信唱出《誰不說俺家鄉好》,向黨深情表白、最先演繹《唱支山歌給黨聽》……10月10日,
  • MV | 高原人民心向黨 唱支山歌給黨聽
    MV | 高原人民心向黨 唱支山歌給黨聽 2021-01-13 2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明日報……諸暨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獲央媒頻頻點讚!
    面對時代之需、使命所系、群眾所盼,如何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2018年以來,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為載體,各試點地區正在積極探索。試點建設進程中,多地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觸手可及的方式、感同身受的故事,把黨的聲音有效傳遞到老百姓心裡。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裡縣醒獅鎮谷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螢火蟲好聲音」海選現場,山歌隊、山歌手輪番登臺。他們把黨的創新理論融進山歌,唱響在山谷間,吸引村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
  • 北上廣三支交響樂團合演新年音樂會,唱支山歌給黨聽
    「唱支山歌給黨聽」2021上海新年音樂會12月31日晚,餘隆率領麾下三支親兵——上海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廣州交響樂團組成的「聯合樂團」, 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上海,獻演了「唱支山歌給黨聽」2021上海新年音樂會
  • 「童心向黨」天津市優秀童謠兒歌傳唱圓滿落幕
    11月12日,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天津航空等單位聯合主辦,北方網、天津市未成年人服務網、天津市少年宮承辦的天津航空杯「童心向黨」天津市優秀童謠兒歌傳唱活動「走進天津航空」特別專場演出在天津航空舉行,也標誌著該項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
  • 山歌歌詞—陳俊跟王新蘭的山歌,再也聽不到了
    在經濟發達的閩南文化圈,德化山歌是不可多得的鄉土文化載體。人們用山歌歌頌新社會,歌頌新生活,山區農村山歌處處傳唱,豐富了鄉村百姓的文化生活,對當地的民間民俗禮儀活動、對當地的宣傳和對外交流發揮重要作用。德化特點德化山歌有別於其它地方山歌的特點在於:其一是歷史悠久源流清晰。
  • 關於「唱支山歌給黨聽2020年萬年貢上饒市電視歌唱大賽主題晚會...
    關於「唱支山歌給黨聽2020年萬年貢上饒市電視歌唱大賽主題晚會」活動現場周邊道路交通管制的通告  為進一步教育引導人民群眾知黨恩,感黨恩,報黨恩,堅定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向即將到來黨的百年誕辰獻禮,特舉辦「唱支山歌給黨聽」--2020萬年貢上饒市電視歌唱大賽主題晚會活動。
  • 婺源縣舉辦「唱支山歌給黨聽」歌唱比賽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慶祝建黨100周年,配合全市《「唱支山歌給黨聽」主題系列活動總體方案》(饒宣字[2020]1號)文件落實,結合我縣實際,決定舉辦2020
  • 客家山歌唱響新時代
    大家在認真聆聽池官華講述客家山歌據悉,「客家山歌王」的老人,是深圳石巖客家山歌省、市、區三級傳承人,是土生土長的石巖人,他從小就對客家山歌情有獨鍾,9歲時,在勞作過程中,他聽到長輩唱山歌,就對山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唱支山歌給黨聽》原唱、上海歌劇院第一代「江姐」任桂珍去世...
    「北有郭蘭英,南有任桂珍」,作為著名歌劇藝術家,任桂珍的歌聲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唱支山歌給黨聽》《解放軍同志請你停一停》等歌曲,也是由她原唱,錄成唱片後廣為流傳。關於《唱支山歌給黨聽》,還有一段「讓歌」的樂壇佳話。
  • 這裡山歌唱不停
    魚峰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魚峰歌圩」民間文化藝術活動品牌為龍頭,傳承地方特色傳統文化。穿透千年的「劉三姐文化」歷久彌新,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彰顯深沉的文化自信。從《劉三姐》熱到山歌熱     魚峰山和小龍潭,相傳是劉三姐傳歌和成仙的地方,據說劉三姐就是在這裡騎著魚上天,到天宮成了歌仙,而她的山歌,人們仍世代傳唱著。
  • 南安東田阿婆唱的這些閩南山歌你聽過嗎?
    黃鍛治笑著告訴記者,那時候有人編了很多宣傳政策、解放婦女的閩南語山歌,旋律簡單,歌詞也好記,她們學會了就四處傳唱,像《東田婦女緊起來》《婦女生活大變遷》《互助組幫工隊》等。  「我們下地種田、上山放牛、砍柴的時候,就一邊走一邊唱。年輕時,腦子裡有上百首的山歌,首首都記得清楚,而現在就只能憑記憶想起來幾首了。」
  • 安陽學院舉辦了「唱支山歌給黨聽」慶祝建黨99周年線上音樂會
    映象網訊(記者 賈利超)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表達對黨的的祝福與熱愛,7月12日,安陽學院利用線上平臺,舉辦了「唱支山歌給黨聽」慶祝建黨99周年線上音樂會。本次音樂會以歌頌黨、讚美黨、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宗旨,曲目豐富、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涵蓋了男女聲獨唱、流行演唱、樂器獨奏等多種表演形式,用獨具特色的音樂語言回顧了中國共產黨99年的奮鬥歷程,帶領觀眾回望歷史,展望未來。
  • 唱紅《唱支山歌給黨聽》的著名歌劇演員任桂珍今晨去世
    圖說:舞臺上的任桂珍 資料圖  20世紀60年代紅遍大江南北的《唱支山歌給黨聽她接過歌譜,輕聲哼唱了幾遍,一轉身就登臺了:「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  2016年,在上海歌劇院復排的經典民族歌劇 《江姐》裡,任桂珍作為第一代「江姐」的扮演者,登臺與年輕演員同唱一曲。是什麼力量讓她在耄耋之年依然能飽含深情地吟唱 《繡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