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帥何以入駐日本圍棋名人堂?

2020-12-24 騰訊網

日本圍棋界設有圍棋的名譽殿堂,即所謂的名人堂。陳元帥是唯一入選的非日籍人士。入駐日本圍棋名人堂的標準是什麼,對圍棋有何等貢獻的人可以入駐名人堂。2004年日本棋院設立圍棋的名譽殿堂,第一回入駐四位名人,分別為德川家康,算砂,道策和秀策。算砂,道策和秀策都是專業的圍棋棋士,德川家康是唯一的一位非專業人士。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入選圍棋的榮譽殿堂,當是看重其對圍棋發展的卓越貢獻。陳元帥得以入駐日本圍棋的名譽殿堂,應該是和德川家康相似,在日本人看來,陳元帥對圍棋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算砂

日本自唐代以來全面學習中華文化開始,中華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可謂是無處不在。日本文明的開化是得益於中華文化的,日本對中華文化是抱有崇敬之心的,可是在崇敬之餘還有一份心有不甘的自卑。近代,中國國勢衰敗,日本人對中華文化既愛又恨的矛盾心理促使日本漢學界開始了對中華文化報復性地歪曲和貶低。最有影響力當屬日本有的疑古派,全面否定中國的上古史,質疑堯舜禹的存在,甚至質疑夏商的存在。雖然在學術上有可以商榷之處,但試圖在源頭上徹底摧毀中華文化的根基用心也是昭然若揭的。日本人稱之為將棋的日本象棋,雖然目前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其來源於中國,但以中華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將棋來源於中國是極有可能的。可是日本人願意相信將棋來源於泰國,經海路傳入日本。針對象棋的起源,目前尚無定論,主流觀點集中在中國和印度,且中國起源的觀點更具說服力。但是日本將棋的官網卻採信象棋印度起源說。相對於中國人,日本人對圍棋高看一眼,把圍棋上升為道的層次。而且日本人對圍棋座子的廢除,應該是非常得意,認為是推動了圍棋的進步,是日本超越中國的一個體現。但是圍棋來源於中國這一事實,似乎刺痛了日本對中華文化的自卑心理,所以日本就有學者認為圍棋起源於中亞,傳入中國後,再傳入日本。日本人淡化中華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可以說是極盡迂迴的能事。

日本圍棋對局室

上世紀初,日本開始向西方推廣日本文化。現代圍棋作為一個日本文化的重要載體,日本人對圍棋的推廣不遺餘力。作為回報,西方世界以日語的發音稱圍棋為GO。如果日本人對圍棋的推廣有一個長遠的計劃,以GO命名圍棋絕不是其終極目標,其終極目標應該是在圍棋母國中國,以廢除了座子的日本圍棋取代中國傳統的座子圍棋。在日本人看來,無論多少金髮碧眼的西方喜歡圍棋,只要中國圍棋沒有接納日本圍棋,日本的圍棋推廣就不能算成功。雖然在民國時期有人嘗試廢除座子的日本圍棋,但座子圍棋依然是民間的主流。座子圍棋和日本圍棋無關所謂的進步與落後,更不存在什麼日本圍棋淘汰座子圍棋的內在邏輯。欲使中國接納日本圍棋,最佳途徑就是官方的行政命令。當初決定座子圍棋的存廢之時,必然是存在爭議的。從後來的事實看,陳元帥是站在日本圍棋一方的,這也許就是陳元帥入駐日本圍棋榮譽殿堂的根本原因。

圍棋

本文是關於圍棋的,又是無關於圍棋的。圍棋象一滴水珠,這一滴水珠折射出中華文化的興衰。近代來,中華文化遭遇其自誕生之日起,從未有過的衝擊,當然這衝擊來自外部,也來自內部。唯一的一位公開聲稱不信奉馬列主義的哲學家熊十力,其晚年身著長衫,以草繩系之,逢人便講中華文化亡了。愛之深,痛之切。時至今日,國人大多已不能體會熊先生悲涼的心境。突然有一個有趣的想法,假如中國也設一個圍棋名人堂,什麼樣的人可以入選呢。既然我們我們接納了日本圍棋,認為現代的日本圍棋是對中國傳統圍棋的當然取代,那麼對於圍棋最關鍵的轉折起到決定性推動作用的德川家康和本因坊算砂,是當然要入選的。至於在封建社會,下著落後的座子圍棋的地主階級棋手黃龍士,範西屏和施襄夏之流是沒有資格入選的。嗚呼,哀哉,就是這麼尷尬,就是這麼荒誕!

相關焦點

  • 看看陳元帥手下十大虎將有多牛!
    在贛南山林中堅持三年遊擊戰,這是陳元帥一生中最艱苦的階段。一次,面對搜山敵軍的大火包圍,陳毅在沉著應戰之餘,寫下了後來膾炙人口的詩篇:「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集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 搖滾名人堂的昨天今天明天
    1986年,第一批搖滾人入駐名人堂,他們是清一色的搖滾樂的奠基人和先驅者,以及對搖滾樂產生和發展起過重大影響的其他流派音樂人。其中2Pac和Pearl Jam沒有等待,在出道25周年之際入駐搖滾名人堂。而其他幾組皆為等待多年,其中Joan Baez31年,Yes22年,ELO20年,Journey16年。
  • 珍妮傑克遜終於入住搖滾名人堂!
    從2007起年就有資格參評美國搖滾名人堂的珍妮傑克遜,在12年後,終於如願。
  • 搖滾樂的最高殿堂——帶你認識搖滾名人堂的歷史
    一些比較特殊的類別,如嘻哈、爵士、重金屬的傑出藝術家亦有機會入選,如 2006 年入駐名人堂的爵士樂手馬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和 2016 年入駐名人堂的嘻哈團體 N.W.A 。一共三次入選搖滾名人堂,分別以新兵樂隊(The Yardbirds)、奶油樂隊(Cream)的樂隊成員身份,以及個人身份進入搖滾名人堂。最年輕的搖滾名人堂入駐者:史蒂夫旺達(Stevie Wonder)。1950 年生,38 歲以個人身份入選搖滾名人堂。最早達到兩次入駐名人堂的藝術家:克萊德麥克帕特(Clyde McPhatter)。
  • 「藤澤裡菜」成為日本圍棋一姐
    「藤澤裡菜」成為日本圍棋一姐 2020-11-26 14:46  葛玉宏圍棋道場
  • 日本棋聞|圍棋是「賭博」遊戲?
    而博弈的「弈」字恰恰就是圍棋,所以「博弈」這個詞就意外地和圍棋聯繫到一起。「博弈」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論語》中,孔子說道:「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不過從圍棋的角度來說,有人覺得和圍棋關聯性不大。在中文當中,「博」有擲骰子,表示具有偶然性的賭博。像「弈」——圍棋那樣,把所有信息都公布與眾,表示沒有運氣成份的遊戲才叫「弈」。
  • 日本棋聞|感受到日本圍棋危機感的虎丸
    棋手們或多或少已經感受到了,圍棋界低迷人氣的危機感。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圍棋人口有1000多萬人,但是現在據調查已經驟減至200萬人。但是隔壁將棋界,史上最年輕的二冠棋手藤井聰太二冠,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圍棋界的芝野虎丸名人今年雖然成為了最年輕的三冠,但是兩者的待遇已然是拉開了相當大的差距。
  • 2019年度日本圍棋十大新聞
    轉眼間,2019年已經飄然而去,同往年相似,這一年的圍棋界依然發生了如此多的故事:有驚喜和奇蹟,也有告別和落幕...只是故事的主角永遠不會是同一批人。值此辭舊迎新之際,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棋壇發生的重大新聞和事件,將它們分為《2019世界圍棋十大新聞》、《2019中國圍棋十大新聞》、《2019韓國圍棋十大新聞》、《2019日本圍棋十大新聞》四個欄目。
  • 日本圍棋在世界上有競爭力嗎?
    相較於將棋界,圍棋界還有中韓兩國棋手之間的國際賽事,所以很多日本的年輕棋手也將目光投向「世界」。那麼圍棋的國際賽事規模又是如何,日本棋手在世界大賽上的表現又是如何呢?立場發生逆轉圍棋的國際賽事從1980年在各國開始進行。在各項賽事中,中日韓三國的職業棋手競爭格外激烈。
  • 讓UZI入駐名人堂,徹底捆綁在一起,RNG這招絕了
    除了和現場的粉絲互動進行一系列小遊戲外,「Uzi入駐RNG名人堂」這一環節也引起了大家的注目。但是在事後讓人沒想到是,這一環節卻引起了一大波節奏。 Uzi的「升隊服」儀式僅僅代表了他入駐了RNG的名人堂,整個環節以及整個八周年都沒有提到關於Uzi退役儀式事情。
  • 籃球名人堂:歷屆NBA名人堂成員一覽
    一年一度的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入駐儀式在9月8再度進行,包括雷-阿倫、納什、基德、希爾在內,共13人入選今年的名人堂。   2005年NBA名人堂成員:無   2004年NBA名人堂成員:莫裡斯-斯託克斯、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2003年NBA名人堂成員:羅伯特-
  • 韓國媒體熱評,日本圍棋為什麼會沒落?
    在日本圍棋的黃金期有一位叫大竹英雄的棋手。大竹英雄曾經是木谷道場的老大哥,在道場裡還培養出了武宮正樹,趙治勳等多位頂尖棋手,給日本圍棋奠定了基礎。其中大竹英雄的「美學」二字是他的代名詞。「即便輸了棋,也不下難看的棋」,這就是大竹英雄的圍棋哲學。而大竹英雄也強烈信仰日本美學,也是日本美學的傳道士。
  • 四大圍棋高手虎牙首秀,帶來世界水平圍棋教學,觀眾直言太刺激
    眾所周知,有很多小夥伴都是圍棋的狂熱愛好者,平時自己在網上經常看圍棋的各類教學視頻,有時還特意關注一些世界頂級圍棋賽事學習高手們的操作。而在不久前,阿法狗、港妹、子傲和老中醫都來到了虎牙平臺開啟了自己的直播首秀,引起了非常多圍棋愛好者的圍觀。
  • 日本圍棋短訊三則
    關西圍棋公開賽2020將於9月進行 在今年的特殊情況下,日本棋院收到了阪急電鐵株式會社的特別贊助,針對日本棋院關西總本部和關西棋院的棋手,以及居住在關西的頂尖業餘棋手們提供的新賽事,「關西圍棋公開賽2020」將於9月進行。 預賽在9月~10月進行,而本賽在11月10日~12日在阪急國際酒店進行。
  • 這個男人才是日本圍棋三大棋戰的先驅者
    >日本圍棋的第一人,井山裕太九段在2015年拿下1.72億日元(當時的匯率差不多是895萬),刷新了單年度的獎金最高世界紀錄。雖然我們幾乎忘記了日本棋手在世界大賽上的奪冠經歷,但是縱觀世界棋壇,在當年度拿下獎金第一的日本棋手不在少數。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單純從日本是一個富有的國家去說明的話,是遠遠不夠的。支撐日本圍棋有日本三大棋戰。讀賣新聞主辦的棋聖戰(4500萬日元)、朝日新聞主辦的名人戰(3100萬日元)和每日新聞主辦的本因坊戰(2800萬日元)。
  • 騰訊圍棋人工智慧"絕藝"續約國家圍棋隊專用訓練AI
    這款在過去的兩年裡陪伴國手們橫掃棋壇的世界頂級圍棋AI,將在未來三年繼續作為中國國家圍棋隊訓練專用AI,通過對弈、復盤、拆解、分析等多個維度,為中國圍棋事業的發展提供助力。一、攜手國家隊,絕藝走進圍棋最高殿堂2016年,騰訊AI Lab啟動圍棋AI項目,研發團隊摘取唐代詩人杜牧送別圍棋國手王逢的名句「絕藝如君天下少」,將這款圍棋AI命名為「絕藝」。運用人工智慧領域的深度強化學習技術,絕藝的實力迅速超越人類,並在與其他AI的競技中獨佔鰲頭。
  • 從圍棋國手流失日本,看兩位名人的功與過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圍棋界霍然出現了一位領軍人物——聶衛平。從1976年開始,直到1988年被中國圍棋界評為「棋聖」,十多年的時間中,中國和日本兩國圍棋界被「聶旋風」刮的天翻地覆。毫不誇張地說,聶衛平為中國圍棋趕超日本做出了無可替代的傑出貢獻,他成就了一個圍棋時代!
  • 日本圍棋短訊四則
    圍棋的話,我從7月底開始就申請休場了。今後有安排復出的話,我會另行通知大家」。萬波奈穗四段在2018年2月和伊田篤史八段結婚。2. 大西龍平升至七段第76期本因坊戰最終預選決賽於8月26日進行,在關係到循環圈席位的關鍵一戰中,大西龍平執黑231手中盤戰勝河野臨九段。憑藉進入本因坊循環圈,直升七段。
  • 中日名人戰,保住日本圍棋顏面——小林光一
    之前我也提到過,在1984年開始的中日圍棋擂臺賽上,我們輸掉擂臺賽然後剃光頭的事情。然後在中國國內開啟了一股圍棋熱,一股「打倒日本」的態勢也就此油然而生。在中國,圍棋被看作是體育項目被看待。那個時候很多體育項目都漸漸地可以戰勝日本,而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正好就是圍棋。同樣在1988年,日本的富士通杯世界選手權和臺灣的應氏杯世界圍棋選手權都拉開帷幕。
  • 名家圍棋文化講座 陳祖源:圍棋規則和圍棋的本質
    他曾經很認真的學了圍棋並且戰勝了教他圍棋的日本老師。伊曼紐爾·拉斯克是從一個西洋棋世界冠軍的角度,來比較和認識圍棋,說出這番話的。西洋棋等遊戲都是人以他們生活的經歷經驗文化背景為基礎發明出來的,不同的地方的人發明出來的遊戲一定是不一樣的,如果有天外文明外星人,當然是更加的不同。但圍棋基於的是純粹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只要是有思維的生物,即便是天外文明外星人,思維的規律是具共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