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萬旭明
每人裹件烏漆墨黑的羽絨服上臺,人氣高得一樣能嗨翻屋頂。昨日,監製王家衛,導演張嘉佳,主演梁朝偉、陳奕迅、馬蘇等攜影片《擺渡人》來漢與觀眾見面,將一本「睡前雞湯」拍成「笑出眼淚」的喜劇,各位主創在舞臺上嬉笑玩耍,接受記者採訪時,走起心來也是濃濃的「雞湯味兒」。
原來,最強雞湯王是王家衛
《擺渡人》靈感源自張嘉佳撰寫的「睡前故事」系列,梁朝偉飾演的陳末是一間小酒吧的老闆,當他遇到那些失戀的、失業的、失意的「落水者」,會像「擺渡人」一樣帶他們上岸,助他們渡過難關。
小說在微博中連載時就被認為是「暖心雞湯」,王家衛選中這個題材時的想法卻不太一樣:「雞湯有兩種,一種給自己喝,一種給別人喝。張嘉佳的小說裡,很多是自己經歷過的遺憾、難過,這是一碗他熬給自己的雞湯。」作為監製,把這碗雞湯熬成電影,在年終歲末盛給觀眾喝,王家衛的設想更是暖心:「生活中時間過得很快,沒有去想清楚什麼對自己最重要。希望大家看完這部電影能有機會回顧這一年,想想誰是陪你走過的人,想想生命中一點一滴的溫暖。」
別看他任何時候出場都是黑超遮面,原來「墨鏡王」才是最暖的「雞湯王」啊,面對現場的大學生們,他隨口都是金句:「這部電影講的是怎麼去放下感情,在同學們的年紀,一定是放不下,那不如珍惜曾經最好的,追求現在最好的。」
電影《擺渡人》劇組 記者劉洪洋 攝
電影《擺渡人》將於23日上映,在這個故事裡,梁朝偉飾演的陳末,與金城武飾演的管春合夥開了間酒吧,平時看起來吊兒郎當,卻從不對每位需要幫助的人說「不」,只要你「預約擺渡」,他們都會「使命必達」。楊穎飾演的小玉,為了陳奕迅飾演的偶像馬力,預約了「擺渡人」的服務。但在「擺渡」的過程中,陳末和管春也發現了自己躲不過的問題。
影片不僅有王家衛監製、原著作者張嘉佳執導,除上述主演外,還聚集了李宇春、大鵬、杜鵑、崔志佳、賈玲等明星。
本報特為觀眾送上50張《擺渡人》網票網全國通用兌換券,可在12月23日至2017年1月8日之間兌換該影片電影票。如果你有一位「擺渡人」,或者你是正經歷失戀、失業或失意的「落水者」,請在微信中掃描以下二維碼,或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並關注「娛泡泡」,按照相關徵集文章要求報名,就有機會得到《擺渡人》觀影券。
(記者萬旭明)
原來,《擺渡人》不只是喜劇
在此前曝光的幾部預告片中,《擺渡人》都透著濃濃的喜劇風格,甚至讓人想起同樣是王家衛監製、梁朝偉主演的《東成西就》。但聊起拍攝經歷,梁朝偉卻吐槽:「一開始我也以為是《東成西就》那樣的喜劇,沒想到越拍越沉重,每天到現場都會發現有哭戲。」陳奕迅的角色也被張嘉佳總結為「受氣包」,更因為「每次哭戲都哭到崩潰」,被王家衛稱讚為「最會哭的男人」。
原著是心靈雞湯故事,預告片是喜劇風格,拍攝現場卻是淚流成河。對此,王家衛解釋說:「從一開始,張嘉佳就不希望電影跟小說一個樣。而且這裡面很多是他的親身經歷,面對自己的時候,用喜劇來拍是最輕鬆的,因為人最高的境界就是一笑而過嘛。」但是,片中匯集人生悲歡離合,喜劇只是一個層面而已,王家衛更是認為:「最高級的喜劇一定不是只讓你開心,它還會讓你走心。在這部電影裡,梁朝偉飾演擺渡人,他的角色就會經歷從最高的喜點,到最低最傷心的時候。」也因此,「這個角色必須梁朝偉來演,只有他能掌握這個分寸,並做到不同的層次。」
原來,梁朝偉的「擺渡人」是電影
近幾年來,梁朝偉的作品越來越少,但從2012年的《大魔術師》、今年的《擺渡人》到還未上映的《捉妖記2》《歐洲攻略》,都是喜劇風格。他說:「一生中總會遇到苦難的事情,擺渡我的不一定是某一個人,電影也能成為擺渡人。所以我現在很喜歡拍喜劇,或者能釋放自己的戲,拍完整個人都放鬆很多。」
雖然愛拍電影,他卻完全沒有自己當導演的打算,還反問「當演員不好玩嗎?」但王家衛曝出其中緣由,「願意當導演的都是自虐的、不是特別理智的人。梁朝偉是多開心的人啊,他不光餵鴿子,還會放鴿子。每次拍完一部電影,收工第二天他就飛去國外滑雪了,只有我們還跟狗一樣繼續做後期。」
無獨有偶,梁朝偉用電影「擺渡」自己,陳奕迅則是用音樂「擺渡」自己,他說:「很多人說我的歌有治癒力,其實唱歌的時候我沒有特別想到去擺渡誰,主要是擺渡自己。」與兩位男士的文藝不同,馬蘇則「女漢子」一些,即使重回17歲,她想對自己說的也是「堅強、自信」,因為相信「真正的擺渡人是自己,只有自己能陪伴自己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