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四經普」·怎麼看⑤讀懂普查數據中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新態勢

2020-12-20 大眾日報

嚴格規範標準 全面做實數據

輕裝上陣,高質量發展信心更足

根據國家統計局正式反饋,山東2018年GDP數據修訂為6664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9821億元,總量下調12.8%,修訂後山東經濟總量仍居全國第3位。

影響GDP數據修訂結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正確看待數據修訂?記者就此展開採訪。

嚴格規範標準——

統計數據更為科學、質量更高

第四次經濟普查的GDP核算更加重視財務指標,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研究員鄭世林認為,這種調整契合了新發展理念,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由於山東經濟結構偏重、傳統產業佔比較大,對GDP數據修訂產生一定拉低影響。

GDP核算更加重視財務指標,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東偉代表形象地說:「這麼多年我們很少說魯花的產值多少,我只知道每年的銷售額多少。因為只有消費者購買了產品,我們生產的產品才有價值。這種核算更體現一個企業的銷售額,而不是產能。」

省政協常委、濰坊神舟重工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成利表示,過去的核算更注重產量,現在更多的是要衡量產品的技術含量、質量、附加值等,「這會促進企業追求更高附加值的產品」。

在新聞發布會上,省統計局副局長陸萬明表示,這次普查還有效解決了各地一些企業集團、總部經濟等打捆上報、重複計算的歷史問題。山東大企業多、大集團多,跨國經營、跨區域經營、跨行業經營的現象較為普遍。這次經濟普查,嚴格按照在地普查原則,剔除歷史上不合理、不規範因素,客觀上調減了企業集團較多地區的經濟總量,也是全省經濟總量下調的原因之一。

依法依規、實事求是——

源頭數據更加真實可靠

陸萬明介紹,這次經濟普查期間,原有853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核實年主營業務收入達不到2000萬元標準,按照規定程序退出「四上」聯網直報庫,相應減少GDP總量5000億元左右;通過與工商、稅務等資料比對,發現了1820家殭屍工業企業,一併清理退出「四上」聯網直報統計範圍,減少GDP總量550億元左右;還有5924家統計數據不實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核查全面做實了當期統計數據,減少GDP總量5500億元左右。

「經過普查,全省源頭數據更加真實、更加可靠。」陸萬明表示,與此同時,這次經濟普查也全面查清了近年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經濟轉型升級的成效,特別是一些新成長企業的增加值得到全面反映。

其中,工業發展質量明顯提升,2018年每百元規模以上工業單位總產值提供的增加值比2017年增加2.6元,相應增加GDP總量2400億元以上;通過「地毯式」普查,第四次經濟普查登記規模以下工業企業達到28.3萬家,是第三次經濟普查的2倍多,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比常規抽樣調查年份多2422億元。

「這些數字充分體現出山東在此次普查中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濟南大學商學院教授陳學中代表說,「假的一個不要,真的一個不少」,雖然GDP總量下調,但「瘦身健體」之後山東經濟家底更實、質量效益更高。

對山東經濟的高質量體檢——

化解多年來累積的統計調查誤差

「由於調查對象複雜,部分地區存在政績觀偏差,造成統計源頭數據存在一定誤差。多年累積的誤差疊加,形成了一定的歷史包袱。」陸萬明說。

他介紹,考慮到我省經濟發展每個歷史階段、發展周期統計數據質量的實際情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對GDP數據進行了相應修訂。

對此,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主任付保宗認為,中國經濟已經從量的擴張轉向了質的提升,「這次普查是對山東經濟進行的一次高質量體檢,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出了山東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只有充分認清自己,輕裝上陣,推進高質量發展才能更精準、更科學」。

陸萬明表示,近年來,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堅定不移推進「騰籠換鳥、鳳凰涅槃」,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積極推動鋼鐵、煤炭、焦化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關停了一批「散亂汙」企業。產業升級、動能轉換、「四減四增」的過程,也就是減少過剩和落後產能,增加新的增長動能;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的過程,必然會影響一些暫時的經濟總量,但從全局和長遠看,堅持新發展理念,出清市場過剩產能,為全省新動能崛起騰挪了更多的土地、能耗、環境等容量空間。

新氣象新變化新亮點——

堅定信心,篤定前行

經過普查,山東GDP修訂數據雖有較大幅度下調,但從經濟結構和發展趨勢看,呈現出諸多新氣象、新變化、新亮點。「可以說,山東家底更實、結構更優、質量更高、後勁更大、信心更足。」陸萬明分析。

——市場主體蓬勃發展。全省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1個工作日,核准類項目實行100%容缺受理,106項許可證事項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各類市場主體成倍增長,對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普查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省從事第二、三產業的法人單位比2013年末(三經普)增加97.5萬個,增長118.1%,增幅高於全國17.4個百分點。

——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近年來,我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服務業,積極推動轉型升級,經濟結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五年來,第三產業單位數佔比提高2.2個百分點,資產佔比提高6.0個百分點,從業人員佔比提高10.6個百分點,營業收入佔比提高13.9個百分點,服務業成為支撐經濟增長、轉型升級的主導力量,佔GDP比重超過5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同時,工業經濟結構也在優化升級,製造業向高端轉變步伐加快。

從2017年開始,功力機器有限公司試水工業網際網路,逐步實現了對設備運行狀態的在線監測、故障診斷、遠程維護等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建立了研發製造、交易服務、維修保養等共享平臺,形成智能電機產業生態圈。「未來製造業的發展,一定是『傳統製造業+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山東工業基礎好,藉助網際網路加快轉型,優勢和潛力巨大。」功力機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玲委員說。

——創新驅動持續發力。我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核心位置,加大投入、整合資源,創新支撐作用不斷增強。2018年普查數據顯示,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的單位數佔比達到22.0%,發明專利比重超過五成。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佔比逐年提高,由2016年的33.8%提高到2018年的36.9%。

香飄萬家的魯花,去年銷售額增長15%,關鍵的原因是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去年,我們研發出面向南方市場的低芥酸菜籽油,銷售業績持續飄紅。」孫東偉代表說,魯花每年大大小小的創新成果幾千項,誰能創新,公司就提拔誰、獎勵誰、重用誰。

——新經濟加速增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2018年末法人單位6420個,佔規模以上工業法人單位比重為17.7%。在新興產業佔比構成上,新材料產業佔25.6%,生物產業佔20.3%,節能環保產業佔20.4%。「四新」經濟加速成長,實現增加值佔比達到24.5%,比2016年提高3.8個百分點。新興產業呈現迅猛增長態勢,電子設備、信息技術等行業稅收保持兩位數增長。

濟南大學金融研究院院長邢樂成代表,前不久專門抽出20天時間,同部分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從我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中抽取了80多個項目實地調研。「各地對『四新』經濟培育都非常重視,看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好項目、好企業,我們越看越有信心。」

——發展後勁明顯增強。2018年末,全省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1000-1500萬元和1500萬元以上分別有1.4萬家和1.6萬家,這些處於成長期、發育期的企業,將成為山東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從2019年新納統的1.44萬家企業看,多數為符合環保安全標準和產業政策,反映轉型升級方向、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將對推動山東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創新發展產生重要作用。

鄭世林認為,山東工業門類齊全、體系完整,實體經濟實力雄厚,通過堅定不移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未來幾年高質量發展一定會有大的突破並逐步塑成新優勢。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洪傑 陳曉婉 王佳聲 報導)

相關焦點

  • 「四經普」高質量數據促進山東高質量發展
    支撐精準決策需要高質量的數據。新舊動能轉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山東,需要一次「摸清家底」的經濟普查。 根據國家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並經國家統計局反饋,山東2018年生產總值修訂為6664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9821億元,總量下調12.8%,修訂後,經濟總量仍居全國第3位。 「不唯GDP不是不要GDP」。
  • 【數據解讀|四經普】日照市第四次經濟普查成果解讀四: 建築業穩步...
    【數據解讀|四經普】日照市第四次經濟普查成果解讀四: 建築業穩步向前 助推城市發展建設 2020-05-15 0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讀「四經普」·怎麼看①山東第四次經濟普查全面摸清家底
    這次經濟普查對2018年GDP初步核算數據進行了統一修訂,山東經濟家底更實、結構更優,高質量發展後勁更大、信心更足。通過第四次經濟普查,山東全面摸清了省內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的發展狀況。從單位情況看,2018年末,全省共有從事二、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180.1萬個,產業活動單位200.6萬個,個體經營戶585.7萬個。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 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
    12月3日,「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峰論壇在濰坊舉辦。十餘名專家學者與中央及省級主流媒體相聚鳶都,共論高質量發展路徑模式,共商山東未來發展思路舉措。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在致辭時表示,山東緊緊抓住2018年1月獲批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在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等領域成效明顯。
  • 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道路上扶搖直上
    新華網濟南11月19日電(張哲)近三年來,山東吹響了新舊動能轉換的號角,聚焦做優做強做大「十強」產業,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山東堅持用工程的辦法推進項目建設,建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和重大項目督導服務平臺,實現重點項目坐標管理、掛圖推進。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什麼意思 臨沂推進一城兩廊三園建設
    這些日子,很多山東人如果看新聞想必都知道新舊動能轉換,不過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小編具體介紹一下。   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持續不斷地尋找新動力、釋放新動能、實現新跨越。新舊動能轉換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概括地說,即培育發展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
  • 經濟日報頭版聚焦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自2018年全面啟動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以來,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煥發出勃勃生機:   新裡看「加」,2019年「四新」經濟增加值接近2萬億元,佔GDP比重從2017年的21.7%到今年有望破30%;   舊裡看「減」,累計治理「散亂汙」企業超過11萬家,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1800多家,去產能鋼鐵退出1228萬噸,煤炭退出2807
  • 新舊動能轉換助力 旅遊成山東全省支柱產業
    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將精品旅遊列入新舊動能轉換「十強」優勢產業,並作為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的重要內容,加快推動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旅遊綜合發展水平不斷取得新進步——  目前,山東省A級旅遊景區1202家,其中5A級景區12家,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一、第六位;旅遊度假區46家(國家級4家、省級42家),總數居全國第六位。
  • 山東公布「四經普」結果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下調12.8%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山東公布「四經普」結果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下調12.8%新華社濟南1月21日電(記者袁軍寶、陳灝)山東省政府2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四次經濟普查工作及數據修訂情況。根據國家統計局正式反饋,山東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數據修訂為6664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9821億元,總量下調12.8%,修訂後山東省經濟總量仍居全國第3位。據山東省統計局副局長陸萬明介紹,按照核算制度規定,國家統計局和各地區統計局依據第四次經濟普查資料,共同修訂了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地區生產總值數據。
  • 駐濟企業家聚力新舊動能轉換
    (本報記者 匡名梅)  動能轉換重在創新驅動  ——訪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唐地源  新舊動能轉換,全國看山東,山東看濟南。為做好全國典範,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加速各行業的動能轉換。「我所理解的動能轉換是『有中生新』也是『無中生有』。」
  • 解讀四經普 經濟專家話山東|付保宗:破解經濟發展陣痛處理好這「五...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1日訊  「山東經濟發展仍處於深度調整期1月21日,山東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山東省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情況。普查結果反映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正呈現趨勢性、關鍵性變化。在付保宗看來,產能轉換階段的陣痛並非山東個例。「更多是經濟發展的自身規律所在,要破解陣痛,就必須考慮短期止痛的同時,還要考慮長期治病的問題。」付保宗認為,「速度並不單純代表經濟發展水平,也不是發展的終極目標。」
  • 新舊動能轉換助力 旅遊成全省支柱產業
    編者按: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山東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把培育壯大「十強」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著力點,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五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五大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 劉家義在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工作再抓實,迅速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吹響山東向高質量發展的進軍號,邁出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新步伐。一、緊緊抓住綜合試驗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加快推動我省新舊動能轉換機遇難得、稍縱即逝。誰認識機遇早、誰順應機遇快、誰把握機遇態度堅定行動果敢,誰就能把握主動,爭得先機;與機遇擦肩而過,就處處被動,受制於人。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落戶山東,重大歷史機遇再次與我省相會,就看我們能不能深刻認識,能不能緊緊抓住,能不能切實用好。
  • 泰安:「四新」投資持續提升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泰安:「四新」投資持續提升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2020-12-22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立三進三突圍」系列解讀⑤:積蓄新動能 釋放新活力 ——推動...
    「三立三進三突圍」系列解讀⑤:積蓄新動能 釋放新活力 ——推動產業升級向「兩業並舉」邁進 2020-04-19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經普】四經普辦、中宣部聯合發文 全面部署四經...
    【四經普】四經普辦、中宣部聯合發文 全面部署四經...】四經普辦、中宣部聯合發文 全面部署四經普宣傳動員工作》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中央宣傳部聯合發文要求:深入開展宣傳動員 確保普查順利實施 日前,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中央宣傳部聯合下發《關於做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宣傳動員工作的通知》,明確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宣傳動員工作的重點內容、階段安排與組織領導等,對深入開展四經普宣傳動員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 【常德市】「四經普」普查登記有嚴規
    2月12日,從常德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簡稱「四經普」)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該辦已發出《關於普查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範普查登記階段各項工作。  依照《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 方案》,常德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對 普查登記有嚴格規定:一是嚴格按照《第四次全國經濟 普查登記工作細則》統一規定的工作流程和普查數據處理程序進行普查登記。一套表單位通過聯網直報平臺填報普查表;非一套表單位及個體經營戶使用PAD採集數據。各級普查機構不得擅自更換數據採集工具。
  • 動力加速換擋,發展行穩致遠,威海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初見成效
    4個產業集群入選省「雁陣形」集群,威高集團、天潤集團、光威復材列入集群領軍企業庫;省級以上創新平臺數三季度達到370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位居全省第四;「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達30.6%,第三產業比重持續鞏固提高……2018年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正式成為國家戰略。
  • 省政協委員方浩:加大雙一流學科建設力度 打造新舊動能轉換新引擎
    1月26日下午,在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小組討論會上,省政協委員方浩建議山東省加大雙一流學科建設力度,打造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引擎。高等教育學科建設有三大功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每一項都與創新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息息相關。
  • 中國夢·黃河情|中科新經濟科創園 踐行新舊動能轉換、黃河戰略的...
    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黃河流域的沿黃中心城市,和引領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引擎,濟南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同時也必須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擔當起核心城市的重大使命。根據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發展規劃,濟南先行區將發展成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樣板、全國重要的科技產業創新基地和國際一流的現代綠色智慧新城,與雄安新區並稱為華北地區的雙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