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臨終的時候有什麼表現?出現5個特徵,記得抽出時間多陪陪親人

2020-12-24 奇妙的本草

「病人可能……多陪陪她吧。」

往往醫生說完這句話,患者的家屬們已經哭成一片。

親人的離世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為痛苦的事情之一,當從醫生口中聽到宣判「死亡通知書」後,家屬們往往沉溺在自己悲傷和痛苦中,難免忽略了躺在病床上、即將遠行的患者,但是,這個時刻可能是他最需要你的時候,為「死亡」做好準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必將經歷的事。

如何為「死亡」做準備,如何跟親人用最好的方式告別?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人離世前,究竟有哪些徵兆

迴光返照:人的身體是一個協調性的有機整體,當生命進入倒計時的階段,很多病人的精神狀態有一個短暫的恢復時期,比如意識的突然清醒,而且往往還伴隨著病痛的身體有所恢復,比如身體某個病灶處本來非常疼痛,但這時可能會突然覺得不怎麼疼了。病人的精神有一個很大的改善,有的說話很正常,也有的精神顯得十分的精神亢奮,還有的病人會說自己夢見了已故的親友。

手腳冰涼:隨著人體機能的逐漸喪失,患者的體溫會呈現一種緩慢下降的趨勢。作為四肢的末端,手腳往往是最冰冷的,這是人體機能在逐漸停止的一個預兆,一直到身體的溫度完全測不出來。

劇烈疼痛或者乾脆不疼:一些晚期的癌症患者可能因為疼痛而離開人世,那種嚴重的疼痛會讓患者直接死亡。但是也有患者到了晚期卻突然感受不到疼痛了,或者說疼痛完全消失了。這兩種極端的感覺往往出現在不同患者的身上。

意識的改變:隨著身體機能進一步下降,患者的意識會逐漸的模糊,多數患者臨終期間都處於昏迷和嗜睡的階段,意識的逐漸改變是患者在臨終前最常見的表現。

瞳孔散大:隨著死亡的逐漸降臨,患者的瞳孔會逐漸散大,直至生命體徵完全消失。

臨終關懷對於重病患者非常重要

死亡是一個終將到來的過程,但是作為人,能夠死的不痛苦,這是多數人的心願。而通過臨終前的陪伴以及交流,能夠讓患者感受到那份離別時候最後的溫暖,也就是我們看待生命意義的終極方式。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布的《2015年度死亡質量指數(The 2015 Quality of Death Index)》顯示,在80個受訪國家與地區裡,中國大陸死亡質量綜合得分為23.3(滿分100),居於第71位,中國臺灣地區高居第6,中國香港地區排在第22,影響這個分數的關鍵就是臨終關懷制度是否合理、健全。

臨終關懷起源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英國,近年來我國關於臨終關懷方面的措施也在逐步的制定和完善。臨終關懷的重要作用,就是讓重病患者不感到孤單和痛苦,不感到自身被疾病包圍,通過臨終的關懷,使得生命在最後逝去的時候,還保留著生命最後的尊嚴。

與治療不同的是,臨終關懷並非治療,而是緩解病人的痛苦,安慰病人的情緒。如果病人是在醫院裡的話,最後的階段都是採取姑息的療法,而不是全力搶救的方式,但經過大量數據的對比,可以發現這種旨在「讓病人心情愉悅」的姑息治療,有時反而能比全方位的搶救更延長了患者的生命。但總而言之,臨終關懷的意義,就是在最後階段,送生命最後一程,讓每個生命都能有尊嚴地離去。

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我們東方文化更願意談論活著,孔子就說未知生焉知死,而西方因為宗教的因素,他們對於死亡的態度是開放性的,沒有任何的忌諱,而我們卻是忌諱談論死亡,所以很多時候在患者的最後生命階段,我們還是在極力的搶救,忽略了病人本身的情感需求,這是東西方文化差異導致我們對死亡認知的差異。

每個人都會死,所以我們應該正確的去看待死亡,陪伴就是一個過程,而死亡也是另一種未知過程的開始。從心理上接受死亡,就是明白死亡和生命是兩種不同的歷程。

當患者走上了生命終章,患者的家屬更應該多陪陪親人,陪伴在親人的身邊。同時,如果患者有什麼心願的話,可以去幫助患者完成,讓患者充分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裡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遺憾,最終,坦然的等待死亡的降臨,也就終於明白了死亡的真諦是什麼。

參考資料:

[1] 《將至的離別:臨終關懷在中國》 澎湃新聞 2019.2.12

[2] 《探訪臨終關懷病房:生命在這裡有尊嚴地「謝幕」》 中國新聞網 2019.8.15

[3] 《臨終關懷:絕症患者最後的尊嚴》 中國青年報 2018.4.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人臨終前是什麼感覺?有5個表現讓人心酸,記得多陪陪親人
    但回家就意味著是等死了,這段過程既絕望又有癌細胞在體內瘋狂作亂,把夏奶奶折磨得精神恍惚,人瘦得像個「骷髏」,家人都不忍心看夏奶奶這副模樣。每次家人們為夏奶奶按照醫囑注射了止痛劑,也只是止痛了一時,沒過多久疼痛又會繼續折磨著年邁脆弱的夏奶奶。
  • 人在臨終前會有哪些徵兆?這些症狀出現了,多陪陪家人吧!
    我們不願面對生命的離去,尤其是至親,但有的時候我們又不得不面對,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生命即將離去之時,會有各種徵兆,身體健在的親人應該多觀察,多陪一會是一會,下一秒說不定就陰陽兩隔,人在臨終前會有哪些徵兆?這些症狀出現了,多陪陪家人吧!
  • 狗狗在臨終前會有5個徵兆,這些症狀一旦出現,就多陪陪它吧!
    人有生老病死的時候,而狗狗也會有,甚至比我們更早,如果你家狗狗出現5個徵兆的時候,那麼你就多陪陪它吧,下面讓小編為大家說說,狗狗臨走前的
  • 人在臨終前有哪些表現?死亡瞬間依然能聽見聲音?請多陪陪親人吧
    人在即將死亡的時候,「最後的記憶」會是什麼?當然,沒有體會過死亡的人是不會知道的。但最新研究發現,彌留之際的人依然殘留聽覺,他們仍然可以聽到親人對他們說的話。這項研究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開展,旨在研究瀕臨死亡的人的聽覺以及意識行為。這也是第一次對人臨終時的無意識聽力進行測試。
  • 臨終前的人會有4種表現,同時出現時,請假好好陪伴家人吧
    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必經的階段,對於親朋好友而言能夠在有生之年多加陪伴,是對死者最後的關心和關懷。其實在臨終之前人會出現一些比較特殊的表現,出現這些症狀後多陪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釋懷。一、睡眠時間不斷延長隨著人體機能的不斷退化,新陳代謝的減弱,老年人的睡眠時間要比年輕人短得多,一般只需要5~6個小時。而在臨終前老年人的身體各個器官會逐漸衰竭,人體的動力會大幅下降,此時就會大幅的延長睡眠,也有很多人睡著睡著就結束了人生。
  • 人在臨終前會有哪些徵兆? 8種現象出現時, 請珍惜最後的時光!
    生死無常,但是送他們走向生命的終點,卻是每位家人和親人不得不面對的景象。在人生最終的安寧時刻,是否有哪些徵兆可能意味著親人即將離開?根據相關報導,親人在即將離開世間時可能出現以下的臨床徵兆。照護方式:雖然親人臨終前多以昏睡,但聽覺與感覺並未完全消失,以簡單的觸摸互動、輕聲耳語即可。3、意識不清親人臨終前的意識狀態往往會變得與正常人不同,包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無法對身邊人的言語做出回應,也可能會說出一些時序混亂、無意義的話語。同時也會表現出不安與恐慌。照護方式:保持冷靜和親人輕聲說話,並在接近病人時坦述自己的身份。
  • 臨終前的人,身體會有四種表現,同時出現時,好好陪伴家人吧
    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隨著年紀的增長,都會經歷生老病死。只是每個人經歷的時間長短不同,有些人是英年早逝,有些人是壽終正寢,有些可能會因為某些身體問題,而出現意外,不管怎樣,人都會經歷這個過程。人在臨終之前都會有一些表現,突出一些急性的,可能會有太多的表現。
  • 人在臨終前有哪些表現?這幾種情況同時出現時,多陪陪親人吧!
    當病人突然出現以下幾個表現時,可能就是喪鐘要敲響的信號,此時你需要做的就是好好陪伴,讓家人安心離開,也避免給未來留下遺憾:1、食欲不振如果患者出現的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特別是在到了癌症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況下,由於身體已經無法再繼續消耗能量,所以親人可能會出現飲食量減少、拒絕吃飯、
  • 人臨終前,哪些徵兆齊齊出現時,說明他可能要離開了?
    人們對於分離總是抗拒的,尤其是生死離別更是無法讓人接受的事實。一般人在臨終前都會有些徵兆,什麼情況出現時會讓你與親人「陰陽兩隔」?一旦出現下面幾種徵兆就要小心了,多陪陪親人吧!哪些徵兆齊齊出現時,會讓你與親人「陰陽兩隔」?
  • 臨終症狀 人臨終前的身體表現
    死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從出生到死亡這是生命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很多人認為這個過程漫長,但是其實人的一生轉瞬即逝,那麼臨終症狀都有哪些呢?人臨終前的身體表現是怎樣的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臨終症狀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表現,也是每個人生命快要到盡頭時候的表現,那麼具體的症狀都有哪些呢?如果我們出現這些症狀就代表我們快要死亡了嗎?
  • 老人臨終前,身體可能會有3種表現,多陪陪他們
    雖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長輩可以長生不老,但是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的事情,相信不少人都有個擔心就是害怕家裡的老人突然去世,沒能做好最後的陪伴。一旦發現下面3個症狀時就要注意了,不要錯過陪伴老人的最後時光。出現意識模糊的情況老人在快要去世時會出現意識模糊的情況,甚至記不清親人的名字,記憶發生錯亂,無法將人跟人名對上號。
  • 人臨終前,會有徵兆嗎?4個情況出現,請做好準備,多給點陪伴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橋段,醫生把病人家屬叫到一旁,囑咐他們好好陪伴病人,看看他有什麼心願未了的,可能撐不了多久了。他們是怎麼判斷一個人的生命即將終結的?若是能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好好告別,完成親人的心願,這對於彼此都能少留點遺憾,走的也能安詳一點。人在臨終前,身體究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人臨終前,會有什麼徵兆?異常表現明顯,別放過,記得多點陪伴
    人終有一死,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都不能逃脫。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下降,身體就會慢慢開始出現問題,壽命會受到影響。有人可能活到很大歲數,才會離開人世,而有的人因為疾病因素,就會早早離世。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每個人都將面臨死亡。
  • 老人臨終前,身體或會經歷3個改變,家人多陪陪他們
    但沒有了呼吸機以保持血液和氧氣的移動,這種跳動很快就會停止,一般在1小時以內,格林-錢多斯解釋道。利用一個呼吸機,某些生物過程——包括腎和胃功能仍能持續進行1周左右。那在人體死後24小時內,到底有哪些變化呢?
  • 老人臨終前會有哪些徵兆?同時出現這5種情況,說明時間不多了
    臨終前的徵兆是什麼? 1、胡言亂語 老年人在臨終之前出現胡言亂語,就相當於正常人發燒的時候也會說一些胡話是一個道理。當燒褪去,意識自然清醒。但在臨終之前,人體的衰竭是不可逆的,有的人甚至出現幻覺,沒有辦法表述完整的語言,只能說出少量的片段,但沒有任何邏輯。
  • 如果有以下症狀,你可能剩下的時間不多了,要早做身後事打算
    人在臨終前有這幾個常見的徵兆預示著生命的終結,及早的了解這些徵兆幫助所愛的人緩解痛苦,完成人生最後的的旅程。因此,人在臨終前會有什麼徵兆?有人說,這世間的難過,都會隨著時間慢慢消散,永遠都沒忘不掉的感情。我很想反駁他,有些感情並不會隨著時間減緩,而是愈加濃烈。例如,對父母的思念。所以,我們別再說來日方長,別再說以後,多珍惜現在。
  • 老人臨終前,身體或會經歷4種感覺,抽時間多陪陪他們
    生老病死,是人生中必經的4個階段。很多人都認為,人在死後生命便就此定格了。很多人會發現,身邊一些親人在臨死之前,會拒絕吃東西,哪怕是以前多愛吃的食物,都提不起食慾,如果躺在床上的患者出現這種食欲不振的情況,就要引起重視了。因為人在死亡之前,身體已經不能再消耗能量了,於是也就不再想吃東西。這時候,作為親友,陪伴是唯一的選擇。此外,呼吸停頓時間變長。
  • 這6個徵兆,是狗狗臨終前的表現,發現後請多陪伴它!
    每個養狗狗的人都知道,自己一定要面對的就是狗狗的老去和死亡。那麼,狗狗臨終前都有哪些徵兆呢?大家如果發現了這些徵兆,一定要注重起來!
  • 人在臨終前,會有什麼表現?為什麼有些人會流眼淚,是不舍嗎?
    生老病死是我們每個人都難以逃脫的規律,新的生命意味著新希望,往往會獲得更多的關注,而死亡常常是一個人的孤獨,當一個人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更需要親人的陪伴,尤其是長期臥床的病人,他們因常年生病,身體狀況一直不好,當臨終的那一刻到來時,往往使親人難以察覺,很多病人家屬因此錯過了陪伴他們最後的機會
  • 人在臨終前,出現迴光返照和什麼有關?表現有哪些?
    一直以來,死亡都是很沉重的話題,甚至給人帶來恐怖的感覺,即使是最親的人,在他們死亡的時候,也會感覺到恐慌,尤其是因為特殊病症,等待死亡的時候,那種感覺更加痛苦。此時,會發現身體有了異常,甚至給人一種假象或者錯覺,也被一些人稱作:迴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