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於國內教育AI實操落地,「樂智機器人」保持先發優勢拓展AI邊界

2020-12-28 創業邦

2013年,國內就業市場爆發創客熱潮。「科技創新」是當時熱詞,浪潮消退後,逐漸明確為當今人們所說的「人工智慧」。北京大學作為國內教育、科研重鎮,最早接觸到國內人工智慧的引入,尤其參與了國內教育人工智慧落地發展的每一步。

新一代家長們多數接受過高等教育薰陶,對教育的認知和重視程度都比以往顯著提高,有沒有真正科學、高效的辦法來幫助孩子成長、發展,人工智慧能否真正助推教育發展,成為多數家庭都津津樂道的問題。

作為最接近科研前端的人,範瑞峰捕捉到市場對人工智慧異乎尋常的熱情,且當時國家政策明顯傾向於教育AI發展。同年,範瑞峰正式創辦樂智機器人。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樂智機器人,經授權使用

深圳樂智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智機器人)是一家提供創新教育解決方案的高科技公司,旨在運用科技,提高中國學生的核心素質。公司依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一流高校的強大技術力量和豐富資源,致力於運用教育科技產品的研發,以創新為基礎,技術為驅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同時結合國家戰略及產業趨勢,樂智機器人為客戶提供創新教育科普活動、教學內容、教學設備、高端研學、競賽等服務,打造具有特色的創新教育。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樂智機器人,經授權使用

人工智慧教育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主流。相關數據顯示,國內人工智慧教育正由STEAM學科變為剛需學科,而我國人工智慧教育處於早期階段,滲透率低,市場基數大,亟需真正沉心做教育的AI技術企業。

這與樂智機器人的發展規劃不謀而合,而樂智機器人選擇主要在教育類水下機器人普教K12解決方案兩方面集中發力。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樂智機器人,經授權使用

智教育類水下機器人系列主要面向中小學生,幫助其學習、搭建、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實現對水下機器人的認知與掌握,以實操的形式開拓學生對科學領域的認知,現包含KenBlocK系列組件、水下人工智慧平臺和仿生智能機器魚三大部分。

KenBlocK系列組件致力於打造創意實現平臺,向用戶提供完整的機械、電子和軟體解決方案。可以滿足學生實操製造的要求,入門要求較低,可以讓創客和愛好者輕鬆進行創意製作。

產品擁有多種控制器、數十種傳感器和執行器及數百種結構件,學生可基於KenBlocK搭建模塊化的機器人、藝術品、創意項目。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樂智機器人,經授權使用

水下人工智慧平臺是樂智聯合北京大學智能控制實驗室共同研發的一款多用途水下機器人競賽教學平臺。該平臺以傳感、控制為主,採用模塊化結構設計,能夠滿足各類院校學生學習、實踐的需求,同時也適合學生進行課外拓展、課題挑戰、創新競賽。

仿生智能機器魚外形設計上類似於自然界中魚體的外形、運動模式及交互模式,是樂智機器人聯合北京大學智能控制實驗室針對水下機器人相關創新競賽自主研製、開發的一款機器人產品。

它以先進的電子、通信、控制及機械等技術為支撐,結合精準的仿生運動控制算法與精湛的防水工藝,可達到極高的仿真度效果。其主要適用於國內外機器人大賽水下機器人比賽和科研等相關創新競賽或研究使用。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樂智機器人,經授權使用

與此同時,樂智致力於將素質教育普及到每一個孩子,充分發展其個性和特點,並由此搭建起了普教K12解決方案

該方案主要採取PBL項目式學習方式,基於學生核心素養設計、創意發散,將學習、實踐與創造相結合。方案採用配套軟硬體產品給予課程有力支撐,可為人工智慧等級考試、研學遊學、各級賽事相結合的活動提供服務。

現已與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合作建立人工智慧示範學校、與北京馬駒橋鎮中心小學共同搭建STEM示範學校,並與天津第一百中學合作建立海洋創客示範學校。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樂智機器人,經授權使用

談及企業核心競爭力,樂智機器人聯合創始人羅敏認為,除行業先發優勢外,核心技術團隊也是公司可以長久發展、保持長期研發迭代能力的重要因素。

據了解,樂智機器人當前共有員工80人左右,技術人員佔半數以上,且已搭建自己的產品線,可支持產品不斷的研發製造。

創始人&董事長範瑞峰獲北京大學工學院機器人相關專業碩士,創立了國際水中機器人聯盟及大賽,擔任RoboCom青少年挑戰賽副秘書長,在機器人及教育行業長期深耕。

公司其他核心成員多來自於百度、松下、華強教育、武漢天喻等人工智慧、教育上市企業,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

公司現採取to B、to C並行的戰略,現已與科大訊飛、天喻教育、百度雲、京東、北京大學、昂立教育、東方教具等多家企業、高校開展合作。

主要面向公立學校、教育機構及相關企業提供人工智慧課堂搭建及課程輸出服務,同時與全國多地經銷商合作,售賣水下機器人設備。預計2020年底可實現營收平衡。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樂智機器人,經授權使用

此外,公司還與北京大學系統與控制研究中心、國際水中機器人聯盟、國際機器人創客聯盟聯合,創立以機器人科普教育「百千萬工程」為依託,努力在當地實現大學生就業、中小學科普、項目孵化三位一體的公益模式,為人工智慧在國內的推廣性學習提供服務。

據了解,樂智機器人已於2019年3月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投資方為北京高思博樂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下來公司將面向行業投資人開放B輪融資,將重點用於產品研發,並拓展國內市場、增強地方to B業務布局,加快拓展C端用戶市場。

本文文章圖片來源於樂智機器人,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專注骨科機器人 天智航取得先發優勢並布局全球市場
    天智航致力於推動手術輔助機器人在臨床中的應用和普及,專注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憑藉多年技術積累,天智航取得先發優勢,成為行業領先企業。目前,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處於市場成長初期,市場空間巨大。作為行業內領軍企業,天智航市場拓展速度迅猛。
  • 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公布
    6、達闥科技 達闥科技成立於 2015 年,是全球首家雲端智慧機器人運營商,專注於全球安全通訊網絡、人工智慧、機器人運營服務。達闥科技正在創建全球獨立、高安全級別的高速「天網」,目前,達闥 ADN 已在全球 5 個洲、14 個國家搭建了共計 40 個網絡節點。公司產品還有:CoudPepper、Meta 導盲機器人、雲端智能連接器 AI Mobile、MCS 等。
  • 純AI的冰冷回復與「人為介入」的愉悅感,讓兩家聊天機器人創業公司的競爭變得耐人尋味|特寫
    比賽要求參賽者搭建一個「在 20 分鐘內和人類就流行話題保持一致並具有吸引力的」聊天機器人,獎金已經高到 350 萬美元。(查看 26.03 期的「Fighting Words」)。此外,自 1991 年以來,開發者們每年都會參與一項名為 Loebner Prize 的比賽,這是一項圖靈測試競賽,要求機器人門試圖說服人類評判者它們是人類。
  • 重現「黑鏡」:用「AI機器人」與逝去的親人實時聊天
    」,它根據逝者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的內容或其他網絡言論來模仿逝者,並與親人進行「實時聊天」。網友大呼:「黑鏡」來了!還記得英劇《黑鏡》中的「AI男朋友」嗎? 女主角瑪莎的男友在車禍中喪生,後來她用男友過去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照片、視頻等信息創建了一個新的虛擬男友,並開始跟「他」電話交流,隨後甚至還把「他」做成了和男友一模一樣的實體機器人。
  • 一邊賦能,一邊盈利:「科技產業實驗室」27家創企的AI落地生意經
    機器之心 Pro 國內唯一的人工智慧市場信息終端,為用戶提供全面準確的人工智慧市場信息,助力專業用戶更好的把握人工智慧發展趨勢,更加高效的實現人工智慧落地。雲跡機器人(以下簡稱「雲跡」)成立於 2014 年,專注於商用服務機器人研發,公司最著名的產品是一款名叫「RUN-潤」的送物跑腿機器人,今年已經推出了第三代,在全球 3000 多家酒店裡使用,包括萬豪、希爾頓、洲際、華住、錦江、萬達等酒店集團,服務人次超 5000 萬,運行總裡程超過 100 萬公裡。
  • Adam Coates離職,吳恩達招人,「散落天涯」的百度AI研究力量
    Coates 在 LinkedIn 個人頁面上更新了自己的狀態,稱「準備好迎接下一次 AI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 HPC 的挑戰」。SVAIL 是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在矽谷的分實驗室。Coates 在 SVAIL 工作期間,帶領團隊開發了端到端的深度學習語音系統 Deep Speech 和多麥克風語音轉文字(TTS)引擎 Deep Voice。
  • 特稿丨平安肖京:AI 的差距、邊界、傳承
    一場一個小時三十七分鐘的對話裡,他總共提起了15次「價值」、20次「落地」。一個「非典型」AI大牛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肖京,碩士被保送至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師從原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微軟期間,他發覺AI經過市場多年教育,落地環境已經比較成熟,有比較多的方案可用於幫助傳統產業降本增效。出於對技術的理解和對產業的思考,他開始考慮選擇一家大型的傳統公司,以實現技術抱負。2015年3月,他離職微軟,入職平安,任平安集團首席科學家,集團執委。
  • 創維ai晶片電視怎麼樣 創維ai晶片電視優勢介紹【詳解】
    近幾年AI技術是被很多人提起的話題,為了讓人們真正感受到它的神奇,很多品牌會將其運用在自家產品上,其中創維新推出的ai電視就是運用了這一項科技,在發布會當天就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這是一次跨越性的挑戰,意味著電視再一次進入了換新的時代。
  • AI戰勝人類教官,AlphaDogfight大賽落幕
    AI 又一次在「空中」戰勝了人類!在美國 DARPA AlphaDogfight 挑戰賽的人機大戰(美東時間 8 月 20 日)中,蒼鷺系統公司的 AI 算法在虛擬空戰中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了人類飛行員,這場備受矚目的人機大賽也落下了帷幕。
  • 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開幕,AI機器人將出演科幻電影丨一周AI新聞
    AI 機器人將出演科幻電影    「 影視新人,請多關照 」https://www.fastcompany.com/90521262/ai-robot-trained-in-method-acting-to-star-in-a-70-million-sci-fi-movie?
  • 亞馬遜科學家:圖靈測試已成古董,要給AI構建新的「黃金標準」!
    【新智元導讀】1950 年,圖靈提出著名的「圖靈測試」去回答「機器能否思考」的問題,目的是判斷機器是否能表現出人類也無法區分的對話行為。70年來,圖靈測試也一直作為學術界的AI「北極星」而存在。近日,亞馬遜語音助手 Alexa 部門的首席科學家認為,人們現在關心的是人機之間的互動,而不是區分機器和人類。他認為,圖靈測試過時了,AI 需要新基準測試!
  • 中小學生的機器人「大戰」!新科技讓AI教育「玩」起來
    這是優必選科技在K12領域發力教育的方式之一,通過科學性、知識性、互動性相結合的體驗式教育活動,啟發孩子們通過手中的機器人實現他們挖掘宇宙奧秘的願望。孩子們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發揮專屬於孩子的獨特創造力,用手中的機器人創造出他們腦海中的火星,展示自己的航天夢想。
  • 『AI翻車』事件已超1000+,特斯拉,微軟、谷歌、蘋果等全部...
    如我們所見,近些年AI正在以超越想像的速度落地各行各業,如自動駕駛、倉儲物流、信息安全等。但這些行業成功案例的背後,AI也沒少發生「翻車」事故。根據最新AI事故數據集AIID(AI Incident Database)顯示,AI在行業應用中已發生超1000次翻車事件,涉及78個不同類別。
  • 夏日專刊AI產品上新升級集錦,50餘項軟硬能力加速場景落地
    七八月50餘項能力的開源開放及升級,是夏日火熱的積澱,希望可以幫助您更高效實現產業智能化應用落地,快來一同閱讀您最關心的內容吧。此次接口公測上線,同步優化模型效果,教育場景下的識別準召率提升至85%+,可用於智能閱卷、拍照搜題等場景>>立即試用ai.baidu.com/tech/ocr/doc_analysis 儀器儀錶盤讀數識別全面公測
  • 「專訪」松鼠Ai合伙人梁靜:「AI+教育」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據介紹,松鼠 Ai 1 對 1 是國內較早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小學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系統的科技公司,擁有 MCM(思維、能力、方法的拆分)能力值訓練、錯因重構知識地圖等多個全球首創 AI 應用技術。其開發的智適應學習系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智能、個性化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在模擬優秀教師的基礎上達到超越真人教學的目的。
  • 百度IDL傑出科學家徐偉出走加入地平線 擔任通用AI首席科學家
    今天凌晨,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IDL)傑出科學家徐偉正式宣布離職,加入地平線機器人(horizon.ai)擔任通用AI首席科學家,在矽谷建立General AI Lab,目標是做出具有人類這樣的學習能力的機器。   據了解,徐偉今天凌晨在朋友圈發布消息稱:「開啟新的旅途。
  • AI 求職季啟動:阿里、商湯等八大明星企業資深算法工程師親授獨門...
    因其較好的發展前景和出名的「高薪」,許多畢業生和IT從業者在擇業時也開始將 AI 行業納入考慮範圍。但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求職者對於 AI 行業的工作要求存在許多盲點,例如,行業內有哪些 AI 崗位?它的「高薪」究竟是怎麼樣的?如何做好求職定位與職業規劃?如何快速適應 AI 工程師的工作?
  • 美國在線教育進入細分時代:VR課堂、AI聊天機器人、在線高中出現
    有人說,這是一次國內在線教育大爆發的機遇。在全球資本市場上,國內在線教育板塊受益企業紛紛強勢上漲。2月以來,A股市場,方直科技、二六三、鵬博士等數十隻個股接連漲停;新東方在線在港股市場上漲近17%;美股市場上,好未來、跟誰學漲幅均超過10%。
  • AI進入「全人」時代,日本明星機器人出演電影
    與以往看過的科幻片機器人不同,這部電影的主角並非使用3D技術來模擬,而是真的請一位 AI 機器人出演,名字叫 Erica,日文名「エリカ」。一手打造Erica 的是被喻為「日本現代機器人教父」的石黑浩,他從2000 年就開始研究製造超級模擬機器人。他曾經設計出一款可移動鋼製機器手臂,然而在試驗過程中,使用者表現出的排斥讓他意識到:擁有相近外表的機器人才可能更好的與人類互動。於是石黑浩開始製作超級模擬機器人,他創造的第一個超級模擬機器人以妻子的日常行為模式為藍本,取得必要的數據後,以女兒的形象出現。
  •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它以全球高校和研究機構在計算機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數量」作為主要依據,對各個研究領域的學者和研究單位進行排名。由於近幾年來中國學者在各大頂會中發表的論文數量迅速增長,我們可以時不時地看到 「**大學世界排名第**」 的新聞出現。這樣的聲音對於剛剛有起色的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來講確實能夠起到提振士氣的作用。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中國在AI學術研究上與美國相比還有巨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