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份是嘉祥縣憲法宣傳月,本月來,嘉祥縣多方發力、多措並舉、多點開花,「五進五抓」點燃各鎮街各部門憲法宣傳熱情,弘揚法治精神,真正讓憲法宣傳「活起來」「落下去」。
一是憲法進機關,抓實關鍵少數普法。縣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任命人員60餘人參加憲法宣誓活動,激勵和教育國家工作人員忠於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縣委依法治縣辦結合「建立領導幹部學法清單制度」省試點工作,組織全縣900餘名副科級及以上人員進行領導幹部法律知識考試和全縣12333人進行在線普法考試,檢驗學法用法成效,同時出臺《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守法述法考法制度的實施意見》,將全縣述責述廉工作與述法相結合,建立領導幹部述法制度。組織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普法宣講員、「和為貴」調解講師等開展近50餘場「憲法進機關」法律知識宣講活動,並要求聽眾撰寫學法心得。在全縣各機關大力宣傳第二屆「濟寧十佳法治人物」典型事跡,營造學先進、趕先進、作貢獻、當表率的良好法治氛圍。
二是憲法進企業,抓細重點單位普法。結合全縣正在開展的「一企一法律顧問」工作和企業法治文化建設,圍繞「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一宣傳主題,到全縣80餘家中小微企業為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結合典型案例,以案釋法、生活與法、以法論事、以事明理,採取「量身定製」的宣傳方式,深入淺出講解維權知識,讓企業員工對憲法有了更直觀、更具體的理解和認識。
三是憲法進校園,抓好線上線下普法。全縣157所學校圍繞「以法律之名,呵護少年的你」這一主題,通過法治副校長法治教育講座、憲法晨讀、憲法籤名、「與法同行•與你闖關」答題活動、校園廣播站普法、憲法教育課、憲法主題班會、民法典知識競賽、我是小法官、升國旗儀式、爭做「憲法小衛士」網上學習活動、憲法黑板報比賽、普法手抄報比賽、學生法治演講比賽等近20餘種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項目,深入開展憲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系列法治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法治思維、法治觀念、法治意識。大力宣傳「中國普法」「山東普法」「濟寧普法」「法治嘉祥」等法治微信公眾號,為師生介紹學法、維權的新渠道,積極營造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氛圍。
四是憲法進農村,抓牢基層基礎普法。針對農村、社區群眾法治需求和關注的熱點問題,充分發揮民情書記、駐村第一書記、「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等作用,結合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民意5來聽」和全縣「五講六進·百姓宣講」志願服務活動,利用法律夜市、農村大集、村村響普法喇叭、普法宣傳車等在全縣370多個村及10個社區設立「憲法傳習點」,宣傳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憲法、民法典等普法知識,在農村法治文化廣場、主要路口、農貿市場、村委大院等懸掛標語橫幅,張貼憲法宣傳海報,把法律送到群眾家門口,讓憲法宣傳村村有、戶戶聞、時時學、天天見、處處用。司法局駐村民情書記裝點打造的孟姑集鎮白莊村380米東西大街,被村民命名為「司法街」。
五是憲法進廣場,抓住法治陣地普法。有效利用全縣15個縣鎮兩級法治文化廣場、22個法治文化建設示範基地、28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197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90處普法電子大屏、機關普法上線、律師在線、法工在線、法治宣傳牆等法治陣地平臺,採取嵌入式的方式將憲法法律元素融入其中,拓展憲法法律學習「新課堂」,打造群眾參與普法依法治理「新平臺」,以藝術的感染力傳播法治文化,陶冶情操,讓群眾在散步、遊玩、休憩等「潤物細無聲」中學習法律知識,領略法治文化,感受憲法精神,將法治觀念植入群眾心中,夯實基層治理法治化基礎,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嘉祥縣通過「五進五抓」憲法宣傳活動的開展,讓憲法宣傳憲學、憲做、憲說、精彩呈「憲」,可看、可聽、可學、可用,大大加強了憲法與生活的深度融合,真正讓憲法精神、法治力量、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入腦入心,走向千家萬戶,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
原標題:《【法治嘉祥】憲法宣傳 | 嘉祥縣「五進五抓」 多點開花 讓憲法宣傳「活起來」「落下去」》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