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田亮在微博曬出一段女兒森碟的健身視頻,「國民閨女」直接上了熱搜:
視頻中森碟扎著高高的馬尾,一身運動裝雙手叉腰,正在跳高為《小巨人運動會》做準備。
看看這流暢的腿部線條和霸屏的大長腿,才12歲的森碟就是動態的「人間腿精」呀!
很多網友感慨:果然是世界冠軍的女兒,遺傳基因太強大了!
也有網友唏噓:原來距離《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播出已經過了7年了!
可不是嗎,曾經節目裡那個愛哭鼻子、力氣很大、樂於助人、不怕髒、「風一樣的女子」,竟已成長為元氣滿滿的大長腿運動美少女。
1、雲養的閨女,長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前段時間,森碟曬出170cm的身高照,後來媽媽葉一茜直播澄清說是墊腳拍的,閨女其實158cm,但森碟確實長成大姑娘了。
當年的「小哭包」長成了「別人家的孩子」,翻開葉一茜和田亮的微博,簡直就是森碟粉絲們的大型「雲養閨女」成果展示!
吹拉彈唱啥都會點,剛上初中的森碟就為《童唱新時代》錄製了《上學歌》:
被老父親戲稱「拉鋸少女」的小提琴技能被央視點讚:
靜若處子的森碟讓人覺得歲月靜好,但你可千萬別以為她是個走純文藝路線的姑娘,動若脫兔的時候讓你完全移不開眼。
據不完全統計,森碟會的或者玩過的運動項目有:網球、滑板、遊泳、籃球、足球、輪滑、攀巖、標槍、衝浪……妥妥的活力四射的全能運動少女。
森碟最愛的運動是網球,而她在8歲時就已經贏了老爸田亮,老師是澳洲的傳奇巨星休伊特,曾經的奧運冠軍、「跳水王子」如今只能當球童。
網球其實是一項很難的運動,力量、耐力、爆發力、平衡力缺一不可,可森碟哪怕練到腳上都是水泡,回到家倒頭就睡,也樂此不疲。
冒著西班牙戶外40度的高溫,頂著炙熱的太陽,依然背著大大的球包、兩個一兩升的大水壺出門,
堅持從上午8點練到下午三點,不怕曬不喊累。
這才有了連教練(澳洲網球巨星休伊特)都讚嘆不已的網球技術和身體素質。
果然「別人家的孩子」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
也難怪田亮霸氣十足的說:我最成功的事業不是跳水,而是教育子女。
其實,在森碟豐富多樣的運動生活中,田亮扮演的不是「鐵血教練」,而是「陪練老父親」的角色,尊重森碟的選擇。
森碟小的時候,跳水教練覺得她很有天賦,就想動員田亮把女兒送去學跳水。田亮去問了森碟的意見,結果森碟說,玩可以,訓練就算了,她不喜歡。
跳水冠軍的女兒居然不喜歡跳水?對於孩子的想法,田亮雖然無可奈何但也坦然接受。
沒有自作主張地安排孩子,反而陪著森碟一起練體能,當她的專屬球童,餵球、撿球、陪打,還帶她去看中網決賽,感受現場比賽氣氛。
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過:「對於孩子的將來我會尊重她自己的選擇,現在會適當觀察她的興趣,然後有方向性地進行引導。」
前段時間,葉一茜參加《親愛的小課桌》,在節目中,她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典型的「順義媽媽」:更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認為孩子的興趣比成績更重要。
有人說,為人父母既要發掘孩子的天賦,也不能忽略孩子的興趣;既要引導,又不能失了尊重;既要懂得陪伴,也不能不懂放手。
而田亮夫婦也確實做到了最高級的富養:尊重並信任孩子的選擇。
2、伴隨爭議長大,卻活得瀟灑
回溯到2013年第一季《爸爸去哪兒》,誰也沒料到,一檔親子節目一播即火,更是創下全國第一的收視紀錄。
轉眼2014年,第2季依舊持續霸屏,另一個焦點人物黃多多闖入全國人民的視野。
雖然才8歲,但在一群四五歲的孩子面前,她當之無愧充當了大姐姐的角色。
卻也正因為這份與年齡不相稱的懂事,多多被噴上熱搜,冠上心機、成熟、大小姐等稱號。
一晃7年過去了,網絡上關於這兩個小姑娘的熱議,卻從未終止過。
網友感嘆:我的青春結束了。而她們的青春,卻正開始。
黃多多,越來越不像一個懂事的乖小孩了。
近幾年頻頻上熱搜,網友們都要問一句:黃磊,你怎麼把女兒養成這樣了?
8歲擁有自己的口紅,9歲打耳洞。
11歲,被網友發現無名指上帶著小戒指;12歲,化濃妝參加學校舞臺劇。
13歲,穿戴越來越成熟,各種特立獨行的發色來回切換:黃的、紫的......
對於行走在風口浪尖上的女兒,黃磊卻一直很淡定:「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屬於我……」
的確,這個「不乖」的孩子,也以自己的優秀一遍遍打臉無數質疑的網友。
從小跟著父母泡在話劇社裡,十年間走過40多個城市,參演了近500場。
為了過戲癮,7歲就開始用英文寫劇本。
黃磊曾曬出女兒創作的圖片,言語中難以掩飾的自豪。
後來,賴聲川導演特意給多多量身定做了一個話劇角色,並親筆題詞送祝福。
演出第二天,黃磊夫婦到場觀看,感動到落淚。
至於為什麼不敢看首演,黃磊是這樣說的:並不是害怕女兒不夠出色,也不是害怕看見女兒在表演的時候犯錯誤,他是在害怕看到女兒的表演,會讓自己想到她已經長大了。
是的,這個小女孩,可以說是一夜之間長大了。
8歲,翻譯3本英文小說。
9歲,為法國動畫電影《小王子》配音,與電影導演馬克·奧斯本同遊故宮,全程英語交流無障礙。
10歲,給《圓夢巨人》、《冰川時代2》等英文動畫電影配音,和大導演史匹柏同臺交流,颱風穩,絲毫不露怯。
12歲,自主設計芭比裙,並將製作理念用英文的方式展現了出來,網友評論:「自帶仙氣。」
13歲,與呂思清兒子Austin參加正式鋼琴比賽,一舉拿下鋼琴獨奏、鋼琴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五個一等獎。
除此之外,她還跟著父母學烘焙、做冰棍、織毛衣、做手工,可以說是樣樣精通。
再次面對「你怎麼把女兒養成這樣的」,黃磊答:「尊重孩子,不給孩子的未來設限,支持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下去。」
多多不負所望,蛻變成一個多才多藝的學霸,成為全國人民心中的「模範閨女」。
3、親情向左,長大向右
復旦大學教授朱永新曾說:「家庭教育才是我們整個教育鏈的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
7年過去了,兩個看似沒什麼差別的小姑娘,如今擁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我們不由得思考:什麼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回溯到當年的節目,還記得兩個印象深刻的瞬間:人小膽大的森碟想要獨自從70度的高坡滑下去,看著女兒期盼的眼神,爸爸田亮並未果斷阻止,而是說:「我來想辦法。」
他偷偷緊跟著森碟後面,抓住滑板,女兒滑得有多快,他跑得就有多快,儘量控制滑板不會翻倒。
到了安全的區域他才鬆了手,再次偷偷從旁邊跑了下去。滑到終點的瞬間,森碟高興到跳起來擊掌。
至於多多,有一回在建德站,她突然提出想到門口的水塘裡遊泳。
黃磊並沒有制止多多,而是一同下水比賽遊泳,中途發生了驚險的一幕:一個木盆朝著多多撞過來,黃磊加快遊了幾下,衝上去撥開了那個盆。
此時,正好多多遊到了水塘邊,黃磊立馬退到身後,告訴女兒:「你贏了。」
在後來的回憶中他說:「我忽然就想,這或許就是我和孩子一輩子的關係。她自己在前面,我在後面默默跟著、看著,在她遇到危險、有困難的時候拉一把,但主要是目送她的背影。」
或許,最好的家庭教育莫過於此:左邊是護航和託舉,右邊是尊重和放手,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想起高曉松曾寫給女兒的那段話:
感謝你看得起咱家,四年前趕來投胎,聽說投胎的決定時間只有五秒鐘,看來你心明眼亮有辦法。
我猜你一定是帶著劇本來的,所以我們不會多打擾你,讓你學這學那,或者不讓你幹這幹那,你就自由且自然地長大吧。
唯一的希望是,你長大後的劇本裡還有我們的角色,哪怕是路人甲乙,都好。
親情向左,長大向右,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場冒險和反叛。
對於這些帶著劇本來的孩子,父母能做的,就是寫下美好的序言。
後面濃墨重彩的每一筆,都應該由孩子自己來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