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天堂 2018 VOL.339
本文由深水娛樂觀察(ShenShuiYL)授權
年中將至,2018即將正式過半。還來不及總結,暑期檔就在眼前。
未來的兩個月,近50部摩拳擦掌已定檔的,近20部持續觀望待定檔的大小影片,將會在這一年之內跨度最長、驚喜最多的檔期內,一試身手。
而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依然沒有比聊聊票房,更讓人興奮的了。
所以,要打個賭嗎——
2018年暑期檔,是否會有超過10部國產片,票房過十億?
很不可思議嗎?
或許,你還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看幾組數據,回顧一下過往三年的暑期檔(本文對暑期檔的範圍設定為7、8月),和今年票房的整體變化。
▲2015—2017,中國電影市場對頭部影片的依賴程度過大,
體現的隱患則是整體的電影質量不過關,而這一問題有望在今年的暑期檔得到改善。
2015年暑期檔《捉妖記》、《煎餅俠》與《大聖歸來》黑馬連出,三片拿下近一半大盤,整體勁收91.2億,較前年的62.3億,增幅三成之多;
2016年雖無爆款,但暑期檔的大盤已初具規模,小幅滑落後,最終仍然報收85.5億;
至於去年,我想你們都還記得,一部近57億的《戰狼2》,不僅獨佔暑期檔票房的近半壁江山,更是帶動大盤飆升至116.3億。
從2014年的60億,到2017年的近120億,短短三年的時間,暑期檔完成了翻番的任務。
伴隨著的,內地電影市場的觀影人次,這幾年間同樣,翻了近一倍。
觀影熱情與觀影習慣一旦建立,一個優勢檔期的地基便有了。隨著優質影片有目的地列隊集結,這種聚集效應之下,其票房容量只會呈幾何級的膨脹。
2018年至6月20日,半年大盤報收287.9億,較去年同期254.8億增幅13%。全年突破600億,幾成定局。
另一個更直觀的數據——
去年全年,只有《戰狼2》、《羞羞的鐵拳》等6部國產片過了10億;而今年單單上半年,就已經出現了春節檔的《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與《前任3》、《後來的我們》共5部破10億的國產片。
所有劇變,都是在潛移默化中緩緩完成的。
大盤已熱,大勢所趨。暑期檔再添幾部10億+?
Why not?
戲臺搭好,觀眾落座,燈光亮起。一切就看這些即將出場的角兒,到底能不能憑真本事,壓住場了。
2018年暑期檔的競爭,將是前所未有的精彩。
這精彩,首先最明顯的表現,當然是數量。
在綿延長達兩個月的戰線上,每個重要節點,都至少有兩部以上的大體量影片鎮守,而這節點與節點之間,往往只有一周的緩衝期。
▲2018暑期檔主要影片一覽
要明確的是,張藝謀導演的《影》在暑期上映的可能性已經很小,同時諸如《蟻人2》、《碟中諜6》等很多影迷的年度期待,也很有可能會排在8月底9月初的暑期檔尾巴公映。
即便戰線夠長,這看起來近20部種子選手扎堆在此,也實在令熱愛電影的我們感到陣陣興奮。特別是經歷了淡出鳥的5、6月,這幾乎每周都有一到兩部重量級院線電影可看的日子,幸福得還有點不真實。
數量之外,當然是最重要的,質量。
而這質量,在上映之前,除了物料,就是看主創——
按上映時間,韓延、徐崢&寧浩、姜文&彭于晏&廖凡、徐克&趙又廷&馮紹峰、沈騰、黃渤&舒淇&王寶強、李冰冰&傑森·斯坦森、姚晨&馬伊琍、張家輝&任賢齊、巨石強森、是枝裕和……
以及,雖然或許與質量無關,但有這些名字,也體現著暑期檔的熱鬧一面——
按上映時間,李易峰、史泰龍&黃曉明、郭敬明領銜流量群星、吳磊&梁家輝&劉嘉玲、「烏龍院群星」、「愛情公寓群星」、「大轟炸群星」、古天樂……
為了不引起歧義——在這裡插一腳——也請容許我,以純粹個人的主觀判斷,先幫暑期檔剔除掉幾個一眼便知的殘次品。它們或許會靠體量收割一些票房,但10億?我相信中國觀眾不會允許的。
按上映時間,依次是《金蟬脫殼2》、《阿修羅》、《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反貪風暴3》。
忘掉這些名字吧,它們不值得佔用你的時間。
▲判斷一部電影是否圈錢的爛片,有幾個百試百靈的法子:
粗製濫造的中國特供,圈錢中國市場(《金蟬脫殼2》);
毫無審美的塑料視效,圈錢三四線市場(《阿修羅》);
誠意為零的炒冷飯,圈錢情懷粉絲(《新烏龍院》);
越爛越拍的系列,圈錢明星受眾(《反貪風暴3》)。
沒錯,相比上面這四部,《爵跡2》這種很多人眼中的「必爛之作」,倒還真有可能,帶來些許驚喜。真的,嚴肅臉。
最後,也是我最想強調的,關於今年暑期檔的一個特質,就是——
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我們在一個檔期內,實現了類型創作上的百花齊放。
想想前幾年的暑期檔吧,以及賀歲檔、春節檔、國慶檔,但凡是大檔期,除了喜劇,就是動作,再不就是奇幻魔幻這幻那幻。
你就說特麼煩不煩?!煩!不!煩!
而這一次,
韓延《動物世界》:有望在視覺、敘事與深度三者間達到一個默契的平衡;
徐崢&寧浩《我不是藥神》:上影節據說哭倒一片,目測在社會意義上的高度,讓我們恍惚間感受到了韓國電影人那種「光影改變現實」的幸福感;
姜文《邪不壓正》:繼續著他「不屬於任何類型姜文二字就代表著獨自一個類型」的霸氣,管它是不是抗日神劇,產量稀少的姜文作品,趕上一次,賺一次;
徐克《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將屬於中國人對奇幻的瑰麗想像,持續發揚光大,真希望老爺子能將此前曝光的幾十張電影概念圖,一張一張全部拍成影像;
沈騰《西虹市首富》:不僅巧妙地延續了「夏洛」的宇宙,在設定上更是延續麻花「腦洞大開」的特質,暑期檔第一喜劇能否坐實,只看細節出不出彩;
黃渤導演處女秀《一齣好戲》:儼然一出群星風光下黑色寓言的架勢,某種程度上,黃導此次越遠離商業屬性,或許越容易成功;
《愛情公寓》大電影:十足的大銀幕好胚子,這群人只要出現就是賣點,做什麼壓根不重要;
李冰冰&斯坦森《巨齒鯊》:就衝那史上最大隻的巨鯊,和《國家寶藏》系列的導演,這部看起來毫不新鮮的災難片,就一定不缺看點;
熱門漫改動畫《昨日青空》:每年暑期檔都必有一部熱門動畫,以其原作的粉絲基礎,與極其討喜的畫風,今年的那個名額,大概率是它的了;
姚晨&馬伊琍《找到你》:雖然還未正式定檔,但這或許是今年演員和角色結合地最動人的一部電影,其現實意義同樣令人肅然起敬。
看到了嗎?
以上列舉的這十部重點作品,分別屬於——
燒腦動作、催淚寫實、歷史奇情、懸疑武俠、腦洞喜劇、黑色寓言、災難科幻、懷舊動畫……
這,才是2018年暑期檔的最大魅力。
那麼,我來期待一下,在未來兩個月,
看到兩位數的10億+,不是不可能。
/END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以給我點亮一顆小心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