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的實力毋庸置疑,不管是在影視還是歌壇都是遙遙領先。
其實,私底下的劉德華喜歡提攜新人,寧浩就是其中之一。
90年代中期,劉德華因為某種原因虧欠巨額債款,所以開啟拍片之路。
劉德華準備拿出2500萬扶持6名新銳導演拍電影。
其中最成功的一部電影就是我們熟知的《瘋狂的石頭》。
這部電影是由寧浩導演,黃渤,徐崢等主演。
當時,拍這部電影時,並沒有所謂的知名演員、大名鼎鼎的導演,大成本。
甚至女演員未袒胸露背,可是它就是靠著劉德華投資的300萬成功了。
最後收穫圓滿,取得近十倍的票房成績。
這部電影票房大賺,讓寧浩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捧紅了黃渤,改變了徐崢。
還是內地近十年來最成功的一部國產小成本電影,引起重大反響。
寧浩在1977年出生於山西省,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家庭。
父親原來是一名鋼鐵工人後來下海經商,賺了不少錢。
小時候,寧浩比較熱愛美術,所以父親想讓他跟著自己經商打拼。
甚至給他準備了幾十萬,想讓他開個服裝店。
可寧浩並不想這樣的去度過一生,他堅持己見要走自己的路。
父親拗不過倔強的寧浩,只給了兩千讓他去打拼。這樣好磨滅一下他的志氣。
畢竟人生地不熟,一人外出打拼還是非常辛苦。
這樣讓他嘗到苦頭,自然而然就會老老實實跟著父親。
然而,他的父親如意算盤打錯了,寧浩北漂的日子雖然很苦。
可他始終堅信,只要堅持下去就能成功。最後,寧浩做到了。
2003年,寧浩在北影攝影系讀大四。
讀書期間,拍攝了人生中第一部電影《香火》,這是他的畢業作品。
《香火》本來就是一部畢業作品,所以不需要寫劇本,拍電影。
可是,寧浩運氣爆棚,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伯樂」。
這是一位極其欣賞該劇本的老師,寧浩激動不已。
老師帶他去找投資人,讓寧浩把《香火》的故事給投資人細細詳談。
聽寧浩講完後,該老闆一聲不吭的拿出四萬塊錢讓他去拍戲。
寧浩喜極而泣,拿著四萬塊錢馬不停蹄地開始籌劃選景。
拍電影並不是那樣簡簡單單就行了,所要花的費用無法想像。
很快這4萬塊錢讓寧浩捉襟見肘,投資人見狀便不再追加投資。
寧浩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可是又不肯輕言放棄。
所以拿出自己的積蓄5萬塊錢,買了DV,又叫上學製片的弟弟做攝像。
愣是硬著頭皮把這部片子拍出來,還獲得「2004年最佳電影」的榮譽。
畢業以後的寧浩,因為有了第一部電影的成功,所以他便開始尋找下一家。
拿著《瘋狂的鑽石》這個劇本找投資人,可是有誰會看上這種初出茅廬的新人呢?
寧浩找的投資商都一一拒絕跟他合作,大家都怕錢打水漂。
後來得到朋友陸川的指點,讓他去香港試試,沒準就能有機會。
所以他到香港後,恰好聽說劉德華要拿出資金投資新銳導演計劃。
毛遂自薦的情況下找到劉德華,開口就要600萬。
這讓劉德華大吃一驚,名氣不大,口氣倒不小。
劉德華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所以也是需要再三斟酌,最後只答應給寧浩300萬。
寧浩二話不說,拿著300萬拍攝《瘋狂的石頭》,讓他賺得盆滿缽滿。
寧浩拿著300萬的投資欣喜若狂,可接下來的事情卻特別棘手。
因為這區區的300萬,對於大牌明星來說,九牛一毛。
只有請名氣大的明星,才有可能讓自己拍攝的電影有出頭之日。
所以,寧浩準備在劇本上下功夫。把《瘋狂的鑽石》改成《瘋狂的石頭》。
當時,黃渤剛剛畢業,為自己其貌不揚的臉而犯愁。
甚至還被某個劇組的副導演指著鼻子罵:長成這樣,還來拍戲,不是瞎胡鬧嘛!
此時,黃渤看到一個劇本找演員,報酬只有一萬塊。
當時黃渤看完這個劇本後,覺得故事情節惹人注目,不在乎片酬多少答應了。
寧浩本來想讓徐崢的老婆小桃紅,來演道哥的女朋友。
出乎意料的就是,徐崢看到後這是一個寶藏劇本。
而徐崢缺少一部轉型之作,直接給寧浩打電話,告訴他自己要出演這部戲。
但是,寧浩的資金有限,徐崢當時也算是比較有名氣的演員。
沒有主角,只有配角,還沒有片酬,可徐崢毫不在乎。
於是,一個令人荒誕深刻的故事開始了。
沒想到,不著名的導演寧浩一炮而紅,還被譽為「鬼才導演」。
不僅讓黃渤名氣大燥,更是改變徐崢在人們心中春光燦爛豬八戒的形象。
拿下為數不多的權威獎項,百花獎最佳男配。
沒有劉德華的投資,就沒有今天如此輝煌成就的寧浩。
所以,寧浩知恩圖報,每部電影中都有鳴謝劉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