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23日,10年前的今天,21歲的我在中央音樂學院琴房樓演奏廳正式首演了籌備近一年的《音樂喜劇》。
從那之後,2010年-2020年,雖說是10年的光景,可如今一看也就一眨眼的時間過來了,這些年,我演了很多場音樂喜劇,把音樂和快樂帶給了很多很多觀眾,今天,也回憶了一下這些年裡我最難忘的一些演出。
首演之後,馬上迎來了2011年,6月份,我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王府院禮堂)舉行了一場公益專場演出,擁有750個座位的禮堂,擠進去了1500名觀眾,還有很多實在沒進來的,據說也有200餘人,於是工作人員只能關閉大門並在門口貼出致歉信,而在演出開始之前,我卻一直在擔心,這是我第一次在超過200人
的場地演出,萬一只來了幾十個觀眾,那會多麼尷尬呀!而音樂學院歷史以來的演出也不至於爆滿到這個程度,所以一開始並沒有印票,導致了這空前絕後的場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家都熟知的那段我的關於中日音樂區別的瀏陽河名場面,也是出自這一場演出。
之後,10月份,我去了香港,在賽馬會演藝劇院做了音樂喜劇的香港首演,在廣東話地區讓觀眾在2個小時的演出中笑了多達100多次,我真的感覺音樂與喜劇結合的魅力巨大,以至於突破了喜劇的地域性限制。
2012年是多產的一年,我們對演出內容進行了大幅更新,演員團隊也日益壯大,除了蘇州大劇院的音樂喜劇演出與赴臺灣進行文化交流並演出外,還舉行了北京高校巡迴演出,我初次體會到了當製作人有多辛苦,由於在香港與非常專業的演出幕後團隊合作,我也學到了非常多的經驗,幾乎從關於演出前期到排練和正式演出的每一個環節我全在這次製作高校巡演中鍛鍊了一個遍,這一年要說最難忘的,要數高校巡演第一站:中國傳媒大學站,據說廣院的舞臺是最難演的,在上面站3分鐘都讓人提心弔膽,並且還有被噓聲轟下臺和扔紙飛機的風險,這一次演出,我第一次引入了舞蹈,並且成功的把肖思齊和姜硯梁徹底的拉下了水,開始上臺表演,並一直保持了下去,並且也創造了廣院舞臺上2個半小時從頭至尾沒有噓聲和紙飛機,以至於我在演出結束加演時還有點失落,我跟觀眾們說,我今天提心弔膽,結果2個半小時過去了,說好的噓跟紙飛機呢?都沒給我,於是大家才邊噓邊向我扔了紙飛機,但我反而覺得這時候變成了讚美的行為~
2013年,錄製了湖南經視由汪涵和馬可主持的越策越開心,還首次在國家大劇院表演,但當年有一件大事,那就是12月份,經過半年的籌備,我與北京交通大學交響樂團合作,首演了音樂喜劇交響樂版「鋼琴上的交響樂」
2014年,電視節目開始錄得多起來了,與郎朗哥一起錄製趣味小節目,參加第一季出彩中國人等等。
後幾個月,首先我在第四屆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舉行了音樂喜劇專場演出,這也是音樂喜劇交響樂版的第二次演出,合作樂團為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
之後就是12月份,我第一次在北京音樂廳的演出,這次演出的嘉賓陣容也是空前絕後,並且為這次演出與表演嘉賓的合作,我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創作出了大批新作品。當時除了我自己團隊的馮爽,賀群,肖思齊,姜硯梁,王超及楊雨石外,特邀表演嘉賓有:李琪、丁少華、夏凡、帕朗·嘉克萬心、曲大衛。
2015年,當然不用說,最難忘的演出經歷是在中央電視臺一號演播廳,錄製中央電視臺2015元宵晚會,與曲大衛和沈文裕一起合作。同一時期也錄製了江蘇衛視春節晚會。
之後,由於長期高壓的演出、創作、精神壓力等問題最終引發的個人身體原因,我不得不停止一切工作,進行了長達一年半的藥物治療及半年的休養。但最後,還是由於對音樂喜劇舞臺的無比熱愛以及我朝思暮想的觀眾們們,我於8月份就在牡丹江文化交流中心進行了復出演出,回到了舞臺上,觀眾們的熱情再一次讓我感動,我再一次認識到,我是為舞臺和觀眾而生,我在內心深處也下定決心不論今後發生任何情況,我也一定會為了我最熱愛的音樂和喜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2015年的末尾,我還首次出演了大鬼導演的舞臺劇作品《似分音符》,在劇中飾演男一號作曲家吳符,連續演出18場,在表演上真的得到了非常大的鍛鍊,感謝鬼哥的厚愛以及在表演上對我的教導!
在2016年,我與馮爽創作了一個我個人非常喜歡和滿意的節目,玩轉西遊記序曲,並且這個節目得到了西遊記序曲作曲家本人許鏡清老師的高度認可和讚揚。
之後,我進行了息演,去了中央音樂學院進修作曲專業,因為,即將到來的2017年,我將推出一個新的演出~因為這個新的演出,需要涉及大量作曲及改編能力,而以前自己那點寫作及改編能力還遠遠不夠,於是我覺得磨刀不誤砍柴工,為了今後能創作出更加能令觀眾滿意的作品,應該去專門去系統學習作曲。
修畢後,在2016年底,我與兩位團隊的核心成員馮爽及編劇姜硯梁(筆名譚鋼琴)一同對以往6年走過的道路做了總結,最終決定,我們要往前邁進一步,從演出形式及內容上做一次全面的升級,以前無論怎樣更新和修改,整體表演風格都沒有改變過:我作為主要演員在臺上與觀眾聊天,並且介紹一個接一個的演員上臺與我合作,最多的時候一場演出加上我會有8個人。在2013年交響樂版推出後,更是有一個全編制的交響樂團與我們一同玩耍。
而2017年,我們推出了一個全新的秀,是從頭到尾只有我和馮爽兩個人共同完成一場100分鐘以上的演出,說實話,這比以前的版本要難上數倍,以前起碼人多,內容極其多樣並且豐富,而現在,兩個男人一臺戲,只有鋼琴與雙簧管兩種樂器,要想全程抓住觀眾的注意力,需要我們做極多的準備工作,在劇本的創作上,我們也是熬了無數個大夜,並且真正開發出了一個全新的音樂喜劇節目形式,而這個節目,也的確成為了每場演出中最精彩的高潮段落。入駐B站後,也把這個節目的哈爾濱大劇院演出版本發布了出來,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配樂詩朗誦《下著大雨的晚上的大火被大雨澆滅了》
並且這個節目也受到央視和各地方臺的喜愛,通過我們《鋼琴不是吹的》原版進行改編的電視綜藝節目版也有很多,如喜劇總動員我與魏大勳老師和張小斐老師合作的姜硯梁編劇的小品《暗戀》,我為喜劇狂中的《不靠譜樂團》,及跨界喜劇王中與張晞臨和白凱南兩位哥哥的合作、今年最新的央視《我要上春晚》中的《新春之夜》等等。
在2017年的12月23日,我和馮爽身在革命聖地延安,為延安的觀眾們奉獻從2017年3月我們正式開始全國巡演到目前的第62場演出,說實話,這當時是一個非常令我自己驚訝的數字。
我們從2017年3月份到當時7周年紀念日時的工作狀態基本是,每周五六日這三天當中進行演出,其他時間幾乎全部在進行劇本的修改,看每場演出的錄像資料查缺補漏以及排練工作,同時也要兼顧一些其他工作如電視節目的錄製,客串其他的演出等等。
對於檔期的協調也真的是非常的趕,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今年的8月份,我們錄製我為喜劇狂第四季第二輪的節目,時間非常緊張,那段時間幾乎沒有功夫睡覺,我們無數次推翻、修改劇本,還涉及小樂隊的排練,中間半夜飛到榆林演出,演完出當晚連夜趕回北京繼續工作。
那時候跑巡演,我們沒有時間睡覺就在飛機上,在高鐵上睡,當年的飛行數據是飛行32次,共45333公裡,79小時50分鐘,如果再加上高鐵的數據,當年所有的出行記錄早已超出以往6年的總合。
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我們每場演出的汗水都會將演出服從裡到外完全溼透,有一次馮爽差點暈倒在舞臺上,我們還多了一個延誤二人組的稱號,有時候因為延誤,演出前4小時才趕演出地點,非常緊張,真的是非常辛苦,但是,我們今年不重複的為32個城市(今年有些城市我們重複去過,如北京本身就一直在演出,揚州,泉州,杭州均兩次等),由於劇場大小不一,最大的有一千人以上,最保守估計按每場500位觀眾計算的話,截止到當時,我們已經共為三萬名以上的觀眾進行了表演,在這過程中,我們非常的快樂,把音樂和歡樂帶給了這麼多人,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2017年由於《鋼琴不是吹》的獲得了一定的成功,我也向身邊的一些朋友發起了邀請大家在百忙之中為我們拍攝一些祝福和演出推薦的VCR,排名按首字母順序:蔡明女士、丁少華先生、杜沁怡女士、方瓊女士、高捷先生、高群書先生、高曉松先生、歌浴森先生、賈青女士、郎國任先生、李琪女士、劉金龍先生、喬杉先生、秦昊先生、宋曉峰先生、吳樾先生、夏凡先生、張本煜先生、張紀中先生、張譯先生、趙達先生、周冬雨女士、周鐵先生,感謝各位老師,兄弟姐妹們的支持和鼓勵!
2017-2019年主要的工作重心一直在《鋼琴不是吹的》全國巡迴演出當中,目前截止2020年12月23日總計演出96場,2021年即將破百。此外2019年還參演了姜硯梁編劇,吳江導演的開心麻花舞臺劇《瞎畫藝術家》,在劇中扮演歐陽明知與侯叔兩個角色,完成了首輪的49場演出,同時於同年底創作了最新的音樂喜劇舞臺作品《鋼伴惹不起》,在開心麻花話劇的演出間歇中,還與泰籍歌唱家帕朗合作完成了2場演出,本身計劃於2020年全面推出全國巡演,與《鋼琴不是吹的》交替演出,結果……你們也都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
2020年本身是音樂喜劇的十周年,有大量的系列演出計劃,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全球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所有演出全部取消,但經過了長時間的抗疫,終於在9月份有了好轉,我們也恢復了演出和電視節目的錄製,由於帕朗在泰國,所以《鋼伴惹不起》的演出由「大象」徐博文進行復排並出演,並於2020年11月15日在大連完成了首場演出,2020年12月31日第二場演出將在跨年檔與北戴河阿那亞的觀眾見面!
在此,感謝祖師爺賞飯吃,我雖然從小就喜歡音樂和喜劇,但若不是當年無意間買到了祖師爺維克特·博爾格(Victor Borge)的一張DVD,讓我得知這樣一個我想去做但從未嘗試過的演出形式是經過了前人的探索,並且廣受觀眾喜愛的,我也不會下定決心真的做這樣一個演出。直到現在,我每場演出不論在北京還是各地,我都會帶著祖師爺的籤名照,並且擺在後臺。
同時我也要感謝國際上的傑出同行,Igudesman和Joo兩位好朋友對我的鼓勵以及大力的支持。
而且也沒想到,當時只是由於自己熱愛和喜歡,在10年前的今天,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中央音樂學院演了這樣一場,於是引發了後續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所以,我要感謝所有無論加入早或晚的我的團隊成員,一直不計報酬多與少,只為我們共同熱愛及相信的事業而一起奮鬥的好兄弟,好姐妹們!(文內所含照片已包括大部分演職人員)
在此感謝所有一直以來喜愛並支持我們的朋友們,尤其是觀看過我們現場演出的觀眾朋友們,你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也要感謝還沒有機會去到現場但一直在網上支持我們的朋友們,大家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感謝所有尤其是今年這麼困難的情況下承接邀約過我們演出的合作公司,合作劇場,由於數量太多無法一一感謝,但心中永遠不會忘記!感謝在這10年之間所有幫助和支持我們的朋友,家人們,感謝我的好兄弟馮爽一直陪伴在我身邊,感謝我們的編劇姜硯梁一直與我們共同創作,共同努力,今後我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工作,絕不辜負大家對我們的厚愛!
最後,感謝我的爸爸媽媽,31年以來對我最無私的支持與幫助!
侯樂天
2020年12月23日於北京
(附:2013年紀錄片《侯樂天音樂喜劇是這樣煉成的》,侯樂天音樂喜劇10周年重製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T4y1T7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