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電商賣家聞風喪膽!職業打假人灰色暴利:我等你賣假貨等太久了

2020-12-23 電商報

有這麼一個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

它講述了一個時時處在惡龍威脅之下的小村莊。

每年,這條龍都會要求村莊獻祭一名童女。

每年村子裡都會有一名勇敢的少年英雄翻山越嶺,去與龍搏鬥,但無人生還。

當又有一名英雄出發,開始他九死一生的徵程時,有人悄悄尾隨,想看看到底會發生些什麼。

龍穴鋪滿金銀財寶,少年來到這裡,用劍刺死龍。

當他坐在屍身之上,豔羨地看著閃爍的珠寶,竟然慢慢地長出鱗片、尾巴和觸角,成為了村民懼怕的龍。

而今天,這個故事在電商圈上演了。

直播界大地震

喧囂的直播電商止不住那股躁動的風。

近日,直播界掀起了一股打假熱潮,一時之間風聲鶴唳。

先是快手頭部主播辛巴,被職業打假人王海指出其直播賣出的燕窩,含量極低、成本不足1元、與「糖水」無異。

再是抖音頭部主播羅永浩,被王海控訴其在直播間銷售的一款進口漱口水,涉嫌虛假廣告宣傳。

事後,兩位主播都陷入了輿論的漩渦中難以脫身。

辛巴團隊承認涉事燕窩產品確實存在虛假宣傳問題,啟動了「退一賠三」的賠付工作,退賠金額達6198.3萬元之多。

羅永浩團隊則稱該則涉嫌虛假宣傳的視頻,是相關營銷號擅自加入羅永浩直播片段的剪輯視頻。也就是「與我無關」的意思。

不過羅永浩團隊怕是會被王海揭露更大漏洞,竟然先自曝了11月28日直播部分羊毛衫為假貨。

直播帶貨這潭池水被徹底攪動,關於假貨的問題更是得到了空前的關注。

有網友表示:「不知道你們還敢不敢去直播間買東西,反正我是不敢了。」

而這兩起事件背後的關鍵人物——王海,更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這到底是怎樣一個高人,竟然能夠以一己之力引發直播界的大震動?他的手段又到底有多厲害,竟然讓辛巴和羅永浩都「栽」了?

他和他職業打假人的身份,引發了大眾的強烈好奇心。

所謂的職業打假人,指的是專門以打假為工作、靠打假賺錢的人。這一職業已經在中國存在20餘年,擁有深厚的歷史。而其開山鼻祖,正是王海。

1995年,22歲的王海在北京隆福大廈花了170元買了兩副索尼耳機,結果發現這耳機竟然是山寨貨,一氣之下將隆福大廈告到法庭,控訴其出售假貨,並要求索賠。

這一舉動在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然而在當時卻引起了廣泛討論。大家第一次知道消費者被坑了還可以這樣維權。因為王海的狀告,這一年被媒體評為「消費者維權元年」。

在這一歷史性的時刻下,王海成為第一位中國保護消費基金會設立的「消費者打假獎」獲得者,還被評為中國的新聞人物。

王海受到了鼓舞,隨後越戰越勇。1996年,他成立中國第一家打假公司,在維權打假的戰場中奮力拼搏。

消費者買來了水貨手機、天津伊勢丹廁所亂收費、斯凱奇鞋虛假宣傳……王海參與到這些不公事件中,並且全都大獲全勝。

據媒體報導,2017年,王海在全國各地共開設了四家職業打假公司,業務主要為三部分,分別是「幫消費者維權打假、知假買假、替企業打假」。

市場流行的一個說法是,王海接一個「案子」的起步價是30萬,最多的時候一單可以賺到400萬。

眼見王海輕輕鬆鬆發財,全國各地開始湧現越來越多職業打假人。他們形成了巨大的利益群體,忙著調查商家出售的產品,或者堅持商家出品的廣告,好從中揪出問題,大賺一筆。

然而隨著職業打假人的發展壯大,關於他們的爭議也越來越多:因為職業打假人在打假中摻雜了牟利的動機,那他們到底是幫消費者發聲的正義鬥士,還是專門鑽規則漏洞的假貨流氓呢?

變質的職業打假行業

如果說最開始的打假是為了維權,那現在的職業打假行業已經完全變味了。

職業打假人主要分為兩類。

一類是正規軍,他們一般會組織成專業打假團隊進行打假,主要盯著大企業的動作。

他們會先調查清楚企業的哪些產品有質量問題,或者存在虛假宣傳的嫌疑,再「知假買假」,最後依法索取「退一賠三」「退一賠十」的賠償。

另一類是散兵遊勇。他們更多潛伏在QQ群裡,靠碰瓷電商賣家來營生。

一般是一個人在群裡發出電商賣家的違規操作截圖,表示他要「開車」了,招呼有興趣的群成員「上車」,與他一起「搞」某賣家。

然後大家再一哄而上,猶如禿鷲分食屍體般上陣。每個人都下個小額訂單,再一起要求索賠,以舉報來要挾。很多賣家都會就範,給錢消災。

大多數職業打假人,實際上都只是以正義之名,幹著牟利之事,初衷只是為了賺錢。

他們就如同去屠龍的少年,失去了初心,將電商市場攪得一團亂,成為了電商市場所懼怕的惡龍。

他們最擅長兩種操作:

第一種是小題大做。

他們專門盯著電商賣家一些違規操作。這些違規操作很多時候並不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權益。

他們卻死抓著不放,藉機發話要求賠償,不然就投訴或者將其告上法庭。很多電商賣家都對此苦不堪言。

比如從說明書上揪出錯誤。

周某在電商平臺上買了某品牌的堅果,隨後將該品牌告上了法庭。

原因是他去給堅果做了檢測,發現這個堅果包裝上標明的脂肪含量與檢測的結果大相逕庭。

他認為這個堅果不符合食品安全生產標準,於是狀告該品牌,還要求十倍賠償金。

結果法院那邊一檢測,發現根本沒這回事,於是駁回了上訴。

沒賺到錢不說,還浪費了人力物力,這個人圖啥呢?

又比如從宣傳話術中大作文章。

賣家於某在銷售一款橡木桌子,在產品描述中,稱這款桌子「選用20年橡木精心打造」。結果這句話被職業打假人盯上了。

他們通過工商投訴該賣家涉嫌虛假宣傳,表示「你怎麼證明這棵橡樹有20年呢?」

於某拿不出證據證明該家具原材料的歷史,急得團團轉。

隨後就有律師聯繫了他,表示收不到賠償就會去法院起訴。

於某一時糊塗,就支付了1萬元以求息事寧人。

然而於某的網店生意卻從此一落千丈,再難回到當初的業績了。

一句話惹來的禍,會不會太嚴重了?

第二種則是「釣魚執法」。

很多時候電商賣家並沒有違規的意圖,結果在職業打假人的引誘下做出了錯誤的舉動。這個時候職業打假人基本一抓一個準。

比如有職業打假人就盯上了某奶茶品牌。他們以「公司需要大量假貨奶茶當福利」為由,找該奶茶品牌下單。

該奶茶品牌明明賣的是真貨,但沒有經驗的客服,很可能在職業打假人的話術下落入圈套,順著他們的思路同意了該請求。

這個時候職業打假人再立馬下單,並截圖當作證據,進行舉報,收到賠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賣家一不留神就被坑了,簡直有苦說不出。

最可怕的是,有些職業打假人還會「打假」之名行「造假」之實。

某個戶外用品網店就遭遇了這麼一種情況:周某在他們這買了個侏羅紀公園刺繡貼章,後來竟然把該網店告上了法庭。

原因是因為該貼章沒有侏羅紀公園品牌的授權標識,也無廠名、廠址、聯繫電話,完全是詐騙,要求十倍賠償。

後來經過調查發現,是周某偷偷撕下了這個貼章印著的授權標識,以職業打假人身份敲詐該網店。

職業打假人使用這樣的手段,可以說已經突破底線了。

以正義為名的賺錢生意,根本不是正義

有些人可能覺得,職業打假人的存在,起碼是替消費者發聲,維護了消費者的權益,但事實上那只是極少部分。大多數時候職業打假人都是擾亂市場的蝗蟲。

從打擊效果來看,由於成本較小,取證相對容易,來錢快,職業打假人打假的主要範疇集中在產品標識、說明等方面。

這些操作可以說只是規範了商家對於產品的包裝,跟消費者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又何談維護消費者權益?

而且當知假買假行為越來越形成商業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職業打假人、打假公司湧現,其動機並非為了淨化市場,而是利用懲罰性賠償為自身牟利或藉機對商家進行敲詐勒索,只會將市場攪得一團亂。

變了味的打假讓越來越多無辜的中小賣家被無差別打擊,他們又到底犯了什麼錯?

他們很多人可能是剛創立網店,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結果他們在辛辛苦苦接單打包跑工廠的時候,無數職業打假人卻坐在電腦前面,翹著二郎腿,等著吸賣家的血。

很多時候,他們苦心經營的店鋪就這樣被打假人敗光。這難道不可恨嗎?

而當打假泛濫的時候,免不了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畫面:真正質量有保證的店鋪因為一些失誤被迫退出市場,而賣假貨的店鋪卻交了「保護費」,堂而皇之地裝搖撞騙。

這對於消費者來說,只會是更大的災難——當職業打假這個行業充斥著欺騙和勢利,習慣了忍氣吞聲的消費者,還能找誰來幫忙維權?

此外,頻出的職業打假案還對社會資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費。

以深圳為例,官方數據顯示,職業投訴舉報數量從2010年的699宗暴漲至2016年的64593宗。

而其中大多數案件都只是無事生非、小題大做甚至敲詐勒索的類型,可以說嚴重違背誠信原則,無視司法權威,浪費司法資源,完全是以惡懲惡,飲鴆止渴。

事實上,電商賣家們在遇到職業打假人訛詐的時候,千萬不要慌了神,想著拿錢消災。很多時候,這些狀況都可以通過正當的途徑來解決。

針對職業打假人,電商賣家專門創立了「反惡聯盟」,「掌柜查查」這樣的網站。

「反惡聯盟」上,收錄了166萬「惡人」,曝光了各類打假師、差評師、敲詐師、刷單騙子。賣家一旦覺得某個找過來的消費者存在異常,就可以上該網站查詢相關信息,看其是否就是傳說中的打假人。

而如果職業打假人將訛詐延伸到了舉報階段,賣家也可以收集相關證據,積極向平臺客服舉報。只要平臺核實了打假人的惡意行為,肯定是會站在賣家這邊,對打假人進行封號處理。

就算賣家被告上了法庭,也大可不必擔憂。

一來,有些職業打假人為了證明產品是假貨,會做假的鑑定書,這從一開始就已經越界,已經屬於違法行為,需要承擔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二來,職業打假人是以牟利為目的,不屬於消費者,請求賠償並不符合法律規定。

風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查詢了職業打假人的相關案件,發現那些案子只要是判定原告是職業打假人的,一般都會駁回上訴。

在引導和規範職業打假人方面,最高人民法院明確表示:「我們認為目前可以考慮在除購買食品、藥品之外的情形,逐步限制職業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為。」

所以職業打假人的牟利行為是不被法院支持的。

以正義為名的賺錢生意,根本不是正義。

結語

事實上,正因為大眾對於假冒偽劣深惡痛絕,那些站出來打假的才會被公眾視為英雄。我們不能否認真的有些人在為消費者發聲,真正肅清了社會風氣。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湧現了越來越多蠅營狗苟之輩。他們打著正義的旗號裝搖撞騙,帶來了更多的混亂。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長期以往,消費者也許只能像歌裡唱道的那樣: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作者:風清

相關焦點

  • 跨境電商成侵權、假貨重災區?Shopee蝦皮:沒門!
    這裡截取了部分電商報關於跨境電商平臺「打假」的新聞: 總有人千方百計鑽平臺和法律的空子,以身試險牟取短期的「暴利」。奈何「假貨」問題在跨境電商行業中一直是無法根治的「頑疾」。 Shopee雖然「年輕」,但在「打假」預防措施方面可以說做得算比較好。
  • 打假與敲詐一線之隔,「職業打假人」的灰色江湖還能走多久?
    前有辛巴假燕窩事件公開道歉,承諾賠償6000多萬,後有羅永浩承認賣假貨的短視頻在抖音上被點讚26.2萬次,被譽為中國打假第一人的王海憑藉一人之力讓兩位頂級網紅翻車,再次把「打假人」這一民事行為人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而在化妝品行業,「職業打假人」就像隱藏在暗處的「殺手」,伺機而動。
  • Shopee蝦皮跨境電商有賣假貨的嗎?
    Shopee雖然「年輕」,但在「打假」預防措施方面可以說做得算比較好。和其他跨境電商的「先聚集、再整治」的模式相比,把「假貨」扼殺在「搖籃裡」,更有利於維護平臺的良好競爭環境,同時也能增強品牌入駐平臺的信心。
  • 有人賣假貨發家,還有人打假貨發家,一探職業打假人灰色往事
    在市場上,假貨的問題一直存在,國家也在不斷加大打擊力度,特別是最近幾年,直播帶貨引起的售後問題,引起大家廣泛熱議,前不久,快手一哥辛巴銷售假燕窩,後來羅永浩直播帶貨,裡面的羊毛衫被宣布非羊毛。直播間打假行動也開始陸續展開,讓眾多商家瑟瑟發抖,那麼,這些職業打假人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 小賣家含淚口述:每天賺10萬不是夢,電商背後暴利灰產如何吸血
    各行各業,都有灰色地帶,雖然行業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高額收益,極其隱秘,影響惡劣。電商行業也不例外,在光明正大的交易之下,隱藏著很多灰色地帶。依附在平臺上面,利用平臺的各種漏洞,來牟取暴利。西瓜視頻創作人宅男老李,是一個某寶平臺小賣家,他對電商的這種灰色產業深惡痛絕,用親自經歷對他們一一進行了披露:宅男老李說:在大家的印象裡,感覺開網店都很掙錢,不管是某寶還是某多,還是某東的,都是一些暴利行業,可以說躺著掙錢。
  • 合美惠電商直播有聊:看羅永浩妙點職業打假人死穴
    職業打假人王海盯上羅永浩,正想著這個優質目標就要變現,沒想到叮錯了地方,被羅永浩一劍點了死穴。這是什麼情況?且聽電商君慢慢道來。前幾天,羅永浩在其直播間「交個朋友」的官方微博發了長文,對職業打假人王海稱其售賣假貨進行逐點反駁。
  • 辛巴、羅永浩接連被「打假」背後的職業打假人什麼來頭?
    昨日(15日),羅永浩承認帶貨的羊毛衫是假貨,同時表示羊毛衫源頭供貨商涉嫌偽造、蓄意造假等行為,已報警。與此同時,他還被「職業打假人」王海指出,其直播售賣的某品牌漱口水用洗牙視頻來表現漱口水的效果,涉嫌虛假宣傳。雖然羅永浩方面對此回應,但王海就其回應進行了針對性反駁。
  • 網紅帶貨假貨不斷,打假人是該出來「維護正義」了!
    但是也有很多人為了賺錢而賣假貨,欺騙消費者。甚至是越來越無法無天,大網紅小網紅都在紛紛賣起了假貨。對於網紅這種經濟形勢平臺管制能力十分有限,可以說得上是法外之地。因此有很多網紅就開始逍遙,自在的賣起了假貨。而打假人就是賣假貨網紅們的天敵。如著名的王海就是職業打假人。他打假辛巴假燕窩實錘,讓很多人認清了辛巴的真面目。只是遺憾的是,或許是王海最近流量太大,打假樹敵太多。他自己的公司也被查出了問題。
  • 幹倒辛巴假燕窩,盯上羅永浩劉強東賣假貨,王海真實企圖是什麼?
    隨著辛巴「燕窩變糖水事件」持續發酵,而這背後的打假人、幕後操盤手,是在1995年獲得「消費者打假獎」榮譽,隨後一直被稱為打假人的王海,而這個被新興行業、聞風喪膽的王海,他到底有什麼來歷?讓辛巴吃牢飯,羅永浩、李佳琦接連被他打假,甚至現在他又盯上了劉強東,他這樣做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 對話職業打假人王海:帶貨主播賣得是粉絲信任
    當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想讓他面對鏡頭「摘下墨鏡」時,王海表示拒絕,「面對媒體的時候我還是戴著吧,畢竟生活和工作還是要分開。」戴上標誌性的墨鏡,王海就變成了犀利的職業打假人。這位在1995年因打假索尼耳機而一戰成名的職業打假人,近日重新回到了公眾面前:王海的打假風格是「正面剛」,直接在微博@對方。
  • 吹響直播輓歌,打假人雖勝尤敗
    2010年左右,職業打假人群體數量猛增,錢已經不像原先那樣好掙,而方舟子另闢蹊徑,打的是學術造假,他將一些名不副實的人從權威之處拉下馬,自己則憑藉「打假鬥士」這一響亮的稱號登上「神壇」。方舟子和王海的交集不多,外界將其稱為學術界的「王海」,他聽了並不開心,反駁道,「我和王海根本就是不同層次的。
  • 職業打假人,一邊被罵一邊年賺百萬!
    辛巴假燕窩這事,在微博熱搜上呆了整整34天了,辛巴涼沒涼我不知道,但是職業打假人王海是真的火了。單假燕窩索賠,王海預計能賺3000W。而且辛巴燕窩事情還沒扯清楚,王海又開始對羅永浩下手了,說老羅賣某牌漱口水時,用洗牙視頻做宣傳,涉嫌虛假銷售。
  • 辛巴「翻車」後,職業打假人王海又盯上了「網紅鼻祖」
    辛巴燕窩事件也是幾經反轉,當然這其中也是有職業打假人王海的「功勞」在的。之前,打假人王海一直盯著辛巴。不過,辛巴針對燕窩事件道歉,作出回應後,也是「收斂」不少,很少在網上露面。而王海卻是有了新的目標,繼辛巴之後,王海又把目光對準了「網紅鼻祖」羅永浩。
  • 深度對話|職業打假人王海:我的娛樂就是揭露羅永浩
    在這之前我很少看抖音和快手,也不知道辛巴和羅永浩還是什麼帶貨一哥。打假更多是依靠消費者舉報和反饋,就是所謂被動打假。這次是因為他們賣的假貨太多了,犯眾怒。時代周報:兩年前,你和著名的微博大v杜子建有過一番交鋒。當時你說,粉杜子建的人,不是蠢就是壞。今天,你怎麼看辛巴或羅永浩以及他們的粉絲?
  • 深度對話職業打假人王海:我的娛樂就是揭露羅永浩
    在這之前我很少看抖音和快手,也不知道辛巴和羅永浩還是什麼帶貨一哥。打假更多是依靠消費者舉報和反饋,就是所謂被動打假。這次是因為他們賣的假貨太多了,犯眾怒。  時代周報:兩年前,你和著名的微博大v杜子建有過一番交鋒。當時你說,粉杜子建的人,不是蠢就是壞。今天,你怎麼看辛巴或羅永浩以及他們的粉絲?
  • 職業打假人王海的奇幻時代|羅永浩|消法|東城區|辛巴|王海|職業...
    後世有些被王海痛打過的企業對隆福大廈耿耿於懷,他們覺得如果不是隆福大廈賣了那兩副假耳機,王海也不會走上職業打假人的道路。但這個假設有一個根本性的錯誤,即使耳機檢測出來不是假的,王海也會去買其他東西,直到買到假貨為止。更何況以那個年代的情況,買到假貨比買到真貨更容易。
  • 辛巴王海註定相遇,打假也是時代的輪迴
    不久後,便有粉絲爆料質疑,你這都是糖水,能不甜嗎,並發了視頻要求辛巴解釋和回復一下。辛巴當即表示,你敢說我燕窩是假的?我可有產品檢驗報告哈,造謠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你們儘管誹謗,慫一下算我輸。話我撂下了,造謠?就算是傾家蕩產我也要告你。
  • 打假收入千萬的王海突襲了快手一哥,這波講沒講武德?
    辛巴這邊證據齊全,氣勢洶洶,好像也沒啥問題,難道他真的是被人惡意攻擊了?然而,他狹路相逢了曾經的職業打假人王海,還是沒能輕易混過去。這位中國打假第一人,期初只是在書店看到了《 1994 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裡的 「 退一賠一 」 條款,他想著 「 萬一維權成功了就能賺點錢,不成功我就留著自己用。」
  • 錘下那個辛巴的打假鬥士,為什麼變成了惡龍?
    這個人叫王海,一個職業打假人,一個不豪但更橫的人。後者被判向淘寶賠償人民幣12萬元,成為全國首例公開宣判的電商平臺起訴售假賣家案,入選最高法「2017年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但尷尬的是,就在阿里打假進入高潮的2017年,初生牛犢的拼多多卻以比當年淘寶更加迅猛的速度崛起,超越了京東,直逼電商老大阿里巴巴。
  • 對話職業打假人王海:辛巴是騙子 羅永浩是智商比較高的騙子
    在這之前我很少看抖音和快手,也不知道辛巴和羅永浩還是什麼帶貨一哥。打假更多是依靠消費者舉報和反饋,就是所謂被動打假。這次是因為他們賣的假貨太多了,犯眾怒。結果,羅永浩一邊搞砸了虧錢了,一邊還喊著錘子科技是東半球第二好用的手機,我那時候就給他舉報了。   我們看事情要直擊本質,不被這些邊邊角角矇騙了。就像辛巴賣的到底是糖水還是燕窩?只要敲定是糖水,那你說啥都沒用。   時代周報:為什麼會想著打假直播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