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老劇新看,有些特別。
特別之處不僅在於,它可能是我們安利過的最冷門的經典。
再者,是它被「新看」的契機。
最近,號稱「鍵盤俠剋星」的詩人餘秀華再次出現在媒體鏡頭前,被爆出患中度抑鬱。
這次,她沒了往日的生猛,常常話說到一半開始失神:
「死又不能死,活又活不好。」
只有床上那本《中陰聞教得度》經書,還能證明她想活下去。
提起詩人餘秀華,「腦癱」和「農村」的身份標籤遠遠大過「詩人」。
說話搖搖晃晃,口齒不清。
張口閉口都是「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我是蕩婦又怎樣?」的驚人言論。
在微博上自稱「姑奶奶」,寫「小黃詩」表白李健。
追著網絡蛆蟲大戰三百回合:
「不罵你,你都不知道我的文字功底多深厚。」
頭頂天賦的才華,隨便撿起稗草、兔子和陽光,出口就能成詩。
當極度的浪漫主義誤入遲鈍的肉體。
有人開始好奇:她到底有怎樣的故事?
《搖搖晃晃的人間》
Still Tomorrow
詩人餘秀華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後,獲得第二十九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評審團大獎。
在她的詩歌研討會上,專家說她是中國的艾米莉·狄金森。
餘秀華挺直身子反駁:
「迪金森是獨一無二的,我餘秀華也是獨一無二的。」
那是屏幕前的觀眾第一次,真正認識餘秀華。
01.
1976年出生於湖北橫店村的餘秀華,因出生時倒產缺氧落下「腦癱」。
儘管只是小腦運動神經的疾病,但大部分人會以為她智力有缺陷、甚至害怕她。
生活的無力感打從娘胎裡就沒斷過:「我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接受我自己。」
對於餘秀華,人們知道的是:
2015年她的詩歌《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被轉發100多萬次,火速走紅網絡。
而人們不知道的是:
2015年之前,餘秀華每天只琢磨一件事:
我如何巧妙地讓老公死去。
「這個婚姻就是扯淡!」
說這話的時候,餘秀華正「威脅」丈夫接受15萬協議離婚。
15萬,是她寫詩的全部稿費。
而電話的另一頭,丈夫老尹正在和工友們討論女人:「女人就是豬,全靠你會哄」。
老尹也跟著笑起來,嘲她「歪嘴」。
任何一個女性經歷以上事件,她的婚姻一定是個悲劇。
這也是為什麼在不到一個半小時的影片中,導演耗費最大的篇幅僅僅記錄了一件事:
餘秀華要和丈夫離婚。
「我老公看見我寫詩他就覺得煩,我看見他坐在那裡我也覺得煩。」
互不相交,是這對夫妻的日常。
19歲那年,餘秀華被母親安排跟大自己十幾歲的男人老尹結婚,原因只是:他身體好。
「他從來不接你,也從來不扶。相反,如果你摔跤,回來他會笑話你。」
她也永遠忘不了在新婚燕爾時,喝多了的丈夫在雨中跑著,而她在後面追。
期間她跌倒過兩次,卻換來了丈夫無情的嘲諷:「跑啊,你怎麼不跑了?」
那一刻她寧願自己摔壞腦子,從此不會覺得痛。
在餘秀華這裡,「勇敢」是一個高級詞彙。
那些被命運遮蔽的部分,她選擇打碎。
02.
首先,她打碎婚姻。
對離婚這件事,餘秀華近乎拼命。
結婚20年,每年丈夫回家她都抓住機會提出離婚,情急時全然不顧形象破口大罵。
踹門這段,被觀眾稱為「全片最爽的一幕」。
民政局的人覺得她瘋了:一個殘疾女人離婚簡直不可思議!
連丈夫的工友也在背後吐槽:
「你之前是什麼人,我跟你結婚。作為殘疾人,我同情你。」
有人認定她命似「蜉蝣」,必然會乖乖接受那些無恥的同情:
「腦癱患者提出離婚,這本身就是一種背叛。」
那麼餘秀華,背叛了什麼?
背叛了她作為一個天生缺陷的女人膽敢一紙休夫?
還是背叛了正視苦難之後豎起堅不可摧的道義?
她背叛的不是這個男人,只是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
03.
其次,她打碎「愛情」。
對於愛情,餘秀華的命理混著明顯的「血汙」。
2015年,她被邀請做客《鏘鏘三人行》,朗讀了那首《我愛你》。
讀完後連名嘴竇文濤也忍不住拍手感慨:讀起來嗚嗚咽咽,像在哭,又像在申訴……
這人間情事恍惚如突然飛過的麻雀兒
而光陰皎潔
我不適宜肝腸寸斷
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
我要給你一本關於植物,關於莊稼的
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
告訴你一棵稗子
提心弔膽的春天
不得不說,餘秀華真是個好詩人。
曾經有人估算餘秀華在她的詩歌中總計提到140多次的「愛」,主持人董卿好奇:
「你為什麼如此執著於愛情?」
站在央視的舞臺上,餘秀華也直言不諱:
「缺什麼補什麼。」
先天的身體缺陷為愛情加上了苦難的註腳。
「愛情」是餘秀華最奢侈的標籤嗎?
在接受香港大學的訪談時,主持人楊錦麟「一語道破」:
「也許很多東西餘秀華這一生都不一定追求得到。」
很明顯,楊錦麟說的是離她很遠的「愛情」。
話音還沒落,餘秀華立馬拿起話筒反駁:你不能這麼說。
可最後卻話鋒一轉,神色暗淡:「我一直都挺失敗的」。
很明顯,她說的也是「愛情」。
她可以無數次掙扎在「生死」邊緣,也可以昂頭大罵:
你憑什麼就斷定老娘得不到愛情?
生活將她打入弱者的行列,她卻反常地向生活宣戰:
接受「冒犯」,同時保持「不甘心」。
談及愛情,她總是帶著某種快意和幽默感:
「身體之愛很容易,愛太麻煩」。
太麻煩的東西,索性捨棄,或者寫進詩裡。
即便是斬斷任何身體上的親密,也要保存一個女性獨立精神上的親密。
04.
最後,她打碎命運。
餘秀華不喜歡被人強調「腦癱」和「農民」,恰恰世人愛時時提醒。
所以在人民大學的朗誦會上她乾脆放話:我只是土氣粗俗的村婦。
整部紀錄片中印象最深的,是導演用一條魚說盡餘秀華的半生軌跡。
漁網中不斷掙扎的魚;
陷進荷葉積水中的魚;
丈夫為了捉小龍蝦而意外入網的魚:
「這條魚它就該死啊。」
魚和環境的關係,是新鮮的靈魂陷入半衰的肉體,是對愛情的渴望和形同虛設的婚姻。
餘秀華有遺憾嗎?
當然有,所以她索性對著命運嗟嘆一聲:
「我的靈魂住在這樣的身體裡,是不幸中的不幸!」
改變不了的是命運,能夠改變的也是命運。
她始終堅定且清晰:努力活著,本來就是一種勝利。
05.
可在有些人眼裡,「努力活著」的人,同樣有罪。
曾經餘秀華在節目中分享自己理想的下午:喝咖啡,聊聊天,看看書,打打炮。
就因為這番言論,餘秀華被詩人食指指著鼻子大罵:
一個詩人,對人類的命運,對祖國的未來考慮都不考慮,想都不想;
從農村出來的詩人,把農民生活的痛苦,以及對小康生活的嚮往,提都不提,統統忘得一乾二淨,這不可怕嗎?
你穿過大半個中國,怎麼能僅僅為了去睡一個人呢?
你身為社會公知,把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大義置於何處?
餘秀華做錯了嗎?或許吧。
她錯就錯在,在底層卻偏偏高昂著頭;
錯就錯在,不該一面享受著詩人的身份,又一面放任文明的消逝。
食指扣的這頂「帽子」,角度刁鑽,大義凜然。
以至於在之後的四天中,餘秀華通過不同方式至少回應了六次。
言辭激烈,有委屈、有憤怒也有直接地謾罵。
最後認輸:姑奶奶腦癱,想不到啊!
這場輪番的反擊,並不能消解集體圍觀的情緒,相反更甚。
一個詩人,不想偉大,可不可以?
埋頭活著,可不可以?
還是要大聲歌頌命運的饋贈,以命相抵才可以?
走紅至今,射在餘秀華身上的箭,比草船借箭那天都要多:
餘秀華成為詩人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媒體試圖找到最獵奇的語言來窺視她;
鍵盤俠手握「殘疾」二字不放過她;
文化精英們舉起民族性與大眾性的石頭擊倒她:
聊到理想,你作為一個詩人怎麼能說出「喝喝咖啡聊聊天看看書打打炮」這種低級趣味的話呢?
很可惜,餘秀華讓他們失望了。
她無法事事都高談人類命運,直指民族興亡。
她能做的,首先是,也僅僅是:努力活著。
12月31號的跨年夜,餘秀華在微博留下三聲「謝謝」:
感謝朋友,感謝祖國,也感謝李健……
對涼薄命運裡的這道摺痕,她半分驕縱也無:
「一個人在疼的時候才知道疼還在自己的身體裡,沒有被酒精麻痺,沒有被飄到半空的名譽的、侮辱的東西麻痺。」
詩歌和愛情在她的生命裡充當那根搖搖晃晃的拐杖,
撐起她搖搖晃晃的身體,和堂堂正正的靈魂。
參考資料:
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
紀錄片《一個人的橫店村》
https://mp.weixin.qq.com/s/J3cmXIsDqaX_H4e-aNkjEw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56499
原標題:《花15萬休夫,表白李健被罵「女流氓」,餘秀華到底冒犯了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