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
最近在朋友圈興起了一波凡爾賽文學,很多人紛紛模仿這種寫作手法,文案先抑後揚,自問自答,那麼,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出處是什麼?
下面,為大家講述一段國外歷史故事:
凡爾賽原指法國貴族宮殿-凡爾賽宮。
為了充分了解凡爾賽,北川青年查閱了不少資料,他的故事原形大概是這樣的:
法國Canal+頻道的法劇《凡爾賽》(Versailles)是一部以法國路易十四為時代背景的電視劇,描繪了主角路易十四如何一步步建立君主專制並建立歐洲最奢華的凡爾賽宮以及他的各種羅曼蒂克史。
(圖片來源:360 豪華的凡爾賽宮)
這部電視劇演的很真實,我們可以完全引用其中的故事情節。
不得不說,凡爾賽宮太厲害了,簡直就是一個玩弄人心的奢侈地,而這個核心,就是路易十四。
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路易十四和凡爾賽宮的來龍去脈。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從1643年至1715年在位,長達72年3月18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確切記錄在世界歷史中在位最久的獨立主權君主。
(圖片來源:360)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長子,出生於法國聖日耳曼昂萊,王弟奧爾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登基之初,由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紅衣主教馬薩林死後他才真正開始親政。
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德·普萊西·李希留和馬薩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國。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強化法國國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他親政期間(1661-1715年),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的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兩次小規模的衝突——遺產戰爭和重盟戰爭。法荷戰爭和兩次小衝突讓他建立霸權,使他在1680年開始成為至高無上的歐洲霸主。後兩場大戰對上荷-英-奧的三強聯盟,大同盟戰爭因雙方厭戰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由法國王孫繼承王位,但戰爭負擔也使國庫日漸空虛,使法國國力在他死後日漸下滑。
現在想想,凡爾賽宮有多麼重要了吧?
當時法國面臨內憂外患,路易十四在內要擔心被人行刺、其他貴族叛變,在外則是對西班牙不停徵戰。同時,路易十四也是個風流情種,要打理皇后與眾多情婦的感情糾葛。
(圖片來源:360)
他的弟弟奧爾良公爵是宮廷間眾人皆知的同性戀,在宮中毫不忌諱的與他的騎士情人調情。可以想見,路易十四的宮廷是多麼的放蕩不羈。
在無盡的惡夢還有內憂外患下,路易十四相信只有依賴凡爾賽宮能鞏固他的王權,而這個皇宮不只是路易十四跟他的親戚居住,他的目的是要所有貴族都搬到這個大牢籠裡,讓他就近控制。
(圖片來源:360)
只是貴族們可不是這麼容易就能操弄,有的貴族很快的就入宮陪伴國王,但也有在各地操弄稅收的貴族心虛不敢入宮。路易十四第一個首要任務就是要剷除這些不聽話的貴族紈絝子弟。
搬進凡爾賽的貴族們,主要的目的當然就是討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歡心。有女兒的當然要把女兒往國王那送,沒有女兒的則是要在國策討論上面爭得國王的信任。
講到這裡,我們不難明白,凡爾賽的來源和它的意思。
凡爾賽是一種奢侈的炫富工具,真正的核心是背後的炫富人。
什麼是現代版的凡爾賽?我們先來看幾個網上的段子:
我躺在北京三環1800平的臥室裡,偌大的房間裡填滿的全是憂傷,憂傷的人沒資格評價別人。
今天吃早飯的時候,阿半回來了。這個死鬼,最近總是早上才回來。
他醉醺醺地指著剝了一半殼的雞蛋,問我:這是什麼?
我說,你想吃我的蛋就直說。
他驚訝地問我:這個原來是雞蛋嗎?以前都是吃管家剝好的,一直以為雞蛋都是白白的,軟軟的。
我說,我其實也是最近才知道雞會生蛋,以前都是管家送來的,我一直以為雞蛋都是管家生的。
……
雞蛋是管家生的……雞蛋是管家生的……雞蛋是管家生的……
果然,無形裝X,最為致命。
總結來講,現代的凡爾賽,特指一種裝B精神,感覺自己是個優雅貴族,多表現在朋友圈的炫富。文案先抑後揚,自問自答,要不經意的炫耀自己想要炫耀的東西,也就是不經意的裝B,然後文字還要顯得自己很苦惱很不高興的樣子。
凡爾賽,諧音煩而曬,又煩又愛曬。
凡爾賽也分很多種,如炫富版凡爾賽,精英版凡爾賽,耍帥版凡爾賽,身材版凡爾賽,中英混合版凡爾賽,家庭版凡爾賽.
(刷帥嗎?)
(炫富嗎?)
(秀英文?)
凡爾賽文學簡稱凡學,這麼一看似乎和前段時間的名媛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於這種「凡裡凡氣」的,性格較為剛烈的網友就看不下去了,提出建議:遇到這種你就順著他說下去就行了。
比如那個蘭博基尼的,你就評論:確實好醜啊,這顏色沒誰了,什麼垃圾審美啊,你對象是煤老闆吧。
比如那個嫌自己瘦的,你就評論:一米六五八十八斤,猴子也沒這麼瘦啊,難看死了。
還有那個炫化妝品的,你就評論:你老公買這麼多化妝品給你,你這皮膚得多差啊,不過你老公挺疼你的。
哈哈哈,這樣挺好的,就是容易挨罵!
凡爾賽這個梗如果玩得適度的話就會很幽默詼諧,給人一種特立獨行,灑脫不羈的感覺。一起來看個正面的慄子:
今年的流行熱詞從「郭言郭語」到「迪士尼在逃」;從「名媛拼單」又轉戰到了「凡爾賽文學」。近日,央視綜藝《你好生活》熱播後引發不少熱議。在待播的一期花絮中,一眾品學兼優的主持人聚到一起聊天,聊到當年上學時的入學成績。
眾人之中的撒貝寧調侃「跟一幫需要考試的人坐在一起」、「什麼叫考生」。對於「北大保送」的撒貝寧,網友戲稱應該叫做「凡爾撒」才對。
一個人用凡爾賽式文體聊天不叫做精彩,一群人「凡爾賽人」聊天才叫做精彩呢!眾位主持人開啟了「凡爾賽群聊」模式。
小尼問張蕾所在的山西地區考試分數線高嗎?張蕾避而不談,只是說自己當時是藝術類專業第一。小尼見狀,連忙說道:「我也是第一呀。」坐在一旁的康輝直接畫龍點睛地說:「誰不是第一呀!」
此時一直默不作聲的撒貝寧終於開腔了,「跟一幫需要考試的人坐在一起,真的是。」隨即畫風一轉,撒貝寧調皮地說道:「這位同學你是哪裡的考生?什麼叫考生?」
這一幕的出現讓不少網友酸了,紛紛表示有被「凡爾賽」到。了解撒貝寧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撒貝寧當年可是直接被保送到北大法學院,至於研究生同樣是被保送的。當然只有足夠優秀,才能獲得這樣優中選優的機會。
實際上撒貝寧的優秀,大家知道的還只是皮毛而已。大學時期的撒貝寧因為參加了太多的社團活動沒時間上課,就把每科所學書目全部背下來;身兼北大籃球社、創點社社長,同時還是合唱團團長以及廣播站副站長;大四直接被保研,研一就入職了央視《今日說法》節目,巔峰時期的收視率趕超《新聞聯播》…這些還僅僅是在撒貝寧的學生時期。
如果過度「凡爾賽」,就會很矯揉做作,給人一種無病呻吟之感。嘴上喊著「老公給我買的包顏色好土」、「香水味道不喜歡」,實際上還是想要別人誇「這個包很貴很好看」、「你老公好寵你」之類的話語。
你的朋友圈有這樣的嗎?如果有,看到就耐心地點個讚,不要輕易地刪除拉黑,否則在你枯燥的生活裡,就少了很多樂趣!珍惜你身邊的表演家吧!
辦公室的某中年婦女說:我家孩子最近學習特別奇怪,啥都自己做,自己學,冬天的早上竟然都不用我這當媽的去叫喊起床了,讓為娘很沒存在感呢,我這當媽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公司發的新華書店購物卡為他買課本和興趣書,好無聊啊。
另一位大姐緊隨其後,似乎有所不服,她說:我家孩子一回家就到書房學習去了,作業寫不完都不吃飯,榮譽證書都郵寄到家裡了我還不知道,真不讓人省心。
還是你凡量高!!!
王女士說,我老公真不聽話,動不動就送戒指,送各種禮物,現在可好,我都不知道結婚時他送的戒指是哪個,真找不到他又得重新買個同款回來,雖然是小錢,但也犯不著買個同款啊。
旁邊的李女士聽不下去了,接著說,我先生也是,前幾天又給我買個100克拉的大鑽戒,早說了戒指已經夠多了不用買,可人家說了,買戒指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我開心,老夫老妻還說這種話,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還是你凡量高!!!
馮女士說,我最近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我是不化妝出門都有人找我要微信,吃飯的時候被人打擾真的很不開心。
畢女士不開森了,接著說,你這都是輕的,逛街的時候有男的當街對我喊話:哇!美女好身材。滿大街的人都回頭看我,被人圍觀好尷尬的。
還是你凡量高!!!
周女士說,我老公就是太在乎我了,跟我在一起的時候,無論手機發來多重要的信息他都不看,怕打擾我們的二人世界,剛分開不到一分鐘,就立即給我發消息,哪有這麼粘人的大男人呢。
劉女士說,誰說不是呢,我老公是時刻關注我的動向,昨天我開完公司高管會準備回家,他就發消息說在開著寶馬來接我的路上。
還是你凡量高!!!
看大家吹了半天牛B,我實在忍不住了,一定要揭穿這些不可一世的凡爾賽。
所有嘴上說自己有錢炫富的人啊,你們在每次聚會結束的時候,為什麼要搞AA制呢?怎麼結帳的時候就推三阻四的呢?
誰是真凡爾賽?誰是假凡爾賽?
這麼暴富,不用我多說了吧。
這讓我突然想到了我們身邊的拜金女,拜金女似乎更適合這個詞,因為她們都是誰更有錢就去傍誰啊,然後就可以坐在豪車和豪宅裡各種炫.
當富人不再,她們則再次回到生活的原點,狼狽的像條流浪Gou。
總結下「凡學體」的寫作要點,大概可以分為三步。
朋友圈文案裡對自己的評價必須負面,並「責怪」別人對自己的讚揚。
朋友圈所有人可見,回複評論也要所有人可見,大量運用多種人稱如你們、大家、都等,增強互動感。
牢記最終目的「炫耀」,簡潔的突出要炫耀的人/事/物,讓看到朋友圈的每一個檸檬精都能把「羨慕」打在公屏上。
「凡」強調的是為了達到這種目的而使用的方式和手段。
以先揚後抑、明貶暗褒以及借他人之口的方式,再佐以恰到好處的「統一回復」來達到炫耀的目的,這才是凡學的重點。
凡學家的每個動作都是重點,你看我只是簡單的抬了一下手,其實我要你看的是手腕上的名表。
凡爾賽文學也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不用說,當然是要精心選擇朋友圈的發送時間,也就是「卡點」。
地利如字面意思,標識出朋友圈發布的地點,用具體的地理位置增強凡學的真實感。
人和是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每一條凡學朋友圈的終極目標——他人的附和,文案直白易懂和文字美感要兼顧,才能引起注意,最萬能的解決辦法就是多用表情包和活潑的標點符號等。
你學會了嗎?
職場真人秀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從播出後就深受觀眾的喜歡,很多年輕人都抱著學習職場乾貨的心情來追節目,說實話,這檔節目也確實給年輕人或多或少帶來了一些職場乾貨。
除了一些職場知識之外,很多觀眾還是比較關注八位素人實習生的,畢竟這是一檔素人的真人秀。
節目現在僅僅播出了兩期,有幾位實習生就已經遭到了網上的熱議,比如裸辭的丁輝,這樣的年齡和學歷來君合實習真的有機會嗎?
朱一暄因為在辯論賽中說錯了話而引起帶教律師的不滿,更嚴重的是朱一暄因為不當言論遭到了網友的言語攻擊。
當然還有自帶學霸光環的斯坦福才子王驍,從他出場開始就自帶優越感,不管是斯坦福的水杯還是中英夾雜的談吐,處處都散發著自身的優越,因此也被網友毫不客氣地稱之為「凡爾賽王子」。
近日,王驍在直播中對《令人心動的offer》節目中的一些爭議做出了解釋,他說斯坦福水杯是入校時發的,每個學生都有。
至於網友說的「凡爾賽」,王驍用一句英文回應「凡爾賽人設」,扯下了《offer》的遮羞布。
王驍說:「它是個真人秀,是秀的話,它就是It's show你知道嗎?所以它肯定就會創造更多的戲劇衝突,更多節目效果」。
「It's show」王驍這句英文可謂是說出了重點,意在告訴大家節目中看到的這一切都只是一場秀,而並不是真人秀。
王驍雖然表示對節目中的內容不能劇透太多,但其實他已經說得很直白了,那就是他被節目組惡意剪輯了。
王驍在直播最後建議大家在職場中最好不要帶學校的周邊產品,要不然很容易被人說很裝。
其實王驍這也是在暗示他自己很無辜,他只不過是很正常地帶著自己的水杯上班而已,上學幾年了,自己正常用著的一個水杯,然而他怎麼也想不到,一個斯坦福的水杯能成了他「凡爾賽人設」的開始。
從王驍的直播中其實可以看到他本人是很謙卑的,完全不像節目中展現出來的那樣。
王驍在直播中不僅對自己的人設做出了解釋,他還很貼心地幫朱一暄和丁輝做出了解釋,希望網友能對他們八位實習生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畢竟大家作為職場新人,在實習的過程中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再加上節目組為了節目效果的惡意剪輯,搞得大家好像犯了什麼大罪似的,每天遭到網友的各種吐槽。
不得不說真實生活中的王驍還是挺暖心的,為自己解釋的同時也不忘幫自己的小夥伴們站出來說話。
其實話說回來,八位實習生在節目中犯的那些小錯是所有職場新人都會犯的,只不過是大家在追節目的時候會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因為他們是名校畢業,因為他們都是高材生,因此他們在觀眾心裡的起點也會非常高。
《令人心動的offer》的定位是一檔職場觀察類真人秀,對於八位實習生來說,他們是真心想要贏得君合的offer,畢竟這裡的薪資待遇和發展前途都是行業內最好的。
對於君合來說,難道他們接這檔節目真的只是為了招兩個人嗎?
說實話,就算沒有這檔節目,他們的正常社招照樣人滿為患,而且人才的質量相對會更好。
正如丁輝所說,要不是因為節目的話,正常社招他都沒有面試的機會。
史律也暗示過,要不是因為節目安排,詹秋怡、瞿澤林、丁輝三位是不可能進入君合當實習生的。
君合之所以接這檔節目,更多是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國際業務和國內業務都有所減少,要不然接真人秀的可能性是相當小的。
對於節目組來說,這類素人的真人秀節目相對來說是比較好操作的,就算是惡意剪輯製造矛盾,當事人也不敢站出來硬剛。
相對而言,這類真人秀的可操作性更強,比如惡意剪輯出來的王驍的「凡爾賽人設」,王驍在直播中表示自己都不敢上微博了,因為罵聲太多,然而他最終能做的也只是直播中做一些解釋而已。
然而,作為一個沒什麼人氣的素人,王驍就算在直播中回應了又有多少網友能看到呢?大部分網友還是會帶著「凡爾賽人設」去評論節目中的王驍。
其實「真人秀不真」就是現在真人秀節目的一個現狀,正如王驍所說「It's show」,公司是真的,實習生也是真的,最終的offer也是真的,但是在節目中呈現出來的故事卻都是假的,都是節目組給大家導演的一場show。
講到這裡,大家大概能明白所有真人秀節目的核心了吧,可以總結為「凡爾賽真人秀」,哈哈哈哈.
從內心講,是很鄙視這種節目的,以及這裡的節目主角,真的是為了出名啥也不要了,一邊要掉節操,一邊要解釋,真的是既想那啥又不想那啥。
「凡學」創始人、網友小奶球最初留意到這種現象源於朋友向她吐槽,有人每天在社交平臺上描述享用的高檔酒店、奢侈品、紅酒,字裡行間透著「淡淡」的優越感。
小奶球表示,她是從講述18世紀末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中找到了靈感。「就想用這個詞嘲諷那些人,他們無疑就是想用一種樸實無華的語氣來表達高人一等的感覺。」
@小奶球認為,「凡爾賽是一種精神,它不跟金錢和地位掛鈎,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凡爾賽人」。
在網際網路這個大廣場上,每個人的表現欲都被最大程度的激發,大家爭奇鬥豔,你方唱罷我登場,凡學廣泛存在於網際網路的每一個角落。在眾多網絡社區之中,小紅書、脈脈和知乎,被普遍認為含「凡」度過高,三者依次代表了女性凡爾賽、職場人凡爾賽以及精英凡爾賽,且各有各的「凡」法。
在來自四面八方的膜拜或爭議聲中,「凡人」們通常只是微微一笑,深藏功與名,留給圍觀者們的,只有無盡的回味和詫異。目前網絡上最大的凡學研究基地是豆瓣的凡爾賽學學習小組,該小組在簡介中明確表示:研究凡學的目的不是嘲諷,而是真誠的享受凡學帶給我們的快樂。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網友們從被戳穿是「凡爾賽人」,到主動接下這個名號,進行自我的二次解構,僅用了非常短的時間。小紅書的女性們已經開始樂此不疲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看似精緻的一張張照片背後,是怎樣的一番做作,自己是怎樣努力讓奢侈品在照片角落很不經意的露出,又要在文字中努力表現得溫良恭儉,人畜無害。
新一代年輕人經歷過佛文化、喪文化,自嘲意識濃厚,從不害怕直面他人對自身行為的解構,甚至會主動加入解構大軍。
許多年輕人在了解到「凡學」之後,第一反應是檢查一下自己過往在網絡上的種種言論,要是找到凡爾賽氣息濃鬱的文字,還會進行自我解構,和他人分享,最後再調侃或反思一番,樂此不疲。
另一方面,在人民生活日漸富足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出現,奢侈品咬咬牙誰都買得起,出國遊努努力誰都能承受,這讓自我感覺十分良好的人們,深感越來越難以和其他人拉開差距,同時也怕被比自己還優越的人拆臺,因此在秀優越的時候,還是「謙虛」一點更為穩妥。
從這個角度看,凡爾賽也是一種正面的能量。
— 歡迎賞飯 / 評論留言 / 分享轉發 —
— 圖文 / 原創 —
感謝你的每一次留言 互動 支持
朋友們
歡迎大家關注北川青年
真的害怕和大家走散
希望你一定要將「北川青年」設為【星標】
還有多點【在看】,分享和留言
這樣我們就不會錯過啦
健康~快樂~自由
時光不老,我們不散!